• 2022年第46卷第6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目录
    • 目录

      2022, 46(6):1-2. DOI: 10.11964/jfc.20220600

      摘要 (111) HTML (0) PDF 242.38 K (48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研究论文
    • 黄条鰤幼鱼胃排空特征、消化酶活性及摄食调控基因表达

      2022, 46(6):906-916. DOI: 10.11964/jfc.20200912402

      摘要 (676) HTML (0) PDF 1.38 M (6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阐明黄条鰤幼鱼摄食消化特性,构建最佳胃排空数学模型,确立最适摄食投喂间隔,实验检测了黄条鰤幼鱼[(63.96±5.63) g]胃排空过程中内容物质量、肝脏和肠道中消化酶活性变化,分析了垂体中摄食调控相关基因的表达,比较了线性模型、平方根模型、立方模型3种数学模型对胃排空曲线的拟合程度。结果显示,黄条鰤在摄食后瞬时胃内容物湿重呈阶段性降低,18 h后降为0,属于直线下降型胃排空类型。胃排空过程中,肝脏淀粉酶、脂肪酶和糜蛋白酶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随后又上升接着下降的“M”型变化趋势,淀粉酶活性在摄食后0~6 h显著上升,脂肪酶和糜蛋白酶活性在0~9 h显著上升。三种酶活性在9~12 h均呈显著下降趋势,在15~18 h显著上升,且在18 h活性达到最高;肠道中的淀粉酶在0~6 h显著上升,随后下降,9~12 h呈上升趋势,12 h活性达到最高,随后逐渐下降,其脂肪酶和糜蛋白酶活性则是在摄食后0~12 h显著上升,12 h活性达到最高,随后逐渐下降。神经肽Y (npy)和食欲素 (ore) mRNA表达水平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npy在摄食后12~15 h内表达水平显著上升,ore在9~15 h内表达水平显著上升,npyore二者mRNA表达水平均在摄食后15 h达到最高,随后显著下降。胃内容物残余百分比与胃排空时间、npy mRNA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npy mRNA的表达水平与胃排空时间呈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明确黄条鰤最佳摄食间隔,为工厂化养殖模式下黄条鰤投喂提供理论依据。

    • 红螯光壳螯虾响应长期水体盐度胁迫的基因和代谢通路

      2022, 46(6):917-930. DOI: 10.11964/jfc.20200912412

      摘要 (238) HTML (0) PDF 1.84 M (5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究长期盐度胁迫条件下红螯光壳螯虾肠道基因表达和代谢通路的变化。实验采用Illumina Hiseq 2500平台对0、5、10和15这4个盐度下养殖5周的红螯光壳螯虾的肠道组织进行了高通量测序。研究共获76 534个unigenes,通过与NR、NT、KO、Swissprot、PFAM、GO和KOG数据库进行比对,成功注释37 378个unigenes。通过引入FPKM (Fragments Per Kilo bases per Million fragments)来估算基因表达水平,基于NR和Pfam两个数据库的蛋白注释结果,448 362个unigenes在GO数据库得到注释。根据KO功能注释与Pathway的联系,9 483个unigenes在KEGG数据库被注释分类到34条通路途径。通过DEGseq进行基因表达差异分析,以盐度0为对照组,显著差异基因筛选条件设置为Q value<0.05且差异倍数|Fold Change|>2,盐度5、10和15组分别获得差异基因2 733、91和236个,其中盐度5组共有2 068个基因显著上调,665个基因显著下调。将所有差异表达基因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盐度5、10和15组分别富集到265、80和120条通路,仅有盐度10和15组分别有一条显著富集的通路,均为军团杆菌病通路。经过鉴定,军团杆菌病通路显著下调,这与团队针对肠道菌群的研究结果一致。表明红螯光壳螯虾在盐度胁迫下,可通过抑制潜在病原菌相关通路以及丰度,达到保护肠道避免外环境病原菌侵染的效果。此外,eEF1αudpUPPACTB_G1、TUBATUBBPFNCALM等差异基因的变化说明盐度升高可显著影响红螯光壳螯虾肠道的细胞形态、细胞内物质运输和细胞内信号转导途径,但红螯光壳螯虾启动嘧啶补救合成途径可以修复尿嘧啶核苷酸比例失衡导致的遗传损伤。研究结果可为红螯光壳螯虾的半咸水养殖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同时也可为深入研究红螯光壳螯虾盐度胁迫下的肠道免疫调控机制提供参考。

    • 缢蛏过氧化氢酶基因的克隆及其功能

      2022, 46(6):931-941. DOI: 10.11964/jfc.20210112603

      摘要 (355) HTML (0) PDF 12.17 M (6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是抗氧化酶体系的主要成员,在维持机体氧化还原平衡、抵御病原感染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为研究CAT基因在软体动物应答病原胁迫过程中的作用,实验采用RACE技术通过克隆和序列拼接获得了缢蛏CAT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并命名为ScCATScCAT基因全长为2840 bp,编码508个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ScCAT蛋白含有1个CAT核心结构域(25~410),1个保守的酶活性位点(61FNRERIPERVVHAKGAGA78)和1个亚铁血红素结合位点(351RLFSYPDTH359)。多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ScCAT属于CAT基因家族,且与无脊椎动物文蛤的亲缘关系最近。组织分布显示,ScCAT在所有检测的组织中均能表达,其中在肝胰腺中表达量最高,鳃中次之,血细胞中的表达量最低,分别为闭壳肌的85.67倍、50.09倍和0.76倍。在副溶血弧菌胁迫下,ScCAT在缢蛏肝胰腺中的表达明显上升,且在12 h达到最高值,为对照组的3.56倍;酶活性测定结果显示,副溶血弧菌胁迫显著诱导缢蛏肝胰腺和鳃组织中的CAT活性。为进一步探讨ScCAT的蛋白功能,实验构建ScCAT原核表达质粒,通过诱导、纯化后发现ScCAT重组蛋白具有显著的CAT酶活性。研究表明,ScCAT作为一类重要的抗氧化酶参与了缢蛏体内的免疫应答。

    • GABA受体拮抗剂荷包牡丹碱和CGP52432对厚壳贻贝幼虫附着变态的影响

      2022, 46(6):942-949. DOI: 10.11964/jfc.20211113141

      摘要 (294) HTML (0) PDF 1.30 M (6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研究GABA及其受体拮抗剂荷包牡丹碱 (GABAA受体)和CGP52432 (GABAB受体)在厚壳贻贝幼虫附着变态中的调控作用,实验通过分析厚壳贻贝不同发育阶段幼虫转录组数据获得GABA受体相关蛋白基因 (GABARAP)和GABAB2受体基因 (GABAB2R),发现GABAB2R在变态前期的眼点幼虫阶段相较于其他阶段幼体显著高表达。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也得到相似的表达模式,显示GABAB2R可能参与调控厚壳贻贝幼虫变态发育。药理学实验结果显示,10−4 mol/L GABA对厚壳贻贝幼虫的变态具有诱导活性 (27.2%±3.0%)。在拮抗剂实验中,10−6~10−4 mol/L荷包牡丹碱和CGP52432均显著抑制了厚壳贻贝幼虫变态,且抑制作用随浓度升高而增强。实验还发现GABA及其受体拮抗剂都抑制了厚壳贻贝幼虫的游泳行为。研究表明,GABAA或GABAB受体拮抗剂均对厚壳贻贝幼虫附着变态具有抑制作用,GABA受体可能参与调控厚壳贻贝幼虫附着变态过程。

    •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日本海舍氏贝乌贼角质颚色素沉积特性分析

      2022, 46(6):950-958. DOI: 10.11964/jfc.20201112472

      摘要 (252) HTML (0) PDF 1.98 M (58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根据中国鱿钓船于2018年12月在日本海采集的303个舍氏贝乌贼样本,进行基础生物学分析,对其角质颚色素沉积等级进行划分和判定,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分析色素沉积等级与胴长、体质量、性腺成熟度、角质颚形态参数和胃级的关系,并对各生长因子的中位数进行线性拟合。结果显示,胴长对角质颚色素沉积的贡献率最大,为22.90%,其次分别为下头盖长、性腺成熟度、体质量、下喙长和下翼长,贡献率分别为16.50%、14.40%、11.90%、11.70%和11.60%,下侧壁长和胃级对角质颚色素沉积的贡献率较小,分别为6.30%和4.70%。舍氏贝乌贼角质颚的色素沉积与胴长、体质量、性腺成熟度和胃级这4项生长因子的关系均不存在性别间显著性差异。角质颚色素沉积等级与胴长、体质量和角质颚外部形态参数均呈正相关,并随着性腺成熟度的增加而增加,但与胃级的线性关系不明显。研究表明,日本海舍氏贝乌贼角质颚色素沉积等级与胴长、性腺成熟度、体质量和角质颚形态参数均呈正相关关系,可以利用胴长、性腺成熟度、体质量和角质颚形态参数预估色素沉积等级。

    • 马鞍列岛东部海域小黄鱼时空分布特征

      2022, 46(6):959-972. DOI: 10.11964/jfc.20200912422

      摘要 (263) HTML (0) PDF 3.14 M (6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鱼类在不同生活史阶段往往表现出不同的生境偏好,对这种规律的全面认知是进行资源保护、海洋牧场增殖目标种选择以及增殖技术研发的前提。实验基于2016年夏季 (8月)、秋季 (12月)和2017年冬季 (3月)、春季 (5月)在马鞍列岛东部海域19个站点的底拖网调查数据,应用资源密度、相对重要性指数以及GIS空间分析方法,对3496 种小黄鱼样品年龄、性别、性成熟度和饵料组成等生物学参数及其时空分布进行了统计分析,并结合回归分析探讨了小黄鱼生物学指标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研究海域小黄鱼种群存在较强的季节变动和空间差异:平均资源密度夏季最高,冬季最低;夏季资源密度岛礁内水域远高于岛礁外围。年龄结构上除了夏季以幼鱼为主 (75.7%)外,其他季节皆以1龄鱼为主。岛礁内部水域夏季小黄鱼饵料生物丰富度显著高于岛礁外,春秋季相反。与环境因子的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岛礁外最显著的影响因子为浮游植物丰度,该值越高则小黄鱼资源密度越高,但岛礁内部分布上并未显示出与任一环境因子的显著相关性。研究表明,岛礁繁多且规模化人工生境的存在使马鞍列岛东部海域成为小黄鱼优良的索饵避敌与栖息繁殖场所。除了饵料因素外,岛礁内的小黄鱼并未对具体的环境因子产生明显趋向性,但对岛礁内各环境要素构成的生境却显示出一定的偏好。

    • 南沙群岛重点岛礁湖微型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与摄食

      2022, 46(6):973-983. DOI: 10.11964/jfc.20200712344

      摘要 (232) HTML (0) PDF 1.89 M (5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潟湖是岛礁生物多样性演变的重要环境场,在岛礁水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发挥重要作用,而微型浮游动物的生态功能研究是解析南沙群岛岛礁水域潟湖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组成、流向、能量流动效率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实验通过对南沙群岛重点岛礁渚碧礁、美济礁与永暑礁潟湖表层水域中微型浮游动物与生态环境调查,研究了其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并通过稀释培养实验研究了微型浮游动物的摄食压力。结果显示,调查水域共发现微型浮游动物20种,总丰度的范围为320~1460个/L,以无壳纤毛虫丰度最高。无壳纤毛虫在渚碧礁潟湖西部水域(ZB-1)丰度最高,砂壳纤毛虫峰值则出现在永暑礁潟湖中部水域(YS-3),桡足类幼体丰度最大值出现在美济礁潟湖北部水域(MJ-2)。聚类分析结果显示,3个岛礁潟湖中部区域的微型浮游动物群落相似度较高,溶解氧是影响群落结构的最重要因素,特别是对MJ-3站位影响最为突出。摄食实验结果显示,3个岛礁潟湖水域浮游植物生长率为0.22~1.36 d−1;微型浮游动物摄食率范围为0.22~0.60 d−1,微型浮游动物每天约摄食浮游植物现存量的20.5%~45.1%,相当于初级生产力的37.1%~222.9%。研究表明,南沙群岛3个岛礁不同的环境和生物因子共同影响着潟湖内微型浮游动物的摄食压力,从而使3个岛礁形成了不同的微型浮游动物生物多样性演化机制或方向。

    • 黄岛近海岸贝类养殖区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及与环境因子响应

      2022, 46(6):984-994. DOI: 10.11964/jfc.20201012450

      摘要 (723) HTML (0) PDF 2.92 M (59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研究近海贝类开放养殖水域中细菌种群分布规律以及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及与水产动物发病的关系,本实验于2019年7—11月采集黄岛某开放养殖水域不同样点海水样本,分析不同水质因子(水温、盐度、pH、DO、叶绿素、氨氮、磷酸盐、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动态变化,并利用高通量测序的方法分析了不同月份水样和栉孔扇贝组织样本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差异,探讨了环境因子与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水样本中细菌群落结构共检测到42个门,94个纲。由变形菌门、拟杆菌门、蓝细菌门、放线菌门及厚壁菌门等组成,其中变形菌门为优势菌门,主要包括γ-变形菌纲和α-变形菌纲。不同月份,细菌OTU水平多样性分析结果为11月>9月>7月>10月>8月;弧菌OTU水平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弧菌的多样性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与水温的变化趋势一致,8月养殖区多样性高于对照区。RDA分析表明,叶绿素含量 (μg/L)和亚硝酸盐的浓度 (mg/L)对门水平的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具有显著的影响。磷酸盐含量 (mg/L)和DO (mg/L)对弧菌属水平的群落结构具有显著影响。扇贝组织样本细菌群落结构共检测出45个门,软壁菌门为优势菌门,主要包括支原体菌属,与磷酸盐含量 (mg/L)具有显著正相关。弧菌优势菌分离鉴定结果显示,7—11月养殖环境中的优势菌为溶藻弧菌和哈维氏弧菌。研究表明,养殖活动通过改变水体中的叶绿素和亚硝酸盐的含量,对水体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磷酸盐和DO的变化对弧菌属水平的群落结构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结果可为贝类疾病的发生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 大陈洋产卵场保护区鱼类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2022, 46(6):995-1007. DOI: 10.11964/jfc.20200912421

      摘要 (276) HTML (0) PDF 1.89 M (58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解大陈洋产卵场保护区的保护效果,基于2018年4月(春季)和11月(秋季)在大陈洋产卵场保护区的渔业资源调查数据,利用相对重要性指数(IRI)、多样性分析、聚类分析和典范对应分析(CCA)等方法,对该海域鱼类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共捕获鱼类83种,隶属于9目51科,其中优势种鱼类2种,重要种18种,隶属于5目11科,优势种为六丝钝尾虾虎鱼和龙头鱼。等级聚类(CLUSTER)和非度量多维测度(NMDS)分析表明,春、秋季鱼类群落在空间上均可分为3组,且群落组间差异显著,龙头鱼、七星底灯鱼、赤鼻棱鳀等是影响群落结构季节变化的主要分歧种。ABC曲线分析表明,春季鱼类群落受到中度干扰(W=0.027);秋季鱼类群落处于较为严重干扰状态(W=−0.185)。典范对应(CCA)分析表明,水深、温度和盐度为影响该海域鱼类种类组成及群落结构时空变化的重要海洋理化因子。与2015年和2017年同期资源量相比,2018年11月生物量和丰度均大幅增加。研究表明,保护区的建立对渔业资源恢复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想要将海洋资源恢复到理想状态,需要进行长久的资源保护。

    • 刀鲚基因家族鉴定及扩张与收缩

      2022, 46(6):897-905. DOI: 10.11964/jfc.20201112478

      摘要 (584) HTML (0) PDF 3.15 M (7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增加对刀鲚在进化过程中因核心基因家族改变而产生的特殊机制的了解。实验利用比较基因组学,通过比较刀鲚及其近缘物种斑马鱼、三刺鱼、青鳉、红鳍东方鲀和绿河鲀基因组,鉴定刀鲚基因家族;利用CAFÉ v 4.2软件进行基因家族扩张和收缩分析;最后将鉴定的扩张基因家族基因与GO、KEGG等数据库进行比对、注释和通路分析。结果显示,刀鲚具有11 872个基因家族,包含16 470个基因,有2 963个基因未形成基因家族。同其他5个物种相比,刀鲚有150个特有基因家族,包含419个基因。刀鲚扩张和收缩基因家族分析结果表明,刀鲚有1 200个基因家族扩张了,7 543个基因家族收缩了。刀鲚显著扩张的基因家族有39个,包含508个基因;显著收缩的基因家族有36个,包含21个基因。刀鲚显著扩张基因家族GO富集分析条目中鉴定较多的是,代谢过程、催化活性、细胞、细胞组分等。KEGG富集分析条目中鉴定较多的是紧密连接、心肌细胞的肾上腺素能信号、心肌收缩、细胞黏附分子等。与渗透压调节相关的通路有紧密连接、心肌收缩等;与生殖洄游行为相关的通路有GnRH信号通路、嗅觉转导通路等。对显著扩张基因家族基因进行基因组定位,结果显示23号染色体上基因数目显著多于其他染色体。定位在23号染色体的基因多为组蛋白基因,其功能与染色质结构调控有关。研究表明,刀鲚渗透调节、信号转导、代谢、性腺发育和嗅觉等方面均可能产生了适应性进化,且其染色质结构调节也可能发生改变。

    • >综述
    • 17β-HSDs的种类和功能概述及其在贝类中的研究进展

      2022, 46(6):1104-1116. DOI: 10.11964/jfc.20201112505

      摘要 (631) HTML (0) PDF 1.26 M (5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深入解析17β-HSDs (1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对贝类性腺发育和生殖内分泌的调控机制,本文综述了17β-HSDs的种类和功能,对迄今已报道的所有亚型进行了分类归纳,并对贝类等水产动物中17β-HSDs的克隆表达、功能阐述、机制推测进行了调研总结。目前,虽然17β-HSDs调控贝类生殖过程研究已取得一定的进展,但仍有很多重要的科学问题尚待解答,需要重点加强“发现贝类中17β-HSDs新亚型、分析时空表达特征、解析构效关系、明晰环境污染物的影响、制定相应对策、指导产业实践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本综述结合了其他物种的成熟研究和最新成果,为深入探究17β-HSDs调控贝类性腺发育和生殖内分泌的机理及应用提供了借鉴。

    • >研究论文
    • 山东近海渔业物种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2022, 46(6):1008-1017. DOI: 10.11964/jfc.20201012468

      摘要 (232) HTML (0) PDF 1.47 M (6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当前山东近海的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面临较大压力,对海洋中的生物多样性水平有着较大影响。为探究山东近海生物多样性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多样性水平的环境因子,实验基于2017年冬季在山东近海进行的渔业资源和环境调查数据,分析了整体与山东近海3个不同海域的物种数、辛普森多样性 (Simpson’s index of diversity)、香农多样性指数 (Shannon-Wiener index of diversity)、皮尔洛均匀度 (Pielou evenness index)等物种多样性指数的空间分布,利用随机森林算法评估了多样性指数与环境因子所构建模型的拟合优度并且探究两者间的依存关系,研究将山东近海分成3个区域并将分区作为空间因子加入到算法模型中。结果显示,山东近海的多样性水平空间分布上呈现半岛南部海域高于北方的烟威渔场及其临近海域、莱州湾渔场的趋势。物种数和香农多样性指数模型拟合效果较好,方差解释率达到77.46%和45.66%,而对Pielou均匀度指数的拟合效果较差。研究表明,无论整体海域模型还是分区模型,海底温度、海底盐度及海水深度等3种环境因子都是对多样性指数最为显著的影响因子,其中海水深度与海底温度在一定区间内与各个多样性指数都存在显著正相关性;物种数随海底盐度的升高而升高,2种多样性指数随盐度变化不明显,离岸距离与Pielon均匀度指数呈负相关关系。

    • >综述
    • 鱼类黏膜层微生物研究进展

      2022, 46(6):1117-1127. DOI: 10.11964/jfc.20210512856

      摘要 (273) HTML (0) PDF 1.32 M (575) 评论 (0) 收藏

      摘要:鱼类黏膜层(主要为皮肤、鳃、肠道等部位)及其共生微生物在调节鱼类黏膜层微环境稳态、促进鱼体健康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近10年来,鱼类肠道黏膜层微生物因其在鱼体营养和健康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而备受关注,而人们对于其他部位黏膜层(如皮肤、鳃)共生微生物的研究却相对滞后。为更好地了解鱼类黏膜层微生物与鱼体健康的关系,本文将结合近年来的研究结果,对鱼类黏膜层微生物的群落特征、与宿主的相互作用、影响因素、研究策略和应用价值等方面对鱼类黏膜层微生物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综述,旨在为鱼类黏膜层微生物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及其在生产、实践方面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 >研究论文
    • 基于环境DNA的岩原鲤检测及生物量评估

      2022, 46(6):1018-1026. DOI: 10.11964/jfc.20211013098

      摘要 (732) HTML (0) PDF 1.34 M (6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建立岩原鲤基于环境DNA (eDNA)的实时荧光定量PCR (qPCR)检测方法,准确鉴别岩原鲤并探讨eDNA浓度与其生物量的定量关系,实验根据岩原鲤mtDNA中12S rRNA基因序列设计eDNA引物和TaqMan探针,利用 PCR 扩增出岩原鲤12S rRNA基因的序列,克隆入 pMD19-T载体,构建重组质粒作为 qPCR 标准;使用梯度稀释质粒标准品作为模板,进行 qPCR 扩增,制作标准曲线,建立岩原鲤 qPCR 检测方法,并评价其特异性、灵敏性和应用效果。结果显示,引物和 TaqMan探针对供试的岩原鲤样品出现荧光增长曲线,显示阳性扩增,而其他鱼类和空白对照均未得到扩增信号,表现为阴性;qPCR 的阈值循环数 (Ct)与标准品拷贝数的线性关系好,且线性范围广,获得的标准曲线相关系数 (R2) 达到 0.999,检测限位DNA浓度为5×10−6 ng/μL,扩增效率为94.7%;检测养殖不同数量岩原鲤的水体中 eDNA浓度,目标 DNA 浓度和岩原鲤数量存在线性正相关性 (R2=0.957),得到岩原鲤DNA 浓度与其个体数量的相关性曲线:y = 131 546x + 77 623;去除岩原鲤后, eDNA的拷贝数与时间负相关,其在水体环境中的存留时间为17 d。研究表明,该岩原鲤 eDNA引物和TaqMan探针既能应用于水体中岩原鲤的定性检测,特异性高、时效性好;又能定量检测出环境中岩原鲤的密度,有利于反映岩原鲤在不同采样点的生物量及时空动态,从而为评价岩原鲤人工放流效果和管理保护资源提供参考。

    • 长牡蛎和福建牡蛎个体生长模型的构建及比较

      2022, 46(6):1027-1035. DOI: 10.11964/jfc.20201012456

      摘要 (764) HTML (0) PDF 1.37 M (6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长牡蛎和福建牡蛎分别是我国北方和南方沿海重要的养殖贝类。为比较分析二者的动态生长情况,实验基于动态能量收支理论 (DEB),以连续监测的水温和叶绿素a浓度为强制因子,通过现场实验、模型调试和文献查阅等方式获取模型参数,利用Python 2.7软件分别构建了桑沟湾长牡蛎、深沪湾福建牡蛎的个体生长模型,并以两种牡蛎的实测生长数据进行验证。结果显示:①所构建的DEB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长牡蛎、福建牡蛎的个体生长情况 (壳高、软组织湿重等),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相关性显著;②长牡蛎和福建牡蛎的温度耐受上限 (TH)、温度耐受下限 (TL)、半饱和常数 (FH) 等参数存在差异,这可能与不同海域的理化环境、食物组成及牡蛎的选择性摄食有关;③在模拟周期内,受温度和食物的双重限制,长牡蛎冬季生长缓慢,而福建牡蛎处于持续增长状态,期间主要受到食物的限制。本研究结果可为后续生态系统模型构建和牡蛎养殖容量评估提供基础数据。

    • 文蛤动态能量收支模型构建、验证与应用

      2022, 46(6):1036-1044. DOI: 10.11964/jfc.20210712954

      摘要 (517) HTML (0) PDF 1.85 M (6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评估文蛤生态容量,实验根据动态能量收支理论,基于R语言构建了文蛤动态能量收支模型,采用线性与非线性回归法估算模型参数,通过对比围塘环境下文蛤壳长、湿重、软体部湿重的实测值与模拟值验证模型,并应用于模拟黄海海域滩涂区文蛤的生长过程。结果显示,文蛤模型主要参数形状系数、阿伦纽斯温度系数和单位体积结构物质所需能量分别为0.57、9278 K和2056 J/cm3;实测与模拟的文蛤壳长、湿重和软体部湿重相关系数R2平均为0.996,模拟值与实测值的平均误差为3.58%;如东沿海区域6月实测文蛤软体部干重为0.48 g,壳长3.12 cm,模型模拟的软体部干重、湿重和壳长分别为0.476 g,6.6 g和3.2 cm。研究表明,实验构建的文蛤动态能量收支模型的准确度较高,可真实地反映出文蛤在自然水域中的生长过程,为评估文蛤生态容纳量及构建文蛤相关的生态系统模型提供科学参考。

    • 胆汁酸对齐口裂腹鱼幼鱼脂肪沉积、脂肪代谢酶活性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2022, 46(6):1045-1052. DOI: 10.11964/jfc.20210712968

      摘要 (176) HTML (0) PDF 1.13 M (5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讨胆汁酸对齐口裂腹鱼幼鱼生长、脂肪沉积、脂肪代谢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实验以360 尾初始体质量为( 12.74±0.14) g 的健康齐口裂腹鱼幼鱼为对象,随机分为4 组,每组设3个重复组,每个重复组放养30 尾,分别投喂胆汁酸含量为0、75、150 和300 mg/kg的4 种饲料,养殖时间为70 d。结果显示, 随着胆汁酸含量的升高,齐口裂腹鱼的增重率(WGR)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且在胆汁酸含量为150 mg/kg时达到最大,为226.63%;其肠脂肪酶(LPS)、肝酯酶(HL)、脂蛋白脂酶(LPL)和总脂酶(TL)活性均呈先升高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而脂肪酸合成酶(FAS)活性则呈相反的变化趋势;齐口裂腹鱼肝脏LPL mRNA表达量呈先上调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FAS mRNA表达量呈先下调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肝脏、肌肉及全鱼中粗脂肪含量均随胆汁酸含量的升高呈先降低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胆汁酸含量对实验鱼的成活率及脂肪沉积效率无显著性影响。研究表明,本实验条件下,添加适量的胆汁酸可有效上调齐口裂腹鱼LPL mRNA的表达量,下调FAS mRNA的表达量,增强脂肪代谢酶活性,促进对饲料脂肪的消化和利用,降低脂肪沉积,保护肝脏健康。

    • 高植物蛋白饲料中添加蛋白酶对克氏原螯虾生长、免疫力及消化力的影响

      2022, 46(6):1053-1062. DOI: 10.11964/jfc.20210712939

      摘要 (307) HTML (0) PDF 1.63 M (5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讨低鱼粉高植物蛋白饲料中蛋白酶的适宜添加范围,在克氏原螯虾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0.1、0.2、0.4、0.8、1.6 g/kg蛋白酶,制作成6组饲料。选择初始体质量为(8.18±0.11) g的克氏原螯虾,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尾虾,在室内养殖桶中饲养8周。结果显示,随饲料蛋白酶添加量的增加:①各组间存活率、肝体比、腹部含肉率均无显著差异;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先升高后降低,且在蛋白酶添加量为0.2 g/kg时达到最大值。当蛋白酶添加量为0.4 g/kg时饲料系数最低;蛋白质效率和蛋白质沉积率分别在添加量为0.4和0.2 g/kg时达到最高值。经折线回归分析,增重率、饲料系数、蛋白质效率分别在蛋白酶添加量为0.16、0.24、0.23 g/kg时有最佳值。②腹部肌肉和全虾粗蛋白质含量先升高后降低最终趋于平稳,均在0.2 g/kg组有最大值。③肠道及肝胰腺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活性均先增加后缓慢降低,均在0.2 g/kg组出现最大值,且显著高于对照组。④血清总蛋白含量在0.4 g/kg组出现最大值;谷草转氨酶及谷丙转氨酶活性先降低后增加,均在0.4 g/kg时出现最小值;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则先增加后降低,分别在0.2和0.4 g/kg时达到最大值;当蛋白酶添加量为0.2 g/kg时,丙二醛含量有最小值。⑤肝胰腺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先增加后降低,当蛋白酶添加量为0.2 g/kg时有最大值,且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表明,本实验条件下克氏原螯虾饲料蛋白酶添加量为0.16~0.40 g/kg时,可提高其对植物蛋白的利用率。

    • 大口黑鲈蛙病毒分子流行病学及组织病理分析

      2022, 46(6):1063-1073. DOI: 10.11964/jfc.20220113317

      摘要 (626) HTML (0) PDF 3.28 M (6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讨大口黑鲈蛙病毒 (LMBV) 的分子流行规律及在感染后的组织病理变化,实验对2019—2021年采集的723份患病大口黑鲈样品进行荧光定量PCR (qPCR)检测。结果显示,LMBV的阳性率为63.62%,挑选阳性样品接种鳜脑细胞 (Chinese perch brain cells, CPB),共获得93株LMBV。通过对分离株MCP、ATP酶、DNA聚合酶和甲基转移酶基因进行PCR扩增与测序分析,发现上述基因在LMBV分离株中均保守,其中MCP、ATP酶基因一致性均为100.0%、甲基转移酶基因一致性为99.7%~100.0%、DNA聚合酶基因一致性为99.8%~100.0%。选取1株LMBV毒株感染健康大口黑鲈,采用qPCR方法对不同组织中的病毒载量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大口黑鲈蛙病毒在心脏、肝脏、脾脏、肾脏、胃、肠和脑等组织中均有分布,人工感染LMBV后的前5天病毒载量逐步升高;感染后第5天,心脏中病毒载量最高 (9.5×105个/ mg拷贝),脑组织中病毒载量最低 (2.9×102个/ mg拷贝)。组织病理结果表明,LMBV可导致大口黑鲈多种组织坏死,其中肝脏、肾脏和心脏病变较为严重,典型病理特征包括肝细胞排列紊乱、肝窦扩张、核质疏散;肾组织细胞疏散、巨噬细胞破裂;心室外膜纤维坏死等。实验结果可为大口黑鲈蛙病毒病防控提供参考。

    • 热应激对大菱鲆心肌损伤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2022, 46(6):1074-1084. DOI: 10.11964/jfc.20201112492

      摘要 (211) HTML (0) PDF 4.69 M (5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解析热应激对大菱鲆心脏损伤及其机制,实验从组织形态、生理生化反应及凋亡基因表达等多个水平,分别使用H.E染色法、电镜观察法、酶活性检测法、qPCR检测基因表达法开展了本研究。结果显示,随着温度升高,心肌纤维肿胀,断裂,间质宽度增加,炎性细胞浸润,线粒体结构破坏等组织损伤现象加重,但在24 ℃-24 h时组织损伤明显减轻;CK活性随着热应激加剧显著升高;LDH、SOD活性,MDA含量在24 ℃时达到峰值,表明大菱鲆遭受到热应激,心肌防御酶发挥抵抗作用,维持机体稳态。qPCR显示,大菱鲆心肌细胞 Bax 基因和Caspase-3基因变化趋势一致,随着热应激的加剧,表达量降低,而Bcl-2基因逐渐升高。表明在热应激程度较轻时,大菱鲆心肌通过降低Bax、Caspase-3基因表达,促进抗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减少心肌细胞丢失来减少热应激损伤。当热应激加剧至28 ℃时,热应激超过自身生理调节阈值,损伤加重,机体防御系统自身也受损,造成大菱鲆心脏结构严重损伤甚至机体死亡。研究表明,随着温度升高,大菱鲆心肌损伤加重,机体通过调节心肌防御酶活性以及使细胞凋亡,最大限度维持稳态,减少组织损伤。超过24 ℃时,则会造成机体损伤不可逆转地持续加重。本研究为后续大菱鲆及其他鱼类心脏对热应激的生理适应性机制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为海洋鱼类耐高温性状选育提供更多的性状指标,提高选育精确性。

    • 洪湖碘泡虫在发病和隐性感染异育银鲫组织器官中的分布

      2022, 46(6):1085-1093. DOI: 10.11964/jfc.20201012446

      摘要 (233) HTML (0) PDF 6.08 M (54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究洪湖碘泡虫在被感染异育银鲫不同组织器官中的分布及不同感染阶段的差异,实验采用显微镜镜检、PCR检测及组织病理切片相结合手段,对发病及隐性感染异育银鲫的肌肉、伪鳃、鳃、头肾等11个组织器官进行了广泛检测分析。显微镜镜检发现,在发病鱼的咽、伪鳃和鳃能观察到孢囊或成熟孢子;在隐性感染异育银鲫的咽上壁与副蝶骨间结缔组织、伪鳃及其血管周边观察到大量棕黄色结节,并含有洪湖碘泡虫的成熟孢子。不同组织器官DNA样品PCR检测发现,在发病鱼除肌肉外的其他10个组织器官中均检测到洪湖碘泡虫存在,其中伪鳃检出率最高 (100%);隐性感染异育银鲫在咽上壁组织、伪鳃、头肾、体肾、脾脏及卵巢中检出洪湖碘泡虫,伪鳃检出率也为最高 (26.7%)。组织病理切片显示,发病鱼咽上壁内分布着大量蜂巢状孢囊及成熟孢子,伪鳃被严重侵占和破坏;残存伪鳃鳃丝周边能观察到增殖和发育阶段的孢子生成细胞。综上所述,本研究首次报道了洪湖碘泡虫在发病和隐性感染异育银鲫不同组织器官中的分布差异,发现伪鳃可能是洪湖碘泡虫寄生和发育成熟的重要器官。结果为洪湖碘泡虫病的准确检验检疫和进一步开展致病机制研究奠定基础。

    • 凡纳滨对虾血细胞图像流式检测与病原感染分析

      2022, 46(6):1094-1103. DOI: 10.11964/jfc.20201012467

      摘要 (661) HTML (0) PDF 2.00 M (5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血细胞是机体免疫系统的核心,为了对其进行精细的类群划分和功能分析,了解动物免疫防御的机制,实验以体质量为17~23 g的凡纳滨对虾为对象,分别根据显微观察的胞内可辨颗粒结构和流式测量的细胞侧向散射特征探讨了其血淋巴的细胞类群,并进一步探讨了在副溶血性弧菌和白斑综合征病毒两种病原感染早期,主要响应的血细胞类群及其数量变化等特征。结果显示,两种方法都能从凡纳滨对虾血淋巴中辨识出无颗粒、小颗粒、中颗粒以及大颗粒四种血细胞,其中无颗粒细胞占比都接近70%,另外3种颗粒细胞合计占比均为30%左右,但细分比例统计有差异。脂质染料DID显示胞内颗粒普遍被膜,中颗粒和大颗粒细胞内的颗粒大小较均匀,提示了其内源性的形成机制;大颗粒细胞大小分布区间最窄且充满颗粒,表明其可能处于发育终末阶段,功能与分泌相关。通过测量发现,在两种病原感染早期,承担吞噬功能的无颗粒细胞和小颗粒细胞是主要响应类群,总体趋势均表现为细胞计数先降后升,推测感染后大量血细胞由于被用于清除病原而导致短时间内损失较多。副溶血性弧菌感染24 h后细胞总数降至低点,而白斑综合征病毒感染后的低点出现在36~48 h,相较略有延后并持续较长时间,可能与病毒需先入胞并进行复制等过程有关。研究表明,甲壳动物的血细胞可以用相近的量化标准分群,它们通过不同的方式参与病原刺激的免疫应答。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