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第45卷第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目录
    • 目录

      2021, 45(1):0-0. DOI: 10.11964/jfc.20210100

      摘要 (462) HTML (0) PDF 216.52 K (8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研究论文
    • 实验红鲫线粒体DNA条形码特征分析及应用

      2021, 45(1):1-9. DOI: 10.11964/jfc.20191112046

      摘要 (733) HTML (0) PDF 5.77 M (9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索建立具有实验红鲫品系特异性的线粒体DNA条形码,对鲫属品种进行鉴定。本研究以实验红鲫和鲫属其他鱼类(洞庭湖鲫、日本白鲫、大眼鲫、兰氏鲫、金鱼、湘军金鱼和湘军花鲫)为测试群体,利用Sanger测序对所有个体的线粒体COⅠ、COⅢ、Cytb这3个基因和D-loop进行测序,同时构建3个基因的拼接序列,并分析它们的序列特征和10种鲫属鱼类分子系统进化的聚类特征。结果显示,COⅠ、COⅢ、Cytb这3个基因的拼接序列和COⅠ基因的进化树聚类能明显地发现10种不同的鲫属鱼类聚成不同的小支,而COⅢ基因和D-loop序列聚类不能同时区分10种鲫属鱼类。研究表明,通过COⅠ基因以及3个基因的拼接序列均能有效地鉴别实验红鲫与鲫属其他鱼类,故该类序列能作为实验红鲫的有效分子标记,同时COⅠ、COⅢ、Cytb和D-loop序列构建的进化树均可以反映10种不同鲫属鱼类之间的进化关系。

    • 草鱼SGLT1/2基因克隆及葡萄糖处理对其mRNA表达的影响

      2021, 45(1):10-22. DOI: 10.11964/jfc.20200712350

      摘要 (622) HTML (0) PDF 6.06 M (9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作为重要的转运载体,SGLTs(钠依赖性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sodium-glucose co-transporters)在物质的吸收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SGLT1和SGLT2作为SGLTs家族的重要成员,参与调节体内的葡萄糖吸收,从而维持血糖的稳态。为研究SGLT1和SGLT2在草鱼葡萄糖吸收过程中的作用,本实验利用RT-PCR技术从草鱼前肠和肾脏中分别克隆了基因sglt1和sglt2,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其mRNA的表达。结果显示,草鱼sglt1和sglt2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分别为1 977和1 989 bp,并分别编码658和662个氨基酸。经过预测,草鱼SGLT1和SGLT2蛋白均为14次跨膜结构。氨基酸序列比对及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草鱼sglt1和sglt2与金鱼、金线鲃中sglt1和sglt2的亲缘关系最近。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sglt1在草鱼肠道和肾脏组织中表达量较高,在其他组织中表达量较低;sglt2在草鱼肾脏组织中表达量最高,在其他组织中表达量较低。葡萄糖灌喂实验结果显示,草鱼前肠中sglt1和肾脏中sglt2的表达量在灌喂1 h后显著增加。在离体实验中,葡萄糖处理CIK细胞能够显著增加sglt1和sglt2的表达量。本研究为完善SGLTs在调控鱼类血糖稳态方面具有的功能提供了理论依据。

    • 香港牡蛎淋巴因子基因tal的克隆与功能

      2021, 45(1):23-32. DOI: 10.11964/jfc.20200312212

      摘要 (621) HTML (0) PDF 8.99 M (9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研究淋巴因子基因(T-cell acute lymphocytic leukemia,tal)在香港牡蛎中的免疫功能,实验采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 (rapid-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克隆了香港牡蛎tal的cDNA全长序列,命名为Chtal,该基因全长812 bp,其中5'非编码区17 bp,3'非编码区135 bp,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660 bp,编码219个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25.11 ku,理论等电点5.80。多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Chtal与长牡蛎、美洲牡蛎和海蜗牛tal同源性较高,证明了该基因是软体动物tal家族的一个成员。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Chtal在香港牡蛎血淋巴细胞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心脏、鳃和消化腺。在溶藻弧菌和溶血性葡萄球菌刺激后,Chtal表达量显著上调,分别在24 和12 h达到最高水平,随着时间的增加该基因的表达量逐渐下降。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Chtal在细胞核中表达。活体注射重组TAL蛋白能够显著提高淋巴细胞的数量,通过Edu增殖实验进一步证实了tal具有促进香港牡蛎血淋巴细胞再生的功能。本研究初步揭示了香港牡蛎tal参与了淋巴细胞再生,为深入研究该基因在牡蛎抗病中的功能提供了依据。

    • 氧化应激对鲤抗氧化状态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2021, 45(1):33-43. DOI: 10.11964/jfc.20200212163

      摘要 (948) HTML (0) PDF 5.86 M (10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讨氧化应激对鲤抗氧化状态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本实验以H2O2作为活性氧自由基(ROS),将鲤暴露于不同浓度的H2O2(0、0.25、0.50和1.00 mmol/L)中,诱导鲤产生氧化应激反应。连续暴露7 d后,采集鲤血液和肝组织,以检测相关生化指标以及基因表达量的变化。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0 mmol/L)相比,随着H2O2浓度的升高,血清葡萄糖(GLU)、皮质醇(cortisol)和乳酸(LA)含量显著升高;而碱性磷酸酶(AKP)和酸性磷酸酶(ACP)活性仅在1.00 mmol/L H2O2处理组中显著高于其他实验组。氧化应激参数显示,与空白对照组(0 mmol/L)相比,0.50和1.00 mmol/L H2O2处理显著降低血清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而提高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在肝脏组织中,1.00 mmol/L H2O2处理显著降低了GSH含量,促进了MDA生成。基因表达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1.00 mmol/L H2O2处理组显著上调了肝脏组织中cyp1a表达,而下调了cyp1b表达;同时0.50和1.00 mmol/L H2O2处理显著上调了hsp70、hsp90、c3、c-lyzhep的表达。研究表明,氧化应激暴露可诱导鲤产生明显应激反应和脂质过氧化,降低机体抗氧化能力并激发免疫应答反应。

    • LED光色及注射褪黑素对虹鳟抗氧化酶活性及相关激素含量的影响

      2021, 45(1):44-54. DOI: 10.11964/jfc.20200812379

      摘要 (611) HTML (0) PDF 7.76 M (10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究光色对虹鳟抗氧化酶活性及相关激素含量的影响,对体质量(42.0±1.5) g的虹鳟进行了28 h的持续光照及注射褪黑素处理。实验设置白、红、绿、蓝4种光色,注射和不注射褪黑素两种处理方法,共8个处理组,分别在实验开始后的4、8、12、16、20、24和28 h取样,检测血清SOD和头肾CAT的活性以及血清皮质醇和褪黑素的含量。结果显示:①SOD和CAT活性以及皮质醇含量均呈现先下降后升高再下降后趋于平稳的趋势,在实验16 h处于较高水平,实验24~28 h趋于稳定。②SOD和CAT平均活性以及皮质醇平均含量均为红光下显著高于其他光色下,除CAT平均活性绿光与白光下差异不显著外,SOD活性和皮质醇含量均为绿光下显著低于其他光色下。③注射褪黑素使SOD和CAT活性以及皮质醇含量在28 h持续光照过程中呈下降趋势;相比较未注射处理组,注射褪黑素在各光色下均可显著降低SOD和CAT活性及皮质醇含量,提高褪黑素含量。研究表明,在28 h急性光照射下,虹鳟在16 h受到的胁迫最强烈,实验后期机体逐渐适应光环境;红光对虹鳟氧化胁迫最强烈,绿光对虹鳟基本不产生胁迫;注射褪黑素可缓解光照对虹鳟的胁迫作用。

    • β-丙氨酸补充对厚壳贻贝代谢组的影响

      2021, 45(1):55-67. DOI: 10.11964/jfc.20200412241

      摘要 (678) HTML (0) PDF 6.64 M (9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确定β-丙氨酸对贻贝代谢物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代谢模式,本实验利用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法对厚壳贻贝在β-丙氨酸补充后的代谢物组成及含量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注射β-丙氨酸后厚壳贻贝组织代谢物发生明显变化。从中共筛选出60种差异代谢物。上述代谢物主要参与半乳糖代谢、果糖和甘露糖代谢、碳水化合物的消化与吸收以及氨基酸代谢等通路。研究表明,β-丙氨酸补充能有效提升厚壳贻贝能量代谢水平,增加肌肽及部分氨基酸含量。进一步利用氨基酸分析仪验证厚壳贻贝全组织游离氨基酸和肌肽在β-丙氨酸补充后的变化趋势,其结果与代谢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上述结果为β-丙氨酸对贻贝代谢调节及其机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同时为提升贻贝养殖效率和营养价值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

    • 长江中游武汉江段铜鱼的年龄与生长

      2021, 45(1):68-78. DOI: 10.11964/jfc.20190911991

      摘要 (615) HTML (0) PDF 5.91 M (10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解长江中游武汉江段铜鱼种群的年龄和生长特征,2017年7月—2018年12月,在武汉江段逐月收集了435尾铜鱼样本的基础生态学数据、年龄鉴定材料,并进行数据分析和年龄鉴定。结果显示,样本体长分布范围为152.1~325.2 mm,平均体长(233.2±73.4)mm;体质量分布范围为33.1~429.8,平均体质量(182.40±85.4) g。样本年龄由 1~5 龄组成,其中 2 龄和 3 龄组为优势组,占总体的75.6%。雌雄性别比例为1∶1.07,与1∶1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在不同的体长组中差异显著,其中雄性在小型个体中居多,而雌性则在大型个体中占据优势。鳞片边际增长率分析表明,年轮形成周期为1年,形成时间在一年中的7—9月,与水温有关。总体(♀+♂)体长—体质量呈幂函数指数关系:W=7×10-6L3.11(R2=0.963 3),属于匀速增长类型,且雌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种群体长—鳞径呈线性关系:L = 52.983R + 72.439 (R2 = 0.678)。总体(♀+♂)生长符合von Bertalanffy 生长模型,其体长生长方程:Lt=482.7 {1-exp [-0.22 (t+0.25)]};体质量生长方程:Wt=1 573.7 {1-exp[-0.22 (t+0.25)]}3.11。生长的拐点年龄为5.15龄,对应的体长和体质量分别为335.6 mm和501.7 g。研究表明,武汉江段铜鱼属于匀速生长类型;种群年龄结构简单,生长速率较慢,需要采取相关保护措施。

    • 福瑞鲤2号不同生长速率个体肌肉组织转录组分析

      2021, 45(1):79-87. DOI: 10.11964/jfc.20200412229

      摘要 (654) HTML (0) PDF 7.55 M (9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鱼类通过选育获得优良生长性状的遗传分子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实验分析比较了2种不同生长速率福瑞鲤2号肌肉组织的转录组文库。组装后共获得392 238条测序序列(contigs)。其中可比对上斑马鱼、弓斑东方鲀、青鳉、三刺鱼、尼罗罗非鱼和松浦镜鲤的蛋白序列的比例为56.01%~77.71%。2种不同生长速率福瑞鲤2号肌肉转录组比较,获得749个差异表达基因,包括348个上调基因和401个下调基因。鉴定出了与肌肉生长相关关键基因,如mbmyl2btnni1、fhl1、lamb3和pdk2等。研究结果为后续基因功能的研究以及鱼类新品种优良生长性状的分子机制解析奠定了基础。

    • 不同育性三倍体长牡蛎性腺发育过程中的营养成分比较

      2021, 45(1):88-97. DOI: 10.11964/jfc.20200412244

      摘要 (916) HTML (0) PDF 7.16 M (9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阐明不同育性三倍体长牡蛎性腺发育与营养成分变化的关系,实验对不育型和可育型三倍体长牡蛎性腺发育过程中的主要营养成分(糖原、总蛋白质和总脂肪含量)进行分析,并与二倍体长牡蛎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三倍体长牡蛎性腺—内脏团、闭壳肌和外套膜3种组织中的糖原含量均显著高于同时期的二倍体长牡蛎,性腺—内脏团和闭壳肌中的总蛋白质含量则显著低于同时期的二倍体。随着性腺发育,可育型三倍体长牡蛎性腺—内脏团的糖原含量下降了31.88%,二倍体长牡蛎下降82.41%,而不可育型三倍体长牡蛎糖原含量下降了0.55%,这与糖原为配子发生供能密切相关。此外,不育型三倍体长牡蛎性腺—内脏团的糖原、总蛋白质和总脂肪含量在繁殖季节中均没有发现明显的波动,而可育型三倍体长牡蛎由于性腺一定程度的发育,其营养成分含量的变化趋势与二倍体类似。研究表明不育型和可育型三倍体长牡蛎在繁殖季节营养成分存在明显的差异,不育型三倍体的糖原品质性状优于可育型,这为长牡蛎育性控制育种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 饲料中添加水飞蓟素对低盐度下凡纳滨对虾生长、免疫、肝胰腺组织结构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2021, 45(1):98-114. DOI: 10.11964/jfc.20200612291

      摘要 (1034) HTML (0) PDF 6.34 M (12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究低盐度下水飞蓟素作为凡纳滨对虾饲料添加剂的作用效果,实验配制了水飞蓟素添加量分别为0 (对照组)、0.1、0.2和0.4 g/kg的4种实验饲料,在低盐度 (盐度为3) 下养殖虾苗(0.080 ± 0.002 g) 8周后,分析了水飞蓟素对对虾生长、免疫、肝胰腺组织结构及肠道菌群的影响。结果显示: ①低盐度下,水飞蓟素能显著提高对虾的增重率,降低饲料系数,但对存活率、肥满度和体成分无显著影响。②水飞蓟素能提高对虾消化酶的活性,0.4 g/kg组对虾的肝胰腺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0.2和0.4 g/kg水飞蓟素组能显著提高对虾肠道的消化酶活性。③水飞蓟素能降低低盐度下凡纳滨对虾的氧化损伤,提高对虾的抗氧化能力。0.4 g/kg组对虾肝胰腺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显著升高,而肠道抗氧化能力没有明显变化。0.2 g/kg组对虾的肠道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溶菌酶和酚氧化酶活性无明显变化。④低盐度下,饲料中添加水飞蓟素改善了对虾肝胰腺的组织结构。随着水飞蓟素含量的增加,对虾肝胰腺结构更为完整,肝小体排列紧密,肝小管横切面呈规则的多角星形,且含有大量的分泌细胞(B细胞)和胚细胞(E细胞)。⑤对虾摄食添加0.4 g/kg水飞蓟素的饲料后,拟杆菌门和纤细菌门相对丰度显著下降。研究表明,水飞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可以有效缓解凡纳滨对虾的低盐应激,提高对虾生长性能和抗氧化性能,改善肝胰腺组织结构,并且会对肠道菌群组成产生影响。

    • 草鱼IgM的表达及B淋巴细胞的抗菌活性

      2021, 45(1):115-124. DOI: 10.11964/jfc.20200612289

      摘要 (648) HTML (0) PDF 5.95 M (11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更加了解草鱼B淋巴细胞吞噬活性,本研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了IgM在胚胎发育中的表达量,并且检测了IgM在不同组织中的分布以及细菌刺激下IgM的转录情况。结果显示,IgM在卵裂期到出膜前期的表达量变化不明显,在出膜后开始显著增加; IgM在检测的组织中均有分布,在头肾中表达量最高,并且其表达量在不同细菌的刺激下均显著上调。从草鱼外周血中分离纯化得到B淋巴细胞,并通过吉姆萨染色、qRT-PCR和间接免疫荧光进行了验证。细菌吞噬实验结果显示,B淋巴细胞对嗜水气单胞菌具有一定的吞噬能力,并随孵育时间增加而逐渐增强。细菌刺激B淋巴细胞后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和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释放量显著上升;血清调理实验结果显示,通过血清调理可以显著促进B淋巴细胞ROS的释放,然而对NO的释放水平没有显著影响。研究表明,草鱼B淋巴细胞对细菌具有一定的吞噬能力,并且可以通过呼吸爆发等非特异性免疫的方式直接参与抗菌免疫。

    • 黄鳍鲷肌肉中弹性蛋白酶基因全长克隆及生物信息学

      2021, 45(1):125-135. DOI: 10.11964/jfc.20191112079

      摘要 (565) HTML (0) PDF 6.07 M (9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表明弹性蛋白酶(elastase, Ela)参与调控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细菌性溃疡病,对控制鱼类养殖中免疫疾病有重要作用。本研究根据已报道脊椎动物的Elas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RT-PCR和RACE技术克隆获得黄鳍鲷Ela基因(AlEla)cDNA序列全长,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AlEla基因全长为946 bp,包含807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269个氨基酸,含有16个氨基酸信号肽的亲水性稳定膜外蛋白,定位于细胞外基质,具有3个O-糖基化和15个磷酸化的潜在位点。编码的成熟AlEla蛋白预测相对分子质量27 509 u,等电点为6.05。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比对发现,AlEla与鲷和鲆的Elas2的同源性为84.76%~99.26%,处于系统进化树上同一分支,表明它们的亲缘性相近。AlEla具有Elas的保守结构,如Tryp-SPc结构域、丝氨酸蛋白酶催化三联体、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以及在C端含有GDSGGPL序列等,揭示该酶有丝氨酸蛋白酶的催化活性。对AlEla蛋白的二级结构分析显示,α-螺旋、β-转角、β-折叠和无规则卷曲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7.84%、7.06%、24.54%和50.56%。三级结构分析推测α-螺旋和β-折叠对于AlEla蛋白的空间构象可能有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从黄鳍鲷肌肉中成功克隆AlEla基因并分析其生物信息学特征,为后续研究AlEla参与调控鱼类免疫疾病的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 sodA、sodBKatG在嗜水气单胞菌抗氧化胁迫中的协同作用

      2021, 45(1):136-146. DOI: 10.11964/jfc.20200612313

      摘要 (646) HTML (0) PDF 5.85 M (8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嗜水气单胞菌野生株B11和基因稳定沉默株sodA-RNAi、sodB-RNAi和KatG-RNAi为研究对象,比较野生株和沉默株在不同氧化胁迫条件下sodAsodBKatG表达的相关性及与细菌生长和存活的相关性,以探讨抗氧化胁迫基因在细菌抵御氧化胁迫过程中的作用和机制。结果显示,无氧化胁迫条件下sodA、sodB和KatG中任何一个基因被沉默后,其余两个基因的表达均受到显著抑制,说明这些抗氧化胁迫基因在表达上密切相关。在外源H2O2胁迫下,sodA、sodB和KatG中任何一个基因被沉默后,其他两个抗氧化胁迫基因的表达均表现为显著上调;在甲基紫晶(MV)诱导的内源性活性氧(ROS)胁迫下,各沉默株中sodAsodB的表达水平总体表达为上调,但是在KatG的表达却呈现下调,说明sods的表达在细菌抵御内源性ROS的损伤中更具重要性。在H2O2胁迫下,随着H2O2浓度的增加,野生株B11的存活率仍然保持在较高的水平,而沉默株sodA-RNAi、sodB-RNAi和KatG-RNAi的存活率则显著降低;此外,菌株生长曲线显示,sodAsodBKatG的表达可影响嗜水气单胞菌生长曲线延滞期的长短。在不同浓度MV诱导的ROS胁迫下,野生株B11和沉默株KatG-RNAi的存活率仍然保持在较高的水平,沉默株sodA-RNAi和sodB-RNAi的存活率则显著降低,但4株菌仍然能保持一定的生长能力。研究表明,在不同氧化胁迫条件下,细菌可通过不同抗氧化胁迫基因的协同作用,共同抵御ROS的损伤,在H2O2的胁迫下,KatG对嗜水气单胞菌的生存更为重要,而在MV诱导的内源性ROS胁迫下,sod的表达对嗜水气单胞菌生存的贡献更为突出。

    • >综述
    • 益生菌与鱼类肠道健康研究进展

      2021, 45(1):147-157. DOI: 10.11964/jfc.20200512254

      摘要 (1471) HTML (0) PDF 6.46 M (11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集约化、高密度养殖已成为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趋势。在这种养殖模式下,如何保障鱼体健康是人们关注的焦点。20世纪80年代,益生菌在水产养殖行业中首次应用,这种环保且有效的水产养殖策略获得了业界的关注。目前,鱼类养殖中常用益生菌有芽孢杆菌属、乳酸杆菌属、乳球菌属和酵母菌属。添加的益生菌通过抑制病原微生物的增殖、改善鱼类肠道屏障完整性、调节肠道微生物组成和调控肠道免疫功能等作用维护鱼类肠道健康。但是,益生菌发挥功效的具体机制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本文综述了目前鱼类养殖中益生菌的使用情况及其作用机制,同时也探讨了益生菌在水产行业中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