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第43卷第6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目录
    • 目录

      2019, 43(6):0-0. DOI: 10.11964/jfc.20190600

      摘要 (707) HTML (0) PDF 1.27 M (7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研究论文
    • 大菱鲆高温胁迫应答主效QTL候选基因的表达特性分析

      2019, 43(6):1407-1415. DOI: 10.11964/jfc.20180811413

      摘要 (927) HTML (1004) PDF 826.70 K (9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研究大菱鲆高温胁迫下相关应激基因的表达影响,采用Real-time PCR对本课题组已定位到的大菱鲆高温胁迫应答主效QTL中的4个候选基因(p53、UBE2HZNF469和MAGI2基因)在不同温度胁迫下的肝脏、鳃、脾脏、皮肤4个组织中的表达量进行检测。以大菱鲆正常生活水温14 ℃为对照组,20 ℃、23 ℃、25 ℃和28 ℃为实验组,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4个基因在各个组织中均有表达,且表达量具有组织和温度特异性。其中UBE2H的表达量在4个组织中均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肝脏、脾脏、皮肤组织中20 ℃时急剧上升并达到峰值且差异显著;在鳃组织中23 ℃时达峰值,差异显著。p53在4个组织中的表达量均有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在鳃和皮肤组织中28 ℃时表达量急剧升高达到峰值且差异显著。ZNF469和MAGI2在4个组织中均在20 ℃时大量表达,并远高于其他温度。研究表明,在大菱鲆高温胁迫应答过程中p53基因与DNA修复和细胞凋亡密切相关,而UBE2H基因参与的泛素-蛋白酶体途径对p53基因具有反馈调节作用,是维持细胞稳态的关键基因;ZNF469和MAGI2在作为鱼类应答高温胁迫的生物标志物方面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 黄河口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采样断面数对资源量指数估计的影响

      2019, 43(6):1507-1517. DOI: 10.11964/jfc.20180511297

      摘要 (843) HTML (659) PDF 1.11 M (9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查明采样强度对多种类渔业调查中资源量指数估计的影响,实验根据2013年8月、10月和2014年2月、5月黄河口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数据,选取短吻红舌鳎、方氏云鳚、矛尾虾虎鱼、枪乌贼、口虾蛄、日本蟳和小型鳀鲱鱼类为调查目标,利用计算机模拟方法,以相对估计误差(REE)、相对偏差(RB)、变异系数(CV)和准确度变化率(ACR)等为评价指标,研究了调查样本量对不同种类资源量指数估计的影响。结果显示,各种类资源量指数估计的REE、CV和ACR随断面数增加均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除在断面数3减到1时,日本蟳、口虾蛄和方氏云鳚等个别种类RB绝对值增大外,其他RB不存在一致性的增大或减小趋势。研究表明,由于不同种类的分布存在时空差异,不同种类需要的调查断面数不同;当目标种类数量空间分布变异较小时,减少调查断面数对采样精确度影响较小,反之则需要更多调查断面数。对于多种类渔业资源调查,需要综合权衡各目标种类来确定最适调查断面数。

    • CYP3A65及上游核受体基因PXRAHR2在斑马鱼生长发育阶段的表达

      2019, 43(6):1416-1422. DOI: 10.11964/jfc.20180911465

      摘要 (945) HTML (666) PDF 715.80 K (9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选择处于最佳生长阶段的斑马鱼用于药物代谢研究,本实验考察不同生长阶段斑马鱼全鱼、肝脏和肠道组织中CYP3A65及其上游核受体基因(PXRAHR2)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规律。实验测定CYP3A65、PXRAHR2相对表达量,并通过比较核受体基因与代谢酶基因mRNA之间的相关性来证实核受体基因的调控作用。结果显示,144 hpf 和75 dpf 两个生长阶段的斑马鱼中CYP3A65、PXRAHR2 mRNA表达量最高;斑马鱼生长阶段中代谢酶基因和核受体基因的表达趋势一致,且受肝脏、肠道组织占全鱼比重的影响。研究表明,幼鱼期144 hpf斑马鱼及稚鱼期75 dpf的斑马鱼最适用于CYP3A65代谢研究;CYP3A65与PXRCYP3A65与AHR2 的mRNA表达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与AHR2的相关性更显著。

    • 水下圆形重力式网箱缆绳张力对波、流的响应特性

      2019, 43(6):1518-1526. DOI: 10.11964/jfc.20181211587

      摘要 (772) HTML (629) PDF 1.34 M (89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模型试验研究了周长40 m、网高10 m的HDPE圆形升降式网箱沉降在水下时的缆绳张力。试验采用狄克逊准则,模型大比例尺λ=10和小比例尺λa=λd=2;网箱采用网格形式锚泊系统。试验时前主缆绳水平方向与波流夹角为0°,试验流速为0、5、10和15 cm/s,波浪周期范围1.3~2.2 s,波高范围10~30 cm。在各试验条件下对主缆绳和系框绳以及浮框绳张力进行了测试,以受力最大的缆绳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缆绳最大张力与波流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①在纯流作用下,前主缆绳受力最大;在纯波作用下,后侧主缆绳受力最大,最大张力随波高增大呈线性增长趋势,随周期变化的影响较小。②在波流作用下,高流速、低波高、高波周期条件时前主缆绳受力最大;在低流速、高波高、低波周期时后侧主缆绳受力最大;前主缆绳受水流作用影响较大,后侧主缆绳受波浪作用影响较大。③在波流作用下,各缆绳最大张力随波高、流速增大而增大,随周期增大而减小;后侧主缆绳最大张力无量纲量随波陡增大且基本呈线性增长趋势。

    • 中间球海胆乳酸脱氢酶基因克隆及其对海水酸化的响应

      2019, 43(6):1423-1437. DOI: 10.11964/jfc.20180811418

      摘要 (972) HTML (931) PDF 10.34 M (8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明确中间球海胆乳酸脱氢酶(LDH)基因序列及表达特征,研究其对海水酸化胁迫的响应,实验利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获得中间球海胆LDH基因(命名为SiLDH)的全长cDNA,并且比较了海水酸化胁迫下,中间球海胆不同组织SiLDH基因表达及总LDH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①SiLDH基因的cDNA全长为1 499 bp,包含133 bp的5'非编码区,349 bp的3'非编码区和1 017 bp编码338个氨基酸的开放阅读框(ORF)。SiLDH编码蛋白的相对分子量为36.40 ku,理论等电点为6.55,属于无信号肽的非跨膜、温和疏水蛋白。②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SiLDH蛋白序列与紫球海胆LDH X4蛋白序列一致性最高(90.88%)。③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发现,SiLDH基因在检测的4种组织中均有表达,相对表达量从高到低为性腺 > 管足 > 肠 > 体腔液;总LDH活性检测显示,中间球海胆总LDH活性从高到低为性腺 > 管足 > 体腔液 > 肠;④海水酸化处理60 d后发现,与自然海水组(pH 8.06 ±0.01)相比,SiLDH基因在中间球海胆性腺、管足和肠道中呈现总体降低趋势,在体腔液中则呈现随海水pH降低先降低后显著升高的趋势;总LDH活性在性腺、管足和体腔液中呈现随海水pH降低而降低的趋势,在肠道中则呈现随海水pH降低先降低后显著升高的趋势。研究表明,中间球海胆面对海水酸化时可能通过调节SiLDH基因的表达和LDH活性来缓解海水酸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 网目尺寸对金枪鱼围网沉降性能及网具形态的影响

      2019, 43(6):1527-1538.

      摘要 (866) HTML (814) PDF 1.34 M (87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根据以往的研究结果和海上网具性能实测,并在听取生产第一线船长意见的基础上,把上海开创远洋渔业有限公司现行金枪鱼围网主网衣下部约三分之一网衣的网目尺寸放大50%,即从260 mm增大到390 mm,以探讨改进围网渔具的沉降性能。实验应用田内准则换算并制作成模型网,在日本下关西日本日网公司专业围网动水槽进行模型试验,比较了侧流、背流、顺流(流速8 cm/s,相当实物网0.20 m/s)3种相对流向的放网模式下放网以及无流(0 cm/s)海况下放网,网目尺寸改变前后围网的沉降性能、网具形态和闭合效果。结果显示,主网衣下部网目尺寸从30 mm (对照网,相当于实物网网目尺寸260 mm)放大到45 mm (试验网,相当于实物网网目尺寸390 mm),网具的沉降深度和沉降速度分别提高1.6%和1.1%;试验网的收绞时间比对照网缩短14.3%,且能保持较好的形态;有流时的3种放网模式下,试验网和对照网浮子纲在放网结束时刻的初始包围面积基本相同;在收绞结束时,试验网浮子纲包围面积为对照网的1.33倍,绞纲结束前6 s,试验网沉子纲包围面积为对照网的1.79倍,说明增大网目尺寸有利于网具包围面积的增大,改善了被围鱼群的活动空间。

    • 摄食配合饲料的鱼密度和EM菌对蚌鱼综合养殖系统中浮游植物的影响

      2019, 43(6):1438-1448. DOI: 10.11964/jfc.20180511289

      摘要 (836) HTML (639) PDF 784.68 K (9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93 d围隔实验比较了增加摄食配合饲料的鱼(草鱼和银鲫)密度和添加EM菌对三角帆蚌、草鱼、银鲫、鲢和鳙综合养殖系统中浮游植物群落和初级生产力的影响。采用2×2实验设计,设4个处理:LF0(20尾草鱼+10尾银鲫)、LFA(20尾草鱼+10尾银鲫+EM菌)、HF0(40尾草鱼+20尾银鲫)和HFA(40尾草鱼+20尾银鲫+EM菌)。所有处理中三角帆蚌、鲢和鳙密度相同,均为每个围隔内40只蚌、8尾鲢和2尾鳙。实验期间围隔内不换水,每天分2次投喂配合饲料;定期向LFA和HFA围隔内泼洒EM菌。结果显示,围隔内出现浮游植物超过81种,分别隶属7门、32科、73属;实验前期浮游植物优势种为微囊藻和栅藻,后期转为微囊藻、平裂藻和腔球藻;浮游植物生物量平均为3.2×108~8.3×108个/L;摄食配合饲料的鱼密度和EM菌对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和多样性无显著影响,但高密度草鱼和银鲫组(HF0和HFA)中浮游植物生物量和群落呼吸强度较高,初级生产力较低;添加EM菌可降低蓝藻在浮游植物生物量中的比例,增加初级生产力。研究表明,在蚌鱼综合养殖中放养摄食配合饲料的鱼密度不宜过高。

    • 帆张网网囊网目尺寸对小黄鱼的选择性

      2019, 43(6):1539-1548. DOI: 10.11964/jfc.20171011008

      摘要 (961) HTML (604) PDF 1.16 M (8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索帆张网不同网目尺寸网囊对小黄鱼的选择性,2017年4月在舟山渔场中部用传统方法(套网法)对5种不同网目尺寸(35 mm、45 mm、55 mm、60 mm、65 mm)网囊开展了选择性实验。应用Logistic模型对小黄鱼选择性曲线进行拟合,采用极大似然法估算模型参数。结果显示:①实验期间主要捕获对象为小黄鱼,数量和重量分别占比66.94%和84.48%,体长范围71~190 mm,平均体长124 mm;②随着网目尺寸的增加,网囊中小黄鱼优势体长总体上大于套网;③网囊网目尺寸为35 mm、45 mm、55 mm、60 mm和65 mm时,小黄鱼L50分别为80.425 mm、103.496 mm、119.711 mm、122.676 mm和137.026 mm,SR分别为50.202 mm、52.540 mm、61.120 mm、41.730 mm和63.560 mm,L50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④小黄鱼网囊网目尺寸(m)与50%选择体长(L50)的关系为L50=1.776 m+20.300 (R2=0.980);⑤5种网目尺寸网囊中小黄鱼尾数逃逸率均高于重量逃逸率,网囊网目尺寸≤45 mm时,其尾数及重量逃逸率均低于5%,网囊网目尺寸≥55 mm时,其尾数及重量逃逸率均超过10%,甚至可达50%。综合分析,目前实施的55 mm网目尺寸能有效释放小黄鱼幼鱼,但网目尺寸仍需扩大。

    • 水解单宁对暗纹东方鲀摄食偏好、消化代谢和抗氧化能力的效应

      2019, 43(6):1449-1462. DOI: 10.11964/jfc.20181211580

      摘要 (819) HTML (652) PDF 921.09 K (8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解菜粕替代鱼粉后单宁的作用,配制4组等氮等能饲料饲喂初重(39.84±3.09) g的暗纹东方鲀8周。以含43%鱼粉的实用基础饲料T0为对照;另设置3个不同的鱼粉用量组,用酪蛋白平衡蛋白质含量,并添加0.25%(T1)、0.75%(T2)和1.25%(T3)的水解单宁,使酪蛋白:水解单宁≈菜粕中蛋白含量:菜粕中单宁含量=16.8∶1。结果显示,随饲料中水解单宁添加量的增加,增重率呈上升趋势,饲料系数显著下降;肌肉粗脂肪含量T2组显著高于T0及T1组,对照组氨基酸水平显著高于其他组。肝脏抗氧化指标中,T0组过氧化氢酶(CAT)活力显著低于其他组,总抗氧化能力(T-AOC)则显著高于其他组,T3组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高于其他组。血清抗氧化指标中,3个单宁组MDA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过氧化氢酶(CAT)活力显著下降。随饲料中水解单宁添加量的增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活性先升后降,与肝脏中趋势一致;T1组白蛋白(ALB)含量高于T0及T3组,显著高于T2组,T1组总蛋白(TP)含量高于T0组,显著高于T2及T3组。T1及T2组肠道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T0组,胃和肠道中的蛋白酶活性随水解单宁添加量的增加显著上升,胃脂肪酶活性显著下降。T3组苦味受体T2R1表达量在舌尖和肠道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肝脏热休克蛋白HSP70表达量T0组显著高于T3;摄食偏好实验中,驯化前暗纹东方鲀摄食偏好随水解单宁添加量的增加显著下降,驯化8周后,4组实验鱼对T2饲料的偏好程度均显著高于T0,T0饲料高于T1和T3组。研究表明,添加1.25%及以下水解单宁对暗纹东方鲀生长无负面影响,一定程度上对饲料有节约作用;添加水解单宁会改变鱼体对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的消化及蛋白质合成代谢,添加量在1.25%时会损伤抗氧化能力和抗应激能力;用含有水解单宁的饲料驯化暗纹东方鲀可显著提高其对水解单宁添加量为0.75%的饲料的偏好程度,并提高对苦味的接受能力。

    • Ⅱ型鲤疱疹病毒ORF121蛋白的多克隆抗体制备及鉴定

      2019, 43(6):1463-1471. DOI: 10.11964/jfc.20180911458

      摘要 (718) HTML (899) PDF 1.29 M (96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CyHV-2病毒ORF121基因(GenBank:AFJ20543.1) 进行原核表达系统的构建,将纯化重组蛋白作为抗原来免疫BALB/c小鼠获得多克隆抗体,应用该抗体开展CyHV-2病毒诊断及其感染机制研究。以CyHV-2病毒感染细胞上清液为扩增模板,扩增ORF121基因构建至pGEX-4T原核表达载体,经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 (IPTG)诱导表达rORF121重组蛋白,利用尿素纯化后免疫6周龄BALB/c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结果显示,CyHV-2病毒ORF121基因可在原核表达系统中高效表达目的重组蛋白rORF121,经SDS-PAGE分析大小约为60 ku,主要以不可溶的包涵体存在。利用尿素溶解rORF121蛋白免疫BALB/c小鼠获得抗ORF121蛋白的多克隆抗体,Western Blot实验显示,该抗体可特异性识别CyHV-2病毒感染RyuF-2细胞样品。研究表明,利用CyHV-2感染RyuF-2细胞后,本研究制备的抗ORF121蛋白的多克隆抗体能够通过间接免疫荧光实验特异性识别CyHV-2病毒感染的细胞样品。本研究制备的抗ORF121蛋白的多克隆抗体,能够为CyHV-2病毒诊断技术的构建以及深入开展CyHV-2病毒感染机制提供良好的技术基础。

    • 宁德地区养殖大黄鱼形态组织结构与品质特性

      2019, 43(6):1472-1482. DOI: 10.11964/jfc.20180911457

      摘要 (780) HTML (900) PDF 899.98 K (9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宁德地区是我国大黄鱼养殖的主产区,揭示养殖大黄鱼的形态和消化结构与品质特性可为大黄鱼的精深加工和可持续养殖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本研究采用生物解剖和食品理化分析等方法,对大黄鱼的形体参数、各部分比例及采肉率,消化道各器官参数、肌原纤维直径、质构、色泽、蒸煮损失率、失水率、pH、氨基酸组成与滋味、脂肪酸组成等诸多方面的指标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显示,宁德地区养殖大黄鱼肥满度高,为2.25%,鱼片占到体质量的57.32%,采肉率高;鱼头、鱼排和鱼尾共占体质量的27.35%。消化系统中胃发达,有15条环形幽门盲囊,肠长度适中,体现了养殖大黄鱼饲料喂养的消化特点。其内脏占体质量的10.73%,而肝脏占内脏重的36.65%,内脏中鱼鳔较厚,占内脏重的15.74%,肝脏与鱼鳔是值得深加工的原料。养殖大黄鱼肌肉色泽洁白,pH 6.66~6.74,大黄鱼肌纤维直径为104.21 μm、肌纤维密度153.13个/mm2,肉质较细嫩;其氨基酸种类齐全,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1.93%,且赖氨酸含量较高,鲜味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5.92%,鱼肉鲜甘甜;肌肉中脂肪酸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占脂肪酸总量的62.04%,其中必需脂肪酸占总脂肪酸含量的28.45%,EPA与DHA占总脂肪酸含量的20.01%,是人体补充必需脂肪酸和高不饱和脂肪酸的优质食材。

    • 马鞍列岛及其东部海域鱼类群落格局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

      2019, 43(6):1483-1497. DOI: 10.11964/jfc.20180211197

      摘要 (919) HTML (644) PDF 1.31 M (9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究岛礁海域渔业资源群落格局,于2016年8月、12月及2017年2月和5月对马鞍列岛及其东部海域进行了渔业资源季度调查。利用聚类分析、非度量多维标度(nMDS)和生物环境相关分析(BIOENV)等方法,对该海域的鱼类群落组成、时空动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共采集鱼类96种,隶属于12目47科77属,其中鲈形目占比最大,其生物量和丰度占比均超过50%。龙头鱼为全年优势种,春季优势种包括刺鲳、黑鳃梅童鱼和宽体舌鳎;夏季优势种为小黄鱼、带鱼和六丝矛尾虾虎鱼;秋季和冬季优势种相同,为棘头梅童鱼和凤鲚。聚类分析和nMDS结果显示,马鞍列岛及其东部海域鱼类群落可分为站位组I (岛礁周围站点为主)、站位组Ⅱ (邻近岛礁站点为主)和站位组Ⅲ (远离岛礁站点为主)。除春季站位组I与站位组Ⅲ、站位组Ⅱ与站位组Ⅲ外,鱼类群落种类组成在各季节不同站位组之间皆存在显著差异。BIOENV分析显示,在底层水温、底层盐度和水深3个因素中,底层水温对鱼类群落影响最大。

    • 长江中游黄石江段四大家鱼早期资源现状

      2019, 43(6):1498-1506. DOI: 10.11964/jfc.20180611333

      摘要 (813) HTML (838) PDF 903.92 K (847)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15年和2016年每年的5—7月,在长江中游黄石江段对四大家鱼早期资源开展了调查,以了解该江段四大家鱼早期资源及产卵场分布现状。调查期间共采集四大家鱼卵67粒,苗23 948尾,种类以鲢和草鱼为主,分别占四大家鱼卵苗总捕捞数量的77.0%和18.1%。2015年和2016年,估算通过黄石江段的四大家鱼卵径流量分别为0.20×108粒、4.69×108粒,鱼苗径流量分别为19.40×108尾、13.65×108尾。黄石江段四大家鱼产卵场主要分布在团风李家洲、鄂州城区、鄂州戴家洲和黄石道士袱4个江段。与历史资料相比,黄石江段四大家鱼产卵场分布位置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动。建议开展增殖放流活动,并在航道整治等工程建设中注重保护洲滩等生境。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