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第42卷第1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目录
    • 目录

      2018, 42(12):0-0. DOI: 10.11964/jfc.20181200

      摘要 (1123) HTML (0) PDF 237.13 K (13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研究论文
    • 四种抗生素对共培养的萱藻丝状体和膨胀色球藻的影响

      2018, 42(12):1906-1915. DOI: 10.11964/jfc.20170910975

      摘要 (1401) HTML (610) PDF 1.25 M (12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抑制或消除萱藻丝状体扩增阶段出现的膨胀色球藻,本研究探讨了头孢噻肟钠、阿莫西林、四环素和红霉素4种抗生素对共培养的萱藻丝状体和膨胀色球藻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浓度为50和100 mg/L的头孢噻肟钠均显著抑制膨胀色球藻的生长,进而保证萱藻丝状体正常生长与发育;浓度为50~1 000 mg/L的阿莫西林对膨胀色球藻和萱藻丝状体均无抑制作用,阿莫西林不适于去除共培养体系中的膨胀色球藻;浓度为100和200 mg/L的四环素对膨胀色球藻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此浓度下萱藻丝状体细胞质萎缩,生长状况较差;浓度为0.10~1.00 mg/L的红霉素对膨胀色球藻的生长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当其浓度超过0.50 mg/L时,萱藻丝状体的生长亦受到抑制,甚至死亡。

    • 西北太平洋公海秋刀鱼渔场分布与海表温度锋的相关关系

      2018, 42(12):1916-1926. DOI: 10.11964/jfc.20180211189

      摘要 (1539) HTML (577) PDF 1.35 M (1361) 评论 (0) 收藏

      摘要:西北太平洋公海秋刀鱼渔业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渔业之一,其渔场分布与海表温度及温度变化息息相关。本研究通过海表温度(SST)的遥感数据计算海表水平温度梯度(SSTG),根据2013—2015年中国(不含中国台湾省)北太平洋公海秋刀鱼渔业生产数据,分析海表温度锋与秋刀鱼资源丰度和渔场时空分布的关系。结果显示,秋刀鱼作业渔场主要分布于37°~49°N,145°~165°E;SST为10~14 ℃时,单位捕捞渔获量(CPUE)与SST呈负相关,SST为14~17 ℃时呈正相关,最适宜SST为12.5~14.5 ℃。当SSTG为0.01~0.06 ℃/km时,CPUE与SSTG呈显著线性正相关,最适宜SSTG为0.01~0.05 ℃/km。作业海域温度锋与CPUE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1;CPUE作业点到锋面的距离(DIST)表现出明显的季节特征,在夏季6—8月,当DIST为0~100 km范围内时,CPUE与DIST呈线性正相关,在秋季9—11月,CPUE与DIST呈对数负相关,90%以上的作业点出现在DIST为0~50 km范围内。研究表明,海表温度影响着秋刀鱼洄游渔场分布,亲潮黑潮交汇区形成冷水楔,海表温度锋集聚,进而秋刀鱼鱼群集群,形成高产渔场。

    • 不同脂肪条件下添加牛磺酸对鲤生长性能、体成分、肝胰脏生化指标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2018, 42(12):1927-1939. DOI: 10.11964/jfc.20170910961

      摘要 (1394) HTML (568) PDF 614.25 K (14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索不同脂肪条件下添加牛磺酸对幼鲤生长性能、体成分、肝胰脏生化指标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实验在脂肪水平为4.65%和10.22%(高脂水平)的饲料中分别添加0、400、800和1 600 mg/kg的牛磺酸,配制成8种等氮等能实验饲料。以720尾初始体质量为(1.17±0.01)g的健康幼鲤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8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实验鱼,分别投喂8种实验饲料,养殖时间为56 d。结果发现,未添加牛磺酸时,4.65%脂肪组幼鲤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和蛋白质效率(PER)显著高于10.22%脂肪组,而FCR显著低于10.22%脂肪组。添加牛磺酸后,4.65%和10.22%脂肪组中幼鲤的WGR、SGR和PER均显著提高,FCR显著降低;且随着牛磺酸添加量的提高,幼鲤WGR、SGR和PER均呈先升高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且均在牛磺酸添加量为800 mg/kg时最大;FCR则均呈先降低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均在牛磺酸添加量为800 mg/kg时最小;牛磺酸添加量大于800 mg/kg时,10.22%脂肪组幼鲤WGR、SGR和PER显著高4.65%脂肪组,而FCR则显著低于4.65%脂肪组。幼鲤肝胰脏中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均随牛磺酸添加量的升高而呈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但在4.65%脂肪组中差异不明显,而10.22%脂肪组中差异显著,随着牛磺酸添加量的提高,幼鲤的肥满度均呈先增大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HSI、VSI则均呈先降低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幼鲤体组织中粗蛋白质含量呈先升高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粗脂肪含量呈先降低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幼鲤肝胰脏中SOD、CAT活性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且SOD、CAT活性均在牛磺酸添加量为800 mg/kg时最强;而MDA含量则呈降低的变化趋势,且MDA均在牛磺酸添加量为1 600 mg/kg时最低。研究表明,添加800~1 600 mg/kg牛磺酸可显著提高幼鲤对饲料脂肪的利用率,促进其生长,减少体内的脂肪沉积,改善肌肉品质,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

    • 饲料脂肪水平对匙吻鲟生长、体组成、消化酶活性、血清生化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2018, 42(12):1940-1956. DOI: 10.11964/jfc.20180111138

      摘要 (1405) HTML (683) PDF 887.70 K (13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讨饲料脂肪水平对匙吻鲟生长、体组成、消化酶活性、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性能的影响,将鱼油与豆油等比例混合作为脂肪源,配制成脂肪水平分别为3.01%、5.12%、7.14%、9.35%和11.64%的5种等氮膨化实验饲料,将270尾匙吻鲟[初始体质量(81.38±0.14)g]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8尾鱼,在室外养殖系统微流水养殖56 d。结果显示:①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实验鱼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饲料转化率、蛋白质效率(PER)、肝体比(HSI)及肥满度(CF)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回归分析确定,当SGR达到最大值时,饲料脂肪水平为7.88%;当PER达到最大值时,饲料脂肪水平为9.47%;②实验鱼肌肉、肝脏粗脂肪含量随饲料脂肪水平上升而上升,11.64%组显著高于3.01%、5.12%和7.14%组,全鱼及肌肉粗蛋白含量随饲料脂肪水平增加呈上升趋势,3.01%组显著低于其他组,7.14%、9.35%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③实验鱼肌肉和肝脏主要脂肪酸组成与饲料脂肪酸组成相关,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肌肉和肝脏中n-6多不饱和脂肪酸(n-6 PUFA)比例升高,n-3/n-6降低,肝脏中饱和脂肪酸(SFA,C16:0、C18:0)随着饲料脂肪水平上升而下降;单不饱和脂肪酸C18:1n-9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肌肉和肝脏脂肪酸组成中,组间n-3高不饱和脂肪酸(n-3 HUFA)、n-3 PUFA比例没有显著性差异;④7.14%组肠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9.35%组,肝脏淀粉酶活性在脂肪水平7.14%以上组趋于稳定,肝脏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在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⑤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及球蛋白(GLOB)浓度随饲料脂肪水平升高呈上升趋势,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浓度11.64%组显著高于3.01%组,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未受到饲料脂肪水平的影响;⑥饲料脂肪水平的上升可以显著提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回归分析得出当SOD活性达到最大值时,饲料脂肪水平为9.69%;但对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丙二醛(MDA)含量没有显著影响;肝脏SOD活性11.64%组显著低于其他各组,GSH-Px活性9.35%组显著高于3.01%、5.12%、7.14%组,与11.64%组没有显著性差异,GSH、MDA含量在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通过对饲喂不同脂肪水平饲料实验鱼生长、饲料利用率、鱼体组成、消化酶活性及鱼体健康等方面指标综合分析,认为本实验条件下,匙吻鲟适宜脂肪水平为7.88%~9.69%。

    • 石磺钙调蛋白Os-IP3ROs-RyR基因的克隆、相对表达量及进化关系

      2018, 42(12):1857-1868. DOI: 10.11964/jfc.20170610881

      摘要 (1703) HTML (0) PDF 3.19 M (13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明确石磺钙通道蛋白1,4,5-三磷酸肌醇受体(IP3R)基因和蓝尼碱受体(RyR)基因的序列和结构信息,初步研究不同石磺中的Onchidium struma-IP3R/Onchidium struma-RyROs-IP3R/Os-RyR)基因表达量百分比与石磺系统进化的相关性,实验在瘤背石磺表皮转录组数据库的基础上,克隆得到2条钙通道蛋白基因Os-IP3ROs-RyR,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该基因及所编码蛋白的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并通过qRT-PCR技术分析2个基因在瘤背石磺、平疣桑椹石磺和紫色疣石磺各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Os-IP3R核酸序列为4 574 bp,包括2 808 bp的开放阅读框,共编码935个氨基酸,预测编码的蛋白有6个跨膜区;Os-RyR核酸序列为1 253 bp,包括1 131 bp的开放阅读框,共编码376个氨基酸,预测编码的蛋白有3个跨膜区。将瘤背石磺IP3R和RyR的氨基酸序列进行比对,发现位于钙离子通道区的G*R*GGG*GD序列处高度保守;发现3种石磺Os-IP3R/Os-RyR 的相对表达百分比的高低顺序与各石磺从陆地到浅海的梯度分布趋势相一致,依次为瘤背石磺>平疣桑椹石磺>紫色疣石磺;石磺的陆栖性越强,则Os-IP3R/Os-RyR 的相对表达百分比越高。不同种石磺的Os-IP3R/Os-RyR表达量百分比的研究能为分析海洋无脊椎动物由海洋向陆地进化学说提供新的分子生物学线索。

    • 齐口裂腹鱼HMGB1基因克隆及其对嗜水气单胞菌胁迫的响应

      2018, 42(12):1957-1966. DOI: 10.11964/jfc.20180411240

      摘要 (1441) HTML (737) PDF 1021.07 K (119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解齐口裂腹鱼高迁移率蛋白B1(Schizothorax prenanti 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SpHMGB1)的序列特征及其与嗜水气单胞菌胁迫的相关性,实验根据齐口裂腹鱼脾脏TSA库中获得的序列设计引物,采用克隆技术克隆SpHMGB1的核心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技术检测嗜水气单胞菌在体和离体胁迫后组织和巨噬细胞中SpHMGB1的响应情况。序列分析结果显示,SpHMGB1开放阅读框长为615 bp,编码204个氨基酸,理论分子量为23.5 ku,等电点为6.79,包含2个基本的HMG盒:A盒和B盒,以及一个酸性尾巴。SpHMGB1二级结构主要由47.06%的α-螺旋和50%的无规则卷曲构成。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SpHMGB1与鱼类HMGB1聚为一支,与斑马鱼和鲫的亲缘关系最近,氨基酸一致性分别为90.7%和90.4%。qPCR检测结果显示,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后SpHMGB1具有不同的时空表达趋势,其中血液在72 h表达量最高,肾脏在6 h表达量最高,脾脏在120 h表达量最高;热灭活嗜水气单胞菌刺激巨噬细胞后,SpHMGB1的表达量在0.5~24 h下调,24 h表达量最低,细胞因子IL-1βTNF-α表达量均有上调趋势。qPCR检测结果提示,SpHMGB1可能参与齐口裂腹鱼细菌感染后的免疫响应。本实验可为进一步研究SpHMGB1在齐口裂腹鱼细菌性疾病中的免疫调节机制提供参考。

    • 高通量测序法分析两株益生菌对凡纳滨对虾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

      2018, 42(12):1967-1976. DOI: 10.11964/jfc.20180211184

      摘要 (1346) HTML (681) PDF 1.35 M (13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分析荚膜红细菌和蜡样芽孢杆菌2株益生菌对凡纳滨对虾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本实验对凡纳滨对虾进行为期30 d的养殖饲喂实验,饲喂后期利用高通量测序凡纳滨对虾肠道微生物的16S rDNA V4区,来分析不同益生菌饲喂后凡纳滨对虾肠道菌群的结构特征,并结合对虾体质量增加率和攻毒后累计死亡率的宏观指标来进行分析。结果显示:①空白组(CK)、荚膜红细菌组(Rc)和蜡样芽孢杆菌组(Bc)样品OTU范围为374~506,其中CK组对虾肠道菌群OTU数量最低,饲喂益生菌后的2组对虾肠道菌群中OTU数量相对较高;②在门分类水平上,3组的变形菌门数均为最多,CK组主要为变形菌门和少量拟杆菌门,Bc组主要有变形菌门、拟杆菌门、无壁细菌门、厚壁细菌门和假单胞菌,Rc组主要是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厚壁菌门、酸杆菌门、放线细菌、梭杆菌门和蓝细菌;③稀释曲线和Shannon指数结果可见,CK组样品物种丰度和复杂度最低,且Bc组样品丰度和复杂度相对较高;④PCA分析发现,Rc组和CK组样品微生物组成较为接近,结合宏观对虾体质量增加率和攻毒后累计死亡率的结果分析,可见相较于荚膜红细菌,蜡样芽孢杆菌对凡纳滨对虾肠道微生物菌群影响更显著,且益生效果更佳。研究表明,饲喂益生菌可以扩增对虾肠道微生物菌群丰度,并能抑制弧菌属等有害菌群的生长,提高对虾体质量增加率并降低死亡率,从而达到益生效果,其中以饲喂蜡样芽孢杆菌菌株效果更佳。

    • 厚壳贻贝5-羟色胺2A受体(5-HT2AR)基因克隆和时空表达

      2018, 42(12):1869-1879. DOI: 10.11964/jfc.20180811409

      摘要 (1298) HTML (578) PDF 1.69 M (18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究5-羟色胺2A受体(5-HT 2A receptor, 5-HT2AR)基因在海水贝类生长发育中的作用,本研究通过RACE技术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克隆了厚壳贻贝5-HT2AR 基因的cDNA全长,并分析该基因的时空表达。结果显示,5-HT2AR基因全长2 636 bp,开放阅读框(ORF)2 124 bp,共编码707个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该序列与人、小鼠、斑马鱼、长牡蛎和虾夷扇贝等物种分别具有45%、45%、48%、49%和67%的同源性。厚壳贻贝雌雄成体各组织和器官中均有5-HT2AR基因表达,雄性中的鳃表达量最高,而在雌性鳃、外套膜和性腺中的表达稍高于其他组织和器官;推测该基因可能与厚壳贻贝的摄食、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及促进卵母细胞成熟有关。5-HT2AR基因在厚壳贻贝各发育阶段均有表达,且稚贝的表达量为眼点幼虫的1.4倍,推测5-HT2AR基因可能参与了调控厚壳贻贝幼虫的生长发育过程。本研究为进一步了解5-HT基因家族在双壳贝类中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 超声波优化辅助盐渍海蜇脱铝工艺

      2018, 42(12):1977-1987. DOI: 10.11964/jfc.20171111022

      摘要 (1331) HTML (577) PDF 1.57 M (127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究超声波辅助盐渍海蜇脱铝工艺的条件,实验以盐渍海蜇为原料,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进行检测,其铝残留量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复合保鲜液浓度、超声功率、超声频率以及超声时间对盐渍海蜇脱铝效果的影响,根据Box-Behnken中心组合实验设计,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分别优化复合保鲜液脱铝工艺与超声波辅助脱铝工艺。结果显示,未超声波辅助处理的优化条件:料液比1∶7(g/mL)、浸泡时间4 h、浸泡次数3次,铝残留量最低为126.4 mg/kg,浸泡时间影响最为显著;超声波辅助处理影响脱铝率大小的因素依次为超声时间 > 超声功率 > 超声频率 > 复合保鲜液浓度;其最佳工艺:超声频率28 kHz、超声功率272.6 W、复合保鲜液[V(醋酸)∶m(丙酸钙)=1∶2]浓度0.68%、脱除时间35 min,铝残留量为124.46 mg/kg,脱铝率达到85.3%;验证实验得到实际脱铝率为82.1%,与理论预测值相比,其相对误差约为3.2%。研究表明,与未超声波辅助相比,铝脱除率稳定,脱除时间由12 h缩短至1.75 h,工艺效率提高6.9倍。因此,超声波技术应用到海蜇产业将为高效开发低铝盐渍海蜇制品提供理论依据。

    • 虾夷扇贝与风向标扇贝种间杂交的初步研究

      2018, 42(12):1880-1888. DOI: 10.11964/jfc.20180111120

      摘要 (1525) HTML (822) PDF 880.28 K (119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虾夷扇贝在养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本研究以风向标扇贝和虾夷扇贝为亲本进行了种间杂交实验,培育出了虾夷扇贝(♀)×风向标扇贝(♂)(PY♀×PC♂)及风向标扇贝(♀)×虾夷扇贝(♂)(PC♀×PY♂)两种杂交一代,并对其早期发育及幼虫期和稚贝期生长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PY♀×PC♂杂交一代的受精率、孵化率和幼虫期的生长和存活率介于双亲之间,而壳高和壳长的生长均高于双亲,表现出显著的杂种优势;PC♀×PY♂杂交一代的受精率、孵化率、幼虫期生长和存活率均低于双亲,表现为杂种劣势。在养殖第1年,PY♀×PC♂杂交一代的壳高、壳长、壳宽和体质量增长率均高于双亲,杂种优势显著。研究表明,卵子来源对后代的表现具有极其显著的影响,以雌性虾夷扇贝与雄性风向标扇贝进行种间杂交从而改良虾夷扇贝种质是可行的。

    • 羊栖菜干藻作为生物吸附剂用于去除电镀废水中的重金属

      2018, 42(12):1988-1996. DOI: 10.11964/jfc.20171111069

      摘要 (1321) HTML (664) PDF 904.54 K (11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藻类作为一种生物吸附剂用于去除水溶液中单种重金属离子,具有较好的效果,但对共存的多种金属离子去除则相对复杂。本实验利用碱预处理后的羊栖菜藻粉作为海藻吸附剂,研究了不同环境条件对其去除电镀废水中重金属离子[Zn(Ⅱ)、Cu(Ⅱ)、Cr(VI)和Ni(Ⅱ)]的影响,并通过电镜观察和红外光谱分析其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机理。结果发现,pH 2时Cr(VI)去除率最高,在pH 6~9时,Cu(Ⅱ)、Zn(Ⅱ)和Ni(Ⅱ)的去除率较高。海藻吸附剂在低剂量(2~4 g/L)投加时,4种重金属的去除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大于4 g/L时,去除率不再增加。Zn(Ⅱ)和Ni(Ⅱ)的吸附在25 min左右达到平衡,Cr(VI)和Cu(Ⅱ)稍慢;温度对海藻吸附剂去除Cu(Ⅱ)、Zn(Ⅱ)、Cr(VI)和Ni(Ⅱ)的影响并不明显。Langmuir模型能更好地描述海藻吸附剂对4种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行为,表明它们属于单分子层吸附,海藻吸附剂对Cr(VI)和Ni(Ⅱ)的最大吸附容量明显高于Cu(Ⅱ)和Zn(Ⅱ)。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能更好地描述吸附过程,说明吸附方式以化学吸附为主。吸附前后海藻吸附剂的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对重金属的生物吸附主要与羧基有关。研究表明,海藻吸附剂对电镀废水中Cu(Ⅱ)、Zn(Ⅱ)、Cr(VI)和Ni(Ⅱ)都具有一定的去除效果。

    • 急性氨氮毒性对黄颡鱼头肾巨噬细胞抗氧化及炎症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2018, 42(12):1889-1895. DOI: 10.11964/jfc.20170910969

      摘要 (1351) HTML (751) PDF 629.20 K (12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研究急性氨氮胁迫对黄颡鱼头肾巨噬细胞抗氧化及炎症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实验通过建立黄颡鱼离体头肾细胞模型,开展为期96 h的急性氨氮胁迫实验。结果显示,0.14和0.28 mg/L总氨氮处理组SOD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但0.28 mg/L总氨氮处理组GPX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0.14和0.28 mg/L总氨氮处理组IL-1和TNF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而0.28 mg/L总氨氮处理组IL-8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0.14 mg/L总氨氮处理组和对照组;吖啶橙染色检测发现,0.14 mg/L总氨氮处理组实验鱼头肾巨噬细胞内可见边缘不规则的黄绿色荧光,0.28 mg/L总氨氮处理组实验鱼头肾巨噬细胞内可见致密浓染的黄绿色荧光信号。研究表明,氨氮毒性能够影响黄颡鱼头肾巨噬细胞抗氧化相关基因的表达;细胞凋亡可能是造成鱼类氨中毒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 嘉陵江不同江段蛇(鱼句)耳石形态特征及差异

      2018, 42(12):1896-1905. DOI: 10.11964/jfc.20180111121

      摘要 (1341) HTML (767) PDF 908.43 K (12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研究蛇(鱼句)耳石的形态特征以及不同环境下的耳石形态差异,以蛇(鱼句)左侧微耳石和星耳石作为研究材料,利用传统形态法测量耳石的14个参数且将其转化为11个形状指标,并利用地标点法在星耳石上选取12个地标点,对2016年6—7月间采自嘉陵江上游、中游、下游的195尾蛇(鱼句)的耳石样本进行形态研究。结果显示,蛇(鱼句)微耳石呈肾形,3个江段微耳石形态无显著差异;蛇(鱼句)星耳石呈圆形、椭圆形,表面粗糙,脊突数少于20,翼叶较基叶发达,中央突不明显,主凹槽轮廓似水滴状。相对扭曲主成分分析将3个江段的蛇(鱼句)星耳石分为两种形态类型:Ⅰ型和Ⅱ型,其中Ⅰ型主要为嘉陵江上游江段蛇(鱼句)的耳石样本,Ⅱ型则包括嘉陵江中游和下游的蛇(鱼句)耳石样本。传统形态法和地标点法的综合结果表明,两种类型耳石形态差异主要表现在整体轮廓、脊突数,以及基叶、主凹槽和背侧距离等特征上,逐步判别分析对Ⅰ型和Ⅱ型星耳石的正判率达95.5%,区分效果较好。研究表明,嘉陵江不同江段蛇(鱼句)星耳石分为两种类型,且存在显著的形态差异;蛇(鱼句)星耳石的形态差异可能是对水温、流速等环境因子主动适应的结果,如在上游生活的蛇(鱼句),其较细长且脊突较多的Ⅰ型星耳石能够较好地适应上游低温、多变的急流环境。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