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第39卷第4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研究论文
    • 台湾海峡底栖介形类真喜萤属一新种(介形纲:喜萤科)

      2015, 39(4):505-510. DOI: 10.11964/jfc.20141109571

      摘要 (2615) HTML (0) PDF 1.23 M (220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分析台湾海峡综合科学调查的浮游生物样品时,发现底栖介形类真喜萤属Euphilomedes(Poulsen,1962)一新种:多节真喜萤Euphilomedes multiangular sp.nov.(♂),主要鉴别特征:1)壳后缘呈斜向截平状,并具3束短刺毛束;2)前器官由5节组成,是真喜萤属中雄性前器官分节最多的种类,最后一节的末端具3根尖刺;3)第2触角内肢第3节较细,两侧略凹凸不平,其末端具5个脊状齿并呈扇形排列,第3节背缘近中央处具1根长的刚毛,刚毛两侧具若干短刺。

    • 枸杞岛海藻场角蝾螺夏季摄食选择性及其生态学意义

      2015, 39(4):511-519. DOI: 10.11964/jfc.20140809434

      摘要 (3045) HTML (0) PDF 1.67 M (29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于2013年夏季对枸杞岛海藻场螺类优势种角蝾螺进行了稳定同位素、摄食选择性、消化代谢物粒径等系列实验。稳定同位素结果显示,角蝾螺是牧食性生物,在藻场中的营养级为2.12,属初级消费者,底栖海藻是角蝾螺的主要食源,贡献率为94.5%;摄食选择性实验结果显示,角蝾螺具有较宽的摄食选择,能够摄食海带、铜藻、粗枝软骨藻等11种大型藻类,其中铜藻及蜈蚣藻是枸杞岛潮下带的重要优势种;消化代谢物实验结果显示,角蝾螺的啃食作用能为藻场碎屑提供增量,角蝾螺对海藻场碎屑的增量为(0.016~0.094)g/d,经过啃食及消化作用产生的碎屑主要粒级为1Φ(>250 μm)。稳定同位素分析—摄食选择偏好实验—螺类消化代谢物粒径分析的系列研究表明,角蝾螺在枸杞岛海藻场的群落食物网中,可以起到连接牧食食物链和碎屑食物链的重要作用。

    • 半滑舌鳎成鱼开放流水与循环水养殖模式下生长及肌肉营养成分差异研究

      2015, 39(4):520-528. DOI: 10.11964/jfc.20141009526

      摘要 (2671) HTML (0) PDF 1.35 M (229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半滑舌鳎的集约化养成提供基础数据,设定开放流水和循环水两种养殖模式,以处于快速生长期的大规格鱼种(0.640±0.063)kg为研究对象,检测半滑舌鳎的生长及肉质相关指标,实验共进行7个月,结果显示:①半滑舌鳎在两种养殖模式下的成活率分别为79.89%和90.38%,月增重率分别是0.154 7和0.110 9 kg,肥满度分别是0.920和0.838,生长激素分泌量分别是2.812和2.706 μg/L。循环水养殖模式组在成活率、增重率、肥满度和生长激素分泌量上分别高于开放流水养殖模式组13.13%、39.5%、9.8%和3.92%。②两种养殖模式,开放流水养殖模式组在粗蛋白、氨基酸、PUFA上更占优势,但在粗脂肪、MUFA上循环水养殖模式明显占优势,分别高于开放流水养殖模式组41.732%和16.912%。实验表明,循环水养殖模式优越的水质环境更适合半滑舌鳎的育肥。本实验说明,半滑舌鳎在循环水养殖模式下具有很好的适应性,其生长处于较好的状态,营养品质上也能够得到保证。同时,也说明循环水养殖模式可以极大地发掘半滑舌鳎的养殖潜力,是一种适合半滑舌鳎集约化养殖的具有优势的养殖模式。

    • 斑点叉尾对全植物蛋白饲料的胃排空及消化道内容物特性研究

      2015, 39(4):529-538. DOI: 10.11964/jfc.20141109579

      摘要 (2550) HTML (0) PDF 1.59 M (29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研究斑点叉尾[体质量(115.55±7.54)g]对全植物蛋白饲料的胃排空,实验比较了3种常用数学模型对其排空曲线的拟合程度,同时探究了摄食过程中消化道内容物的水分、pH和消化酶的变化规律。结果发现,3种数学模型均可较好地描述斑点叉尾胃排空曲线,平方根模型最适于定量描述,指数模型次之,线性模型较差。根据平方根模型分别计算得到斑点叉尾胃50%排空时间为12.8 h(以干重计),完全排空约36 h。在摄食后0~36 h内,内容物水分含量在后肠保持不变,在胃部呈缓慢上升趋势,而在前肠和中肠则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消化道各段内容物pH在摄食后3 h内均显著下降,3~30 h间总体保持平稳状态,在30 h后又呈显著上升趋势。消化道各段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比活力在摄食3 h内显著上升,并在3~30 h内保持相对稳定水平,摄食30 h后呈显著下降趋势。整个摄食过程中,消化道各段消化酶比活力大小依次为前肠>中肠>后肠>胃。研究表明,斑点叉尾在摄食过程中,消化道各段内容物的水分、pH和消化酶比活力均随时间呈现相应的规律性变化。而这些内环境参数的相互作用,综合影响了特定胃排空时间的形成。

    • 吉富罗非鱼对饲料中维生素B1的需要量

      2015, 39(4):539-546. DOI: 10.11964/jfc.20140909476

      摘要 (2802) HTML (0) PDF 1.09 M (386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维生素B1(VB1)含量为0.08(对照组)、0.57、1.13、2.09、4.11和8.09 mg/kg的6种纯化饲料,分别饲养初始体质量为(64.4±1.5)g的吉富罗非鱼12周,研究VB1对其生长性能、部分血清生化指标、肝脏VB1蓄积量及转酮醇酶基因表达量的影响,以确定其对饲料VB1的需要量。结果显示,随着饲料中VB1含量增加,吉富罗非鱼增重率先呈线性增加后趋于稳定,当饲料中VB1含量为1.13、2.09、 4.11、8.09 mg/kg时增重率达最大。吉富罗非鱼肝脏VB1含量随着饲料VB1含量增加不断增大,当增加到2.09 mg/kg后趋于稳定。饲料中缺乏VB1显著提高血清丙酮酸含量(P<0.05),但对全鱼水分、粗脂肪、粗蛋白、灰分无显著性影响(P>0.05)。饲料中添加VB1显著提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肝脏转酮醇酶基因表达量(P<0.05)。饲料中VB1含量大于1.13 mg/kg各组的肝脏转酮醇酶活性显著高于VB1含量小于0.57 mg/kg组(P<0.05)。折线回归分析表明,吉富罗非鱼(64~325 g)获得最佳生长时对饲料VB1需要量为1.16 mg/kg;肝脏VB1蓄积量达到最大时,对VB1的需要量为2.06 mg/kg。

    • 饲料中浒苔添加量以及处理方法对幼刺参生长、消化率、消化酶和非特异性免疫酶的影响

      2015, 39(4):547-556. DOI: 10.11964/jfc.20141209597

      摘要 (3199) HTML (0) PDF 1.17 M (29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单因素实验设计,先配制6种浒苔含量(0、5%、10%、15%、20%和25%)饲料饲养初始体质量(1.44±0.01)g幼刺参49 d,然后根据浒苔含量实验结果配制20%含量、3种方法处理的浒苔[干燥粉碎(DC)、纤维素酶酶解后干燥粉碎(DCC)和蛋白酶酶解后干燥粉碎(DCP)]饲料饲养初始体质量(4.58±0.23)g幼刺参60 d,以研究饲料中浒苔添加量以及处理方式对幼刺参生长、消化率、消化酶和非特异性免疫酶的影响。实验每组饲料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饲喂35头刺参。结果显示:(1)浒苔对提高刺参特定生长率(SGR)、肠道淀粉酶(AMS)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降低饲料系数(FCR)有显著作用(P<0.05),其中20%浒苔含量最好,浒苔能显著降低饲料干物质表观消化率(ADCd)和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ADCp)(P<0.05),对刺参摄食率(FI)、成活率(SR)、肠道胃蛋白酶(PP)活性和酸性磷酸酶(ACP)无显著性影响(P>0.05)。(2)3种方法处理的浒苔中,DCC和DCP浒苔对提高刺参SGR、ADCd、ADCp、肠道AMS、PP、SOD和ACP活性和降低FCR有显著作用(P<0.05),其中DCC浒苔最好,3种方法处理的浒苔对刺参FI和SR亦无显著性影响(P>0.05)。在本实验条件下,幼刺参饲料中浒苔适宜含量为20%;纤维素酶酶解后干燥粉碎浒苔是一个理想的浒苔处理方法。

    • 拟态弧菌的绿色荧光蛋白标记及其在感染草鱼体内的动态分布

      2015, 39(4):557-565. DOI: 10.11964/jfc.20141209594

      摘要 (3306) HTML (0) PDF 7.42 M (19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示踪研究拟态弧菌感染草鱼的动态过程,将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编码基因EGFP克隆至质粒pBAD24,并转化到拟态弧菌04-14菌株构建荧光标记重组菌。重组菌经阿拉伯糖诱导后,能高效表达EGFP蛋白;荧光显微镜观察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均发现重组菌能够发出明显的绿色荧光信号,且传至30代后质粒稳定率仍为100%;生物学特性检测结果显示,与野生株相比,重组菌的形态、生长特性和细胞黏附性均未发生明显改变。用标记重组菌浸泡感染草鱼,定点采集鳃、肠道、肌肉、头肾、脾脏和肝脏,借助荧光信号检测4 d内细菌在不同组织脏器中的动态分布。结果发现感染4 h后即可在肠道和鳃中检测到绿色荧光信号,标记菌检出量分别为3.60×108和2.36×106 CFU/g,直至10 h,其含量无明显变化,12 h后含菌量逐渐下降,但持续存在直至鱼死亡。标记菌在肌肉、头肾、脾脏和肝脏中呈现相似的动力学,感染24 h后才检测到荧光信号,24~85 h时间段含菌量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变化,48 h达到峰值,检出量分别为9.58×104(肌肉)、8.75×104(头肾)、1.50×104(脾脏)和4.50×104 CFU/g(肝脏),但均低于肠道中的检出量,结果表明肠道是拟态弧菌黏附定植与繁殖的主要靶器官。

    • 3种泥鳅微卫星标记和D-Loop部分序列遗传变异分析

      2015, 39(4):465-474. DOI: 10.11964/jfc.20141009529

      摘要 (3080) HTML (0) PDF 6.93 M (21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进一步了解中国当前主要养殖鳅类种质资源现状,实验采用7个微卫星标记和线粒体D-Loop部分序列,对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MA)、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PD)和台湾大泥鳅(未见种属分类,TW)3种泥鳅进行群体遗传变异分析。结果显示,6个微卫星位点在3种泥鳅中均能获得有效扩增,1个微卫星标记(Mac239)只在MA中获得特异性扩增,而在PD和TW中未能获得有效扩增条带。在3种泥鳅共90尾个体的D-Loop部分序列中发现32个单倍型,仅在PD和TW间存在1个共享单倍型。实验中共检测到65个变异位点,其中MA与PD和TW间存在29个特异性位点,而PD和TW间未检测到特异性位点。瓶颈效应和中性检验显示,TW近期可能发生有效群体数量的减少。基于微卫星标记和D-Loop部分序列的遗传变异分析显示,TW和PD间的Nei's遗传距离和K2P遗传距离最近(0.297和0.006),明显小于两者与MA间的遗传距离(1.011~1.899和0.095~0.099);分子方差分析(AMOVA)显示,3种泥鳅的遗传分化极显著(P<0.01)。群体间遗传结构和单倍型网络分析显示,3种泥鳅的遗传结构相对独立,仅在TW和PD间存在一定程度的遗传结构混杂。研究表明,泥鳅和大鳞副泥鳅在遗传结构上存在明显差异,可采用分子标记进行有效鉴别;台湾大泥鳅可能是大鳞副泥鳅的生态种群或遗传改良群体,而非有效物种。

    • 联合用药缩小凡纳滨对虾斑点气单胞菌耐药突变选择窗的研究

      2015, 39(4):566-572. DOI: 10.11964/jfc.20141009495

      摘要 (2852) HTML (0) PDF 1.02 M (27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测定斑点气单胞菌单药和双药抗生素最低抑菌浓度(MIC)、防突变浓度(MPC)和耐药突变选择窗(MSW),探索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防止细菌耐药性产生的用药方案。利用药物敏感性实验测定斑点气单胞菌对10种抗生素的抗性,筛选出6种不同机制的敏感性抗菌药物,应用琼脂平板稀释法对斑点气单胞菌测定单药以及双药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防突变浓度(MPC),计算选择指数(SI)和联合指数(CI),测定联合用药对耐药突变选择窗(MSW)的影响。结果显示:6种药物氯霉素、土霉素、利福平、红霉素、盐酸四环素、头孢霉素的MIC分别为0.512、0.416、6.272、2.048、0.386和0.512 μg/mL;MPC分别为524.288、1 277.952、802.816、1 024.000、1 185.792和10.880 μg/mL;SI值分别为1 024.000、3 072.000、128.000、500.000、3 072.000和21.250。土霉素与红霉素、盐酸四环素与红霉素、盐酸四环素与头孢霉素、土霉素与头孢霉素、盐酸四环素与土霉素、氯霉素与土霉素、氯霉素与盐酸四环素、利福平与氯霉素、利福平与头孢霉素、利福平与盐酸四环素、利福平与土霉素、红霉素与头孢霉素双药联合后的联合指数分别为1.000、1.000、1.000、1.000、0.834、1.500、1.500、0.834、2.000、2.000、1.000和2.000。双药联合明显降低了药物SI值,有效缩小了斑点气单胞菌耐药突变选择窗,其中利福平与盐酸四环素双药联合后SI值由128.000,3 072.000均降低至1.000,完全关闭了耐药突变选择窗,有效抑制斑点气单胞菌的耐药生长。

    • 水族箱气单胞菌的鉴定及致病特性分析

      2015, 39(4):573-579. DOI: 10.11964/jfc.20141109573

      摘要 (2742) HTML (0) PDF 2.43 M (20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确定南京市某渔场发病鱼感染的病原,本研究采集患鱼脏器,采用平板培养、生化实验和特异性gyrB基因扩增测序等方法进行细菌的分离鉴定;利用PCR技术检测分离株毒力基因的分布,分析其生物学特性,并进一步通过动物实验确定菌株致病力。结果分离到1株水族箱气单胞菌,命名为LK-25。该菌株携带5种主要毒力基因:气溶素(aer)、细胞毒性肠毒素(act)、细胞兴奋性肠毒素(alt)、温敏胞外蛋白酶(epr)和丝氨酸蛋白酶(ahp),其溶血性和溶蛋白能力较强,对斑马鱼的半数致死量为1.02×103 CFU/尾,确定为强毒株。进化树分析表明,水族箱气单胞菌与嗜水气单胞菌达卡亚种亲缘关系较近。本研究在国内首次报道发现水族箱气单胞菌,为进一步预防该菌所引起的相关疾病的发生和传播提供理论基础。

    • 太平洋鳕RAG1和IgM基因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2015, 39(4):475-484. DOI: 10.11964/jfc.20141009497

      摘要 (3159) HTML (0) PDF 2.40 M (21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研究太平洋鳕发育早期特异免疫系统形成的机制,通过RAG1和IgM基因的转录水平衡量特异免疫系统的发育特点。根据GenBank中RAG1和IgM的序列信息,分别设计1对特异引物,从太平洋鳕头肾中扩增得到RAG1和IgM的基因片段。将所获基因片段分别插入到克隆载体pMD18-T中,从而构建太平洋鳕RAG1和IgM基因的质粒标准品。建立并优化太平洋鳕RAG1和IgM基因绝对荧光定量PCR方法。为进一步验证该方法的可靠性,分别利用绝对定量和相对定量检验目的基因在太平洋鳕早期发育过程不同组织内的表达差异。以优化后的绝对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不同发育时期太平洋鳕RAG1和IgM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RAG1的回归方程为y=-3.266x+33.77,回归系数R2=0.996;IgM的回归方程为y=-3.119x+27.61,回归系数R2=0.998。绝对定量和相对定量结果在基因转录趋势上显现出一致性,即RAG1基因在胸腺和头肾中表达,且在胸腺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头肾中的表达量,在肝脏和脾脏中无表达;IgM基因在胸腺、头肾、肝脏和脾脏中均有表达,其中脾脏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头肾。RAG1基因在太平洋鳕发育早期的表达水平很低,到61 日龄(days post-hatching,dph)至95 dph表达量显著提高;IgM基因在早期表达水平同样很低,到33 dph至61 dph才有明显表达,在95 dph时表达量显著提高。研究表明,本实验方法可靠,特异性较强,可成功对目标基因转录水平进行检测。

    • 牡蛎疱疹病毒魁蚶株交叉引物等温扩增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2015, 39(4):580-588. DOI: 10.11964/jfc.20141109582

      摘要 (3359) HTML (0) PDF 15.39 M (18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建立牡蛎疱疹病毒魁蚶株快速、灵敏、准确和操作简便的检测方法,实验根据已测序完成的OsHV-1-SB全基因组序列,选择其保守区域,建立了交叉引物等温扩增检测方法,并对反应温度、dNTPs、Mg2+浓度和反应时间进行了优化。结果显示,最佳温度为63 ℃,反应时间为60 min,dNTPs浓度为1.4 mmol/L,Mg2+浓度为6 mmol/L。该方法检测灵敏度为30 拷贝的质粒DNA,并且特异性较强,与贝类常见病原急性病毒性坏死病毒、鲍鱼疱疹病毒、派琴虫、包纳米虫、马尔泰虫以及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和副溶血弧菌均无交叉反应。使用实验建立的CPA检测方法对2012年分别采自韩国庆尚南道、山东长岛、辽宁大连共计22份OsHV-1-SB感染情况未知的魁蚶样品进行了检测。研究表明,实验所建立的OsHV-1-SB的CPA检测方法简单、快速、灵敏且特异性强。由于其检测结果可通过简单离心或者向反应管中加入核酸荧光染料 GeneFinderTM进行肉眼观察,所以可以在沿海贝类养殖厂及条件简陋的实验室使用,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坛紫菜6-磷酸海藻糖合成酶(TPS)家族基因的克隆及表达特征分析

      2015, 39(4):485-495. DOI: 10.11964/jfc.20140909475

      摘要 (3075) HTML (0) PDF 2.33 M (16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6-磷酸海藻糖合成酶(TPS)是植物海藻糖合成的关键酶,在植物逆境胁迫应答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实验以坛紫菜转录组测序获得的unigene序列为基础,采用RACE技术克隆获得坛紫菜的3条TPS基因序列:PhTPS1,PhTPS2-1PhTPS2-2。序列分析结果表明,PhTPS1(收录号:KM580358)序列全长3 557 bp,包含一个3 462 bp的开放阅读框,所编码的多肽包含1 153个氨基酸,分子量为124.2 ku,等电点为6.73,属于TPS Ⅰ亚家族;PhTPS2-1(收录号:KM519457)序列全长4 264 bp,包含一个4 044 bp的开放阅读框,所编码的多肽包含1 374个氨基酸,分子量为145.2 ku,等电点为5.96;PhTPS2-2(收录号:KM519458)序列全长3 733 bp,包含一个3 324 bp的开放阅读框,所编码的多肽包含1 107个氨基酸,分子量为120.2 ku,等电点为5.42。PhTPS2-1PhTPS2-2属于TPS Ⅱ亚家族。基因表达水平的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高温胁迫条件下,3条PhTPS基因的表达模式基本一致,均表现为先上调后下调,再上调的趋势;而PhTPS1PhTPS2-1基因在中低水平的失水条件下,基因表达水平均没有发生显著变化,只在高水平失水胁迫下显著上调,PhTPS2-2基因在中高水平失水条件下,表达水平显著上调。说明PhTPS基因可能只在高度失水胁迫下发挥应激调节作用。

    • 冰藏奥尼罗非鱼片组织蛋白酶与品质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2015, 39(4):589-597. DOI: 10.11964/jfc.20141109558

      摘要 (2525) HTML (0) PDF 2.94 M (18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究奥尼罗非鱼片在冰藏期间组织蛋白酶活性与质构及肌原纤维蛋白降解的相关性,实验测定了冰藏期间的组织蛋白酶B、H、L、D的活性、鱼片质构和肌原纤维蛋白随冰藏时间的变化趋势及其相关性。结果显示,组织蛋白酶B、D的活性整体呈波动式上升趋势,组织蛋白酶L、B+L活性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组织蛋白酶B、B+L的活性与冰藏时间呈显著正相关。组织蛋白酶H的活性在贮藏期间变化较小。肌原纤维蛋白含量在冰藏第2天最高,整体变化趋势与冰藏时间呈显著负相关;SDS-PAGE图谱表明肌球蛋白重链发生了显著的降解,肌动蛋白和原肌球蛋白变化不显著,α-辅肌动蛋白在冰藏前4 d逐渐降解;质构指标硬度、胶黏性、咀嚼性3者整体均呈波动变化趋势,凝聚性和弹性在整个冰藏期间变化不显著,黏附性和黏附力在冰藏2 d后逐渐上升。组织蛋白酶活性与质构和肌原纤维蛋白含量的相关性分析表明,组织蛋白酶B活性与弹性和肌原纤维蛋白含量显著相关,组织蛋白酶L、D与硬度、胶黏性和咀嚼性呈显著相关性,组织蛋白酶L和D是最有可能直接参与宰后冰藏期间奥尼罗非鱼片肌肉软化的组织蛋白酶。溶酶体组织蛋白酶可能共同参与鱼肉的自溶。

    • 3个暗紫红毛菜种群的形态、繁殖方式及染色体研究

      2015, 39(4):496-504. DOI: 10.11964/jfc.20141109542

      摘要 (2867) HTML (0) PDF 58.34 M (16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解我国暗紫红毛菜(淡水红毛菜)的生物学特征,对采自山西娘子关、兰州五泉山、兰州兴隆山的暗紫红毛菜进行了形态、繁殖方式、染色体及色素含量等观察研究。观察采集现场暗紫红毛菜生长环境特征,显微镜观察记录各藻体形态特征,通过原叶体的培养观察各种群的繁殖方式,并用醋酸苏木精染色法观察核分裂过程。结果显示,3个采集地暗紫红毛菜群落均呈点状和不连续性分布,并仅限于生长在瀑布冲击和流水飞溅下的岩石或山溪流水有落差之处有分布,常与疏枝刚毛藻混生在一起。红毛菜均呈不分枝细丝状,长度在1.1~3.5 cm。样品藻胆蛋白含量在7.26~9.46 mg/g之间,娘子关暗紫红毛菜藻胆蛋白含量最高,其次为五泉山红毛菜和兴隆山红毛菜。3个暗紫红毛菜种群繁殖方式均以放散单孢子进行无性生殖维持种群的繁衍。原叶体细胞核分裂过程均为有丝分裂,从前期向中期转变过程中,均呈现姐妹染色单体交叉呈"8"型或"X"型。染色体数均为n=4,染色体长度在0.42~1.67 μm之间,其中3条长度相近,1条略短。五泉山和兴隆山暗紫红毛菜形态、繁殖方式及染色体为首次报道。本实验为我国暗紫红毛菜研究积累了基础资料。

    • >综述
    • 转录组学技术在水产动物研究中的运用

      2015, 39(4):598-607. DOI: 10.11964/jfc.20141109541

      摘要 (3430) HTML (0) PDF 1.15 M (30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近年来,转录组学技术及其在水产动物中的研究备受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转录组学技术主要有基于杂交技术和测序技术为基础的两大类技术;两类技术在水产动物的转录组学研究中均得到了广泛运用。尤其是二代测序技术的出现使得水产动物的转录组学研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热度。本实验综述了近年来水产动物在免疫应答、生长发育、生物进化和毒理学方面的转录组学研究进展。在综述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转录组学技术自身存在的局限性和现阶段转录组学在水产动物研究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对未来水产动物转录组学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