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第38卷第4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研究论文
    • 低盐乳酸菌法与传统法腌干鱼制品的风味比较

      2014, 38(4):601-612. DOI: 10.3724/SP.J.1231.2014.49049

      摘要 (2565) HTML (0) PDF 1.79 M (19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研究不同腌制方法对鱼肉风味的影响,为腌干鱼制品加工新技术的进一步优化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PME-GC-MS)联用法分析,鉴定比较了鲜红牙原料采用低盐乳酸菌法和传统法腌干鱼制品的风味成分变化。结果表明:鲜红牙、低盐乳酸菌法腌干鱼和传统腌干鱼肉中分别检测出80、110、91种挥发性成分,醛、醇、酮类化合物是构成腌干鱼肉独特风味的主要成分。经低盐乳酸菌法腌干的鱼肉挥发性物质对风味贡献较大的醛、醇、酮类化合物总量达35种,而鲜鱼和传统腌干鱼肉中分别只有17和21种。低盐乳酸菌法腌干鱼肉风味物质中含有大量的醇、醛类物质,但不含有胺类物质,在保持传统腌制鱼肉风味的基础上增加了特有的花香味、水果香味及酒香味,提升了鱼肉感官品质。所以采用低盐结合复合乳酸菌法制备腌干鱼,不仅能缩短腌制时间,还能提升腌干鱼肉特有的风味,而且防止了胺类物质的产生,显著提高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 珠江禁渔对广东鲂资源补充群体的影响分析

      2014, 38(4):503-509. DOI: 10.3724/SP.J.1231.2014.48898

      摘要 (2624) HTML (0) PDF 2.73 M (18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继我国各大水系实施禁渔期制度之后,珠江水系于2011年4月1日至6月1日实现首次禁渔。广东鲂是珠江中下游地区主要的经济鱼类之一,为分析珠江实施禁渔期制度对广东鲂资源补充群体的影响,于珠江实施禁渔制度前(2006—2010年)和禁渔制度后(2011—2012年)在珠江下游肇庆江段设立固定采样点,利用定量弶网对流经该江段的广东鲂鱼苗补充群体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禁渔前,珠江广东鲂鱼苗集中出现在4月中下旬至10月中旬,持续时间为(189±11)d,高峰期为6—8月。禁渔期制度实施之后,全年广东鲂鱼苗出现的起始时间变化不大,但是结束时间提前,持续时间略有缩短,4—5月份广东鲂鱼苗密度明显增大。广东鲂鱼苗总量及其在鱼苗补充群体中的比例均有所提高。根据禁渔前广东鲂鱼苗发生量与径流量之间存在的回归关系:LgY=0.988Lnx-4.932(R2=0.365,P<0.01),结合禁渔后实际调查结果,对禁渔的实际作用进行了估算,2011年和2012年由于禁渔分别增加了9.43×108和651.81×108尾广东鲂鱼苗。研究表明,在径流量有保障的前提下,目前的禁渔制度可以有效增加广东鲂鱼苗补充群体资源量。

    • 中国近海海藻养殖及碳汇强度估算

      2014, 38(4):510-515. DOI: 10.3724/SP.J.1231.2014.49040

      摘要 (2645) HTML (0) PDF 1.23 M (309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海藻养殖是渔业碳汇的重要形式,碳汇生态功能显著。本实验以1999—2012年《中国渔业统计年鉴》统计数据为基础,对中国及浙江近海藻类养殖的产量、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固碳强度进行了估算。中国近海海藻养殖以海带、裙带菜、紫菜、江蓠等为主,期间年均总产量为141.87万t,各类海藻养殖产量所占比例分别为海带(60.29%)、裙带菜(7.92%)、紫菜(5.67%)、江蓠(5.39%)。浙江近海海藻养殖以紫菜、海带、羊栖菜、苔菜等为主,各类海藻养殖产量所占比例分别为紫菜(51.83%)、海带(27.73%)、羊栖菜(12.72%)、苔菜(1.27%)。浙江近海海藻养殖总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份额不高(2.55%),但养殖结构独特,部分种类的海藻养殖产量在全国同种类海藻养殖量中占有较高份额,其中苔菜占83.00%,羊栖菜占68.29%,紫菜占23.53%。1999—2012年,全国海藻年均固碳量为41.85万t/a,固碳量在2012年最高达51.50万t,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其中,海带年均固碳量在各类海藻中最高达26.45万t/a,其次是裙带菜3.23万t/a、紫菜2.24万t/a、江蓠2.01万t/a。浙江近海养殖海藻年均固碳量为1.03万t/a,约占全国年均固碳量的2.47%。为满足低碳经济发展的需求,建议加强近海自然碳汇及其环境的保护和管理,大力发展以海水养殖为主体的碳汇渔业,开展碳汇渔业关键技术与产业示范工程研究及海洋生物碳汇功能与碳汇渔业潜力的基础科学研究。

    • >综述
    • 养殖牡蛎种间杂交的研究概况与最新进展

      2014, 38(4):613-623. DOI: 10.3724/SP.J.1231.2014.48996

      摘要 (2645) HTML (0) PDF 1.08 M (29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贝类的远缘杂交起源于牡蛎,至今已经有130多年研究历史,其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价值较高的巨蛎属牡蛎的种间杂交上。作者在分析同类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的研究结果,综述了国内外牡蛎种间杂交研究成果及其存在问题。具体内容包括种间配子兼容性分析、表型性状评估、杂种遗传鉴定、杂种优势估算、杂交不育格局、异源多倍体诱导及种间回交等几方面的研究进展和要点,并展望了牡蛎种间杂交的应用前景,以期为牡蛎种间杂交及遗传分析、优质苗种繁育及育种等方面研究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参考。

    • >研究论文
    • 海洋尖尾藻对2种海洋微藻的摄食特征研究

      2014, 38(4):516-524. DOI: 10.3724/SP.J.1231.2014.48881

      摘要 (2792) HTML (0) PDF 8.08 M (19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研究海洋尖尾藻对双色藻和齿状纹石藻的摄食特征,分别采用2种海洋微藻为饵料培养海洋尖尾藻,分析海洋尖尾藻对2种海洋微藻的摄食过程、培养液颜色变化特征和摄食规律。结果显示,海洋尖尾藻摄食双色藻时将藻丝一段一段慢慢裹入纵沟,而齿状纹石藻整个细胞同时被裹入纵沟。海洋尖尾藻接种6 h后,对2种海洋微藻的摄食率均为100%。随着海洋尖尾藻细胞初始密度(双色藻培养液中分别为0.8×104、2.4×103和0.8×103个/mL,齿状纹石藻培养液中分别为3.9×103、2.4×103和1.7×103个/mL)降低,其种群在初始密度为3.4×107个/mL的双色藻培养液中达到稳定期所需时间增加,分别为接种后第3、4和6天,双色藻被摄食完毕所需时间也增加,分别为接种后第5、10和15天;海洋尖尾藻种群在初始密度为6.6×105个/mL的齿状纹石藻培养液中达到稳定期所需时间增加,分别为接种后第4、5和12天,齿状纹石藻被摄食完毕所需时间也增加,分别为接种后第6、7和13天。研究表明,海洋尖尾藻对不同大小和体制类型的双色藻和齿状纹石藻的摄食过程不同,培养方式对培养液颜色变化产生影响,饵料藻种类以及饵料藻和海洋尖尾藻最初浓度配比会影响海洋尖尾藻摄食,15 d 培养过程中双色藻种群和齿状纹石藻种群均向海洋尖尾藻种群发生了演替。

    • 双须骨舌鱼性腺发育的组织学观察

      2014, 38(4):525-531. DOI: 10.3724/SP.J.1231.2014.48831

      摘要 (5508) HTML (0) PDF 20.32 M (67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组织学研究方法,分别对双须骨舌鱼Ⅱ~Ⅴ期的卵巢及Ⅱ~Ⅵ期精巢的形态结构、特征及生殖细胞变化进行描述。结果显示,Ⅱ时相卵母细胞的细胞核较大,约为细胞体积的一半;Ⅲ时相卵母细胞出现卵黄斑及卵黄颗粒;Ⅳ时相卵母细胞中卵黄迅速积累且细胞膜出现褶皱;Ⅴ时相卵母细胞膜表面的褶皱消失。雄性双须骨舌鱼精巢发育的Ⅱ期,只含有初级精母细胞。Ⅲ期精巢分布有初级和次级精母细胞,精小管形成且小管中充满精细胞;Ⅳ期精巢主要含有初级和次级精母细胞以及精原细胞,精小管中出现空腔;Ⅴ期精巢中包含次级精母细胞、精原细胞和精子细胞,精小管中的空腔增大;Ⅵ期精巢则显示出高度血管化和结缔组织增多等特点。本研究将为双须骨舌鱼人工繁殖提供参考。

    • 水库网箱和池塘养殖斑点叉尾(鱼回)肌肉营养成分和品质的比较分析

      2014, 38(4):532-537. DOI: 10.3724/SP.J.1231.2014.48963

      摘要 (2483) HTML (0) PDF 1.17 M (23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解池塘和水库网箱两种养殖模式下斑点叉尾(鱼回)肌肉营养成分和品质特性,利用生化分析、物性分析方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分别对斑点叉尾(鱼回)肌肉的常规营养成分、系水力、质构特性及肌肉矿物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池塘和水库网箱养殖的斑点叉尾(鱼回)含肉率都在65%以上;池塘组的贮存损失和失水率(分别为1.73% 和17.19%)显著低于水库网箱养殖组(分别为2.37% 和27.16%),而冷冻渗出率(3.96%)显著高于水库网箱养殖组(3.35%);水库网箱养殖组的粗蛋白、粗灰分含量(分别为18.78% 和 1.03%)均显著高于池塘组(分别为16.69% 和 0.90%),而粗脂肪含量(2.99%)显著低于池塘组(3.90%);两组矿物元素含量都比较丰富,水库网箱养殖组肌肉中钾、磷、钙、镁、锌和铁6种元素的含量(分别为3 951、2 325、110、312、5.15和4.94 mg/kg)均显著高于池塘组(分别为3 184、1 787、78.8、246、4.19和3.58 mg/kg);池塘组肌肉的凝聚性和回复性(分别为0.45和0.31)显著高于水库网箱养殖组(分别为0.38和0.24),而肌肉硬度、胶黏性和咀嚼性(分别为2 721、1 209和397 g)显著低于水库网箱养殖组(分别为4 552、1 738和578 g)。研究表明,池塘养殖的斑点叉尾(鱼回)肌肉具有较好的系水力,而水库网箱养殖的斑点叉尾(鱼回)肌肉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矿物元素更丰富和肉质硬度大的特点。

    • 饲料蛋氨酸水平对吉富罗非鱼生长、饲料利用率和体成分的影响

      2014, 38(4):538-549. DOI: 10.3724/SP.J.1231.2014.48964

      摘要 (2648) HTML (0) PDF 1.35 M (26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评价不同饲料蛋氨酸水平对吉富罗非鱼生长、饲料利用率及体成分的影响,实验通过在半精制基础饲料中添加DL-蛋氨酸,配制成蛋氨酸水平分别为0.26%、0.55%、0.85%、1.14%、1.44%和1.73%的6种等氮等能(32.09%粗蛋白质,15.82 kJ/g总能)的饲料,以初始体质量(66.76±2.29)g的吉富罗非鱼为实验对象,每种实验饲料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实验鱼25尾,养殖系统为室内养殖系统,每天表观饱食投喂3次,养殖时间为60 d。结果发现,随饲料蛋氨酸含量的增大,罗非鱼的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饲料蛋白效率(PER)、饲料蛋白沉积率(PDR)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饲料系数(FCR)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且在蛋氨酸含量为1.14%时WGR、SGR、PER均达到最大(分别为361.91%、2.73%/d和2.53%),FCR达到最低(为1.23),PDR则在蛋氨酸水平为1.44%时达到最大(47.22%)。随饲料蛋氨酸含量的增加,罗非鱼肝体比和脏体比呈明显的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肥满度则无明显的变化;随饲料蛋氨酸含量的增加,罗非鱼肌肉粗蛋白质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而全鱼和肌肉粗脂肪呈先升高后稳定的变化趋势。但全鱼粗蛋白、全鱼和肌肉中的水分、灰分的含量差异均不显著,肌肉中组氨酸、丝氨酸和胱氨酸含量差异不显著,但其余各种氨基酸含量及肌肉必需氨基酸总量(ΣEAA)、肌肉氨基酸总量(ΣTAA)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以WGR、SGR、PER、PDR、FCR作为评价指标,通过二次回归分析可知,胱氨酸含量为0.30%时,罗非鱼饲料中适宜的蛋氨酸水平应为1.13%~1.16%,占饲料蛋白质的3.52%~3.61%。

    • 饲料碳水化合物水平及饥饿处理对斜带石斑鱼生长及葡萄糖耐受能力的影响

      2014, 38(4):550-559. DOI: 10.3724/SP.J.1231.2014.49011

      摘要 (2363) HTML (0) PDF 1.51 M (28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揭示斜带石斑鱼对碳水化合物利用的特点,研究了3个碳水化合物水平及饥饿处理对其生长、血浆生化指标及肝/肌糖原的影响。实验选取300尾初重为(35±0.28) g的幼鱼,设置持续投喂高(35%,CH)、中(21%,CM)、低(7%,CL)3个碳水化合物水平组,以及持续投喂组(CM)、饥饿再投喂组(R,饥饿4周+投喂4周,投喂CM组饲料)、饥饿组(S)3个投喂模式组。饲养8周后饥饿24 h,以30 mg/100 g体质量腹腔注射葡萄糖研究其代谢反应。结果显示,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随饲料碳水化合物水平的增加而升高,但无显著差异,饲料系数以CL组最高。不同碳水化合物水平下,各组注射葡萄糖后1~3 h血糖水平达峰值,但CM组在6 h内迅速回到注射前水平;各组血浆胰岛素水平均先降后升,但CL组在3 h后急剧下降;各组肝糖原、血浆甘油三酯含量在注射后1 h内均显著上升。饥饿处理下,持续投喂组(CM)血糖水平在6 h时迅速恢复至注射前水平;CM组和R组血浆胰岛素在1 h内显著下降,但S组持续上升;CM组血浆甘油三酯含量在0~6 h内显著高于其他两组。研究表明,饲喂中等水平碳水化合物(21%)比较符合斜带石斑鱼糖耐受能力,而饥饿处理下则以持续投喂组糖耐受能力最强。

    • TNBS诱导的草鱼肠炎模型

      2014, 38(4):560-569. DOI: 10.3724/SP.J.1231.2014.49073

      摘要 (2097) HTML (0) PDF 43.97 M (18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建立草鱼肠道炎症模型,为经济鱼类炎症性肠病发病机理研究及药物筛选提供实验平台。于水温28 ℃条件下,从草鱼肛门插管注入0.25 mL浓度为2.5%的三硝基苯磺酸(TNBS)50%乙醇溶液,诱发草鱼肠炎,注入等体积0.7%生理盐水作为对照,观察草鱼机体损伤程度、肠道组织病理,分析不同肠段组织内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及IL-1β、IL-8和TNF-α等炎性相关基因表达量。病理观察结果显示,实验期间实验鱼未出现死亡现象,经TNBS诱导后出现较严重的肠道炎症,肠灌TNBS后1 d,草鱼肠粘膜严重充血溃烂,肠道组织中出现大量炎性细胞浸润;3 d后出现腹水,损伤部位招募大量炎性细胞,溃疡开始愈合;7 d后炎性细胞逐渐减少,出现杯状细胞,呈慢性炎症;14 d时腹水减少,肠粘膜中杯状细胞丰富,21 d仅有少量炎性细胞,肠道组织基本恢复正常。TNBS诱导后1 d,MPO活性极显著升高,3 d后明显下降,至第7天趋于正常,与组织病理变化趋势一致。TNBS致炎后第1天,IL-1β、IL-8和TNF-α等炎性相关基因表达量极显著升高,3 d时开始下降,3~14 d表达量略高于对照组,急性炎症转为轻微的慢性炎症,21 d时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结果还显示,不同肠段间的炎症反应存在差异,第三、四肠段明显较第一、二肠段严重。本研究构建的草鱼TNBS肠炎模型稳定,可作为鱼类肠炎病理机制研究和新型药物筛选的良好工具。

    • 大菱鲆选育家系雌、雄群体的生长发育差异

      2014, 38(4):465-470. DOI: 10.3724/SP.J.1231.2014.49066

      摘要 (2208) HTML (0) PDF 1.56 M (19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全长/体长、体高/体长、全长/体高和体质量为评价指标,分别对9~33月龄大菱鲆雌、雄群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体型的动态变化及生长性能差异进行了比较。大菱鲆雌、雄群体形态比较结果显示,雌、雄群体的全长/体长、体高/体长、全长/体高在不同发育阶段呈现特有的变化,但在雌、雄群体间,除33月龄的体高/体长和全长/体高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外,3项指标在不同阶段没有差异或差异不显著,即可以认为,对于统计初始体质量相同或相近的大菱鲆雌、雄群体,全长/体长、体高/体长和全长/体高3个形态比例指标是随发育时间序列同步变化。基于Logistic模型对大菱鲆雌、雄群体生长性能的比较结果显示,雌性群体的拐点月龄、拐点体质量和最大月增重均大于雄性群体;对于雌性和雄性群体的瞬时增长率,除在9~13月龄雌性群体稍低于雄性群体外,13~33月龄的雌性群体均高于雄性群体,且随着生长发育和体质量差异的增大,雌、雄瞬时增长率的差异也呈增大趋势;雄性群体进入快速生长期的始速点和进入缓慢生长期的终速点均比雌性群体提前,雄性群体的快速生长期时间区间长度小于雌性群体,其对应的体质量区间长度也小于雌性群体,雌性群体在快速生长期的月增重显著高于雄性群体。研究表明,大菱鲆雌、雄群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存在着显著的生长差异,而形态差异不显著。

    • 基因Ⅰ型草鱼呼肠孤病毒TaqMan Real-Time 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2014, 38(4):570-576. DOI: 10.3724/SP.J.1231.2014.48958

      摘要 (2620) HTML (0) PDF 1.60 M (229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建立和应用可检测基因Ⅰ型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的荧光定量检测方法,实验根据基因Ⅰ型GCRV的S6保守序列,分别设计扩增目的条带 661 bp普通引物(P1、P2)、扩增目的条带159 bp荧光定量引物(F1、F2)和一条探针;同时构建含有目的片段的PVAX1-S6作为标准质粒,10倍梯度稀释构建质粒拷贝数与Ct值的标准曲线(Y=-3.389X+38.076)。结果表明,此方法在3.9×107~3.9×101拷贝/μL之间相关性较好,R2为0.992,最小检测量为4拷贝/μL;且与基因Ⅱ型、Ⅲ型GCRV以及其他病原核酸无交叉反应。运用该方法检测16份草鱼出血病疑似样品,阳性结果为4份;而普通PCR检测仅2份显示阳性。本研究建立了针对基因Ⅰ型GCRV的荧光定量检测方法,具有高效、特异、灵敏、可重复性强的优点,适合于目前基因Ⅰ型GCRV的临床快速检测和病毒定量分析。

    • 大黄鱼微卫星多重PCR体系的建立及其应用

      2014, 38(4):471-476. DOI: 10.3724/SP.J.1231.2014.49097

      摘要 (2536) HTML (0) PDF 2.94 M (186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本实验室开发的微卫星标记,通过优化退火温度、引物浓度、循环次数等条件,建立了3组大黄鱼微卫星多重PCR体系,每组包含3个微卫星位点,用3组微卫星多重PCR分析了一个大黄鱼选育群体JD-01的遗传多样性。结果显示,该群体的平均等位基因为12.111,平均有效等位基因为7.408,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846,平均观测杂合度和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825、0.868,香农多样性指数为2.165。运用Cervus 3.0软件,对已知系谱关系的9个大黄鱼家系及对应亲本进行了亲子鉴定分析,以验证3组微卫星多重PCR在亲子鉴定中的准确性。结果显示,使用该3组微卫星多重PCR体系进行亲子鉴定准确率为100%。大黄鱼微卫星多重PCR体系的建立为分析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亲子鉴定和辅助家系管理提供了一种高效的技术手段。

    • 3个地理群体仿刺参D-loop序列的变异及系统发生分析

      2014, 38(4):477-482. DOI: 10.3724/SP.J.1231.2014.48774

      摘要 (2163) HTML (0) PDF 1.73 M (22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研究中国大连(CD)、朝鲜罗津(KN)和俄罗斯海参崴(RV)3个仿刺参群体的遗传结构,实验采用PCR扩增和测序技术,对3个群体共计71头仿刺参的线粒体D-loop序列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D-loop序列长度为447~465 bp,平均A+T含量(59.2%)显著高于G+C含量;共检测到119个变异位点,多态位点比例为24.24%,其中简约信息位点为53个,共有40种基因型,群体共享基因型7个。遗传多样性参数分析显示,3个群体均显示出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分子方差(AMOVA)分析表明,3个群体间遗传分化较弱或只有中度分化,且93.04%的变异来自群体内。CD群体与RV群体之间遗传距离最远,为0.042,KN群体与RV群体之间遗传距离最近,为0.037 4。将本研究所得序列结合GenBank中青岛(QD)和威海(WH)仿刺参的D-loop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QD与WH仿刺参首先聚为一小支,然后与CD群体聚为一大支,KN群体与RV群体聚为独立一支,这一聚类方式符合地理隔离模式。

    • 牙鲆抗淋巴囊肿病相关SSR标记的筛选与鉴定

      2014, 38(4):577-583. DOI: 10.3724/SP.J.1231.2014.49022

      摘要 (2282) HTML (0) PDF 4.09 M (146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筛选出中国牙鲆群体的抗淋巴囊肿病相关SSR标记,实验采用分群分析法对102个牙鲆个体(感病56个,抗病46个)进行了抗淋巴囊肿病相关SSR标记的筛选。首先构建了抗、感基因池(抗病个体和感病个体各15个),并利用178对微卫星引物对其进行了扫描;对于在抗、感池间扩增出差异条带的引物,用构建基因池的30个个体对其进行了第一次单个体验证;对于在第一次单个体验证中差异显著的引物用102个个体进行了第二次验证。结果显示,有4对引物(scaffold440_22585、scaffold826_5003、scaffold703_4284和scaffold185_597)在抗、感基因池间扩增出了差异条带;经第一次单个体验证,表明scaffold826_5003(P=0.023)和scaffold185_597(P178bp=0.028,P173bp=0.009)的差异条带在抗、感个体中呈显著性差异;经第二次单个体验证,发现scaffold185_597的差异条带在抗、感个体中出现的频率分别为60.9%和14.3%(P=0.001),差异显著;对scaffold185_597在10个抗病个体中扩增出的差异条带进行了克隆并测序,经BLAST比对,证实其为黄海水产研究所水产基因组与细胞工程研究室公布的牙鲆微卫星标记scaffold185_597中的一段,同源性达到96%。研究表明,微卫星标记scaffold185_597可能与牙鲆抗淋巴囊肿病相关。

    • 全氟辛烷磺酸类物质对剑尾鱼Cu/Zn-SOD及相关应激基因表达的影响

      2014, 38(4):483-491. DOI: 10.3724/SP.J.1231.2014.49002

      摘要 (2640) HTML (0) PDF 3.81 M (16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全氟辛烷磺酸类物质(PFOS)暴露对剑尾鱼肝脏Cu/Zn-SOD及相关应激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筛选导致体内氧化应激反应的敏感生物标志物,并首次克隆和分析剑尾鱼Cu/Zn-SOD的cDNA全序列。实验将剑尾鱼随机分为5组,包括对照组和3.5、7.0、14.0和28.0 mg/L等4个PFOS实验暴露组,同时设置平行组。定量测定了24 h、48 h、96 h和14 d肝脏组织中的Cu/Zn-SODHSP70-1、HSP70-2和GST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成功克隆包含794 bp核苷酸和编码154个氨基酸的剑尾鱼Cu/Zn-SOD的cDNA全序列。通过与其他相关鱼类Cu/Zn-SOD的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相似性比较发现,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别达到77%~83%和79%~88%。高浓度PFOS暴露后,剑尾鱼肝脏中与应激相关的各种基因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通过RT-PCR技术检测Cu/Zn-SOD mRNA表达在剂量效应上不显著,Cu/Zn-SOD mRNA表达和SOD活性之间并没有相关性,推断是其他类型的SOD基因在PFOS暴露下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随着暴露时间的持续延长,Cu/Zn-SOD基因的转录水平变化趋势与SOD活性变化及HSP70-1 mRNA表达相一致,表明HSP70通过提高剑尾鱼体内SOD水平以保护机体免受氧化损伤。HSP70-2 mRNA水平比HSP70-1 mRNA表达更加敏感。HSP70-2变化趋势与Cu/Zn-SOD mRNA表达相关性不强,其相关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GST mRNA表达呈不断上升趋势,这与Nrf2信号传导途径有关,也可能是机体在应对PFOS进入鱼体后的一种防御措施。剑尾鱼在体实验表明,PFOS能够诱导肝脏氧化应激反应,GST mRNA和HSP70-2 mRNA表达可以作为PFOS暴露的敏感生物标志物。

    • 刀额新对虾原代淋巴细胞培养及其感染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的病理特征

      2014, 38(4):584-592. DOI: 10.3724/SP.J.1231.2014.49026

      摘要 (2240) HTML (0) PDF 49.89 M (14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深入了解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的致病机理和体外培养的对虾细胞对WSSV的敏感性,实验以1.5×L-15培养基培养刀额新对虾原代淋巴细胞,待细胞形成单层后接种WSSV,通过倒置显微镜、荧光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接种病毒后细胞的病理变化。结果显示,使用1.5×L-15培养基培养对虾淋巴组织,3 h后可观察到有细胞迁出,并能迅速形成单层,36 h后细胞的迁出汇合率可达80%,且能存活20 d以上。接种WSSV 24 h后,出现病变的细胞变圆、漂浮,细胞之间的网状结构消失,最后细胞破碎、溶解;接种WSSV 48 h后Hoechst 33342染色结果显示,感染的细胞核深染,且变形、膨大;电镜下,细胞核内含大量成簇分布的杆状病毒,细胞器被挤向细胞边缘,细胞膜轮廓模糊。研究表明,纯化的病毒粒子接种体外培养的淋巴细胞,能够使其产生明显病理变化,证明了WSSV对体外培养的淋巴细胞具有感染力,并且可在淋巴细胞中增殖。

    • 杂色鲍14-3-3ζ基因的克隆及其在应激下的表达

      2014, 38(4):492-502. DOI: 10.3724/SP.J.1231.2014.49122

      摘要 (2142) HTML (0) PDF 4.04 M (15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酪氨酸3-加单氧酶/色氨酸5-加单氧酶激活蛋白ζ(14-3-3ζ蛋白)是14-3-3蛋白家族的亚型之一。14-3-3蛋白是一种高度保守的酸性可溶性蛋白,它可以与激酶、磷酸酶等多种信号蛋白结合,并在信号转导和细胞凋亡等过程中发挥相应的作用。本实验通过SMART-RACE技术首次获得了杂色鲍14-3-3ζ基因的全长,并命名为Hd14-3-3ζ,其cDNA 全长为3 010 bp,ORF为819 bp,共编码272 个氨基酸。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Hd14-3-3ζ基因在杂色鲍各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肝胰腺和血细胞中的表达量相对较高。当处于缺氧环境下时,鳃组织中Hd14-3-3ζ的表达在4 h时存在显著差异,血细胞中Hd14-3-3ζ在24 h和96 h时表达量显著上调。高温应激下,Hd14-3-3ζ在血细胞中的表达量无显著变化,而鳃组织中Hd14-3-3ζ在96 h的表达量却显著上调。高温缺氧联合应激实验表明,鳃组织中Hd14-3-3ζ在4 h、24 h和96 h均显著上调,而血细胞中的表达量没有显著性变化。经检测发现,副溶血弧菌注射后,鳃组织中Hd14-3-3ζ在3 h和24 h,血细胞中在6 h和24 h的表达量显著上调。以上温度、溶氧量等环境因素以及病原菌的刺激均会导致Hd14-3-3ζ在不同组织中表达量的显著变化,说明Hd14-3-3ζ在杂色鲍的免疫反应中可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 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鳗弧菌条件优化及应用条件对荧光信号的影响

      2014, 38(4):593-600. DOI: 10.3724/SP.J.1231.2014.48999

      摘要 (2974) HTML (0) PDF 12.91 M (165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实现对目标细菌的有效示踪,实验以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为标记物,分别设置FITC标记浓度0.2、2、20、50、100、200 μg/mL,标记时间1、15、30、60、120、240 min,研究了FITC标记浓度与标记时间对鳗弧菌标记效果的影响,同时对在不同温度(25、4、-20、-70 ℃)及不同时间(24、48、96、192 h)存储条件下鳗弧菌标记荧光的稳定性进行了比较,对标记鳗弧菌经甲醛灭活后的荧光变化进行了观察,研究了不同光照条件(0、150、1 500、25 000 lx)对标记鳗弧菌的荧光衰减影响,以及在-20和-70 ℃条件下反复冻融对标记鳗弧菌荧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FITC的最适标记浓度范围为20~100 μg/mL,最适标记时间范围60~120 min,储藏在-20和-70 ℃条件下,标记后的鳗弧菌荧光信号比储藏在4和25 ℃条件下稳定,标记后的鳗弧菌经甲醛灭活后的荧光信号稳定性优于对照组,不同强度自然光照对标记鳗弧菌的荧光衰减效果不明显,标记细菌经3次冻融,发现在-70 ℃条件下冻存的细菌荧光信号稳定性保持良好。本研究结果为FITC用于标记海洋细菌提供了实用的技术参数。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