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渊 , 宋 娜 , KHAN Fozia Siyal , 柳本卓 , 高天翔
2013, 37(11):1601-1608. DOI: DOI:10.3724/SP.J.1231.2013.38824
摘要:鲳属鱼类广泛分布于中国沿海,为重要经济鱼种,鲳属鱼类因外部形态存在较大的相似性,分类一直存在分歧。本研究于2010年10月—2012年9月采集科威特(科威特北部海域)、巴基斯坦(松米亚尼湾、奥尔马拉和伯斯尼)、北部湾和台湾近海的银鲳样品,对其形态特征进行重新描述,并对其DNA条形码开展了研究。银鲳的主要形态特征为背鳍Ⅶ-Ⅷ-39~43;胸鳍21~29;臀鳍Ⅴ-Ⅵ-35~41;尾鳍26~28。鳃耙细弱、稀疏,2~3 8~9=10~12。头部后上方侧线管的横枕管丛和背分支丛后缘呈浅弧形,腹分支丛较背分支丛略长,向后延伸未达背鳍起点,呈峨眉状。脊椎骨数37~38。结合GenBank中所有拉丁学名为Pampus argenteus的COⅠ基因进行同源序列比较发现,所有个体单倍型明显分为4个组群,而从氨基酸遗传差异和组群间遗传距离可以看出,4个组群应为不同的有效种;GenBank中只有FJ384702与本研究序列结果相近。本研究描述了银鲳形态特征,并给出其正确的COⅠ基因DNA条形码序列,为深入开展鲳属鱼类的分类研究奠定了基础。
王 川 , 金 丽 , 刘晓蕾 , 蒲德永 , 李秀明 , 李 萍 , 王志坚 , 张耀光
2013, 37(11):1706-1715. DOI: DOI:10.3724/SP.J.1231.2013.38742
摘要:在水温(19±0.5)℃条件下,为研究不同饥饿时间对胭脂鱼仔鱼生长、摄食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设定两个实验:实验一,设置完全饥饿组(S)和正常摄食组(C);实验二,设置延迟0(对照组)、1、3、5、7、9和11 d投喂组,分别记作D0、D1、D3、D5、D7、D9和D11。实验历时29 d。结果显示:(1)孵化后7 d胭脂鱼仔鱼初次摄食,14 d时卵黄物质耗尽,27 d进入不可逆点期(PNR),在抵近PNR时,胸角特征明显,死亡率显著增加;(2)恢复摄食后,D1和D3组仔鱼体质量与D0组无显著差异,表现出完全补偿生长效应;(3)在饥饿1~7 d过程中,胭脂鱼仔鱼的胰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显著下降(P<0.05),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饥饿9~11 d仔鱼的胰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显著上升。恢复摄食后19日龄时,胰蛋白酶活性随饥饿时间的延长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淀粉酶活性与其相反,呈先降后升的趋势;29日龄时,随饥饿时间的延长脂肪酶和淀粉酶活性均呈显著上升趋势。 结果表明,饥饿会导致胭脂鱼仔鱼的生长、摄食和消化酶活性产生明显的变化,其补偿生长随饥饿时间的不同而不同;在恢复摄食后,不同饥饿程度仔鱼在不同恢复时间消化酶恢复策略并不一致,饥饿时间越长越倾向于对碳水化合物的利用,但其内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刘永新 , 朱以美 , 刘英杰 , 高 磊 , 方 辉 , 韩 刚 , 王玉芬 , 姜秀凤 , 刘海金
2013, 37(11):1609-1617. DOI: DOI:10.3724/SP.J.1231.2013.38817
摘要:为分析牙鲆自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并筛选出能有效鉴定群体遗传特征的特异性微卫星标记,实验收集了渤海流域74尾野生个体组成实验群体。选择牙鲆24个连锁群上不同区域的72个微卫星标记进行遗传分析,其中,近着丝粒区域包含17个标记,连锁群中部包含19个标记,远着丝粒区域包含36个标记。结果显示:在连锁群不同区域上等位基因数(A)介于6.400~7.389,有效等位基因数(Ne)介于4.469~5.129,Shannon多样性指数(I)介于1.565~1.683;观测杂合度(Ho)、无偏倚杂合度期望值(He)和多态信息含量(PIC)的范围分别为0.568~0.593、0.738~0.753和0.707~0.746;Hardy-Weinberg遗传偏离指数(d)在-0.200以下;群体内个体之间的遗传距离在0.620以上。各项遗传参数表明该实验群体具有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个体之间具有相对较远的遗传距离,适宜作为基础群体进行选育。位于连锁群不同区域的微卫星标记获得的遗传参数并无明显差异,验证了标记所在位置与标记多样性高低不存在必然联系,但这些多态性标记可以作为分析牙鲆群体遗传结构的候选标记。
廖英杰 , 刘 波 , 任鸣春 , 崔红红 , 谢 骏 , 戈贤平
2013, 37(11):1716-1724. DOI: DOI:10.3724/SP.J.1231.2013.38743
摘要:为探讨饲料中不同水平赖氨酸对团头鲂幼鱼生长、血清生化及血清中游离必需氨基酸的影响,选用初始均重(3.34±0.03)g的团头鲂幼鱼540尾,随机分成6个实验组,每个实验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分别投喂赖氨酸含量为1.29%、1.71%、2.09%、2.48%、2.88%、3.27%的饲料,养殖实验为10周。研究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2.48%赖氨酸实验组显著提高了团头鲂幼鱼的鱼体末重、增重率、特定增重率、氮沉积率、蛋白质效率和蛋白沉积率,显著降低了饵料系数,但不影响存活率;(2)2.09%赖氨酸实验组显著提高鱼体蛋白含量和降低脏体比系数,2.88%、3.27%赖氨酸实验组显著降低了粗灰分含量;(3)3.27%赖氨酸实验组显著提高了血清中谷丙转氨酶和总蛋白含量;2.14%赖氨酸实验组显著降低了血清中白蛋白的含量;2.88%赖氨酸实验组显著降低了血清中尿素含量;(4)除血清亮氨酸和缬氨酸之外,2.88%赖氨酸实验组显著提高了血清中必需氨基酸含量;同时,随着饲料中赖氨酸水平的增加,血清中总必需氨基酸呈先升高后趋于平缓的趋势。以鱼体特定增重率和蛋白沉积率为评价指标,经折线模型回归分析得到团头鲂幼鱼饲料中赖氨酸的适宜添加量分别为饲料干重的2.36%(饲料粗蛋白含量的6.96%)和2.22%(饲料粗蛋白含量的6.53%)。
刘连为 , 许强华 , 陈新军 , 闫杰 , 余为 , 王从军
2013, 37(11):1618-1625. DOI: DOI:10.3724/SP.J.1231.2013.38490
摘要:为合理开发利用东太平洋茎柔鱼资源,需要准确掌握其种群结构。基于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b)与细胞色素氧化酶Ⅰ(COⅠ)2个分子标记对茎柔鱼赤道海域与秘鲁外海2个地理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现状进行比较分析。分析认为,基于Cytb基因所有序列得到2个群体总的单倍型数、单倍型多样性指数、核苷酸多样性指数及平均核苷酸差异数分别为7、(0.397±0.079)、(0.001 09±0.000 96)和0.600,秘鲁外海群体单倍型多样性指数仅为(0.282±0.101),明显低于赤道海域群体。基于COⅠ基因所有序列得到2个群体总的单倍型数、单倍型多样性指数、核苷酸多样性指数及平均核苷酸差异数分别为17、(0.787±0.051)、(0.002 90±0.001 38)和1.802。单倍型网络关系图及两两群体间遗传分化系数Fst分析结果显示,赤道海域群体与秘鲁外海群体不存在显著的遗传差异(Cytb:Fst=0.005 91,P>0.05;COⅠ:Fst=0.055 23,P>0.05),2个地理群体可能在赤道海域海流的作用下发生基因交流。单倍型网络关系图、中性检验和核苷酸不配对分析结果均表明,茎柔鱼经历过近期群体扩张事件,发生群体扩张的时间在138 900~167 900年前。
蒋 明 , 姚鹰飞 , 文 华 , 吴 凡 , 刘 伟 , 田 娟 , 杨长庚
2013, 37(11):1725-1732. DOI: DOI:10.3724/SP.J.1231.2013.38815
摘要:为获得吉富罗非鱼成鱼对饲料中有效磷的需要量,以磷酸二氢钾(KH2PO4)为磷源,配制含有效磷水平分别为0.15%(对照组)、0.40%、0.66%、0.91%、1.17%和1.43%的6组等氮等能的半纯化饲料,每组饲料饲喂3个重复,每个重复饲养20尾初始体质量为(184.46±8.13)g吉富罗非鱼,经过9周的饲养后,对生长性能、饲料效率、成活率、全鱼基本营养成分、脊椎骨及鳞片的磷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饲料有效磷为0.66%或0.91%时,鱼体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较其它各组均显著提高(P<0.05),饲料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饲料有效磷含量的增加,实验鱼体的脏体指数、肝体指数和肥满度均显著降低(P<0.05),成活率无显著性变化(P>0.05);全鱼粗蛋白、粗灰分及磷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粗脂肪含量显著下降(P<0.05);脊椎骨和鳞片的粗灰分和磷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用抛物线模型拟合特定生长率与饲料有效磷含量,罗非鱼获得最大生长时,对饲料中有效磷需要量为0.85%;分别对全鱼磷含量、鳞片磷含量和脊椎骨灰分含量与饲料有效磷含量进行相关回归分析,罗非鱼对饲料中有效磷需要量分别为0.88%、1.14%、1.23%。
刘逸尘 , 王丹丹 , 张亦陈 , 孙妍 , 耿绪云 , 孙金生
2013, 37(11):1626-1631. DOI: DOI:10.3724/SP.J.1231.2013.38538
摘要:Serpin家族成员作为主要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通过调节一系列丝氨酸蛋白酶和半胱氨酸蛋白酶的活性来调节蛋白酶级联反应,进而参与了包括血液凝结、补体激活、纤维蛋白溶解、炎症反应、肿瘤抑制和激素转运等大量的基本生物过程,在调节机体免疫及其它重要生理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在前期研究中,从中国明对虾血细胞中克隆得到一个serpin型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基因(Fc-serpin, GenBank注册号:DQ318857),初步研究显示它在转录水平参与了病原菌和白斑杆状病毒(WSSV)引发的对虾先天免疫应答反应;本研究利用原核重组表达系统,成功获得了重组的对虾serpin型蛋白酶抑制剂(rFc-serpin),纯化复性后得率为0.3g/L;活性分析显示,重组目的蛋白(rFc-serpin)对多种病原菌的生长均有一定抑制作用,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它参与病原微生物引发的对虾防御应答过程,为探讨甲壳动物先天免疫防御应答机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2013, 37(11):1632-1644. DOI: DOI:10.3724/SP.J.1231.2013.38807
摘要:C型凝集素是一类Ca2 依赖活性的糖蛋白,在虾蟹类的免疫防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采用RT-PCR及RACE技术首次克隆了秀丽白虾C型凝集素家族4个基因( EmCTL-1、EmCTL-2、EmCTL-3、EmCTL-4)的cDNA全长。这4个C型凝集素基因的cDNA全长分别为1 390、1 119、1 364和1 299 bp,分别含996、969、 1 026和1 044 bp的开放阅读框,各编码332、322、341和347个氨基酸的蛋白。其氨基酸序列与罗氏沼虾相应的C型凝集素的相似性分别为40%、37%、69%和73%, 与其他海水虾类的相似性在30%~41%之间。阳性选择模型分析显示虾类的C型凝集素基因在进化过程中经历了阳性选择。进化树分析表明,秀丽白虾的 C型凝集素基因与罗氏沼虾的亲缘关系最近,并且除EmCTL-4属于十足类C型凝集素亚群A外,其他均属于亚群C。组织表达分析表明,EmCTL-1主要在血液中表 达,EmCTL-2主要在性腺、血液和胸神经节中表达,而EmCTL-3和EmCTL-4则主要在精巢中表达。研究表明,秀丽白虾的C型凝集素基因具有较快的 进化特点,同时又具备凝集素行使免疫功能时必需的保守氨基酸残基及钙离子结合位点,精巢和血液是秀丽白虾C型凝集素基因主要的表达器官。
2013, 37(11):1733-1741. DOI: DOI:10.3724/SP.J.1231.2013.38746
摘要:为了解温度对鱼源无乳链球菌毒力的影响机制,本实验研究了温度对无乳链球菌毒力相关参数(生长、粘附、入侵、毒力基因表达以及对罗非鱼致死率)的影响。结果发现,不同培养温度下(25~40 ℃)无乳链球菌的生长速度不同,37 ℃为其最适生长温度,25 ℃时生长速度最慢;25~34 ℃内无乳链球菌粘附在惰性基质上的菌体对应的吸光值(OD590nm)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37 ℃时显著增加,40 ℃时又急剧下降;罗非鱼在人工感染无乳链球菌后各时间点(6、12、24和48 h),鱼体脑组织中菌量随注射菌体培养温度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与不同培养温度下的无乳链球菌对罗非鱼的致死率呈正相关;无乳链球菌毒力基因的表达也与培养温度相关,hly和cfb基因的表达量随菌体培养温度的升高先增加后降低,分别在34和37 ℃处达到峰值,不同培养温度下无乳链球菌sip基因表达的变化幅度较小,而scpB基因的表达则随培养温度增加而下降;无乳链球菌对罗非鱼的致死率随其培养温度的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低温(25和28 ℃)培养条件下的菌体对罗非鱼致死率较低(<20%),37 ℃时致死率最高66.67%±6.67%。以上结果表明温度参与无乳链球菌生长、粘附、转移、入侵和部分毒力基因表达的调控,它们共同影响无乳链球菌对罗非鱼的毒力。
刘 健 , 黄洪亮 , 陈 帅 , 李灵智 , 吴 越 , 徐国栋 , 饶 欣
2013, 37(11):1742-1749. DOI: DOI:10.3724/SP.J.1231.2013.38768
摘要:为研究不同倾角和迎流冲角下小展弦比立式曲面网板的水动力性能,通过水槽模型实验计算网板的升力系数(CL)、阻力系数(CD)、浮力系数(CZ)和升阻比(K)。结果显示:(1)CL和K随冲角(α)的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CD随冲角的增加呈上升趋势;(2)无倾角情况下,冲角为30°时,升力系数最大值CLmax=1.699,此时CD=1.140,K=1.490。冲角为15°时,升阻比最大值Kmax=2.421,此时CL=1.120,CD=0.463;(3)横倾角(β)在-10°~10°变化时,CLmax=1.816(α=25°,β=-10°),Kmax=3.405(α=10°,β=-10°)。横倾角为-5°和-10°时,网板具有一定浮力。冲角为10°~30°时,CZ平均值分别为0.16和0.25;(4)纵倾角(γ)在-10°~10°变化时,CLmax=1.823(α=25°或α=30°,γ=-10°),Kmax=2.729(α=5°,γ=-5°)。纵倾角为-5°、-10°和5°时,网板具有一定浮力。冲角为10°~30°时,CZ平均值分别为0.16、0.18和0.16。结果表明,该网板的最佳工作冲角范围为15°~30°,该冲角范围内网板CL>1.1且K>1.45。
2013, 37(11):1645-1654. DOI: DOI:10.3724/SP.J.1231.2013.38847
摘要:为研究蜕皮激素受体(EcR)在甲壳动物生长和生殖过程中的作用,采用反转录PCR(RT-PCR)和cDNA 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克隆了三疣梭子蟹蜕皮激素受体 (PtEcR)基因全长c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KC354381),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方法,分析该基因在不同组织、蜕皮时期和二次卵巢发育阶段的表达特 征。结果表明,PtEcR cDNA全长2 231 bp,包含1 269 bp ORF,编码422个氨基酸;推导的PtEcR氨基酸序列与已公布的其他甲壳动物EcR进行比对,发现一致性 达67%~97%;系统进化树分析PtEcR与其它甲壳动物EcR聚为一支,而昆虫EcR聚为另一支。PtEcR在检测的三疣梭子蟹10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Y-器(YO)表达量最高。在蜕皮周期中,自蜕皮后期至蜕皮前期D2亚期PtEcR在YO中的表达量一直较低;至D3亚期和D4亚期,PtEcR表达量显著升高,这与血 淋巴中20-羟基蜕皮酮(20E)浓度在D3/D4亚期显著升高相协同,表明PtEcR在三疣梭子蟹蜕皮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二次卵巢发育阶段,PtEcR在YO和肝胰 腺(Hp)中的表达量自Ⅱ期逐渐升高至Ⅳ期达到最高;卵巢(Ov)中,则在Ⅰ、Ⅲ期较低,Ⅱ、Ⅳ期较高,表明PtEcR可能参与卵巢发育和卵黄发生。
黄 滨 , 刘 滨 , 雷霁霖 , 翟介明 , 颜阔秋 , 梁 友
2013, 37(11):1750-1760. DOI: DOI:10.3724/SP.J.1231.2013.38751
摘要:基于水产福利养殖的理念,结合封闭循环水系统养殖环境可控性高的突出特点,倡导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循环水福利养殖产业模式,已成为推动我国现代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求。为此,本综述从工厂化循环水鱼类养殖福利影响因子分析、集约化养殖鱼类的福利需求、工厂化循环水模式下水产福利养殖的科学评价标准制定等方面入手,开展了封闭循环水系统实施福利养殖的关键技术与智能装备集成的研究,为今后规范我国水产工业化福利养殖的生产过程管控,建立水产福利养殖保障机制,真正提高水产品质量与安全水平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
周 伟 , 陈 萍 , 邱成功 , 周健凯 , 郭晓鸽 , 王丹丽 , 赵云龙
2013, 37(11):1655-1662. DOI: DOI:10.3724/SP.J.1231.2013.38822
摘要:为研究doublesex(dsx)基因在不同生殖状态的蚤状溞的时空表达状况,提取不同生殖状态的蚤状溞RNA,采用RT-PCR和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检测了dsx在不同生殖状态溞体的表达差异,并通过体外转录制备DIG标记的Doublesex的RNA探针;采用整体原位杂交方法研究dsx基因在不同生殖状态的蚤状溞的时空表达状况。结果显示,RT-PCR检测发现dsx在雌雄溞体没有性别特异性的选择性拼接,只有一种相同的转录产物。Real-time PCR显示,dsx在雄溞中表达水平最高,是孤雌溞的2.6倍,两性雌溞的4.9倍,三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表现出性别差异性表达。整体原位杂交发现,在所取样的不同生殖状态溞体中dsx基因也均有表达,但其部位与表达量不同,且在雌雄溞体中表现出性别差异。在雄溞的第一触角和第一胸肢显现得尤为明显,且在复眼中也有表达。孤雌溞和两性雌溞对应部位表达则相对较弱。结果表明,dsx基因很有可能在调控蚤状溞生殖转换和性别分化上起到很大作用。
2013, 37(11):1663-1669. DOI: DOI:10.3724/SP.J.1231.2013.38668
摘要:应用解聚微丝和微管细胞骨架的特异性药物,结合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了坛紫菜壳孢子早期发育阶段中的细胞极性形成过程。观察结果表明,坛紫菜壳孢子从放散入水作变形运动到萌发成二细胞的孢子苗共有两次细胞极性形成过程:第一次发生在坛紫菜壳孢子作变形运动期间(形成前后轴);第二次发生在壳孢子拉长呈椭圆形的一细胞萌发体期间(形成细胞的上下轴)。在这两次细胞极性形成过程中,壳孢子外的粘性多糖,尤其是硫酸化的酸性粘多糖主要聚集在运动壳孢子的后缘和壳孢子萌发体的下方,说明粘性多糖有协同形成、稳定壳孢子细胞极性的作用。刚放散的壳孢子经高浓度的细胞骨架抑制剂处理后,壳孢子的正常运动被阻止,从而影响壳孢子的第一次细胞极性形成,导致壳孢子不能萌发。运动后的壳孢子经高浓度的抑制剂处理后,出现了假根形成和细胞分裂面不正常的畸形萌发体,它们的基部均没有粘性多糖的显色。
臧维玲 , 侯文杰 , 戴习林 , 杨 明 , 刘永士 , 张 煜 , 丁福江
2013, 37(11):1670-1678. DOI: DOI:10.3724/SP.J.1231.2013.38766
摘要:采用低频率运转循环水处理系统(含粗滤器、臭氧仪、气液混合器,蛋白分离器、暗沉淀池等)联用池内设施(微泡曝气增氧机与净水网)开展凡纳滨对虾室内集约化养殖实验。研究了养虾池以水处理系统调控水质效果及氮磷收支。结果表明,养虾水经系统处理后,NO2-N(53.4%~64.5%)、CODMn(53.4%~94.4%)与TAN(31.6%~40.4%)被显著去除,有效改进虾池水质;养殖周期内未换水与用药,虾池主要水化指标均控制在对虾生长安全范围,7号实验池(100 d)与8号对照池(80 d)主要水化指标变化范围:DO分别为 5.07~6.70 mg/L和4.38~6.94 mg/L,TAN 0.248~0.561 mg/L和0.301~0.794 mg/L,NO2-N 0.019~0.311 mg/L和0.012~0.210 mg/L,CODMn 10.88~21.22 mg/L和11.65~23.34 mg/L。7号池对虾生长指数优于8号池(80 d虾病暴发终止),单位水体产量分别为1.398 kg/m2与0.803 kg/m2。氮磷收支估算结果:7号与8号池饲料氮磷分别占总收入:氮93.70%与92.37%,磷98.77%与99.09%;初始水层与虾苗含氮共占总收入6.30%与7.63%,磷共占1.23%与0.91%。总水层(含排污水)氮磷分别占总输出:氮56.45%与59.86%,磷53.26%与55.79%;收获虾体氮磷分别占总输出:氮37.07%与31.94%,磷21.37%与13.11%。7号池饲料转化率较高;池水渗漏与吸附等共损失氮磷分别占总输出:氮7.00%与9.34%,磷25.37%与31.10%。实验结果表明,虾池以低频率运转循环水处理系统联用池内设施可有效控制水质与虾病,具较高饲料转化率。
陈丽平 , 高 欣 , 牛翠娟 , 何培民 , 刘其根 , 孙月娟 , 胡忠军
2013, 37(11):1679-1688. DOI: DOI:10.3724/SP.J.1231.2013.38641
摘要:2010年春季对太湖流域14个湖泊、7座水库及8条河流的底栖动物进行了调查。共调查到底栖动物57种,隶属4门、8纲,其中水生昆虫(17种)和寡毛类(15种)物种数最多。霍甫水丝蚓为整个流域的绝对优势种。聚类分析表明,可将29个水体的底栖动物划分为10种群落类型,其中霍甫水丝蚓在15个水体中占绝对优势,铜锈环棱螺为5个水体的第一优势种。底栖动物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2 741.2个/m2和47.2 g/m2,寡毛纲在密度中占绝对优势(90.9%),双壳纲和腹足纲在生物量中占93.4%。密度河流最高、水库最低;生物量湖泊最高、水库最低,底栖动物类群数量组成水体类型间差异明显。物种多样性与丰富度和均匀度均显著相关,但更多地受均匀度的影响。水库、湖泊的Shannon多样性、物种丰富度、均匀度指数均显著高于河流,物种数差异接近显著水平。养殖型湖泊底栖动物密度显著高于非养殖型湖泊,生物量、Shannon和均匀度指数相反。Wright指数显示,太湖流域水库水质多处在清洁—轻污染等级,Shannon和BPI指数说明绝大多数湖泊和河流处在中—重污染水平。
2013, 37(11):1689-1696. DOI: DOI:10.3724/SP.J.1231.2013.38819
摘要: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比较研究了两种体色刺参(红刺参和青刺参)幼体在不同温度、盐度、光照下耗氧率(OCR)和排氨率(AER)的差异。结果表明:1)在温度7~27 ℃范围内,红刺参和青刺参OCR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二者OCR变化范围分别为7.58~25.94和13.12~25.61 μg/(g·h);红刺参OCR在7和12 ℃下显著低于青刺参,而在22 ℃下则显著高于青刺参。2)红刺参AER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青刺参AER随温度的升高先上升,在温度17 ℃达到最高值,而后下降。二者AER变化范围分别为0.62~2.57和0.90~2.22 μg/(g·h)。红刺参AER在7 ℃下显著低于青刺参,而在27 ℃下显著高于青刺参。3)在盐度26~38范围内,红刺参和青刺参OCR和AER均随盐度的增加呈M形变化。红刺参和青刺参OCR变化范围分别为15.72~21.32和14.83~21.80 μg/(g·h);AER变化范围分别为1.47~2.83和1.40~2.00 μg/(g·h)。红刺参OCR在盐度23~32条件下显著低于青刺参;红刺参的AER在盐度29下显著高于青刺参,而在盐度32下则显著低于青刺参。4)在不同光色下,红刺参与青刺参OCR变化范围分别为14.33~21.37和15.73~21.59 μg/(g·h),AER变化范围分别为4.00~8.86和6.38~8.22 μg/(g·h)。红刺参和青刺参的OCR和AER仅在白光下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结果表明,红刺参对低温较敏感,而青刺参对高温敏感;红刺参和青刺参最适盐度范围均为29~32;青刺参可能对光谱的适应范围较红刺参广,这与两者所栖息的天然环境相一致。
2013, 37(11):1697-1705. DOI: DOI:10.3724/SP.J.1231.2013.38770
摘要:将银鲳幼鱼置于盐度14、25、36的海水中96 h,检测不同盐度下银鲳幼鱼血清渗透压、过氧化氢酶(CAT)以及鳃泡膜质子泵(VHA)、Ca2 -ATP酶、碳酸酐酶(CA)活力随着时间推移而变化的情况。结果显示,血清渗透压变化和盐度呈正相关,并出现波动变化,变化范围为271~379 mOsm/kg,96 h时各盐度组血清渗透压均有恢复正常的趋势。高盐度(36)和低盐度(14)组CAT活力都显著升高而后逐渐恢复(P<0.05),盐度36组8 h时为各值中的最高点。鳃VHA活力变化:盐度14组先上升后回落,对照组基本保持平稳,盐度36组先下降而后恢复。盐度改变后,Ca2 -ATP酶活力都出现显著增强(P<0.05),盐度14组比盐度36组的变化趋势更明显。盐度14和36组CA活力都出现显著增强(P<0.05),其中盐度36组24 h时为最高值。分析实验数据发现,血清渗透压与鳃VHA活力呈极显著负相关,与CA活力在低盐度适应时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而盐度14组血清渗透压与Ca2 -ATP酶的变化呈基本相反趋势。结果表明,银鲳幼鱼在适应不同盐度时,血清渗透压会伴随盐度升降而改变,并激活CAT,而鳃VHA、Ca2 -ATP酶、CA在渗透压调节过程中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