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第33卷第3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研究论文
    • 文蛤内脏产气荚膜梭菌毒素基因的PCR检测

      2009, 33(3):403-409. DOI: 10.3724/SP.J.00001

      摘要 (3183) HTML (0) PDF 0.00 Byte (170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用细菌学方法分离并初步鉴定文蛤内脏中的产气荚膜梭菌,PCR方法检测分离菌株的α、β、ε、ι、β2和肠毒素等产气荚膜梭菌毒素基因,PCR扩增片段克隆后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然后与GenBank相应毒素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分离菌株α毒素全长基因克隆、测序后与不同来源分离株进行同源性比较;检测内脏产气荚膜梭菌阳性的蛤肉组织中的α毒素基因以判定食品安全性。结果表明,文蛤内脏产气荚膜梭菌分离率为71%,69%的分离菌株为C型,31%的为A型,两种毒素型均能扩增出特异性β2条带及肠毒素条带,检出基因与GenBank相应毒素基因的同源性在98%以上;蛤肉组织α毒素基因检测结果为阴性。文蛤内脏分离菌株α毒素全长基因与不同来源分离株的同源性为98.64%~99.58%。本研究首次在文蛤内脏检出产气荚膜梭菌的毒素基因,对水产动物产气荚膜梭菌的进一步研究及人类的食品安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蚯蚓与蝇蛆对中国对虾生长及抗白斑综合征病毒感染的研究

      2009, 33(3):503-510. DOI: 10.3724/SP.J.00001

      摘要 (2728) HTML (0) PDF 0.00 Byte (17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为实验材料,分别投喂配合饲料、蚯蚓、蛤蜊、蝇蛆等四种饵料,利用生长和抗病性指标综合评价蚯蚓和蝇蛆作为中国对虾饵料的可行性。生长实验前测定每个实验组的初始体长和体重,养殖40 d后再次测定生长指标,之后,分别投喂不同毒饵量进行人工感染实验。方差分析表明:投喂4种饵料后,蛤蜊组生长最快,其次是蚯蚓,再次是蝇蛆,最后是配合饲料,各组之间对虾体长增长差异显著(P<0.05),体重增长差异极显著(P<0.01) 。利用线性固定模型分析不同饵料及不同病毒量感染下对中国对虾存活率的影响,其中蚯蚓组存活率最高,配合饲料组存活率最低,并且蚯蚓组存活率显著高于蛤蜊组和配合饲料组(P<0.05),蝇蛆组显著高于配合饲料组(P<0.05)。研究结果表明:蚯蚓和蝇蛆可显著提高中国对虾的生长速度,明显提高中国对虾的抗病性,是很好的对虾饵料。

    • 溶藻弧菌溶血素基因反向PCR克隆及其原核表达

      2009, 33(3):410-416. DOI: 10.3724/SP.J.00001

      摘要 (2975) HTML (0) PDF 0.00 Byte (199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溶藻弧菌的胞外产物(ECP)在其致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已经观察到溶藻弧菌ECP所致的溶血现象,关于溶藻弧菌溶血素的种类和其对溶藻弧菌的致病性贡献的报道非常稀少。利用已经报道的多种弧菌溶血素基因序列设计通用引物,检测溶血素基因在溶藻弧菌中的分布,发现96个菌株中有74株扩增出溶血素基因(vah)片段。对致病株ZJ0451的vah片段测序。根据已测得的片段序列设计引物,通过反向PCR扩增及后续克隆测序获得全长vah基因及部分侧翼序列。经比对证实溶藻弧菌vah与多种弧菌的TLH类溶血素高度相似,且其肽链N端有信号肽。利用pET32a载体构建了两种包含不同长度融合标签的vah表达载体,并均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获得可溶性表达。在26 ℃的诱导温度下,9 h时vah表达量达到相对最大。在原核表达系统中,vah蛋白信号肽可以被切除。

    • 海洋细菌DT-7产琼胶酶的培养基组分优化

      2009, 33(3):511-518. DOI: 10.3724/SP.J.00001

      摘要 (2834) HTML (0) PDF 0.00 Byte (19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培养基是微生物生长的重要条件之一。为研究微生物发酵法获取高活性琼胶酶并为今后酶法生产琼胶寡聚糖奠定一定基础,利用筛选实验设计法,首次以海洋细菌Brevundimonas sp. DT-7为实验菌株,以琼胶酶活性为评价指标,对该菌株培养基进行筛选,所筛选的8个相关因子为X1(琼胶粉)、X2(NaCl)、X3(FePO4)、X4(CaCl2)、X5(K2HPO4)、X6(FeSO4·7H2O)、X7(酵母膏)、X8(蛋白胨),其中X1(琼胶粉)、X4(CaCl2)、X8(蛋白胨)对产琼胶酶活性有显著影响(P<0.05),然后采用BoxBehnken设计法进行实验设计,再应用SAS 8.2软件的二次响应面回归程序,对实验点的响应值进行回归分析,最后建立了二次响应面回归模型Y1=499.6+19.45X1+13.99X4-1.213X8-33.16X12-5.3X1X4-3.45X1X8-39.64X42-10.23X4X8-15.79X82。优化后培养基组分(w/v):琼胶粉0.536%,NaCl 2.5%,FePO4 0.1%,CaCl2 0.052%,K2HPO4 0.1%,FeSO4·7H2O 0.03%,酵母膏1%,蛋白胨0.484%;经培养基组分优化后,在250 mL三角瓶装液量为50 mL、初始pH 7.5、摇床转速为120 r/min、培养温度为(23±1) ℃,培养28 h的条件下,菌株产酶活力从优化前的372.0 U/mL提高到503.3 U/mL,酶活力为前者的1.35倍。上述研究结果表明:SAS软件可快速、有效地优化培养基组分配方;优化后的DT7培养基配方的组分简单,这为今后低成本生产高活性琼胶酶提供有利条件;对菌株Brevundimonas sp. DT-7的选育及其发酵特性的深入研究有望解决琼胶酶的商品化。

    • 日本囊对虾卵母细胞发育过程中组织蛋白酶C比活性测定

      2009, 33(3):417-423. DOI: 10.3724/SP.J.00001

      摘要 (3251) HTML (0) PDF 0.00 Byte (196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组织蛋白酶C是一种溶酶样半胱氨酸蛋白酶,近年报道了组织蛋白酶C的表达与日本囊对虾卵母细胞最后成熟阶段密切相关。对卵母细胞发育主要不同时相特别是卵母细胞最后生理成熟过程进行了连续观察,测定了组织蛋白酶C在卵母细胞发育过程中的比活性。结果显示,日本囊对虾卵母细胞发育可划分为9个时相,即卵原细胞时相、核仁时相、周边核仁时相、初级卵黄发生时相、次级卵黄发生时相、皮质棒早期时相、皮质棒中期时相、皮质棒晚期时相、排卵期时相,生发泡的破裂是在排卵之前就已经发生;免疫印迹实验结果显示,组织蛋白酶C蛋白只在卵母细胞最后成熟阶段即皮质棒发生时期表达,但酶活性测定结果显示,组织蛋白酶C比活力在皮质棒发生前后没有变化,酶活性较低。以上数据提示组织蛋白酶C可能与受精时皮质棒的释放以及受精卵外胶膜的形成有关。

    • 不同加热条件下海螺足部质构的变化

      2009, 33(3):519-526. DOI: 10.3724/SP.J.00001

      摘要 (3092) HTML (0) PDF 0.00 Byte (19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了鲜活和不同加热条件下(5、20、60 min)海螺足部的组织构造及其流变学特性的变化,并进行了质地剖面分析(TPA)和感官评定试验,为海螺深加工制品的开发及加工工艺的优化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组织构造变化采用Van Gieson染色法观察,流变学特性参数和TPA通过质构仪测定,同时比较了TPA和感官评定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的加热处理对海螺足部的组织结构和流变学特征参数有明显影响。流变学特性与组织结构的变化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流变学特征参数表明鲜活海螺足部的肌肉具有硬度大、弹力和粘着性小的质地特点,而加热样品则是硬度小、弹力和粘着性大。海螺足部的热加工应以加热20 min为宜, 时间太短或过长都无法给人以最佳的口感。TPA和感官评定在硬度(R=0.969 2)、弹性(R=0.927 2)和咀嚼性(R=0.854 2)方面呈显著相关性,在粘着性(R=0.794 5)方面也有较好的相关性。

    • 中华绒螯蟹眼柄神经内分泌细胞表达ATP敏感钾通道

      2009, 33(3):424-429. DOI: 10.3724/SP.J.00001

      摘要 (3120) HTML (0) PDF 0.00 Byte (16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膜片钳技术之内面向外记录模式观察了中华绒螯蟹(河蟹)眼柄视神经节端髓X器官(MTXO)神经内分泌细胞对0~1 mmol/L ATP的反应,发现河蟹眼柄MTXO细胞表达ATP敏感钾通道(KATP)。电生理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细胞膜内外两侧的K+浓度均为200 mmol/L时,KATP呈弱的内向整流性,电导为68 pS,有翻转电位。灌流ATP对KATP通道的开放产生浓度依赖性抑制作用,当细胞外液中ATP浓度超过0.1 mmol/L后,去极化刺激不能诱发KATP电流,并且1 mmol/L ATP可明显阻断KATP开放活动。胆固醇等甾醇类物质对河蟹眼柄MTXO细胞KATP无明显的影响,但0.1 mmol/L优降糖可完全阻断KATP的单通道开放。KATP受内源性ATP的调控,在细胞代谢与兴奋性耦联中起重要作用,提示河蟹眼柄MTXO细胞的代谢活动对神经多肽激素的分泌产生了反馈调节作用,胆固醇等甾醇类物质未通过调节KATP的活动调控细胞的分泌活动。结果为阐明甲壳动物眼柄神经多肽激素分泌的调控机制提供了新认识。

    • 构建我国海洋捕捞权制度的分析

      2009, 33(3):527-532. DOI: 10.3724/SP.J.00001

      摘要 (2663) HTML (0) PDF 0.00 Byte (180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物权法》第123条对捕捞权的规定,将促进我国海洋渔业管理的改革,建立海洋捕捞权制度。海洋捕捞权制度,是一种以权利为中心的渔业管理制度,以实现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首要目标。仔细分析《民法通则》、《物权法》以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之间的关系,领海以内海域的海洋捕捞权与我国专属经济区内海洋捕捞权在法律性质上应有所区别。领海内的捕捞权的分配应优先考虑沿海渔区或渔民,而专属经济区内的海洋捕捞权可以实行拍卖,优先考虑现有在此区域作业的渔船。根据现行海洋渔业管理制度,可能有3种构建海洋捕捞权制度的途径,即以捕捞许可证为载体、以渔船主机功率指标为载体和以捕捞限额为载体。结合国际渔业管理发展趋势以及我国政府改革与社区建设发展状况,文章认为,选择渔船主机功率指标为载体构建海洋捕捞权制度,有利于实现其管理目标,促进我国渔业管理实施产出控制管理制度,提高我国海洋渔业管理效果。

    • 2008年中国浒苔灾害成因条件和过程推测

      2009, 33(3):430-437. DOI: 10.3724/SP.J.00001

      摘要 (3034) HTML (0) PDF 0.00 Byte (21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依据经过收集和验证的东黄海海洋物理、海洋生物和海洋化学资料,对2008年黄海浒苔水华过程和条件进行海洋学分析。结果如下:近年来长江口大规模赤潮逐渐减少,5月起,东黄海20~25 ℃等温线逐渐移向长江口,其所包络的海域为浒苔生长的适温海域。长江口水域营养盐丰富,温盐环境条件良好。在此条件下,大量浒苔个体开始在长江口形成,随着长江冲淡水不断飘向东北方向的黄海南部,由于那里水面开阔,冲淡水水流逐步变缓,导致浒苔个体初步集群,形成规模较小的群体。浒苔群体继续孕育和发展,并在东南风和由南向北黄海表层流的作用下,分散而逐步飘向黄海中部。黄海表层流遇到山东半岛阻挡,表层流和沿岸流交汇在山东半岛沿海形成流隔,流隔所在水域正是浒苔在胶州湾外黄海大规模集结地。胶州湾形状呈袋状,浒苔入湾后更易聚集,使之成为整个山东半岛沿海最有利于浒苔集结的水域。这可能是浒苔在青岛沿海集结形成特大灾害的原因之一。

    • 栉孔扇贝夏季大规模死亡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2009, 33(3):438-444. DOI: 10.3724/SP.J.00001

      摘要 (3707) HTML (0) PDF 0.00 Byte (18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根据2002年和2003年对山东荣成桑沟湾栉孔扇贝养殖海区的水温、盐度、pH、氨氮浓度、亚硝氮浓度等环境因子和扇贝血清中的蛋白浓度、酸性磷酸酶活力、碱性磷酸酶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和过氧化氢酶活力等免疫学指标及栉孔扇贝养殖密度和死亡率的监测数据,运用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d network, ANN)的原理和误差反相传播(back propagetion, BP)网络的方法,利用MATLAB软件初步建立养殖栉孔扇贝夏季大规模死亡的BP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预测模型经过300次的学习训练,误差平方和由67.46下降至0.009 1。该预测模型对未参与模型构建的样本预测的结果与实际监测结果的符合率达到87.5%。首次将人工神经网络与水产动物病害死亡的预测相结合,建立的预测模型具有对数据适应能力强,可适时学习,预测结果准确等突出优点,为水产养殖动物病害死亡程度的预测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方法。

    • 黄海、东海蓝点马鲛群体的形态特征分析

      2009, 33(3):445-451. DOI: 10.3724/SP.J.00001

      摘要 (3550) HTML (0) PDF 0.00 Byte (22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采自黄海北部(东营、威海)、东海(舟山、宁波、温州)的5个蓝点马鲛群体(共157尾)和广州的1个斑点马鲛群体(20尾)的个体进行了形态特征测定,并对实测数据进行了单因子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单因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黄海与东海的蓝点马鲛在吻至胸鳍起点/叉长(SP/FL)、腹鳍起点至臀鳍起点/叉长(VA/FL)、胸鳍鳍条及鳃耙数上存在差异;斑点马鲛与蓝点马鲛所有的形态特征均存在显著性差异。黄海与东海的蓝点马鲛群体间差异系数均小于1.28,根据Mayr等提出的75%规则,认为其群体间差异仍属于种内不同地理群体的差异水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3个主成分的贡献率分别为32.32%、11.92%、7.67%,累计贡献率为51.91%。前两个主成分的分布图显示出黄海与东海的蓝点马鲛已经有所分化。聚类分析结果显示,5个蓝点马鲛群体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分化,黄海与东海群体之间有一定差异。

    • 台湾海峡软水母亚纲二新种

      2009, 33(3):452-455. DOI: 10.3724/SP.J.00001

      摘要 (3141) HTML (0) PDF 0.00 Byte (19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根据2007年1月和4月在台湾海峡20.849°~27.056°N,114.920°~121.241°E水域采集的标本分析的结果,描述了软水母亚纲二新种:黑背多管水母,新种Aequorea atrikeelis sp. nov. 和波状触丝水母,新种Lovenella sinuosa sp. nov.。黑背多管水母,新种:伞扁平,略呈凸透镜形;胃宽约为伞径1/2;口唇23个,简单,片状,口唇数比辐管数少二倍;辐管47条;生殖腺线状,几乎延伸整条辐管;缘触手14条,触手基球宽锥状,有1个背龙骨突,覆盖着黑色素斑块;每二条触手间有3个(2~4)退化缘疣;所有触手基球和缘疣均有向轴排泄乳突;每二条辐管间有1个平衡囊。波状触丝水母,新种:4个生殖腺线状,生殖腺中线纵向分开两侧,每侧有不规则波状皱褶,生殖腺从垂管近基部沿着辐管到接近环管;4条主辐位缘触手,基球很大,在背轴隆起突出,具黑色素斑块,每个触手基球两侧具有8~10对侧丝;每二条触手间有6~7个退化缘疣和7~8个平衡囊;缘疣无侧丝,疣顶端具黑色斑点。

    • 球等鞭金藻生长抑制物对自身藻细胞的抑制效应

      2009, 33(3):456-461. DOI: 10.3724/SP.J.00001

      摘要 (3239) HTML (0) PDF 0.00 Byte (18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了生长抑制物1-羟基,丙二酸二乙酯-十二烯酸异丙酯(HDMA)对自身藻细胞生长、叶绿素和丙二醛(MDA)含量、胞外可溶性蛋白质和多糖含量、硝酸还原酶(NR)、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等生理指标的影响,分析HDMA对球等鞭金藻的抑制效应。结果表明,HDMA显著降低了细胞密度、叶绿素含量以及NR、SOD和POD活性,显著增大胞外可溶性蛋白质和多糖的比值,并且还明显提高MDA含量。因此,认为HDMA能够影响微藻细胞的某些生理生化过程。其中包括降低叶绿素含量,影响光合作用;改变胞外可溶性蛋白质和多糖的比值,增强细胞的疏水性,促使细胞絮凝;降低微藻硝酸还原酶和抗氧化体系酶的活性,影响细胞内营养平衡,并加速细胞体内活性氧的积累,导致细胞发生过氧化反应,从而影响微藻生长。

    • 罗非鱼微卫星DNA指纹图谱的构建

      2009, 33(3):357-363. DOI: 10.3724/SP.J.00001

      摘要 (3843) HTML (0) PDF 0.00 Byte (22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微卫星DNA指纹图谱技术对奥利亚罗非鱼、尼罗罗非鱼和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进行品种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从103对罗非鱼微卫星引物中筛选出82对多态性高、带型清晰稳定的引物,用这 82对引物检测3种罗非鱼的遗传结构,共检测到605个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7.37个,数据经Popgen32计算和EXCEL工具作图,构建3种罗非鱼的DNA指纹数据库,并绘制了DNA指纹图谱模式图。结果显示,奥利亚罗非鱼、尼罗罗非鱼和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的平均观测杂合度分别为0.179 6、0.530 1和0.312 2,平均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203 2、0.678 6和0.291 3,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075 4、0.608 3和0.152 8,由此可见,尼罗罗非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最高,奥利亚罗非鱼群体遗传多样性最低。同时筛选得到16对具特异性条带的核心引物组合可将3种罗非鱼完全区分,每个位点可在其中一种罗非鱼中扩增出独有的条带,从而将这种罗非鱼与其它两种区分开来,将16对特异引物的图谱数据转化成计算机可以识别的数码指纹,可以方便地应用于罗非鱼及其杂交种的鉴定研究。为解决罗非鱼品种混杂遗传渐渗问题和保护罗非鱼种质资源提供技术支撑。

    • 固定化微生物修复养殖池塘污染底泥的围隔试验

      2009, 33(3):462-469. DOI: 10.3724/SP.J.00001

      摘要 (3038) HTML (0) PDF 0.00 Byte (21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测定上覆水的多项水质指标、底泥总有机碳(TOC)、底泥生物降解能力(G值)、底泥异养细菌数和反硫化细菌数等指标值,在野外实验围隔条件下比较了固定化微生物和游离微生物(FR-M)对污染底质的生物修复能力。微生物固定所用载体包括:纤维网状活性炭,生物活性炭,沸石和硅藻土(相应的固定化微生物分别标记为FC-M,BC-M,ZE-M和DI-M组)。结果显示:固定化微生物对围隔内水质有间接影响,试验后期固定化微生物组(ZE-M,DI-M和FC-M组)的上覆水硝氮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BCM组和ZEM组上覆水中的COD值显著低于游离微生物组(FR-M)和对照组(P<0.05),说明固定化微生物有效削减了水底界面还原性物质的污染程度;与游离微生物或对照组相比,固定化微生物组(FC-M组,DI-M 组和ZE-M组)能更有效地降解底泥有机质。固定化微生物对底泥生物降解能力(G值)的影响明显,实验后期固定化微生物组(BC-M组,DI-M组和ZE-M组)的G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游离微生物组(P<0.05),说明固定化微生物技术的运用显著提高了围隔底泥的生物降解能力;固定化微生物对围隔内底泥异养细菌总数影响不显著(P>0.05),可能是由于底泥微生物群落结构受其它多种因子的综合影响所致。固定化微生物对底泥反硫化细菌影响显著(P<0.05),与对照组和游离微生物组相比,固定化微生物(尤其是ZE-M和BC-M组)能更有效地减少围隔底泥反硫化细菌数。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载体固定微生物技术能显著提高微生物对污染底质的生物修复能力,其中以ZE-M和BC-M组效果最好。

    • 长江、珠江、黑龙江水系野生鲢遗传多样性的微卫星分析

      2009, 33(3):364-371. DOI: 10.3724/SP.J.00001

      摘要 (3206) HTML (0) PDF 0.00 Byte (20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34个微卫星分子标记,对长江(湘江、监利、枞阳)、珠江、黑龙江(抚远)鲢共5个群体的观测杂合度(Ho)、期望杂合度(He )、多态信息含量(PIC)和有效等位基因数(Ne)等进行了遗传检测,根据基因频率计算遗传相似系数和Nei氏标准遗传距离,以卡方检验估计Hardy-Weinberg平衡,以近交系数(FST)和基因流(Nm)分析群体的遗传分化。同时,基于Nei氏标准遗传距离获得NJ聚类图。共检测出154个等位基因,其中有80个共有基因。位点等位基因1~9个不等,平均等位基因4.666 7,平均有效等位基因2.948 9。5群体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329 5~0.461 9,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500 2~0.552 9,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443 5~0.493 0。表明5群体为中度多态,遗传多样性较低,且长江不同地理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也有差异,但差异不显著。通过群体间遗传相似性和遗传距离比较显示:长江3个群体间遗传相似系数最大,遗传距离最小;黑龙江与长江鲢群体间相似系数较大(平均0.871 8),遗传距离较小(平均0.137 4)表明二者遗传分化亦最小;珠江鲢与长江鲢间的相似系数最小(平均0.831 0),遗传距离最大(平均0.185 2),其遗传分化差异较大,结果未显现出群体间遗传差异的大小与其地理距离远近呈正相关。

    • 摄食水平对几种重要海水养殖鱼类生长和氮收支的影响

      2009, 33(3):470-478. DOI: 10.3724/SP.J.00001

      摘要 (3044) HTML (0) PDF 0.00 Byte (18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生物能量学方法研究了不同摄食水平(从饥饿至饱食)时军曹鱼幼鱼(平均初始体重10.0 g)、青石斑鱼幼鱼(平均初始体重5.5 g)和卵形鲳鲹幼鱼(平均初始体重7.7 g)的生长和氮收支,建立了生长和氮排泄与摄食水平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军曹鱼幼鱼特定生长率随摄食水平的增加呈显著增长趋势,在9%和饱食两个摄食水平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而青石斑鱼和卵形鲳鲹幼鱼的特定生长率随摄食水平增加呈线性增长趋势;饱食时,青石斑鱼和卵形鲳鲹幼鱼的生长速率接近而明显低于军曹鱼幼鱼的。军曹鱼幼鱼食物转化效率随摄食水平的增加呈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在9%/d摄食水平组有最大值,而青石斑鱼和卵形鲳鲹幼鱼食物转化效率随摄食水平的增加而持续增长,在饱食摄食水平时有最大值;饱食时,军曹鱼和青石斑鱼幼鱼的食物转化效率接近而明显高于卵形鲳鲹幼鱼的。3种海水鱼摄食氮、排粪氮、生长氮和排泄氮均随摄食水平的增加呈显著增长趋势;比较可知,军曹鱼幼鱼的摄食氮和排泄氮均最大,而青石斑鱼幼鱼的最小。军曹鱼、青石斑鱼和卵形鲳鲹幼鱼饱食和次饱食摄食水平时的氮收支方程分别为100 CN = 7.7(6.0)FN + 22.6(31.3)GN + 69.7(62.68)UN、100CN = 2.7(2.8) FN + 20.9(8.4)GN + 76.4(88.8) UN和100CN = 1.8(1.4)FN + 12.8(9.3) GN + 85.4(89.3) UN(氮收支方程括号中的为次饱食数据);3种海水鱼饱时和次饱食时摄食氮中用于排粪的比例较小且变化不大,军曹鱼次饱食时摄食氮中用于生长的比例较饱食时的大而用于排泄的比例较饱食时的小,青石斑鱼和卵形鲳鲹幼鱼的则相反。因此,鱼类的氮排泄率和氮收支方程存在种间差异,而当食物中氮含量较为接近时,摄食量增大是导致鱼类氮排泄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综合考虑生长、食物转化效率、氮排泄和氮收支方程各因素,可得出在实验的生长阶段,3种海水养殖鱼中,军曹鱼幼鱼的最佳摄食水平为次饱食摄食水平(9%/d或约为饱食摄食水平的70%),而青石斑鱼和卵形鲳鲹幼鱼的最佳摄食水平为饱食摄食水平。

    • 异源精子诱导条斑星鲽雌核发育

      2009, 33(3):372-378. DOI: 10.3724/SP.J.00001

      摘要 (3085) HTML (0) PDF 0.00 Byte (206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用冷冻保存的花鲈精子作为异源精子,采用紫外线(UV)对精子进行照射使其遗传物质失活,然后与卵子进行授精,可以刺激条斑星鲽鱼卵进行雌核发育,在受精后一定时间采用冷休克处理“受精”卵,抑制第二极体排出成功获得了条斑星鲽雌核发育二倍体鱼苗。实验表明,花鲈精子只有经过紫外线照射遗传失活后,才能诱导产生条斑星鲽雌核发育二倍体鱼苗。经过大量实验筛选出诱导条斑星鲽雌核发育的最佳条件为花鲈冷冻精子采用80 MJ/cm2 的紫外线照射,然后与条斑星鲽卵子进行授精,在受精后7~9 min,将受精卵放在-1.0~1.5 ℃海水中进行冷休克处理,持续时间为60~90 min,在此条件下,获得的雌核发育二倍体的相对诱导率达40.68%±7.24%。由于不失活精子与条斑星鲽卵形成的杂交胚只能存活到原肠期,而染色体未被成功加倍的胚胎会由于单倍体的致死效应在孵化前后死亡,所以存活的仔鱼全部为条斑星鲽雌核发育二倍体。采用微卫星标记技术对雌核发育鱼苗进行了分析,证明了雌核发育鱼苗为雌核发育二倍体。首次报道了采用异源冷冻精子诱导条斑星鲽鱼卵进行雌核发育的技术方法,为条斑星鲽性别控制和遗传改良提供了技术手段。

    • 奥利亚罗非鱼AMH基因结构及其表达

      2009, 33(3):379-388. DOI: 10.3724/SP.J.00001

      摘要 (3757) HTML (0) PDF 0.00 Byte (20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抗缪勒氏管激素(antiMullerian hormone, AMH),也称缪勒氏管抑制物质(mullerian inhibiting substance, MIS),为肽类生长因子,属于TGFβ生长和分化因子家族。应用RTPCR和RACE法,从奥利亚罗非鱼精巢组织中分离出AMH的cDNA。分离到3′UTR长为621 bp和168 bp的两条cDNA,除了长度不一,两者之间只存在两个碱基的差别。5′UTR为 27 bp,阅读框为1 545 bp,翻译成514个氨基酸,其中,AMH-N域237个氨基酸,TGFβ域93个氨基酸。同源性分析显示,AMH保守性偏低,奥利亚罗非鱼与其它鱼类的相似性为32%~60%,与哺乳类动物只有19%~21%,而TGF-β域的保守性相对较高,与其它鱼类的相似性为54%~72%。基因结构分析显示,奥利亚罗非鱼AMH存在6个内含子,和斑马鱼AMH结构相似,和人、鼠AMH有较大差别,它们缺少奥利亚罗非鱼和斑马鱼AMH基因共有的内含子Ⅰ和Ⅵ。然而,启动子转录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奥利亚罗非鱼AMH启动子中也存在SRY, SF-1, GATA-4, Sox5, Sox9等结合位点。使用Taqman探针分析奥利亚罗非鱼AMH在成鱼不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鱼苗、鱼种、成鱼性腺中的表达量,结果显示AMH在成鱼的卵巢、精巢中均有表达,而在脑、肝、肌肉以及心脏中不表达。AMH在鱼苗性腺中不表达,在鱼种、成鱼中雄鱼AMH表达量显著高于雌鱼,而鱼种雄鱼AMH表达量是成鱼雄鱼的10倍。

    • 利用豆粕、菜粕和棉粕替代饲料中鱼粉对苏氏圆腹鱼芒摄食、生长和饲料利用的影响

      2009, 33(3):479-487. DOI: 10.3724/SP.J.00001

      摘要 (2762) HTML (0) PDF 0.00 Byte (20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8周网箱实验评价了利用豆粕、菜粕和棉粕替代苏氏圆腹鱼芒饲料中鱼粉的潜力。配制了7种等氮、等能饲料,其中对照饲料含45%鱼粉,在其余6种饲料中按等量蛋白替代原则分别添加31%或46%豆粕替代基础饲料中鱼粉的50%或75%,添加20%或40%菜粕替代基础饲料中鱼粉的25%或50%,添加19%或39%棉粕替代基础饲料中鱼粉的25%或50%。实验中所用苏氏圆腹鱼芒初始体重为11.3 g。实验结果表明:添加豆粕将饲料鱼粉含量从45%降低到23%,添加菜粕或棉粕将鱼粉含量降低到34%,对鱼成活率、摄食、鱼体增重、特定生长率(SGR)、饲料系数(FCR)、饲料蛋白储积率、脏体指数和红血细胞比积(Hct)未产生显著不良影响。添加豆粕将鱼粉含量降低到11%导致鱼摄食、鱼体增重和SGR下降,添加菜粕将鱼粉含量降低到23%导致FCR升高和鱼体能量储积率下降,添加棉粕将鱼粉含量降低到23%导致鱼体增重、SGR和Hct下降。上述结果显示可通过添加豆粕将苏氏圆腹鱼芒鱼种饲料鱼粉含量降低到23%,或通过添加菜粕和棉粕将饲料鱼粉含量降低到34%。

    • 饲料钙磷水平对宝石鲈生长和体成分的影响

      2009, 33(3):488-495. DOI: 10.3724/SP.J.00001

      摘要 (2993) HTML (0) PDF 0.00 Byte (19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酪蛋白和明胶作为蛋白源,乳酸钙(Calactate)和磷酸二氢钠(NaH2PO4·2H2O)为钙源和磷源,配制成D1(0.0%钙,0.0%磷)、D2<(0.5%钙,0.0%磷)、D3(0.0%钙,0.6%磷)、D4(0.5%钙,0.6%磷)、D5(1.0%钙,0.6%磷)和D6(1.5%钙,0.6%磷)六种等氮等能纯化试验饲料。每组饲料饲喂3个重复,每重复饲养20尾宝石鲈幼鱼,经过室内网箱60 d生长试验,探讨在饲料中添加钙磷对宝石鲈幼鱼[初始体重(13.42±0.68) g]生长性能、全鱼和肌肉营养成分以及脊椎骨钙磷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饲料中未添加磷组(D1和D2)试验鱼的终末体重、特定生长率和脊椎骨钙磷含量显著低于添加组(P<0.05),而饲料系数、全体和肌肉脂肪含量显著高于添加组(P<0.05)。当饲料中未添加磷时,添加0.5%钙对宝石鲈的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全鱼和肌肉营养成分、脊椎骨的灰分和钙磷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当饲料中添加0.6%磷时,钙的添加量(0~1.5%)对宝石鲈的终末体重、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全鱼组成、肌肉组成(水分、粗蛋白和灰分)和脊椎骨组成(粗灰分、磷和钙磷比)没有显著影响(P>0.05)。饲料中钙添加量过大(1.5%)组脊椎骨钙含量显著减少(P<0.05)。饲料中添加磷显著降低了鱼体中粗脂肪含量(P<0.05),但提高了脊椎骨钙磷的含量(P<0.05)。各组脊椎骨钙磷比均处于1.78~1.82范围内,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通过宝石鲈幼鱼生长性能和脊椎骨矿化作用分析表明,当饲料中添加0.6%磷时,钙的适宜添加量为0.5%。

    • 大连群体两种壳型菲律宾蛤仔的双列杂交

      2009, 33(3):389-395. DOI: 10.3724/SP.J.00001

      摘要 (3210) HTML (0) PDF 0.00 Byte (20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讨不同壳型菲律宾蛤仔的杂种优势,于2007年6月开展了壳宽型(W)和壳扁型(P)两种壳型菲律宾蛤仔的双列杂交。实验由2个杂交组PW(P♀×W)、WP(W♀×P)和2个自交组WW(W♀×W)、PP(P♀×P)组成。结果表明,杂交子代壳宽与壳长的比值、放射肋数介于两个自交子代之间,表现为中间型。浮游期间,幼虫未表现出生长优势,但表现出一定的存活优势,幼虫大小存在显著的母本效应。PW和WP子代的存活优势分别为(3.43±0.54)和(4.21±0.55)。室内培育阶段,杂交子代稚贝表现出明显的生长、存活优势,但母本效应逐渐减弱,PW和WP子代的生长优势分别为(10.76±2.25)和(8.28±1.88),存活优势分别为(5.52±0.62)和(11.10±2.41)。养成期间,杂交子代的生长、存活优势更加明显,母本效应消失,PW和WP子代的生长优势分别为(16.22±0.23)和(14.80±1.50),体重的杂种优势分别为(50.29±1.13)和(35.27±2.43),存活优势分别为(12.30±1.37)和(17.45±0.75)。以上结果说明两种不同壳型蛤仔杂交可以产生杂交优势,随着个体发育杂交优势越来越明显。

    • 条斑紫菜基因组Fosmid文库构建

      2009, 33(3):396-402. DOI: 10.3724/SP.J.00001

      摘要 (2964) HTML (0) PDF 0.00 Byte (20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高分子量基因组文库是开展条斑紫菜基因组学研究的必备工具。构建了由23 040个Fosmid克隆组成的条斑紫菜孢子体无偏倚基因组文库。检测分析表明:文库克隆重组率为100%;插入DNA片段长度为28~40 kb,平均长度为35 kb,文库覆盖率约为条斑紫菜基因组的2.78倍;从超级池中筛查条斑紫菜18S rRNA、atpA、h2A、rbcL基因,至少能得到一个阳性克隆,印证了计算所推测的文库覆盖率;随机选取6个Fosmid克隆经100代传代后插入DNA片段未发生丢失或长度变化,表明克隆传代的稳定性。该文库的构建为开展条斑紫菜基因组特性分析和基因克隆奠定了基础。

    • 中华鲟幼鱼饵料生物及人工饲料的蛋白质和脂肪酸营养价值评价

      2009, 33(3):496-502. DOI: 10.3724/SP.J.00001

      摘要 (3305) HTML (0) PDF 0.00 Byte (17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分析了中华鲟幼鱼4种饵料(3种饵料生物:斑尾刺虾虎鱼、安氏白虾、河蚬和1种人工饲料)及2组中华鲟幼鱼(野生和人工养殖)肌肉的一般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通过计算4种饵料分别相对2组中华鲟幼鱼肌肉的必需氨基酸比率比值(a/A)和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评价4种饵料的蛋白质营养价值;通过分析4种饵料和2组中华鲟幼鱼的脂肪酸组成和含量,评价4种饵料的脂肪酸营养价值。结果表明:斑尾刺虾虎鱼、安氏白虾、河蚬、人工饲料、野生和人工养殖中华鲟幼鱼肌肉的粗蛋白含量分别为80.57%、67.84%、51.88%、54.20%、91.83%、83.40%。以野生中华鲟幼鱼蛋白为参比,斑尾刺虾虎鱼、安氏白虾、河蚬、人工饲料的EAAI分别为0.938、0.913、0.918、0.956;以人工养殖中华鲟幼鱼肌肉蛋白为参比,EAAI分别为0.940、0.913、0.915、0.953,说明4种饵料相对2组中华鲟幼鱼而言均是优质蛋白源,基本能满足中华鲟幼鱼的蛋白需求。通过比较4种饵料的脂肪酸组成和含量发现,中华鲟幼鱼3种饵料生物中含n-3 puFA较多,能为中华鲟幼鱼的入海洄游提供丰富的n-3 puFA营养,而人工饲料中含n-3 puFA较少,不能满足用于放流的人工养殖中华鲟幼鱼对n-3 puFA的营养需求。综合来看,不同饵料的营养成分不同,天然饵料生物的粗蛋白、氨基酸和重要脂肪酸的含量较多,故在研制和开发中华鲟幼鱼的饵料时,应根据其天然饵料生物的营养组成情况,适当地添加其所需的氨基酸和脂肪酸来满足其生长、存活和洄游的营养需求。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