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31卷第6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研究论文
    • 人工诱导杂色鲍(Haliotis diversicolor)雌核发育受精细胞学观察

      2007, 31(6):705-710. DOI: 10.3724/SP.J.00001

      摘要 (2754) HTML (0) PDF 0.00 Byte (24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应用组织切片方法,比较观察了杂色鲍(Haliotis diversicolor)普通二倍体、人工诱导三倍体、人工诱导雌核发育单倍体和雌核发育二倍体在成熟分裂和第一次卵裂期间的细胞学变化,以探讨人工诱导杂色鲍雌核发育的细胞学机制。结果表明,精子经紫外线辐射进行遗传失活处理后,仍然能够进入卵子,并激动卵子发育,卵子能够正常完成两次减数分裂,与普通受精卵没有明显差别。精子入卵后形成精核,大多能够逐渐解凝、液化并膨大,最终形成形态正常的雄性原核,但在第一次卵裂早期退化成浓缩的染色质小体(DCB),并在胞质分裂时随机地分配到其中一个子细胞里的分裂沟附近。在人工诱导三倍体和雌核发育二倍体受精卵中,受精卵经细胞松弛素B处理后,染色单体在第二次成熟分裂期分离,但胞质分离受抑制,留在卵质中的两套染色体形成两个染色质团,并发育成两个雌性原核。

    • 应用栖息地指数对印度洋大眼金枪鱼分布模式研究

      2007, 31(6):805-812. DOI: 10.3724/SP.J.00001

      摘要 (3135) HTML (0) PDF 0.00 Byte (29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运用分位数回归方法对温度、温差、氧差与印度洋大眼金枪鱼延绳钓钓获率进行二次回归分析,找出最佳上界方程,以最佳上界方程拟合的数值来建立栖息地指数(HSI)模型,从而揭示印度洋大眼金枪鱼栖息地的分布模式。研究表明,温度、温差、氧差与印度洋大眼金枪鱼延绳钓钓获率的最佳上界分位数回归方程分别为 , 和 。10°N~10°S间印度洋海域大眼金枪鱼HSI指数达到0.9以上;10°N以北的波斯湾及10°S~15°S海域的HSI指数为0.8~0.9;15°S~40°S之间海域HSI指数介于0.7~0.8,其中50°E~90°E、15°S~25°S间存在一片季节性HSI指数<0.7的区域;40°S以南的海域HSI指数<0.6。

    • 计算机辅助对几种鲟鱼冻精激活液的比较

      2007, 31(6):711-721. DOI: 10.3724/SP.J.00001

      摘要 (2777) HTML (0) PDF 0.00 Byte (256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鱼类精子活力的数字化分析技术将对鱼类精子的超低温冷冻保存效果、冷冻损伤机理、以及遗传育种等研究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本研究首次在我国采用鱼类彩色精子图文分析系统(FSQAS-2000)对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 Gray)、史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和匙吻鲟(Polyodon spathula)经超低温冷冻保存后的精子,在不同激活液条件下,平均曲线运动速度(VCL)、平均直线运动速度(VSL)、平均路径运动速度(VAP)、平均移动角度(MAD)、以及冷冻前后精子活率的变化等多项参数进行了统计学比较研究。研究分析了不同渗透压、pH以及含Mg离子的激活液对这些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几种鲟鱼激活液的渗透压均较低,其中西伯利亚鲟最低,为10mOsm.kg-1;中华鲟和史氏鲟为20 mOsm.kg-1;匙吻鲟最高,为30 mOsm.kg-1。不同的渗透压对冻精的VCL、VSL、VAP、以及精子活率均产生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影响。激活液的pH除了对冻精的上述参数产生影响外,最显著的是对精子的运动轨迹,即平均移动角度(MAD度.秒-1),产生影响(P≤0.01)。pH越低,精子的MAD越小。几种鲟鱼的最适pH分别为西伯利亚鲟pH7.5、中华鲟、史氏鲟和匙吻鲟pH8.5。当4种鲟鱼的冻精激活液中加入5mmol.L-1 MgCl2时,冻精的3种运动速度显著提高(P≤0.01)。综合分析后认为:西伯利亚鲟的冻精激活液应为10 mmol.L-1Tris-HCl+5mmol.L-1 MgCl2,pH7.5;中华鲟和史氏鲟的冻精激活液为20mmol.L-1Tris-HCl+5mmol.L-1 MgCl2,pH8.5;匙吻鲟的冻精激活液为30mmol.L-1Tris-HCl+5mmol.L-1 MgCl2,pH8.5。用此激活液对冷冻前后4种鲟鱼精子活力的相关性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发现,西伯利亚鲟的R2=0.8296(P<0.01);中华鲟的R2=0.9860(P<0.01);史氏鲟的R2=0.9622(P<0.01);匙吻鲟R2=0.9477(P<0.01)。说明冷冻前后4种鲟鱼精子的平均活率存在着极显著的线性正相关性。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肽的分离

      2007, 31(6):818-824. DOI: 10.3724/SP.J.00001

      摘要 (2471) HTML (0) PDF 0.00 Byte (22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截留分子量分别为30 kDa、10 kDa、6 kDa、3 kDa的中空纤维超滤膜对扇贝酶解产物进行分级分离,并结合凝胶柱层析分离技术测定了各分离组分的分子量分布,同时还测定了各分离组分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的抑制活性。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截留分子量超滤膜可以实现酶解产物按其分子量大小的分级分离,不同分离组分的ACE抑制力活性差异较大,总趋势是截留分子量相对较小的超滤膜透过液的ACE抑制活性较强。其中,截留分子量为3 kDa超滤膜的透过液具有最强的ACE抑制活性,其ACE抑制率I%=96.17%,半抑制浓度IC50=0.078 mg·mL-1。通过对截留分子量为3 kDa超滤膜的透过液依次经过Sephadex G-25及Sephadex G-15凝胶柱层析分离纯化后,分离出了ACE抑制活性最强的2个组分活性肽,其平均分子量分别为1300 Da和900 Da左右,其IC50分别为0.026 mg·mL-1和0.012 mg·mL-1。

    • 赤魟软骨血管生成抑制因子的纯化及抗血管生成活性验证

      2007, 31(6):818-824. DOI: 10.3724/SP.J.00001

      摘要 (2462) HTML (0) PDF 0.00 Byte (23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赤魟软骨为原料, 通过盐酸胍抽提、离子交换层析、凝胶过滤、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等步骤, 首次获得赤魟软骨血管生成抑制因子-I(Dasyatis akajei cartilage angiogenesis inhibitory factor-I, DCAIF-I)。12%的SDS-PAGE电泳-考染显示为一条带,根据蛋白质的相对迁移率计算,分子量约为62kD。通过鸡胚绒毛尿囊膜活性抑制模型进行活性分析,结果表明,活性物质处理组(DCAIF-I组)与阳性对照组(CS组)抑制效果明显,CAM上的血管发生大面积褪色, 血管结构模糊, 分枝发生断裂, 血管密度减少。 PBS对照组血管网清晰,呈叶脉状,放射状生长。血管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活性物质处理组DCAIF-I含量的增加,CAM上血管的数量减少更加明显,当DCAIF-I含量为1 µg时,对CAM上血管的抑制率达56%,结果表明,DCAIF-I 对鸡胚绒毛尿囊膜新生血管生成具有明显的抑制效果,且抑制活性具有一定的浓度依赖性。 关键词: 赤魟;血管生成抑制因子;鸡胚绒毛尿囊膜;纯化;肿瘤防治

    • 珠江卷口鱼形态特征与染色体组型

      2007, 31(6):721-725. DOI: 10.3724/SP.J.00001

      摘要 (2768) HTML (0) PDF 0.00 Byte (26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珠江卷口鱼形态特征和染色体组型进行了初步研究。在珠江干流西江的肇庆、郁南、桂平、以及其上游柳江的柳州采集野生卷口鱼450余尾,全长165mm~236mm,体重167.8g~586.3g。随机选取试验鱼进行观察、解剖、测量和拍照。发现卷口鱼具有形态多样性。在体型上,一种体高较高,为高背型,主要来自桂平极其下游;另一种为平背型,主要来自柳州及上游。在体色上,腹部颜色变异较大。腹部颜色有乳白色、黄色和棕黑色三种。无雌雄异型现象。卷口鱼口下位,内卷;咽齿较发达,鳞中等大,侧线鳞式37~46,5~8/5~6-A。胃不发达,肠长为体长的1.36~1.51倍。肋骨14,脊椎骨,38-40。以肾脏为材料,用空气干燥法制备染色体标本,卷口鱼的染色体数目为2n=50,核型公式为12m+16sm+18st+4t,NF=78。

    • >综述
    • 水产生物技术研究的回顾、最新进展及前景展望

      2007, 31(6):825-840. DOI: 10.3724/SP.J.00001

      摘要 (13283) HTML (0) PDF 0.00 Byte (67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首先对国际水产生物技术的发展历史进行了简要回顾,主要包括鱼类基因克隆、基因转移、染色体操作和多倍体诱导、雌核发育和性别控制等领域的发展历程和重点研究进展; 随后重点介绍了2005-2006年度国内水产生物技术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取得的成绩,主要包括水产养殖动物功能基因筛选与克隆、分子标记筛选与应用、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育种、鱼类胚胎干细胞培养和细胞库建立、渔用基因工程产品和疫苗研制以及鱼类精子和胚胎冷冻保存等方面; 最后,本文对水产生物技术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提出了今后5-10年我国水产生物技术领域的研究方向和重点研究内容。

    • >研究论文
    • 鳜皮肤黏液IgM样蛋白的纯化

      2007, 31(6):726-730. DOI: 10.3724/SP.J.00001

      摘要 (2923) HTML (0) PDF 0.00 Byte (26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经嗜水气单胞菌全菌疫苗浸泡免疫后的鳜皮肤黏液中的免疫球蛋白采用盐析法、重组蛋白A (HiTrap rProteinA Sepharose) 亲和层析法及鼠抗鳜血清IgM单克隆抗体偶联的Sepharose 4B亲和层析法分离纯化,并通过SDS-PAGE及Western-blot技术对纯化蛋白的部分特性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50%硫酸铵溶液可以沉淀黏液中大部分蛋白,条带仍较多,约十几条,其中含有72 kD和29 kD的条带,因此仅可作为免疫球蛋白粗提的方法;Sepharose 4B亲和层析法所提取鳜黏液Ig经SDS-PAGE检测,只含有72 kD和29 kD 2个条带(初步认为鳜黏液Ig的重链和轻链),与鳜血清IgM的重、轻链分子量相同;rProteinA亲和层析法所提蛋白除具有上述重链(72 kD)和轻链(29 kD)外,还含有43 kD的蛋白带(可能为鳜黏液Ig另外一种形式的重链)。Western-blot显示,兔抗鳜Ig多克隆抗体可与72 kD及43 kD条带发生发应。两种亲和法所提蛋白纯度较高,但含量较低,条带较淡,仅可作为实验室小量提纯鳜黏液Ig的有效方法。

    • 应用RD-PCR技术构建溶藻弧菌的cDNA文库

      2007, 31(6):731-736. DOI: 10.3724/SP.J.00001

      摘要 (3130) HTML (0) PDF 0.00 Byte (26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应用限制性显示PCR(RD-PCR)技术构建溶藻弧菌poly(A)化mRNA的cDNA文库,筛选,收集cDNA片段,并进行测序,根据测序结果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结果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我们成功地构建了溶藻弧菌poly(A)化mRNA的cDNA文库,对其中53个基因片段进行分析,获得细菌Ⅲ型分泌系统易位蛋白、趋药性传感器、类丝氨酸蛋白酶等基因片断。说明了我们所构建的溶藻弧菌poly(A)化mRNA的cDNA文库质量高,本文并探讨了限制性显示PCR技术在细菌poly(A)化mRNA的cDNA文库构建中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cDNA文库;限制性显示PCR;溶藻弧菌

    • >研究简报
    • 青石斑鱼微卫星标记的筛选及群体多态性分析

      2007, 31(6):841-847. DOI: 10.3724/SP.J.00001

      摘要 (3552) HTML (0) PDF 0.00 Byte (30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研究论文
    • 饲料中添加晶体或包膜氨基酸对异育银鲫生长和血清游离氨基酸水平的影响

      2007, 31(6):743-748. DOI: 10.3724/SP.J.00001

      摘要 (3090) HTML (0) PDF 0.00 Byte (28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进行了二个试验考察晶体或包膜氨基酸对异育银鲫生长和血清游离氨基酸水平的影响。试验Ⅰ设计了鱼粉含量为18%和9%的两种基础饲料(分别为高鱼粉对照组、低鱼粉对照组),在低鱼粉对照中分别添加晶体形式、环糊精包膜、淀粉包膜的赖氨酸、蛋氨酸0.23%、0.09%,饲养平均体重2.48g的异育银鲫鱼种6周。结果表明,高鱼粉对照组、低鱼粉对照组、晶体氨基酸组、环糊精包膜氨基酸组、淀粉包膜氨基酸组的鱼体增重率分别为214.3%、169.8%、173.3%、204.7%、203.2%, 与低鱼粉对照组相比,添加晶体氨酸对异育银鲫的生长无改善(P>0.10),但添加环糊精包膜或淀粉包膜氨基酸提高了鱼体增重率20.5%、19.7%( P <0.05), 饲料系数下降0.40、0.39(P <0.05)。试验Ⅱ在鱼粉含量为6%的基础饲料分别添加晶体形式、环糊精包膜、淀粉包膜的赖氨酸、蛋氨酸0.20%、0.08%,在异育银鲫成鱼(平均体重220g)摄食上述4种饲料后1,3,5,12h,尾静脉采血测定血清游离氨基酸浓度,结果表明,添加晶体氨基酸使血清游离氨基酸的吸收峰值提前,相对于晶体氨基酸而言,环糊精包膜或淀粉包膜氨基酸则使血清游离氨基酸的吸收峰值出现不同程度的延迟。上述研究表明,晶体氨基酸经环糊精、淀粉包膜处理后,其在消化道的吸收速度减缓,可利用性显著提高。 关键词: 异育银鲫; 晶体氨基酸; 包膜氨基酸;生长;血清游离氨基酸

    • >研究简报
    • 三角帆蚌三种群F1遗传差异的RAPD分析

      2007, 31(6):848-852. DOI: 10.3724/SP.J.00001

      摘要 (6489) HTML (0) PDF 0.00 Byte (336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研究论文
    • 饲料中高水平维生素A对幼建鲤生长、饲料利用及免疫反应的影响

      2007, 31(6):749-756. DOI: 10.3724/SP.J.00001

      摘要 (2849) HTML (0) PDF 0.00 Byte (26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对幼建鲤(平均初重11.37±0.55g)投喂5组不同维生素A水平的饲料(维生素A含量分别是3969 IU·kg-1、23816 IU·kg-1、39693 IU·kg-1、99233 IU·kg-1及158773 IU·kg-1),进行70d的饲养试验以及攻毒(为期15d)和免疫接种试验(为期24d),研究饲料中高水平维生素A对幼建鲤生长、饲料利用及免疫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中过高维生素A显著地降低幼建鲤的体增重、净蛋白沉积率、肝胰脏重量、肠道皱襞高度、脾体指数、血红细胞、白细胞数量、血清溶菌酶活力以及用灭活嗜水气单胞菌免疫后17、24d血清抗体水平(P<0.05),显著提高饲料系数、肝胰脏维生素A含量(P<0.05),而对成活率、摄饵量、头肾体指数、后肾重量、后肾体指数以及用灭活嗜水气单胞菌免疫后0、10d血清抗体水平影响不显著(P>0.05)。当饲料维生素A含量为158773 IU.kg-1时,对幼建鲤产生毒性作用。

    • >研究简报
    • 人工控温促熟条件下不同海域菲律宾蛤仔的性腺发育

      2007, 31(6):853-859. DOI: 10.3724/SP.J.00001

      摘要 (3684) HTML (0) PDF 0.00 Byte (284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研究论文
    • 亲本强化培育对中华绒螯蟹雌体生殖性能和Z1幼体质量的影响

      2007, 31(6):757-764. DOI: 10.3724/SP.J.00001

      摘要 (2718) HTML (0) PDF 0.00 Byte (22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 系统比较了亲本强化培育和常规培育对池塘养殖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的生殖性能和Z1幼体质量的影响, 同时分析2组Z1幼体的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 ①两种培育方式对亲本的成活率和产卵率均无显著影响, 强化组亲本的GSI、HSI、产卵量和生殖力显著高于常规组; ②两种培育方式对卵的卵径、水分含量、单卵干重和湿重影响不显著, 但强化组的受精率和孵化率略高于常规组; ③强化组Z1幼体的头胸甲长度、变态速度和抗逆境能力均高于常规组, 这可能和幼体中高含量的HUFA有关; ④生产性实验结果表明强化组的出苗率高于常规组, 且幼体培育时间减少4~5d。因此, 亲本强化培育可以显著提高绒螯蟹中华的生殖性能和Z1幼体质量。 关键词:中华绒螯蟹; 亲本培育;生殖性能;苗种质量; 脂肪酸组成

    • >研究简报
    • 条斑紫菜拟油壶菌病的初步研究

      2007, 31(6):860-864. DOI: 10.3724/SP.J.00001

      摘要 (4937) HTML (0) PDF 0.00 Byte (248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研究论文
    • 木聚糖酶对尼罗罗非鱼钠葡萄糖共转运载体(SGLT1)mRNA表达的影响

      2007, 31(6):765-770. DOI: 10.3724/SP.J.00001

      摘要 (2758) HTML (0) PDF 0.00 Byte (24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试验以尼罗罗非鱼(体重106.16±16.77g)为实验对象,小麦基础饲料为对照,小麦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不同水平的木聚糖酶(0.05%、0.10%、0.15%)作为试验饲料。每个处理设5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40尾雄性尼罗罗非鱼,旨在研究木聚糖酶对尼罗罗非鱼前肠和中肠SGLT1mRNA表达的影响,从分子水平揭示木聚糖酶促进尼罗罗非鱼生长的机理。饱食投喂,饲养75d后,每饲料组分别取10尾鱼,尾静脉取血制备血清,测定血糖含量;采用离心柱型总RNA提取试剂盒提取前肠和中肠总RNA,通过RT-PCR对前肠和中肠SGLT1mRNA的表达进行相对定量。结果表明,0.05%组、0.10%组和0.15%组前肠SGLT1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9.28%(P<0.05)、42.17%(P<0.01)和16.87%(P<0.05);对照组尼罗罗非鱼在摄食后2h血糖仅为5.56mmol•L-1,0.10%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 0.05%组和0.10%组的增重率较对照组分别提高8.29%、17.45%(P<0.01),0.15%组的增重率与对照组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本研究认为,在小麦基础饲料中适量添加木聚糖酶能显著上调前肠SGLT1 mRNA的表达,促进葡萄糖吸收,从而提高尼罗罗非鱼的生长速度。

    • 蝇蛆粉和β-葡聚糖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和免疫的影响

      2007, 31(6):771-777. DOI: 10.3724/SP.J.00001

      摘要 (2793) HTML (0) PDF 0.00 Byte (2894) 评论 (0) 收藏

      摘要:设计了5种等氮、等能的实验饲料(D1~D5)以评定添加蝇蛆粉和β-葡聚糖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和免疫力的影响。以实用饲料D1作为对照组,D2和D3是在D1的基础上,分别以5%和3%的蝇蛆粉替代鱼粉,D4和D5是在D1的基础上,分别以0.5%和1%的β葡聚糖产品(含β-1,3-葡聚糖25%)替代面粉。用上述5种饲料进行了一个为期8周的养殖试验。每种饲料处理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了体长为1.5 cm的幼虾60尾。每个重复被置于一个大小为33 cm×80 cm×100 cm的网箱中养殖,网箱被放置于一个12 m3水体的室内循环水池中随机编组。试验期间每天投喂饲料4次,为表观饱食投喂。养殖试验结束后,计算成活率、增重和饲料系数,分别从每箱中抽取部分虾的血液进行血清中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和生化成分指标的分析,还分别从每箱中抽取部分虾以溶藻胶弧菌作攻毒试验。饲养试验的结果显示,各处理间的成活率、增重和饲料系数的差异不显著(P>0.05)。各处理间的血清酚氧化酶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但不具有规律性。各处理间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差异不显著(P>0.05)。D1组虾的血清溶菌酶活力显著地高于其它各组(P<0.05)。D1组虾血清的谷丙转氨酶和乳酸脱氢酶指标显著地高于其它各组(P<0.05)。D1组在攻毒后的前2 d的累计死亡率极显著地高于其它各组(P<0.01)。4 d后各组的死亡率均趋于稳定。D1组的最终死亡率(53.3%)显著高于D2组的最终死亡率(33.3%)和D5组的最终死亡率(37.8%)(P<0.05)。结果表明,在凡纳滨对虾的饲料中添加蝇蛆粉和β-葡聚糖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凡纳滨对虾抵抗弧菌的能力,但对生长和饲料效率没有正面影响。

    • 饵料卤虫的营养强化对黑斑口虾蛄(Oratosquilla kempi) 幼体消化酶活力及其抗逆性的影响

      2007, 31(6):778-784. DOI: 10.3724/SP.J.00001

      摘要 (2413) HTML (0) PDF 0.00 Byte (26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用扁藻、酵母和“鱼油+酵母”强化3种方式处理的卤虫无节幼体投喂黑斑口虾蛄幼体,对各组黑斑口虾蛄幼体消化酶活力和抗逆性差别分析。结果显示,经过“鱼油+酵母”强化的幼体对氨氮、福尔马林、饥饿和盐度的耐受性均强于对照组。经过扁藻和“鱼油+酵母”强化的第Ⅲ相幼体脂肪酶活力是对照组的3倍,经过酵母和“鱼油+酵母”强化的仔虾蛄幼体脂肪酶活力较高。在第Ⅲ相幼体中淀粉酶活力为扁藻> 酵母> 对照>“鱼油+酵母”强化,仔虾蛄中酶活力为扁藻> 对照> 酵母>“鱼油+酵母”强化。在酵母强化第Ⅲ相幼体和“鱼油+酵母”强化仔虾蛄中纤维素酶活力最高。第Ⅲ相幼体对照组的胃蛋白酶和类胰蛋白酶活力均为最高,而“鱼油+酵母”强化仔虾蛄幼体的胃蛋白酶和类胰蛋白酶活力均高于对照组。黑斑口虾蛄幼体消化酶活性和抗逆性能力的变化趋势与其成活率、变态率、生长速度、EPA和DHA含量变化趋势相同,可以作为评价饵料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

    • 左旋咪唑对中华绒螯蟹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及抗病力的影响

      2007, 31(6):785-791. DOI: 10.3724/SP.J.00001

      摘要 (6744) HTML (0) PDF 0.00 Byte (459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为测定在饲料中添加左旋咪唑(LMS)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的免疫调节作用,以0(对照)、100、200和300 mg · kg−1干饲料的剂量将LMS添加于基础饲料中制成颗粒饲料,投喂中华绒螯蟹7 d,然后投喂不含LMS的对照组饲料。在投喂含LMS的饲料之前(0周)和投喂后2、4、6、8周,采样测定中华绒螯蟹的血细胞总量(THC)、不同血细胞数量(DHC)、吞噬活性、呼吸爆发(超氧阴离子的释放)、酚氧化酶(PO)活性和溶菌酶(LSZ)活性;并在投喂含LMS的饲料后的第4周,按1.2 × 107 cfu · kg−1体重的剂量,体腔注射接种中华绒螯蟹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CL99920菌株,记录接种10 d后中华绒螯蟹的累积死亡率。结果显示,各LMS处理组的血细胞总量(THC)、透明细胞(HC)数量、吞噬百分率、呼吸爆发、PO活性和LSZ活性均显著地高于对照组(P<0.05);颗粒细胞(GC)数量、血细胞吞噬指数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LMS处理组的蟹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抵抗力明显增强。研究表明,饲喂适量的LMS可增强中华绒螯蟹的免疫力和抗病力;在本试验条件下,200 mg · kg−1干饲料的剂量为最适添加剂量。 关键词:中华绒螯蟹;左旋咪唑;免疫反应;抗病力;嗜水气单胞菌

    • 传统捕鱼权与专属经济区制度

      2007, 31(6):792-797. DOI: 10.3724/SP.J.00001

      摘要 (2698) HTML (0) PDF 0.00 Byte (31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根据1958年通过的《领海及毗连区公约》和1982年通过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确立的领海制度,沿海国在其领海内享有专属捕鱼权。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经过国际社会的长期讨论与实践,传统捕鱼权得到了多数沿海国的认可与尊重,即沿海国在其专属渔区或管辖范围内拥有优先权,而其他国家在其国民长期以来惯常捕鱼的区域享有继续捕鱼的权利。但是,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确立的专属经济区制度却否定了其他国家的国民在沿海国专属渔区或管辖范围内享有的传统捕鱼权。鉴于传统捕鱼权在专属经济区中的地位,当我国与有关国家进行东、黄海海域划界时,应强调地质、地貌、海岸线的长度、渔业资源的合理保护和对渔业资源的公平利用等,特别是经济因素,以争取合理的利益。

    • 基于分位数回归的大西洋中部公海大眼金枪鱼(Thunnus obesus)栖息环境综合指数

      2007, 31(6):798-804. DOI: 10.3724/SP.J.00001

      摘要 (3250) HTML (0) PDF 0.00 Byte (31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2001年7月4日-10月27日,中国水产总公司所属的3艘大洋性超低温金枪鱼延绳钓渔船对大西洋中部公海海域进行金枪鱼渔业调查。本文根据所获得的渔场环境、作业参数、渔获统计等数据,应用栖息地适应性指数(habitat suitability index, HSI)模型并结合分位数回归分析方法分别对有关水层(60m为一层)及总渔获率与温度、盐度和相对流速等环境因素的关系并考虑其不同的影响权重及交互作用建立了数值模型,根据该模型计算大眼金枪鱼的栖息环境综合指数(HEII),利用MarineExplore4.0绘制大眼金枪鱼HEII指数等值线分布图。结果显示:(1)180~240m水层中,中部海区的 指数分布较高(高于0.6),其他海区分布较低(小于0.6);(2)240~300m水层中,6ºN以南的海区 分布较高(高于0.6),以北的海区分布较低;(3)300~360m水层中,仅南部部分海区(4ºS,23ºW附近) 分布较高,其他大部分海区分布很低(低于0.3);(4)7ºN以南的大部分海区 指数分布较高(高于0.6),仅在部分较小海区(5ºN,22ºW、2ºS,17ºW和2ºS,23ºW的附近)内 指数分布低于0.5。 关键词:大眼金枪鱼;栖息环境综合指数;分位数回归;大西洋中部公海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