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29卷第4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研究论文
    • LHRH-A缓释剂促进雄性赤点石斑鱼性类固醇激素分泌和精巢发育与排精的研究

      2005, 29(4).

      摘要 (2106) HTML (0) PDF 0.00 Byte (23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了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HRH-A)不同处理方式对雄性赤点石斑鱼性类固醇激素分泌和精子生成及精子排放的影响.对照组在0、7 d二次注射生理盐水(50 μg?kg-1BW),注射组在0、7 d二次注射LHRH-A(50 μg?kg-1 BW),埋植组在0 d埋植LHRH-A缓释剂(100 μg?kg-1BW).结果表明,通过埋植LHRH-A缓释剂,血清睾酮(T)和11-酮基睾酮(11-KT)水平快速增加,显示血清睾酮和11-酮基睾酮水平与赤点石斑鱼精子生成和精子排放有密切关系.组织学观察表明,在21 d,对照组和注射组鱼精巢充满了精子细胞、精母细胞和精原细胞,而在同一时间,LHRH-A埋植组鱼精巢含有大量精子,表明精子排放仍在进行.在40 d期间采集精液总量为对照组<注射组<埋植组,差异显著.当注射组在处理14 d后精液量逐渐回落到对照组水平时,埋植组仍然维持较高精液量水平.各组采集的精子的活力与采集的精液量呈正相关,而精子密度没有显著差异.数据显示,LHRH-A缓释剂能显著增加赤点石斑鱼的精液量及延长精子排放时间而不改变精子的质量.

    • 锯缘青蟹脑内5-HT和NPY的免疫细胞化学定位(英文)

      2005, 29(4).

      摘要 (1857) HTML (0) PDF 0.00 Byte (16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讨5-羟色胺和神经肽Y在锯缘青蟹脑内的存在与否和分布状况,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5-羟色胺和神经肽Y阳性细胞和神经髓质的形态和分布.结果表明: 在锯缘青蟹脑中共12个胞体群和11个神经髓质中,前脑和中脑中有4个细胞群和6个神经髓质检出5-HT免疫阳性反应; 中脑和后脑中有7个细胞群和3个神经髓质具有NPY免疫阳性反应.5-羟色胺和神经肽Y在锯缘青蟹脑内的特异性分布,为其参与神经生理活动提供了形态学证据.

    • 半滑舌鳎消化系统器官发生的组织学

      2005, 29(4).

      摘要 (1934) HTML (0) PDF 0.00 Byte (17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形态学和连续组织切片技术,对出膜后1~30 d的半滑舌鳎消化系统胚后发育的组织形态学进行了系统观察和研究.研究表明,试验水温为20.0~22.0℃时,孵化后第3天,仔鱼开口摄食,消化道上皮细胞出现分化,肝脏和胰脏开始出现,鱼体开始由内源性营养转向外源性营养.孵化后第5天,卵黄囊完全被吸收,消化道明显分化成口咽腔、食道、胃、前肠和后肠,仔鱼消化系统具备了摄食和消化外源性食物的能力.此后随着鱼体的生长,粘膜层的褶皱增加,消化道上皮细胞进一步分化,肠道分段、盘旋,消化系统从功能和结构上逐步地完善成熟.开口摄食之后,先后发现在后肠出现嗜曙红颗粒,在前肠出现空泡,表明肠上皮细胞吸收了蛋白质和脂肪.继而糖元在肝脏中不断地储存.在出膜后第23天,出现胃腺,标志着稚鱼期的开始.

    • 凡纳滨对虾卵子发生的超微结构

      2005, 29(4).

      摘要 (1855) HTML (0) PDF 0.00 Byte (127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透射电镜研究凡纳滨对虾卵子发生过程中细胞内部结构的变化.结果显示,卵原细胞结构简单,代谢水平低,核孔稀少,通过核周池来完成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卵黄发生前晚期和卵黄发生初期的卵母细胞变化显著:核膜凹凸不平,核仁数量多,核孔密集,大量核仁外排物经核孔输送到卵质中;卵质中胞器极为丰富和发达,代谢活性极强.卵黄发生旺盛期是卵黄大量形成的阶段,卵质边缘还呈辐射状排列了一圈椭圆形皮质棒,细胞出现微吞饮活动并形成卵黄膜.卵黄发生晚期卵质中充满了粗大的卵黄粒和脂滴,胞器锐减.另外,探讨了卵细胞内部结构的变化和卵黄形成的关系以及皮质棒的来源与功能.

    • 文蛤消化道粘液细胞研究

      2005, 29(4).

      摘要 (2187) HTML (0) PDF 0.00 Byte (19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运用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染色方法, 在光镜水平上研究了文蛤消化道粘液细胞的类型、分布与组化特性.H.E染色法显示,粘液细胞主要存在于消化道上皮组织中,仅唇瓣结缔组织中发现有少量的粘液细胞.AB-PAS染色法显示:文蛤消化道粘液细胞主要分为4种类型,I型:呈红色,AB阴性,PAS阳性,含有中性粘液物质;II型:呈蓝色,AB阳性,PAS阴性,含有酸性粘液物质;III型:AB和PAS均呈阳性,但PAS阳性较强,两种粘液物质均含有,但中性粘液物质含量多;IV型:AB和PAS均呈阳性,但AB阳性较强,两种粘液物质均含有,但酸性粘液物质含量多.不同部位粘液细胞的类型、数量不同.唇瓣粘液细胞的数量较少,食道含有大量的粘液细胞,胃、肠、直肠中粘液细胞的数量以胃中最少,肠次之,直肠最多.AB-PAS(AB pH 1.0)染色法显示:粘液细胞所含酸性粘液物质包括硫酸性粘液物质和涎酸性粘液物质,且唇瓣和直肠中粘液细胞所含的涎酸性粘液物质比硫酸性粘液物质多.酶组化研究结果显示,肠粘液细胞具有弱酸性磷酸酶、弱碱性磷酸酶活性.

    • 牙鲆变态早期cDNA文库的构建和parvalbumin基因的克隆

      2005, 29(4).

      摘要 (1701) HTML (0) PDF 0.00 Byte (170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前期的研究中,克隆到牙鲆变态早期和变态前差异表达的parvalbumin基因片断cDNA.为了克隆parvalbumin基因的全长cDNA, 构建了变态早期 (孵化后23 d仔鱼) 牙鲆头部的全长cDNA文库,并对文库的滴度和插入片段大小进行了评估.同时采用锚定PCR法从cDNA文库筛选出parvalbumin 基因的全长cDNA.结果表明,所构建的牙鲆变态早期头部cDNA文库的滴度为1.2?106 PFU?mL-1,插入片段的平均长度为1 000 bp左右.parvalbumin基因的全长cDNA的长度为603 bp, 编码109个氨基酸,含有两个EF手型钙离子结合域:DQDGSGFIEEEEL (52~64)和DSDGDGKIGVEEF(91~103),以及一个ATP/GTP结合位点模序:ACGLAGKS(33~40),是一种典型的钙离子结合蛋白.通过parvalbumin基因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比较分析表明,牙鲆parvalbumin基因是比较保守的蛋白,与其它鱼类享有61.5%~68.8%序列同源.系统分析表明,牙鲆的parvalbumin基因与狭鳕(Theragra chalcogramma)最为接近.

    • 应用多重PCR检测水生动物源气单胞菌安徽分离株的毒力基因型分布

      2005, 29(4).

      摘要 (1718) HTML (0) PDF 0.00 Byte (15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粘附素(aha1)、气溶素(aerA)和细胞兴奋性肠毒素(alt)是气单胞菌的主要毒力因子.根据aha1、aerA和alt基因序列设计三对引物建立了可同时检测三种毒力基因的多重PCR方法(MPCR).该方法扩增出气单胞菌的aha1大小为1087 bp,aerA 为721 bp,alt为480 bp,其敏感度为102 CFU?mL-1.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恶臭假单胞菌、拟态弧菌以及非致病性气单胞菌均未扩增出任何条带.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Ⅴ、BamHⅠ和FbaⅠ分别酶切PCR扩增产物,均获得与预期一致的酶切图谱.用建立的MPCR对15株水生动物源气单胞菌安徽分离株进行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在13株致病性气单胞菌中10株细菌的毒力基因型为alt aha1 aerA ,2株为alt aha1-aerA-,1株为alt aha1 aerA-;alt、aha1和aerA基因在气单胞菌中的携带率分别为100%、84.62%和76.92%.表明气单胞菌安徽分离株的主要毒力基因型是alt aha1 aerA 的高毒力表型,alt毒力基因普遍存在于不同表型种气单胞菌中.

    • 斑节对虾Sox基因HMG盒的PCR扩增及SSCP分析

      2005, 29(4).

      摘要 (1900) HTML (0) PDF 0.00 Byte (16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SRY基因是人类及哺乳动物睾丸决定因子的最佳候选基因,HMG盒是SRY基因编码蛋白质的唯一功能区,在性别决定中极其重要且高度保守,许多进化程度上明显不同的物种中都能检测出SRY基因的HMG盒,即Sox基因.斑节对虾是一种重要经济虾类,其性别决定机制研究薄弱,至今未找到性染色体.本研究根据人的SRY基因的HMG盒保守区的核苷酸序列,设计了1对兼并引物,通过PCR扩增出斑节对虾的Sox基因,并对扩增产物进行SSCP分析.结果表明,斑节对虾雌雄个体均存在Sox基因,从雌雄个体中均扩增出约350 bp和220 bp两条基因片段,推测其中350 bp片段含内含子,SSCP结果显示斑节对虾内存在Sox基因家族的不同成员,且雌雄存在差异.最后我们讨论了对虾性别决定可能的机制.

    • 磁珠富集法分离草鱼微卫星分子标记

      2005, 29(4).

      摘要 (1944) HTML (0) PDF 0.00 Byte (18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磁珠富集法是一种快速、高效的分离微卫星分子标记的方法.本研究通过该方法分离草鱼的微卫星分子标记.将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基因组DNA经Sau3AI酶切,回收纯化400~900 bp片段,连上接头,构建"基因组PCR文库".用生物素标记的简单重复序列(CA)15作探针与其杂交,杂交复合物结合到包被有链霉亲和素的磁珠上,经一系列的洗涤过程,去除磁珠表面不含有微卫星的片段.将吸附在磁珠上的片段洗脱,PCR扩增放大,再进行克隆和测序,根据微卫星两端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即可得到微卫星分子标记.本研究又通过同位素标记的探针(CA)15进行二次杂交筛选,获得阳性克隆132个,所得到的阳性克隆经测序,86.36%含有微卫星序列,共获得130个微卫星DNA序列.用引物设计软件Primer Premier 5.0设计引物83对.

    • 江黄颡鱼的仔稚鱼发育及行为生态学

      2005, 29(4).

      摘要 (2007) HTML (0) PDF 0.00 Byte (17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江黄颡鱼从出膜仔鱼至夏花历时26 d.仔、稚鱼发育分为仔鱼前阶段、仔鱼阶段、稚鱼前阶段和稚鱼阶段;每个阶段又分为3个时期,共12个时期.其中仔鱼前期分为附着期、平游期和开口期.在仔鱼附着时期要提供合适的附着物;仔鱼开口时期的饵料是小型枝角类.仔鱼阶段仍为混合营养阶段,除消耗卵黄外,其主要摄食枝角类.进入稚鱼阶段后,其食性先后经2次转食:第1次由浮游动物转为底栖动物;第2次转食由底栖动物转为以动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并开始摄食人工精饲料.根据江黄颡鱼仔、稚鱼的发育特性,提出了一整套提高江黄颡鱼出苗率和成活率的科学方法.

    • 水体铜对中华绒螯蟹体内铜分布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2005, 29(4).

      摘要 (1824) HTML (0) PDF 0.00 Byte (178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生态学单因子梯度试验,研究在不同铜(Cu2 )浓度梯度的水环境中中华绒螯蟹体内Cu2 分布的变化及其与生长相关的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在未添加Cu2 的对照组中,中华绒螯蟹中Cu2 含量以鳃为最高,表皮次之,肝胰腺最低.随着水环境中Cu2 浓度的增高,相应组织中的Cu2 含量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肝胰腺增加最快,鳃次之,表皮则最慢.显示在高Cu2 水环境下,肝胰腺是Cu2 主要的累积场所.不同浓度的Cu2 对肝胰腺类胰蛋白酶、胃蛋白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且Cu2 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明显.对脂肪酶活性则有浓度依存的增强作用.表明随着水环境中添加的Cu2 浓度的增加,肝胰腺将是最主要的Cu2 积累和代谢器官,其代谢酶活性的变化可以灵敏地反映Cu2 的胁迫程度和毒性.

    • 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对鲢丝氨酸蛋白酶的作用

      2005, 29(4).

      摘要 (2269) HTML (0) PDF 0.00 Byte (18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了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STI)对鲢肌肉中肌原纤维结合型丝氨酸蛋白酶(MBSP)引起的肌原纤维蛋白降解作用的影响.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经高度纯化后加入肌原纤维中以判断它对MBSP的抑制效果.在不添加STI的情况下,55 ℃加热30 min即可观察到肌球蛋白重链的分解,延长加热时间则可检测到肌动蛋白及原肌球蛋白的降解.相反,在终浓度为0.75 μg?mL-1的STI存在下,包括肌球蛋白重链在内的肌原纤维蛋白降解均能得到有效抑制,表明STI是MBSP的特异性抑制剂.由于肌球蛋白重链及肌动蛋白的完整性是构成鱼糜制品凝胶强度的主要因素,因此,STI的添加有可能提高鲢鱼糜制品的凝胶强度.

    • 新型风味素对养殖脊尾白虾海鲜风味的影响

      2005, 29(4).

      摘要 (1777) HTML (0) PDF 0.00 Byte (1703)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运用感官分析和GC/MS技术研究了两种新型海洋风味素对养殖脊尾白虾的感官特征和海鲜风味的影响,以及在暂养过程中的吸收规律.在脊尾白虾室内暂养的饲料中添加从海藻中提取的两种新型风味素DBP和TBP,经过一段时间的暂养后分别测定其体内的风味素含量,并进行感官分析,对各个实验组的明度、色调、香味、风味、异味、滋味、味觉、弹性和嫩度等感官指标进行分析比较、打分,并对虾的色泽、嗅觉、味觉、触觉等感官特征进行整体的描述与评价.结果表明:脊尾白虾能通过饲料添加的途径吸收一定浓度的风味素,两种风味素在脊尾白虾体内的累积能力各不相同.在实验条件下,脊尾白虾肉中风味素TBP的最大累积量为754.5 ng?g-1,而对DBP的最大累积量为172.2 ng?g-1.感官分析表明,通过在暂养过程中添加适量的风味素TBP可提高脊尾白虾的总体口感和海鲜风味.在脊尾白虾肉中的TBP含量在162.6~451.8 ng?g-1时,脊尾白虾具有最好的口感和海鲜味.

    • 饲料蛋白质和维生素C含量对黄颡鱼生长和免疫力的影响

      2005, 29(4).

      摘要 (1789) HTML (0) PDF 0.00 Byte (18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将黄颡鱼种放养在网箱中,投喂蛋白质含量30.0%、38.0%或46.0%和维生素C磷酸酯0、500、1000或1500 mg?kg-1的半纯饲料.50 d的饲养表明:饲料蛋白质含量在38%~40%时,鱼的特殊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最高,饲料系数最低.饲料维生素C磷酸酯含量为847、850、994和634 mg?kg-1时,血清总蛋白、γ球蛋白、溶菌酶活性最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最低.饲料蛋白质含量从30%上升到38%时,鱼体蛋白含量由60.95%升到69.86%,脂肪由29.27%降至21.69%;达46%时,鱼体蛋白(64.35%)含量下降,而脂肪(26.06%)含量上升.饲料粗蛋白含量为38%时,鱼肌肉中饱和与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分别极显著地低于和显著高于饲料粗蛋白为30%和46%组.后两组鱼肌肉n-3/n-6值极显著和显著高于饲料蛋白含量为38%时,两个高蛋白饲料组中,鱼肌肉中n-6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和亚麻酸含量极显著和显著高于饲料蛋白30%组.黄颡鱼种饲料中蛋白质和维生素C的最适含量分别为35.58%~40.60%和600~800 mg?kg-1.

    • 赤点石斑鱼病毒性神经坏死症的组织病理和电镜观察

      2005, 29(4).

      摘要 (1837) HTML (0) PDF 0.00 Byte (17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患病赤点石斑鱼苗,呈Beta诺达病毒阳性.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病鱼的脑、视网膜、脊髓有空泡.在脑部,空泡主要分布在端脑、间脑和小脑.受感染的细胞明显收缩、致密变化和嗜碱性.包涵体常为圆形,大小不一.透射电镜下,在感染细胞的细胞质可观察到含有病毒粒子的致密体.病毒粒子呈等面体,无外膜,直径为25~28 nm,随机分布在细胞质或在致密体内排列成晶格状.致密体大小不一.偶尔观察到较大致密体的外膜已破裂,病毒粒子被释放到细胞质.

    • 卤虫携带白斑综合征病毒的研究

      2005, 29(4).

      摘要 (1788) HTML (0) PDF 0.00 Byte (168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卤虫是虾、蟹苗种培育的关键动物性饵料,查清其能否携带白斑综合征病毒,对培育健康苗种至关重要.2002年7月至10月,自盐田中取野生卤虫,经暂养后选20尾抱卵雌虫,每尾置1个烧杯中,投喂单胞藻,产卵后取出亲体;20d后,每个烧杯中取5尾子一代个体,利用巢式体外DNA扩增技术对亲体和子一代成体进行WSSV病毒检测.检测结果显示:卤虫中可扩增出特异性的、与引物设计吻合的DNA片段;DNA测序分析表明,扩增片段的DNA序列与白斑综合征病毒序列一致;野生卤虫携带白斑综合征病毒的阳性率为58%,实验条件下野生卤虫后代的阳性率为43%;同一家系中,亲代与子代携带病毒的情况不完全一致,不能确定白斑综合征病毒可否通过繁殖,在卤虫世代间进行垂直传播.研究结果表明:卤虫很可能是白斑综合征病毒的携带者,苗种培育和养殖期间投喂卤虫可能造成虾、蟹感染白斑综合征病毒,卤虫检疫是培育健康苗种的关键措施.

    • 罗氏沼虾诺达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应用

      2005, 29(4).

      摘要 (1931) HTML (0) PDF 0.00 Byte (18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罗氏沼虾肌肉白浊病(whitish muscle disease of 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是一种发生在罗氏沼虾苗种阶段的流行病,发病虾苗出现肌肉白浊、白斑或白尾症状,死亡率高达60%以上.作者所在实验室在确定其病原是罗氏沼虾诺达病毒(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 Nodavirus, MrNV)的基础上,用MrNV免疫BALB/c小鼠,取小鼠脾细胞与SP2/0鼠骨髓瘤细胞融合,用间接ELISA筛选阳性孔,经有限稀释法克隆,得到12株能特异分泌抗MrNV的单克隆抗体(Mab)的杂交瘤细胞.注射小鼠,制备腹水单克隆抗体,ELISA效价为1∶105~106.亚型鉴定结果表明,有6株单抗为IgG1型,4株单抗为IgG2a型,2株单抗为IgG2b型.12株单抗与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和桃拉综合征病毒(TSV)均无交叉反应.挑选效价高的腹水单抗2B5,建立了检测罗氏沼虾诺达病毒的三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TAS-ELISA)法, 该方法检测灵敏度达0.98 ng左右.Wesrtern blot分析表明,2B5能与MrNV 43kD的外膜蛋白特异性结合.

    • 渔药恩诺沙星完全抗原合成方法及效果的研究

      2005, 29(4).

      摘要 (1964) HTML (0) PDF 0.00 Byte (17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牛血清白蛋白(BSA)和鸡血清白蛋白(OVA)为免疫用载体蛋白,匙孔血蓝蛋白(KLH)为包被抗原用蛋白,采用不同的方法合成完全抗原,对BALB/C小鼠进行免疫,并通过紫外光谱特征、抗血清检测等手段对完全抗原的合成效果进行了分析.实验表明蛋白-恩诺沙星偶联物的紫外光谱特征可以较为准确、简便地提示完全抗原的合成效果,并能够与抗血清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析结果吻合.用乙二胺(EDA)对载体蛋白进行处理,可以明显提高完全抗原的合成效果;而偶联方法对于不同载体蛋白的影响也存在差异,OVA采用活化酯法效果较好,而BSA采用碳二亚胺法得到的血清效价较高.

    • 罗非鱼特定腐败菌生长动力学模型和货架期预测

      2005, 29(4).

      摘要 (1808) HTML (0) PDF 0.00 Byte (198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有氧冷藏养殖罗非鱼为研究对象,建立和验证了用于预测冷藏罗非鱼微生物学质量和剩余货架期的特定腐败菌生长动力学模型.感官、总挥发性盐基氮(TVBN)评价和微生物生长动态分析表明, 罗非鱼在0~15 ℃贮藏中的特定腐败菌为假单胞菌,在0、5、10、15 ℃,感官货架期终点的假单胞菌数平均值为7.70?0.11 log10 cfu?g-1.假单胞菌在0、5、10、15 ℃的生长实验值用于建立生长动力学模型表明,Gompertz方程能很好地描述假单胞菌在0~15℃温度区域的生长动态.Nmax(最大菌数)受贮藏温度的影响不大,在4种温度下平均值在8.85?0.18 log10cfu?g-1.温度对μmax(最大比生长速率)和Lag(延滞时间)的影响,采用Belehradek方程描述呈现良好线性关系.用贮藏在3、8 ℃假单胞菌的生长实验值,验证建立的模型,偏差度为0.97~1.01,准确度为1.02~1.04,货架期预测值和实测值的相对误差分别为3.47%和-7.91%,显示建立的模型可以快速可靠地实时预测0~15 ℃贮藏罗非鱼的微生物学质量和剩余货架期.

    • 鲢、狭鳕鱼糜微波加热凝胶形成的动力学分析

      2005, 29(4).

      摘要 (1772) HTML (0) PDF 0.00 Byte (18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litrix)和狭鳕(Theragra chalcogramma)鱼糜为对象,在微波、水浴两种加热条件下,对鱼糜及鱼糜大豆蛋白复合素材试样的凝胶特性破断力值加以测定,进而考察不同加热方式下两种鱼糜的凝胶形成速度以及微波加热所需的活化能,并对试样能量吸收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鲢、狭鳕鱼糜微波加热凝胶形成速度比传统水浴加热高两个数量级,不同鱼种的鱼糜微波加热凝胶形成速度有一定的差异性(P>0.05).(2)微波加热下,欲达到相同的破断力值,鲢需要高于狭鳕1倍的活化能,两者对应的复合素材的活化能均小于相应的单一鱼糜试样.(3)与水浴加热相比,在能量吸收值相同的情况下,微波加热试样能达到更高凝胶破断力值.

    • >综述
    • 鱼类免疫增强剂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2005, 29(4).

      摘要 (2071) HTML (0) PDF 0.00 Byte (22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现代水产养殖业追求优质高产,但在大规模高密度的养殖生产中,往往会导致鱼体的抗应激能力下降,病害增多,成活率下降,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鱼类免疫机制及其病害防治方法已进行了大量研究,其中免疫增强剂因能增强机体抗疾病感染的能力,其免疫增强作用所需时间较短,且没有记忆成分,被认为是一种提高鱼体免疫活性及疾病抵抗力的有效方法,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淡水蚌类繁殖生物学研究进展

      2005, 29(4).

      摘要 (2150) HTML (0) PDF 0.00 Byte (20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淡水蚌类指瓣鳃纲(双壳纲)蚌科[ Unionidae(Bivalvia)]的贝类,全世界现有168个属,1000多种,其中珠蚌属(Margaritifera)是亚洲、欧洲和美洲大陆都有分布的淡水珍珠贝.

    • >研究简报
    • 东太平洋热带海域大青鲨繁殖生物学特征

      2005, 29(4).

      摘要 (1853) HTML (0) PDF 0.00 Byte (16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大青鲨(Prionace glauca)是一种大型中上层鲨鱼,隶属于真鲨目、真鲨科、大青鲨属.广泛分布在全球热带和温带海域,最大全长可达到300cm,在南海和东海亦有记录.该鱼生活在海洋上层和沿岸海域 .

    • 漂浮状态下重力式及碟形网箱锚绳受力特性的比较

      2005, 29(4).

      摘要 (2060) HTML (0) PDF 0.00 Byte (16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深水网箱养殖是海洋牧场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其发展及应用过程中出现了多种结构形式,其中以重力式和碟形深水网箱应用最为普遍

    • 闭合循环水产养殖系统生产过程中生物过滤器功能的形成

      2005, 29(4).

      摘要 (1963) HTML (0) PDF 0.00 Byte (18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生物过滤器对维持闭合循环水产养殖系统水质稳定起着核心的作用[1].生物过滤器在使用之前需要对生物膜进行培养、驯化,使生物过滤器有充分的硝化能力.

    • 双层浮球生物滤器设计及其水产养殖水处理性能试验

      2005, 29(4).

      摘要 (1977) HTML (0) PDF 0.00 Byte (17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工厂化水产养殖水体的处理主要包括增氧、分离(分离固体物和悬浮物)、生物过滤(降低BOD、氨氮和亚硝酸盐)、曝气(去除二氧化碳等)和杀菌消毒等处理过程.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