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29卷第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研究论文
    • 栉孔扇贝稚贝造血组织的研究

      2005, 29(2).

      摘要 (2134) HTML (0) PDF 0.00 Byte (15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石蜡切片和单克隆抗体的免疫组化方法,研究栉孔扇贝稚贝血细胞的分布和造血组织的定位.两种方法所得结果一致:在稚贝的外套膜、鳃、消化盲囊、闭壳肌、肾等处观察到大量血细胞,心脏位于消化腺与闭壳肌之间,闭壳肌、消化盲囊、肾等附近有血窦,血管分布于消化腺、胃、肾、直肠等处,有三个血窦,闭壳肌附近有一膨大突出的囊状组织,外被一层致密的结缔组织薄膜,其内壁血细胞密布层叠,分裂增生,形态多样,腔内充满了基质,靠近闭壳肌一侧有管道相通,并向闭壳肌等器官不断输送成熟的血细胞,该组织结构特点类似血细胞生发中心,并随着扇贝的生长发育逐渐膨大增生,据其结构特点及内部血细胞的形态、分布及免疫特性可初步定为栉孔扇贝稚贝的造血组织.

    • 0号柴油水溶性成分对僧帽牡蛎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2005, 29(2).

      摘要 (1868) HTML (0) PDF 0.00 Byte (13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实验条件下,将僧帽牡蛎分别置于含有0.5、2、5 mg?L-10号柴油水溶性成分的海水中,在污染后1、4、7、11、15 d采样,15 d后转入清洁海水中进行6 d的恢复实验,采样,观察消化腺和鳃脂质过氧化的程度.结果表明:(1)正常生理条件下消化腺和鳃也有一定程度的脂质过氧化,消化腺显著高于鳃;(2)脂质过氧化的程度随污染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并存在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可作为监测海洋石油污染的生物标志物;(3)解除污染后,脂质过氧化恢复到对照水平.

    • 两个人工雌核发育系鲢近交F1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2005, 29(2).

      摘要 (1669) HTML (0) PDF 0.00 Byte (15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RAPD技术对两个人工雌核发育系鲢近交F1遗传距离、遗传相似度及群体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用普通鲢和鲤作对照.结果表明:GSCⅠ、Ⅱ系近交F1系内个体间平均遗传相似度分别为0.972 2、0.980 7,高于对照鲢和鲤的0.954 6、0.872 7;两系近交F1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062 9、0.052 9,低于对照鲢和鲤的0.101 8和0.213 2,表明GSCⅠ、Ⅱ系系内近交的F1保持了较高的纯度.UPGMA和NJ系统树清晰反映了两个系近交F1与对照组个体间的相互关系.26个随机引物的RAPD扩增结果显示,5个引物OPG04、OPG17、OPP01、OPM11、OPM16可以扩增出区分两个系近交F1的特异标志带.

    • 快速近交对团头鲂遗传结构的影响和近交效应的估算

      2005, 29(2).

      摘要 (1746) HTML (0) PDF 0.00 Byte (14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RAPD技术定量分析了快速近交(全同胞近交,雌核发育)对团头鲂养育群体遗传结构的影响.经群体遗传学分析软件ARLEQUIN对RAPD图谱计算,在实测171个位点中,系统选育7代群体(F7)、全同胞近交4代群体(S4)及雌核发育2代群体(G2)的多态位点个数从大到小依次为F7(133)>S4(117)>G2(106);位点基因多样性从大到小依次为F7(0.30)>S4(0.28)>G2(0.24);根据这两个指标,一代雌核发育对基因纯合的影响力度为一代全同胞交配的3.3倍和6倍.3群体的群体内方差百分比为83.10%,群体问方差百分比为16.90%,固定性系数Fst(0.169)的P<0.0l,遗传差异极显著,证明同选育群体相比,近交群体的基因型发生了明显异化.通过试验估算的近交系数值低于理论上的近交系数值,应是环境影响的存在和作用所致.

    • 坛紫菜人工色素突变体的诱变与分离

      2005, 29(2).

      摘要 (2295) HTML (0) PDF 0.00 Byte (18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坛紫菜叶状体经一定剂量的60Co-γ射线辐射再培养一段时间后,出现了少量色素体颜色发生变异的细胞,它们呈点状无规则地镶嵌在野生型细胞中.培养3周后,色素变异细胞分裂并形成了不同颜色的细胞块,其颜色呈桔红、桔黄、浅黄褐、浅红、紫红、紫褐、黄绿、绿色等.在辐射剂量0~1 100Gy范围内,叶状体上色素变异细胞块的出现频率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加;但辐射剂量增至1 400 Gy时,色素变异细胞块出现的频率反而下降,说明1 100 Gy是合适的辐射剂量.在同一个叶状体的不同部位上色素变异细胞块出现的频率是不同的,从基部到稍部,随着部位的上移而逐渐增加.用酶解法把含色素变异细胞的叶状体细胞单个分离出来并进行离体培养,在它们的再生体中,出现了多种单色的色素突变叶状体,从中分离到tan(红褐色)、bor(深桔红色)、ceb(紫红色)、hon(枯草色)、cac(深黄绿色)等不同颜色的纯色突变体.从各单色突变体中分离出来的丝状体,其颜色与各自的叶状体相同.各突变体的丝状体成熟后,放散的壳孢子长成单色的F1叶状体,其颜色与各自最初的母体叶状体相同,说明所得到的上述突变体是稳定的色素突变体.

    • 长江三角洲主要水体水质污染的遥感研究

      2005, 29(2).

      摘要 (1764) HTML (0) PDF 0.00 Byte (160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用遥感技术来进行水环境监测是近年来常用的手段之一.由于不同污染水体的绿度、温度和透明度差异反映了物理场的不同,因此,在遥感技术中用NOAA/AVHRR气象卫星测定绿度、温度和透明度三类数据可完整地识别不同水体的水质变化.采用气象卫星的复合比值合成图像和色调-饱和度-明度变换技术,有效地反映长江三角洲主要水体的水质污染情况,并且可同上海市航空遥感综合调查与研究资料和太湖的水质研究资料互相印证,其水质类型可以用数据予以确定和解释.本研究反映了长江三角洲全区主要水体水质的宏观分布,为水质污染的宏观监测提供了依据,表明气象卫星在以水质研究为主的环境遥感中的优越性.它具有覆盖面广、时相连续、费用低廉的优势,宜于对大区域内具一定面积的水体作连续性的宏观监控观察,这是单一的航空红外或彩红外遥感技术无法相比的.但是,它存在着分辨率低的缺点,必须指出,在处理过程中在上海市、苏锡常、苏北的南通、泰州、东台等河流纵横的地区,显示了众多与苏州河、蕴藻浜相同的6级水异常点区,反映这些地区存在着广泛分布的水污染问题,它们将影响这些地区的可持续性发展.由于受NOAA气象卫星分辨率低的限制,无法精确标出它们的确切位置.因此,在应用中对污染剧化应予重点监控的部位可以按照需要开展适量的彩红外航空遥感、航天小卫星或资源卫星遥感,互相结合补充予以解决.

    • 南黄海三种石首鱼类的食性

      2005, 29(2).

      摘要 (2520) HTML (0) PDF 0.00 Byte (188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根据2000-2002年秋季和冬季在南黄海进行的定点底拖网调查,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黑鳃梅童(Collichthys niveatus)、皮氏叫姑鱼(Johnius belengerii)和小黄鱼(Pseudosciaena polyactis)的食物组成及其差异,摄食随海区、季节和体长的变化,以及3种石首鱼类摄食器官的形态差异对摄食的影响.结果表明:(1)3种鱼的优势饵料生物各不相同,食物组成存在显著差异;(2)3种鱼的食物组成均随海区和季节的不同而有显著的差异;(3)3种鱼的食物组成和饵料多样性都有明显体长变化,黑鳃梅童和皮氏叫姑鱼的饵料多样性随体长的增大而升高,小黄鱼则相反;(4)黑鳃梅童和小黄鱼种内不同体长间的食物重叠指数较高,而皮氏叫姑鱼则较低,3种鱼的种间食物重叠指数位于0.50~0.56;(5)主成分分析(PCA)表明,黑鳃梅童和小黄鱼摄食器官的形态特征与皮氏叫姑鱼存在一定的差异.

    • 东海区红娘鱼属种类组成及其分布特征

      2005, 29(2).

      摘要 (1963) HTML (0) PDF 0.00 Byte (157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根据1997-2000年东海底拖网渔业资源调查资料,分析了东海红娘鱼属Lepidorigla的种类组成和分布特征.调查中共出现7种:翼红娘鱼、贡氏红娘鱼、深海红娘鱼、岸上红娘鱼、日本红娘鱼、短鳍红娘鱼和斑鳍红娘鱼,其中深海红娘鱼、贡氏红娘鱼和短鳍红娘鱼为优势种类.7种红娘鱼主要分布于50~190 m水深范围内,利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分析发现其分布可分为两种类型:110 m以浅和110 m以深海域,相似性分析(ANOSIM)表明这两个海域红娘鱼属组成存在明显的差异.分布于110 m以浅海域的种类以翼红娘鱼和岸上红娘鱼为主,平均分布水深为87.9 m和103.1 m;.分布于110 m以深海域的种类以深海红娘鱼、短鳍红娘鱼、贡氏红娘鱼和日本红娘鱼为主,它们的平均分布水深为138.3 m、130.5 m、132.1 m和128.5 m.此外,还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ANOVA)检验红娘鱼属各种类间底层水温和底层盐度非生物环境因子之间的差异显著性.

    • 珠江河口及其附近水域银鲳生长与死亡参数估计

      2005, 29(2).

      摘要 (1752) HTML (0) PDF 0.00 Byte (126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珠江河口及其附近水域银鲳的生长与死亡参数进行估算,得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的相关参数为:L∞=36.0 cm,K=0.230,t0=-1.137;根据生长方程进一步计算得到自然死亡系数为0.586;20世纪90年代捕捞死亡系数为0.944,是20世纪80年代的近2倍;根据等渔获量曲线图分析,若在当前的捕捞规格(开捕叉长为12.0 cm)下仍维持现行的捕捞强度(捕捞死亡系数),资源将受到破坏,而且不符合经济效益的要求.依据性成熟特征,开捕叉长最小应为15.0 cm;综合考虑性成熟特征、当前可能的捕捞强度及经济效益,在提高产量而不破坏资源的前提下,建议珠江河口及附近水域银鲳的开捕叉长应由12.0 cm增加至15.0 cm.

    • 东海细点圆趾蟹数量分布的研究

      2005, 29(2).

      摘要 (2051) HTML (0) PDF 0.00 Byte (15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依据1998年5月(春)、8月(夏)、11月(秋)和1999年2月(冬)在东海26?00′~33?00′N,127?00′E以西海域的蟹类资源调查资料,分析了东海细点圆趾蟹(Ovalipes punctatus)数量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春、夏、秋和冬季调查海域细点圆趾蟹平均资源密度重量和个体数分别为65.00 kg?km-2、2076 ind?km-2,43.71 kg?km-2、395 ind?km-2,26.27 kg?km-2、643 ind?km-2和0.36 kg?km-2、7 ind?km-2.冬春季,东海北部近海细点圆趾蟹重量占蟹类总重量的一半以上,出现率和优势度远远高于其它水域,以产卵群体为主,是目前细点圆趾蟹最大的生产渔场.东海南部近海80~120m水深和北部外海80m以深海域,各有一个细点圆趾蟹的高数量分布区.细点圆趾蟹的生产旺汛在春季的3-6月.夏季由于该种渔获个体规格和经济价值较高,加上有一定的资源密度,也是较好的捕捞季节.该种虽然能够适应广泛的温度和盐度,但具有明显的温水种特征,在东海北部近海又具有较低盐度的分布趋向性.

    • 台湾海峡及其邻近海域游泳生物种类组成和资源现状

      2005, 29(2).

      摘要 (1981) HTML (0) PDF 0.00 Byte (18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00-2001年台湾海峡及其邻近海域游泳生物调查研究表明,该海域的游泳生物有497种,其中鱼类367种,甲壳类102种,头足类28种.种类数随纬度逐步增高而减少.鱼类区系属于印度-太平洋的中国-日本亚区.种类数的季节变化呈秋季>夏季>春季>冬季.相对生物量指数的季节变化,呈夏季>秋季>春季>冬季.而相对密度指数的季节变化呈夏季>春季>秋季>冬季.相对生物量指数和相对密度的优势种分别为中国枪乌贼和发光鲷.各站位月平均相对生物量指数分布为每网8.149(17站)~72.679 kg?h-1(23站),平均为每网27.089 kg?h-1.按渔场分,月平均相对生物量指数以闽南-台湾浅滩渔场>闽中渔场>闽东渔场;月平均相对密度指数分布为每网320(13站)~6 357 ind?h-1(30站),平均为每网136 ind?h-1.月平均相对生物密度指数闽南-台浅渔场>闽东渔场>闽中渔场.对渔业资源结构、种类组成变化和渔业资源现状及其开发利用程度进行了探讨.

    • Ca2 浓度对凡纳滨对虾稚虾生长的影响

      2005, 29(2).

      摘要 (1886) HTML (0) PDF 0.00 Byte (14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了Ca2 浓度对凡纳滨对虾稚虾生长的影响.实验保持盐度15和其它离子的浓度基本恒定,共设计了5个Ca2 浓度梯度,分别为60(R1)、180(R2)、750(R3)、3 750(R4)和7 500 mg?L-1(R5).经过35 d的养殖实验,结果表明:(1)不同Ca2 浓度的人工海水对凡纳滨对虾的存活率影响显著,R1组虾的存活率最低,为81.25%,显著低于R2、R3和R4的存活率;(2)5个Ca2 浓度下凡纳滨对虾生长速度不同,其特定生长率(SGRd)的大小顺序为:R3>R2>R1>R4>R5,其中R3的特定生长率(SGRd)显著高于其它4组,而R5的特定生长率(SGRd)显著低于其它4组;(3)各个处理组虾的摄食率(FId)与特定生长率(SGRd)的趋势相反,表现为R5>R4>R2>R1>R3,其中R5的摄食率显著高于R2、R1和R3的摄食率;(4)不同Ca2 浓度对对虾的食物转化率(FCE)影响显著.Ca2 浓度最大的R5组虾的食物转化率显著低于其它各组,而R3组虾的食物转化率显著高于其它各组;(5)各组虾的生长能、呼吸能和排泄能占摄食能的比例受不同Ca2 浓度的影响显著.本实验的结果表明,Ca2 浓度是通过影响凡纳滨对虾摄食和代谢率实现对其生长能积累影响的.在对虾养殖生产中,适当提高养殖水体的Ca2 浓度,可提高养殖效果.

    • 饵料蛋白质对中华绒螯蟹仔蟹消化酶活性及胰蛋白酶mRNA丰度的影响

      2005, 29(2).

      摘要 (1790) HTML (0) PDF 0.00 Byte (1547) 评论 (0) 收藏

      摘要:设计了蛋白质含量为45%、35%和25%的三种饵料,以鲜活饵料作对照,研究饵料蛋白质对中华绒螯蟹仔蟹(6?0.5g)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分别于饲养后第10天、20天和40天时取其肝胰腺,测定胰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结果表明:(1)肝胰腺胰蛋白酶活性在投喂鲜活饵料时,整个实验过程中无明显差异(P>0.05);三个实验饵料组蛋白质至第20天时对胰蛋白酶活性才产生显著影响,其中25%蛋白饵料组显著低于其它三个饵料组(P<0.05).(2)投喂鲜活饵料的仔蟹肝胰腺中淀粉酶比活力在第10d时为49.39 U?mg-1,此后逐渐递减;比较三个蛋白饵料组淀粉酶活性,发现淀粉酶活性自第10天起即受饵料蛋白质的显著影响(P<0.05),至第20天时45%蛋白饵料组比活力为23.85 U?mg-1,较其它两个蛋白饵料组及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而第40天时对照组和25%蛋白饲料组的淀粉酶比活力显著高于45%和35%二个蛋白饵料组(P<0.05).(3)胰蛋白酶mRNA丰度以25%蛋白饵料组为最低,仅0.140,与35%蛋白饵料组较为接近(P>0.05),而对照饵料组和45%蛋白饵料组的mRNA丰度分别为饲料3组的4.5倍和3.5倍,显著高于25%和35%两个蛋白饵料组(P<0.05).结果提示仔蟹饵料蛋白质对肝胰腺胰蛋白酶具有显著促进作用,mRNA丰度的变化反映了饵料蛋白质水平导致胰蛋白酶活性的变化是由基因转录水平的差异造成的.

    • 鱼粉水解物中小肽对幼龄草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2005, 29(2).

      摘要 (1699) HTML (0) PDF 0.00 Byte (13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用150尾3.74?0.23 g的草鱼作日粮中鱼粉水解物中小肽对幼龄草鱼生长性能影响研究.实验分为2组,每组75尾鱼,每25尾鱼饲于0.25m3的水族箱中,每组设3个平行水族箱.试验组日粮中添加0.5%鱼粉水解物 0.5%鱼粉,对照组为1%鱼粉,试验期56 d.结果表明,试验组草鱼其特定生长率、蛋白保留效率、饲料系数和血浆中镁含量与小肽总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草鱼日粮中添加一定比例的鱼粉水解物小肽可提高饲料表观消化率和蛋白消化率,增加血液循环中生物活性肽的含量,增加体内氮沉积,减少肝胰脏和肠系膜脂肪储积,从而提高机体对日粮中蛋白质的利用率.

    • 异育银鲫实验性免疫抑制模型的建立

      2005, 29(2).

      摘要 (1831) HTML (0) PDF 0.00 Byte (15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分别以每kg体重鱼注射0、1、10、20 mg环磷酰胺的剂量、每隔5 d给异育银鲫注射1次,共注射3次,第16天检测各组试验鱼外周血白细胞数量及吞噬活性、不同类型的白细胞数量变化、脾脏和头肾的溶菌酶活性、体外培养外周血B淋巴细胞分泌的IgM、IFN-α含量、外周血NK细胞杀伤功能及头肾、脾脏、外周血B淋巴细胞转化能力.结果表明,环磷酰胺剂量的增加可以使试验鱼外周血白细胞的数量包括各种类型的白细胞的数量、体外培养外周血B淋巴细胞分泌的IgM、1FN-α含量下降,脾脏和头肾的溶菌酶活性、外周血白细胞吞噬活性及头肾、脾脏、外周血B淋巴细胞转化能力降低.提出每kg鱼10 mg的环磷酰胺是建立异育银鲫实验性免疫抑制模型的适宜剂量.

    • 东海区拖网网囊网目选择性研究

      2005, 29(2).

      摘要 (2338) HTML (0) PDF 0.00 Byte (13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东海区拖网网囊网目对带鱼和小黄鱼的选择性试验,对拖网最适网囊网目尺寸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网囊网目45 mm,小黄鱼和带鱼的逃逸率均较低,渔获中兼捕大量当年生经济幼鱼;2.网囊网目54mm,小黄鱼的50%选择体长尚小于其优势体长组范围,带鱼的50%选择体长已部分进入其优势体长组范围;3.网囊网目65 mm,选择体长范围与选择鱼种的优势体长组范围基本一致.综合分析认为:目前东海区最理想的拖网网囊网目不小于60 mm.

    • 金枪鱼延绳钓捕捞作业状态的数值模拟

      2005, 29(2).

      摘要 (1786) HTML (0) PDF 0.00 Byte (14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一种基于有限元原理的非线性混合法被用于预测捕捞作业中的金枪鱼延绳钓的形状与张力,为渔具设计提供理论方法,并以期在设计阶段能替代传统的水槽模型试验,为实际渔业生产作业调整提供有益的技术参数.构成延绳钓渔具的绳索可以被一系列绝对柔软的被称为绳索要素的单元所模拟,因此,整个延绳钓渔具可以被看作为一系列绳索要素在其两端点通过无摩擦铰接连接而成的集合体.根据最小位能原理,可以导出描述系统平衡状态的非线性基本平衡方程式.利用Newton-Raphson方法,通过一系列的负荷-形状迭代法求解基本平衡方程式,可以获得海流作用下延绳钓渔具作业时的形状和张力分布的数值解.简化模型的回流水槽试验验证表明,本方法具有较好的计算精度和解的收束性与稳定性.

    • 蛇鲻冰藏和冻藏过程中鲜度指标的变化以及高压处理对其凝胶形成能的影响

      2005, 29(2).

      摘要 (2102) HTML (0) PDF 0.00 Byte (150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了蛇鲻(Saurida wanieso)冰藏和冻藏过程中K值、挥发性盐基氮(TVBN)、Mf Ca2 -ATPase全活性等鲜度指标的变化,并研究了高压加工法制备对蛇鲻鱼糕凝胶形成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冰藏过程中鲻鱼的鲜度急剧降低,其货架期仅为10d左右,冻藏过程中蛇鲻保藏90d,鲜度缓慢降低.随着K值和TVBN的增加,鲻鱼的凝胶形成能降低,MfCa2 -ATPase全活性与凝胶形成能关系不明确.通过加热处理,冰藏和冻藏的蛇鲻能保持正常凝胶形成能的时间分别为6d和60d,而高压处理蛇鲻能保持正常凝胶形成能的时间分别为至少14d和90d,高压处理能够显著提高蛇鲻的凝胶形成能从而延长其可利用期限.

    • 温度和频率对鱼糜介电特性的影响

      2005, 29(2).

      摘要 (1741) HTML (0) PDF 0.00 Byte (15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同轴探针方法分别测定了30~80℃,频率320~2 960 MHz内罗非鱼鱼糜和阿拉斯加狭鳕鱼糜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失率.频率一定时,两种鱼糜的介电常数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在相同的温度下,频率增加,鱼糜的介电常数反而减小.频率升高使两种鱼糜的介电损失率先减少后增加,分别在890 MHz(罗非鱼鱼糜)和1 350 MHz(狭鳕鱼糜)出现拐点.温度与介电损失率的相关性与频率有关,拐点频率之前,温度与介电损失率成正相关性,而大于拐点频率时,则成负相关性.本研究提出了两种鱼糜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失率关于温度和频率的预测方程,预测值与实验值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两种鱼糜的穿透深度在915 MHz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在2 450 MHz时则正好相反.鱼种的差异对鱼糜介电特性和穿透深度有较大影响.SPSS软件可以对鱼糜的介电特性进行有效预测.

    • 鱼肉蛋白质在双轴湿挤压过程中系统运行稳定性的拟合模型

      2005, 29(2).

      摘要 (1679) HTML (0) PDF 0.00 Byte (140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Clextral BC-45型双轴挤出蒸煮机对鱼肉蛋白质进行湿挤压蒸煮处理,研究挤压蒸煮操作的过程参数对挤压机系统运行稳定性的影响.主要研究的3个操作参数分别是末段腔体温度,螺杆转速以及喂料湿度.采用可旋转中心复合设计,每一个变量设5个水平.运行电流为目标函数,记录每个运行过程中相应的电流读数.研究结果用响应面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得到响应曲面和等高线.建立回归拟合方程.结果表明,螺杆转速和喂料湿度对挤压机系统运行均有影响,提高螺杆转速和喂料湿度都会降低系统运行电流.在本实验范围内的腔体温度对系统运行的影响不明显.系统运行电流对所研究的3个操作参数的回归拟合方程的相关系数R2=0.992,拟合的统计模型具有很高的可信度

    • >综述
    • 鱼类几种新型免疫因子的研究进展

      2005, 29(2).

      摘要 (1714) HTML (0) PDF 0.00 Byte (16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与人类和高等脊椎动物相比,鱼类免疫因子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进展较快.近年来已发现了多种新的免疫因子并克隆了其基因,对它们的结构与功能也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这为人们深入了解鱼类免疫系统的发生,探讨免疫因子的分子起源与进化等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对当前鱼类中报道的几种新型免疫因子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研究简报
    • 卫星遥感北太平洋渔场叶绿素a浓度

      2005, 29(2).

      摘要 (2027) HTML (0) PDF 0.00 Byte (167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海洋叶绿素a(Chla.)含量是了解世界海洋中地球生物化学循环的基础和估算海洋生产力的基本指标,是判断水域的肥瘠程度和评价水域渔业潜在生产力的基本依据.富集浮游植物的海域是海洋食植动物的大密度存在和水产资源丰富存在的基础,许多鱼类如金枪鱼等中上层鱼群集在锋面两侧或涡旋,这些特征与营养盐供给或混合层深度变化相关.北太平洋渔场已成为我国远洋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1],卫星遥感技术可以实现大面积同步的观测和一年四季连续的观测,是测定北太平洋渔场海洋叶绿素a的最有效方法.

    • 大菱鲆胚胎的玻璃化冷冻保存

      2005, 29(2).

      摘要 (1959) HTML (0) PDF 0.00 Byte (130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金属硫蛋白基因对转基因鲤及实验动物体内重金属累积的影响

      2005, 29(2).

      摘要 (1815) HTML (0) PDF 0.00 Byte (14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模仿自然繁殖条件下的黄鳝人工繁殖试验

      2005, 29(2).

      摘要 (2008) HTML (0) PDF 0.00 Byte (198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