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0年第24卷第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研究论文
    • 胡子鲶鳃扫描电镜的观察

      2000, 24(2).

      摘要 (1721) HTML (0) PDF 0.00 Byte (16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应用扫描电镜对胡子鲶鳃表面形态结构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对其丝状鳃、片状鳃与枝状鳃的表面形态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对三种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 泥蚶受精过程的细胞学荧光显微观察

      2000, 24(2).

      摘要 (1770) HTML (0) PDF 0.00 Byte (185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荧光染色剂DAPI 己固定的泥蚶成熟卵和受精卵进行染色的方法, 在显微镜下观察泥蚶 受精细胞学过程。通过DAPI 的染色, 在荧光显微镜下可清楚观察到, 泥蚶的成熟未受精卵处于第一次成熟 分裂的中期, 精子入卵后成熟分裂再次启动, 释放出第一和第二极体, 完成成熟分裂。部分受精卵的第一极体 有极明显的分裂现象。精子入卵的部位是随机的, 且自精子入卵至成熟分裂完成, 入卵的精子在形态等方面 将发生一系列变化, 形成雄性原核。雌雄原核形成后均具有极明显的膨大现象。并且在系列的样品中可观察 到, 在雌雄原核联合的过程中具有雄性原核向雌性原核移动的趋势。

    • 中华绒螯蟹促雄腺的结构与功能

      2000, 24(2).

      摘要 (2022) HTML (0) PDF 0.00 Byte (19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应用组织切片、组织化学、电镜及体外培养技术研究了中华绒螯蟹促雄腺的结构与功能。结果 表明, 中华绒螯蟹促雄腺1 对, 呈不规则索状, 位于近阴茎基部射精管的表面, 由许多实心腺泡组成; 腺体结构 与个体精巢发育周期密切相关, 可明显划分为增殖期、合成期和分泌期3 个发育时期; 腺细胞以全浆方式分泌 激素, 茚三酮) ) ) Schiff 反应、磷钼酸法反应呈阳性, 推断分泌激素中主要含蛋白质和脂类2 种化学成分; 体外 共培养实验证明, 促雄腺具有促进精子发生与排放及抑制卵母细胞成熟的功能。

    • 中华绒螯蟹卵巢快速发育期内脂类积累以及对抱卵的影响

      2000, 24(2).

      摘要 (1829) HTML (0) PDF 0.00 Byte (19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报道中华绒螯蟹卵巢快速发育期内( 9 月初至12 月初) 脂类积累及对抱卵的影响。结果 表明: 在这一时期, 卵巢重量和脂肪含量都迅速增加, 增加的脂肪中, 中性脂( NL) 主要是甘油三酯和胆固醇, 磷脂( PL) 主要是卵磷脂和脑磷脂, 且NL 或PL 在总脂的比值比较稳定; 无论是NL 还是PL, .3 系列的多不饱 和脂肪酸( 主要是C20B5和C22B6) 的百分组成都显著增加, 而.6系列的( 主要是C20B4) 百分组成则显著降低; 不能 够抱卵的成熟蟹卵巢脂类组成与正常成熟至抱卵的蟹相比, 具有较低含量的磷脂, 脂肪酸组成中, 长链多不饱 和脂肪酸相对百分含量, 如c20B5和C22B6也较低。

    • 中华乌塘鳢精子的生物学特性及其超低温保存

      2000, 24(2).

      摘要 (1818) HTML (0) PDF 0.00 Byte (17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中华乌塘鳢精子激活的生理生态学进行了研究, 探讨了中华乌塘鳢精子超低温保存方法。 中华乌塘鳢精子激活的适宜盐度为5~ 15; 其精子的激活不仅与激活溶液盐度有关, 而且与激活溶液的离子 成份有关, 激活溶液中K+ 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对精子的活动有抑制作用; 中华乌塘鳢精子对pH 的适应性 强, 在pH 5. 5~ 9. 5 范围内, 激活率均在70%以上, 尤以中性及弱酸性条件下的激活率最高, 在pH 6. 0 时精子 活力最好。使用筛选出的精子保存液, 以二甲亚砜( DMSO) 为抗冻保护剂, 采用快速冷冻和解冻方法, 成功地 进行中华乌塘鳢精子超低温保存, 解冻后的中华乌塘鳢精子激活率达90%以上, 受精率达80%以上。

    • 鲤脑垂体匀浆液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_省略_性腺激素及性类固醇激素含量的影响

      2000, 24(2).

      摘要 (1864) HTML (0) PDF 0.00 Byte (236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雄鳗注射5~ 6 次、雌鳗注射9~ 10 次鲤脑垂体匀浆液( CPE) +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 能分别诱导精巢和卵巢发育成熟。在雌雄鳗鲡, 注射CPE HCG 可显著增加端脑、间脑、中脑和下丘脑 mGnRH 的含量, 而对后脑和延髓mGnRH 的影响较小; 注射CPE HCG 增加雄鳗后脑和延髓cGnRH- ò 含量, 对雌鳗脑区cGnRH- ò 则无显著影响。雌雄鳗鲡每次注射CPE HCG 后1 天, 血清促性腺激素( GtH) 急剧上 升, 10 天后逐渐下降, 但雌鳗在注射7 次后10 天血清GtH 水平仍然显著高于相应对照组。雄鳗注射CPE HCG 1~ 4 次后, 血清睾酮浓度无显著变化; 雌鳗每次注射CPE HCG 后, 血清睾酮浓度升高并一直维持在较 高水平。雌鳗血清17B- 雌二醇浓度在注射4~ 6 次期间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注射7 次后显著上升。

    • 山东沿海褶牡蛎与太平洋牡蛎等位基因酶的遗传变异

      2000, 24(2).

      摘要 (1713) HTML (0) PDF 0.00 Byte (20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水平淀粉凝胶电泳技术研究了山东沿海莱州( LZ) 、俚岛( LD) 和青岛( QD) 三地褶牡蛎 自然群体以及荣成的太平洋牡蛎( TP) 养殖群体的等位基因酶遗传变异。进行测试的9 种酶中共检测到20 个 位点。LZ 与QD 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为60. 0%, 其余两群体均为55. 0%。LZ、LD、TP 和QD 各位点平均有 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1. 422 ? 0 . 165 、1. 238 ? 0 . 0 85、1. 207 ? 0. 086 和1. 326? 0. 119。平均杂合度观 察值分别为0. 216 ? 0. 050、0. 165 ? 0. 036、0. 139 ? 0. 034 和0. 195 ? 0. 042。结果表明, LZ 和QD 群体的遗传变 异水平高于LD 和TP 群体。同时, 各群体中普遍存在杂合子缺失现象。太平洋牡蛎群体与其它三个褶牡蛎 群体的遗传距离很小, 甚至小于莱州和青岛的两个褶牡蛎群体间的遗传距离0. 050 0, 尤其是与俚岛褶牡蛎群 体遗传相似度最大, 遗传距离小于其它各群体之间的距离, 仅为0. 009 9。

    • 东吾洋中国对虾小规格仔虾种苗放流技术及其增殖效果

      2000, 24(2).

      摘要 (1751) HTML (0) PDF 0.00 Byte (17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根据1986~ 1995 年在东吾洋放流的97 948 万尾中国对虾种苗资料, 研究了仔虾种苗放流技 术和增殖效果。结果表明, 只要掌握好种苗放流技术, 加强海区管理, 直接放流未经中间暂养培育, 平均体长 在10mm 以上的仔虾种苗, 年平均回捕率可达5. 26%, 增殖效果十分显著。

    • 烟台浅海区不同养殖系统养殖效果的比较

      2000, 24(2).

      摘要 (1634) HTML (0) PDF 0.00 Byte (185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于1998 年4 月5 日至6 月23 日, 在山东省烟台市四十里湾海区进行了3 种养殖模式养殖效 果比较的模拟实验。在该海区岸边建立了栉孔扇贝( Chlamys farreri ) 单养, 栉孔扇贝和海带( Laminaria japonica) 混养, 栉孔扇贝、海带和刺参( Apostichopus jap onicus ) 混养等3 个系列、9 个养殖系统和1 个对照系统 ( 5. 0m @ 2. 0m @ 1. 0m, 日换水量100%) , 进行对比实验。定期观测环境和营养盐的变化, 栉孔扇贝、海带和 刺参的存活和生长状况等。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扇贝单养和贝藻参混养模式栉孔扇贝的生产力分别 为: 0. 56 g / m 2#d 和0. 78g/ m 2#d; 贝藻参混养模式刺参的生产力为0. 70g / m 2#d。单养栉孔扇贝生长速度比贝 藻混养和贝藻参混养模式中栉孔扇贝的生长速度要慢, 贝藻参混养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高于扇贝单 养和贝藻混养。如不考虑其它滤食性动物的影响, 从测得的养殖容量可以推算, 单养和贝藻参混养模式中栉 孔扇贝养殖密度可达21 个/ m2 和23 个/ m2。贝藻混养和贝藻参混养模式中海带适宜的养殖密度为0. 68 棵/ m2 和0. 71 棵/ m2 , 刺参的适宜放养密度为2. 0 个/ m2。

    • 鳜塘水体生态因子的计算机模式识别法应用

      2000, 24(2).

      摘要 (1603) HTML (0) PDF 0.00 Byte (17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应用计算机模式识别技术研究鳜塘水体中溶氧量与九项生态因子间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 不同塘或不同时期其生态因子差异较大。在高维空间中, 高、低溶氧量两类样品点聚集在不同的区域, 周界清 晰、分类十分成功, 表明池塘水体溶氧量与水中多项生态因子间存在显著规律性。用模式识别优化技术求得 维持稳定的高溶氧状态的9 项生态指标值, 优化生态因子的溶氧预报值大于8. 4mg / L。水体溶氧量与其它九 项因子成多元的二次函数关系, 其模型复相关系数R= 0. 97。对测量点溶氧量的回代准确率为93. 9%。

    • 甲藻赤潮对养鲍业的危害及其防治探讨

      2000, 24(2).

      摘要 (1763) HTML (0) PDF 0.00 Byte (1764) 评论 (0) 收藏

      摘要:1998年5月17日-1998年6月6日在福建省连江县苔录镇后湾海域发生一起由裸甲藻等引起的赤潮,对鲍鱼养业造成严重危害,初步断定:引起鲍鱼死亡的原因是由于裸甲藻等赤潮生物分泌了某种毒素。并对赤潮在陆上养鲍业上的治理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20mL/m^3甲醛溶液可杀伤甲藻等赤潮生物,但不能解体该赤潮生物;0.1-0.5g/m^3KMnO4可完全治理该种赤潮生物所引起的鲍鱼死亡现象。

    • 中华鳖对T3菌苗的回忆应答

      2000, 24(2).

      摘要 (1590) HTML (0) PDF 0.00 Byte (177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证明用T3菌苗免疫的中华鳖具有回忆应答反应,它的回忆应答介于鱼类和哺乳类之间,具有以下特点:(1)回忆应答与初次应答的IAT峰值差异明显,比率可达2左右;(2)抗体生成速度较快,第16天左右IAT可达峰值水平,IAT峰值下降速度明显低于生成速度;(3)与初次应答相比,回忆应答抗体形成的速度较快,而消失的速度较慢。

    • 斑节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部分基因组文库及核酸探针检测法

      2000, 24(2).

      摘要 (1684) HTML (0) PDF 0.00 Byte (18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分离纯化白斑综合症病毒( WSSV) 粒子, 抽提病毒DNA, 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 或Sal .酶切后, 克隆入质粒pBluescript òKS 中, 从而建立了WSSV 部分基因组文库。估计WSSV 基因组DNA 在 165kb 以上。将WSSV EcoR. 克隆片段标记制备为探针, 进行Southern 杂交、打点杂交和原位杂交, 其结果证 明了克隆片段对WSSV 特异, 并为检测WSSV 提供了方法。通过对部分基因组文库序列分析发现,WSSV 核 酸序列与已知杆状病毒核酸序列的同源性低, 与GenBank 中已有病毒核酸序列比较都无较大同源性, 说明 WSSV 不属于杆状病毒科, 目前只能列为未分类的无脊椎动物病毒, 其分类地位尚需更多证据方能确定。

    • 中华鳖气单胞菌菌细胞苗和菌化学成份疫苗研制

      2000, 24(2).

      摘要 (1595) HTML (0) PDF 0.00 Byte (15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分离自中华鳖的嗜水气单胞菌Ah961004、Ah970516 与温和气单胞菌As970510 菌体及其 上清制备来活菌细胞苗和化学成份疫苗。肌肉注射中华鳖进行免疫, 加强免疫15d 后, 用菌株Ah961004 腹腔 注射进行攻击, 观察20d 。结果表明, 温和气单胞菌As970510 株的菌苗及其胞外分泌物(ECP)苗组和嗜水气单 胞菌Ah961004 株的外膜成份组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攻击的保护率最高, 分别为87 .5%和75%, 而其它疫苗组的 保护率均在50%以下。

    • 鳜鱼病毒核酸的初步分析

      2000, 24(2).

      摘要 (1566) HTML (0) PDF 0.00 Byte (155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取鳜鱼病毒核酸,分别用DNase、RNase和绿豆芽核酸酸处理表明,该病毒为双链DNA病毒,用带EcoRⅠ酶切位点的随机引物扩增病毒核酸,获得扩增核酸带谱。经低熔点琼脂糖回收PCR产物,与质粒pUC19连接,获得三个重组子,已经对两个小插入片断进行了序列分析,插入序列分别为369bp和450bp。GenBank检测显示,尚未有类似的序列报导。

    • 贻贝等六种软体动物磷脂的比较

      2000, 24(2).

      摘要 (1718) HTML (0) PDF 0.00 Byte (14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紫贻贝、栉孔扇贝、褶牡蛎、杂色哈、缢蛏、毛蚶六种贝类的磷脂作了比较研究,对它们的出肉率、总脂、中性脂、极性脂、磷脂及其组分、脂肪酸的组成做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六种贝类的磷脂特性有一定的差异、牡蛎中磷脂酰肌醇含量特别高。心磷脂只有牡晟和毛蚶中被检测出,毛蚶中含PEA,而无DHA。六种贝类共同特点是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之和在70%左右。

    • 马氏珠母贝肉的营养成分及其游离氨基酸组成

      2000, 24(2).

      摘要 (3779) HTML (0) PDF 0.00 Byte (32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马氏珠母贝肉的营养成分及游离氨基酸组成进行了较系统的食品化学特性研究。结果表 明: 马氏珠母贝含粗蛋白74. 9%( 干基) , 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中, 富含Glu( 2. 21%) 、Asp( 1. 45%) 、Gly( 1. 01%) 等呈味氨基酸; 蛋白质营养价高, 氨基酸价为82, 第一限制氨基酸是含硫氨基酸( 1973 年FAO/WHO 标准) ; 无机盐含量丰富, 尤其是微量元素Zn 和Se; 游离氨基酸中, 牛磺酸含量最高达1. 38%, 占总量的74%。

    • >综述
    • 我国鱼类引种研究的现状与对策

      2000, 24(2).

      摘要 (1720) HTML (0) PDF 0.00 Byte (25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