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1年第15卷第4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研究论文
    • 西埔湾黄鳍鲷精子发生和形成

      1991, 15(4):302-307.

      摘要 (2055) HTML (0) PDF 1005.42 K (19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在超微结构水平上,着重研究了西埔湾黄鳍鲷精子发生和形成过程中各级精细胞形态结构的变化、线粒体和高尔基体等细胞器的演变特点以及精巢内一些体细胞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研究结果证实了黄鳍鲷雄性性腺能在半封闭的西埔湾内发育成熟。精子发生和形成可分为原始精原细胞、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和精子形成等6个发育阶段。成熟精子由头部、中段和尾部组成,头部近圆形,细胞核呈马蹄形,核内染色质高度浓缩,核上方不具顶体。尾部轴丝为“9×2+2”结构。

    • 斑点叉尾鮰胚胎和幼苗发育的观察

      1991, 15(4):308-316.

      摘要 (1838) HTML (0) PDF 679.93 K (16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斑点叉尾鮰卵为圆球形、桔黄色,属于沉性,透明并具有粘性,卵与卵之间的粘性较强,产出时互相粘合成不规则的块状。卵的平均直径为3.457 mm,受精卵在水温 25.5—29℃时,出膜时间为146小时56分钟(6 天以上)。孵化出膜的仔鱼呈金黄色,卵黄桃红色,体较透明,体全长 7.89—8.13 mm,平均为7.95 mm。出膜4天后,开始摄食,转入混合营养阶段,10天左右器官分化完善。出膜后仔鱼集群堆积于水体底部。眼晶体、黑色素和嗅囊出现,心脏形成和搏动,内耳、尾和胸鳍原基形成,开始血液循环及红色素,鳃弓、鳃丝和鳃盖原基形成,消化道、肛门和肝脏等均在出膜之前形成。

    • 草鱼出血病的电镜观察

      1991, 15(4):317-321.

      摘要 (1742) HTML (0) PDF 839.21 K (1765) 评论 (0) 收藏

      摘要:草鱼出血房是由呼肠孤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传染病,由于病鱼小血管受损引起全身性出血,并造成内脏器官和体壁肌肉组织局灶性病变。电镜观察表明病变细胞内各种细胞器的数量较正常细胞显著减少,形态结构也遭损坏。质膜的三层结构模糊不清,及至解体消失。与机体代谢密切相关的粗面内质网、滑面内质网、线粒体和高尔基复合体的数量减少及结构受损,使蛋白质、糖类和脂质合成及分解等一系列细胞代谢活动不能正常进行,加速了病鱼死亡。

    • 海蜇的人工工厂化育苗

      1991, 15(4):322-327.

      摘要 (1850) HTML (0) PDF 485.89 K (15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海蛰碟状体经4个多月的室内培养达性成熟,产卵持续时间可达30~40天之久,浮浪幼虫变态为螅状幼体,一天后开口。螅状体越冬水温达5℃以下时,螅状体呈半休眠状态,投饵量为适温时的十分之一。越冬后水温回升到10℃以上时,开始出现横裂现象,12℃时开始放散碟状体,单位水体出苗量为9.0~10万只/米3

    • >研究简报
    • 中国对虾的组织培养

      1991, 15(4):328-331.

      摘要 (1759) HTML (0) PDF 808.33 K (16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前组织细胞培养研究迅速发展,已被应用于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生物学的各个领域中。在鱼类组织培养方面的研究已逾三十余载,据Wolf和Mann统计,国外从冷水性鱼和温水性鱼获得细胞株(系)共61个。无脊椎动物组织培养研究工作进展则较为缓慢,自Grace从鳞翅目昆虫Antheraeaeucalypti建立首株细胞后,昆虫组织培养才进一步活跃起来。迄今国外甲壳动物组织培养仅有零星报道,对虾科的则更属罕见。

    • 台湾海峡拖网渔业技术经济的初步评析

      1991, 15(4):332-337.

      摘要 (1678) HTML (0) PDF 442.64 K (16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台湾海峡是东海南部拖网渔船的主要作业渔场之一。六十年代以前,福建省拖网渔业产量在全省海洋捕捞产量中所占比重甚小。但自七十年代起,拖网渔业广泛采用导航助渔仪器,使拖网渔业得到迅速发展。1980年福建省拖网渔业产量为39,844吨,仅占全省海洋捕捞总产量的11.6%。

    • 水温对日本沼虾摄食的影响

      1991, 15(4):338-343.

      摘要 (2097) HTML (0) PDF 2.42 M (14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日本沼虾是我国主要的淡水经济虾类,其人工养殖业正在迅速发展。但由于目前采用的养殖工艺与技术尚不完善,不能满足其生态习性要求,单位面积产量还很低。因此,进行经济虾类生态学尤其是摄食生态学的研究对于充分发挥饲料的营养作用,降低饲料系数,提高养殖业的经济效益是非常重要的。本文报导日本沼虾摄食生态学的一些研究结果。

    • 佛耳丽蚌的年龄与生长

      1991, 15(4):344-347.

      摘要 (1894) HTML (0) PDF 267.93 K (19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佛耳丽蚌(Lamprotula mansuyi)是大型的稀有淡水经济贝类。与其它丽蚌相比,佛耳丽蚌贝壳大而厚实,是生产大型珍珠核和制作贝雕工艺品的优良材料,而且利用该蚌能培育大型的天然珍珠。因此,该蚌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关于佛耳丽蚌年龄与生长的研究,至今未见报道。为此,作者从广西左江搜集了大量的样本,对佛耳丽蚌的年龄与生长进行了研究,旨在探讨其生长规律,为养殖生产提供参考。

    • >综述
    • 鱼类早期生活史研究与其进展

      1991, 15(4):348-358.

      摘要 (3570) HTML (0) PDF 3.14 M (27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鱼类早期生活史的研究,主要涉及卵和仔鱼发育,仔鱼最佳饲养条件、饵料密度、营养、生长、临界期、饥饿、捕食、环境耐力和毒性反应等和渔业密切相关的诸因子,是鱼类自然资源繁殖保护和养殖业苗种培育的基础。近二、三十年来,鱼类早期生活史研究已成为水产科学的一个崭新领域,在国际上受到广泛重视并迅速发展。国际海洋开发理事会(ICES)曾三次举行鱼类早期生活史学木讨论会,分别由Blaxter(1974)、Lasker和Sherman(1981)以及Blaxter等(1988)主持。

    • >研究论文
    • 海水中四种重金属对蒙古裸腹溞的毒性

      1991, 15(4):273-282.

      摘要 (1914) HTML (0) PDF 696.37 K (150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反映了Hg2+,Cu2+,Cd2+,Cr(6)对蒙古裸腹溞(Moina mongolica Daday)的存活、生长、生殖及内禀增长率(rm)毒性的研究工作。得出这四种重金属对该溞的48hrLC50分别为 0.00334、0.0888、3.89、4.24mg/l。文中还反映了这四种重金属的不同混合方式对蒙古裸腹溞生长、生殖和内禀增长率的毒性。两种金属混合后的毒性加强(Hg/Cu 除外);三种和四种金属的混合毒性低于两金属的混合毒性。

    • 人工饲养条件下甲鱼的生长

      1991, 15(4):283-290.

      摘要 (2032) HTML (0) PDF 2.69 M (186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常年保持25—30℃温度,人工饲养的甲鱼,生长速度加快。个体重为4.2—4.5克的稚甲鱼,通过365—414天饲养,可养成308.4—342.3克的成甲鱼;在面积为66.7平方米的生产池,群体产量达 141.2—198.5公斤;成活率为 80.66—87.50%。在饲养过程,50 克以下的稚甲鱼,生长缓慢;当个体重在50克以上,生长速度加快;在相同饲养条件下,个体之间生长速度有差异。自然界甲鱼的性比约为1:1,在人工饲养下,雄体生长速度超过雌体。

    • 滆湖网围养殖后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

      1991, 15(4):291-301.

      摘要 (1981) HTML (0) PDF 2.80 M (135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通过对 1985年—1989年滆湖水质营养状态及此期间网围养殖规模和投饵情况调查结果的评价,分析了网围养殖对滆湖水体营养状态的影响。研究结果是:目前滆湖水质处于中营养(前期)状态。网围养殖后,加快了水体富营养化进程,但速度较同类浅水型湖泊缓慢。并根据对研究结果的分析提出了应采取的对策。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