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9年第13卷第3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病害防治专辑
    • 第二届亚洲水产学术会议(1989.4.17~22)在日本东京召开

      1989, 13(3):200-200.

      摘要 (1742) HTML (0) PDF 93.74 K (15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来自许多国家共约450名代表参加了这次盛会。出席人数以日本为最多,195名。我国47名(大陆10人)。菲律宾44名。来自亚洲国家和地区的还有印度、印尼、泰国、马来西业、新加坡、斯里兰卡、香港、科威特、孟加拉和尼泊尔的代表们;国际方面有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英国、法国、挪威,瑞典、希腊、巴西和苏丹等等15个国家的40名代表与会。

    • >研究论文
    • 黄、东海越冬鳀鱼的分布与水文条件的关系

      1989, 13(3):201-206.

      摘要 (2039) HTML (0) PDF 415.53 K (18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越冬鳀鱼密集区主要分布于最适水温(11~13℃)水平梯度大的冷水或暖水舌锋区,其水平位置,范围大小和鱼群密集程度随最适水温分布趋势的逐月变化和年际变化而发生变化。 鳀鱼垂直分布有昼夜变化。在无温、盐跃层水域,白天鳀鱼分布于中下层或近底层,且易集成小群;夜间鱼群分散,几乎分布于整个水层。但在有温、盐跃层的水域,因受跃层的影响,鳀鱼常常分布于跃层之上的水层。

    • 池塘中亚硝酸盐对草鱼种的毒害及防治

      1989, 13(3):207-214.

      摘要 (3302) HTML (0) PDF 587.00 K (230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亚硝酸盐对草鱼种有很高的毒性,特别是水温超过30℃以上时。它主要是诱导草鱼血液中的血红蛋白转变为高铁血红蛋白,高铁血红蛋白超过血红蛋白总量的23.0%时,容易诱发草鱼出血病。随着草鱼血液中高铁血红蛋白的增高,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逐渐减少。池中亚硝酸盐氮含量到0.099±0.03毫克/升时,草鱼会出现出血病。清除水中亚硝酸盐氮的方法是在池塘中施加次氯酸钠,亚硝酸盐氮超过0.15毫克/升时,最好在池塘中先施加熟石灰,然后施加次氯酸钠,且以分次施用,效果较好。

    • 黄海区远东拟沙丁鱼的种群研究

      1989, 13(3):215-219.

      摘要 (2035) HTML (0) PDF 397.60 K (15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自从远东拟沙丁鱼在我国开发以来,引起了水产界的广泛重视,但关于其种群研究的文章尚未见到。依作者近几年对黄海区远东拟沙丁鱼的研究,该区远东拟沙丁鱼有两个群体,即一个是产卵群体,一个是索饵群体。本文则是用判别分析和逐步判别的统计学方法研究远东拟沙丁鱼的种群。计算结果表明,这两群标本之间都存在着统计学上的明显差异性。特别在利用对鱼类种群鉴定起决定作甩的计数性状进行判别时,差异的显著水平更高,其F值为116.93,回判成效为98.65%,证实了黄海远东拟沙丁鱼隶属于两个不同的种群。

    • 南四湖的水生生物和渔业生态初析

      1989, 13(3):220-229.

      摘要 (1881) HTML (0) PDF 319.99 K (13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南四湖是指位于山东省南部的微山、昭阳、独山和南阳四个湖,现有水面11.9万公顷。目前的平均鱼产量是94.05公斤/公顷。1983—1984 年我省对该湖进行了全面的渔业资源调查。南四湖的溶氧含量平均为 8.71毫克/升,pH为 7.1—9.7。湖水中的磷酸盐是0.0108毫克/升,三态氮是0.465 毫克/升。水生维管束植物的生物量是 2584.2毫克/米2,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平均生物量分别为1.709和0.601毫克/升,底栖动物的平均生物量是92.65克/米2。鱼类的优势种类是鲫鱼、黄颡鱼、乌鳢、红鳍鲌、长春编、鲶鱼、鲤鱼。并为开发它们提出了初步建议。

    • 鲤鲫移核鱼与散鳞镜鲤杂交优势及遗传性状的研究

      1989, 13(3):230-238.

      摘要 (1844) HTML (0) PDF 1.14 M (15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研究将鲤鲫移核鱼进行有性杂交,使其遗传性状得到改良,效果显著。试验材料为鲤鲫移核鱼 F2(以下简称移核鱼)和散鳞镜鲤(以下简称镜鲤),经杂交获 F1(以下简称颖鲤)。当年颖鲤个体增重平均比双亲快 47%,群体增重平均快 109%;二冬龄个体增重平均快60.1%,群体增重平均快75.11%。颖鲤含肉率为74.58%,移核鱼和镜鲤为61.7%与72.21%。颖鲤和父母本肌肉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8.35%,17.37%和16.95%。模糊数学聚类分析表明,颖鲤及其反交在体高、体厚、头长等性状均偏向移核鱼,尤其偏向其雌性个体。

    • 中国丝鰕虎鱼属之一新种

      1989, 13(3):239-243.

      摘要 (2081) HTML (0) PDF 384.24 K (167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报道了在我国海南省发现的丝鰕虎鱼属一新种:头带丝鰕虎鱼 Chypto-centrus cephalotaenius,并附有中国10种丝鰕虎鱼的检索表。

    • >研究简报
    • 东太湖网围区的热学状况及其与鱼类发育生长的关系

      1989, 13(3):244-247.

      摘要 (1866) HTML (0) PDF 288.09 K (14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东太湖系太湖东南隅的一个湖湾。据测,在正常水位(五站历年平均水位)2.99m时,平均水深0.91m,最大水深1.30m,湖水面积130km2,容积1.18×103m3。在距岸1km处以多网箱共3公顷左右水面的围养。据吴县东山站1956—1986年资料,历年平均气温15.9℃,最高38.8℃,最低-8.7℃,气温年较差历年平均25.9℃。年降水量1000—1400mm左右。为探讨网围养鱼与水域环境的关系,1984—1986年在东太湖网围区进行了每日8、14、20时的水文气象要素的正常观测。每月进行一次1—3个测点包括鱼塘在内的昼夜同步连续观测,每月一次各网箱的面上观测。

    • 用三甲胺特效电极对海产鱼虾作质量评定

      1989, 13(3):248-253.

      摘要 (1944) HTML (0) PDF 462.83 K (15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三甲胺氮(TMA-N)是评定海产鱼虾鲜度质量的指标之一,通常用苦味酸比色法测定(Dyer,W.J.,1945;桥本芳郎,1957;户沢晴已,1970;Bullard,F.A.,1980;美国公职分析家协会,1984),此法操作较繁琐且测定速度慢。Keay,J.M.et al.(1972)和Ritskes,T.M.(1975)曾用气相色谱法进行测定,但该法仪器昂贵,不易推广。本研究的目的是寻找一种简便快速且有一定精度的TMA-N测定法。

    • 淇河鲫鱼细胞遗传学和同工酶的初步研究

      1989, 13(3):254-258.

      摘要 (1964) HTML (0) PDF 771.47 K (16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淇河鲫鱼(简称淇鲫)因产于河南淇河而得名。据汤阴县志记载:“淇鲫产于西北乡许家沟、大来店一带之淇河中,体皆双脊,形扁圆,其肉嫩肥美,片片呈蒜瓣状,汤暖尤其啜于冬日,昔在封建时代常专差向皇帝贡献,为三大贡品之一,颇受嘉许,时称可与黄河之鲤并列,故名声大噪,驰誉南北”。在古诗中也有“以其食鱼,唯淇之鲫”的佳句。另外,中科院考古研究所曾经在河南辉县从事发掘,在琉璃阁区的战国时代墓中,找出鼎、鬲等器,里面都有鱼骨,其中尤以鲫鱼为普遍。可见淇鲫在历史上久负盛名。

    • 鲮鱼、麦瑞加拉鲮鱼和露斯塔野鲮的染色体组型比较

      1989, 13(3):259-263.

      摘要 (2217) HTML (0) PDF 955.00 K (16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近年来,人们对维科染色体的研究报道甚多,认为其染色体的基本二倍数为2N=50和2N=48,变异范围在2N=44~200之间。Gold等认为北美洲已见核型报道的绝大多数鱼类为2N=50。但欧亚大陆大多数为2N=48~50。Arai对欧亚大陆已研究过核型的141种鲤科鱼进行了分析,提出2N=50是鲤科鱼最原始的核型。周暾等对中国鲤科核型的研究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得出与Arai一致的结论。

    • 增产素在亚心形扁藻生产上的应用

      1989, 13(3):264-270.

      摘要 (2170) HTML (0) PDF 535.46 K (15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亚心形扁藻是鱼、虾、贝幼体最为常用的活饵料。如何提高它的产量和质量问题,正引起各方面的关注。水稻生产中应用增产灵,使稻谷每公顷增产4.46%;海带、紫菜的生产中,应用外源激素,产量提高了3~5倍。一些研究还表明,激素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对不同部分和不同年龄的植物体所起的生理作用不同,其生长结果也不一样。我们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进行了增产素处理亚心形扁藻的生产性试验、不同培养因素试验及生理效应、产品质量分析和投喂海水动物的试验,现报导如下。

    • >研究论文
    • 鱼类免疫学研究的进展

      1989, 13(3):271-284.

      摘要 (3085) HTML (0) PDF 1.21 M (23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鱼类免疫学是从脊椎动物免疫学、鱼类微生物学以及鱼类组织学等学科中分划出来的。最近二十多年来,它发展很快,已形成一门新的学科。本文力图对该领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作一概要的综述。

    • 寻氏肌蛤生境及生长的初步研究

      1989, 13(3):181-188.

      摘要 (2499) HTML (0) PDF 586.92 K (43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描述了山东半岛文登县靖海湾内寻氏肌蛤(Muscuius senhousei)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性及病害等,并根据连续四年观察所得的这种双壳类的生长资料,阐述了它的生长特点,提出了寻氏肌蛤的商品规格及其最适采收时间。从而为今后的繁殖保护和合理利用这种双壳类资源提供了科学资料。

    • 渤海对虾流网作业中掉虾数量及其成活率的研究

      1989, 13(3):189-199.

      摘要 (1743) HTML (0) PDF 1.27 M (15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根据对虾流网结构特点设计兼有捕虾和接获网上掉虾功能的专用网具,研究了对虾流网作业全过程的掉虾数量;同时还对暂养模拟掉虾和对虾在网上直接死亡率作了调查;并研究了流网掉下对虾的成活率。所得结果为调整渤海区秋季对虾汛的捕捞结构,实行以流网代替拖网作业的管理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