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2年第6卷第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研究论文
    • 绳拖网网口结构设计和装配工艺

      1982, 6(2):87-96.

      摘要 (1494) HTML (0) PDF 468.30 K (15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适用于我国东海和黄海渔场的双船两片式底层绳拖网网口结构设计,上、下纲和悬纲长度计算方法及其装配工艺。根据绳拖网的上纲和下纲的工况特点,上纲呈抛物线状;下纲呈悬链线状,分别依据其各自的曲线方程组求算。关于悬纲和上、下纲之间的装配工艺,是按我国底层拖网特点设计的。经生产实践,证实这些设计和装配都是合适的。

    • 大眼鲷匹里虫病及其病原体的研究——包括匹里虫属一新种的描述

      1982, 6(2):97-106.

      摘要 (2135) HTML (0) PDF 1.62 M (16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报道了我国南海北部湾及广东湛江、广西北海等地沿海水域大眼鲷的一种微孢子虫病,病原体是大眼鲷匹里虫(新种)Plistophora priacanthicola sp.nov.,定名为大眼鲷匹里虫病(Plistophorasis)。这种病的危害,主要是影响大眼鲷的生殖腺发育,严重感染者,其腹腔内充满病原体的大量孢囊,生殖腺萎瘪变形,鱼体瘦弱,腹部膨大,腹壁肌肉明显变薄。这种病原体除在长尾大眼鲷体内寄生外,在短尾大眼鲷也偶有发现,但在其他鱼类中尚未发现,这表明了该病原体对寄主有较严格的专一性。寄主对病原体的感染没有性别上的差异,而感染率则随寄主年龄增长而增大。

    • 凫溪香鱼繁殖生物学的研究

      1982, 6(2):107-118.

      摘要 (2043) HTML (0) PDF 1.22 M (18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香鱼为我国的名贵鱼类之一,浙江凫溪素以盛产香鱼著称。本文根据1979—1980年对在凫溪中捕获的香鱼的调查资料,就繁殖生物学中各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较详细的描述和探讨。 香鱼(Plecoglossus altivelis T.et S.)是一种名贵的小型鱼类。在浙江分布较广,在象山港以南的浙江中部和南部的河川溪流中均有出产,其中尤以宁海凫溪和南北雁荡山等地最为著名。 关于香鱼的产卵生态,日本曾作过不少研究。而我国仅见一般性调查和零星的叙述,至今仍缺少系统报导。本文对凫溪香鱼的繁殖生物学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 渤海对虾死亡的研究

      1982, 6(2):119-128.

      摘要 (1765) HTML (0) PDF 2.68 M (13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我们用各种方法估算了秋汛渤海对虾(Penaeus orientalis Kishinouye)的死亡值。总死亡系数的估算结果:用渔获尾数为相对资源量估计的10年平均旬死亡值,雌虾约0.25,雄虾约0.34;用y/f为相对资源量估计的12年旬平均死亡值,雌虾0.23,雄虾0.34;用世代分析(Pope 方法)估计的3年雌虾旬平均死亡值约0.30。交尾后部份雄虾死亡,我们找到了一个用性比资料估算雄虾交尾死亡的方法。估算结果,到10月末,雄虾交尾死亡系数约为0.65,并有陆续死亡现象,到12月初的累计死亡系数约1.05左右。我们在讨论了渤海秋汛对虾渔业的 F和f之间的关系后,认为当 f<1000,捕捞死亡随捕捞努力量的变化而变化;当f>1000,捕捞努力量的变化对捕捞死亡已无多大影响,所以渤海秋汛对虾渔业平均每 10天的捕捞死亡系数不能大于0.3。

    • 略论武昌东湖鲢鳙鱼种的年轮形成及湖泊放养的规格问题

      1982, 6(2):129-138.

      摘要 (1979) HTML (0) PDF 1.83 M (15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对武昌东湖鲢鳙鱼种的年轮形成和放养规格问题进行了研究。东湖幼龄鲢、鳙的年轮形成时期是四月份,环片有规则的由稀疏转向紧密排列,同时伴随切割相是年轮形成的主要标志。Ⅰ和Ⅱ龄鲢、鳙,从各月份开始新的一年长度和重量增长,8月份为高峰期,10月份以后生长速度明显下降,冬季停滞生长。三种不同大小的鲢、鳙鱼种放养结果表明,它们的生长率和回捕率都是不同的,越大的鱼种,生长越快,回捕率也越高。为了提高东湖鲢、鳙放养的效益,建议提高放养鱼种的规格。

    • 贻贝采卵试验报告

      1982, 6(2):139-146.

      摘要 (1940) HTML (0) PDF 497.55 K (14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探讨贻贝人工育苗的规模、数量、茬次等问题,本文对采卵的规律进行了研究。通过在不同季节和时期用变温刺激法来诱导排卵试验,认为在春季应用升温为主的常规综合刺激法,其排卵率可达到60%以上;在秋季应以降温为主的变温刺激法,排卵率可达到40—60%。此外,文中对不同年龄的亲贝所排放生殖细胞的雌雄比例和采卵量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 甲基睾丸酮诱导鲫鱼雌核发育子代性转化的研究

      1982, 6(2):147-152.

      摘要 (1933) HTML (0) PDF 1.85 M (14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介绍了用甲基睾丸酮诱导鲫鱼雌核发育子代性转化的研究结果。对孵化后3天的人工雌核发育的红鲫仔鱼和天然雌核发育的银鲫仔鱼,以含有不同量的甲基睾丸酮激素饵料喂养90天,再用一般饵料喂养直到可以剖腹鉴别性别。结果是:1,喂用每克 MT25-30μg激素饵料的,除 1尾发育为精卵巢外.全部试验鱼都发育成雄性;2,喂用每克含 MT50-100μg激素饵料的,没有雄性鱼出现。此外,用 1ml 工业酒精同 1g饵料配制的混合饵料,喂养90天的试验鱼,有60—84.6%的个体发育成雄性。不加激素和酒精的饵料喂养的对照组鱼,全部发育成雌性。

    • 孔鳐胚胎发育的初步观察

      1982, 6(2):153-164.

      摘要 (2063) HTML (0) PDF 582.10 K (16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孔鳐是一种营底栖定居性生活的经济软骨鱼类。产卵期在四至八月,盛期为四月下旬至六月。在整个产卵期中;一尾雌鱼平均可产22—31枚卵。雌鱼产出带有卵壳的胚胎,在水温16—25℃,pH7.70—7.88,盐度为28—30‰,水中溶氧为2.7—4ml/L 的海水中,平均70天幼鱼便可由卵壳的前粘合部处,破壳而出。出壳时间最长为90天,最短为48天。刚孵出的幼鱼全长7—8厘米。

    • 双齿围沙蚕的研究——生活史及异沙蚕体形态研究

      1982, 6(2):165-172.

      摘要 (2273) HTML (0) PDF 1.14 M (25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报导了双齿围沙蚕这个种的生活史。文中描述异型体(性成熟体)及受精卵、卵裂期、担轮幼虫期、刚节疣足幼体及刚节幼虫至幼沙蚕等各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为沙蚕人工育苗及增养殖提供依据。

    • 大连湾赤潮生物的调查研究

      1982, 6(2):173-180.

      摘要 (1863) HTML (0) PDF 2.56 M (13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报道了1979年4月至10月在大连湾进行赤潮生物调查研究的结果。在大连湾里,特别是臭水套、甜水套和大连湾沿岸海区已达到富营养级或过营养级。对于某些浮游生物的增殖以至发生赤潮具有一定条件。在该区域内,特别在夏季存在多种赤潮生物,是大连湾赤潮发生的潜在因素。文中对该区域内的浮游生物种类、分布范围、生物量,以及优势种和它的季节变化等作了叙述。

    • 东海1972年一次毛丝藻赤潮的分析

      1982, 6(2):181-189.

      摘要 (1830) HTML (0) PDF 3.13 M (12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1972年8月至11月于东海北部(30°N—32°N,127°E以西)部分海域中所出现的赤潮是由蓝藻门中的三种毛丝藻组成,即(1)汉氏毛丝藻 Trichodesmium Hildebrandtii Gomont(2)薛氏毛丝藻 Trichodesmium Thiebautii Gomont(3)红毛丝藻 Trichodesmium erythraeum Ehr.。其中汉氏毛丝藻为优势种。这次赤潮主要形成于长江口以东外海,9月份后虽扩大分布区,但仍以东部海区最密集。11月后逐渐消失。此次赤潮最明显的危害表现在对饵料基础的破坏上,它能引起鲐、鲹鱼索饵渔场位置的改变和洄游路线的变化,从而促成减产。经分析,此次形成赤潮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由该年夏季气旋而引起的涌升流和连续的强台风等因素的综合作用结果。以使上、下层搅拌剧烈,营养盐充分溶于水中增加了肥沃度。加上秋季水温偏高和高温水体的出现,也为热带性藻类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本文作者建议,今后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应加强对海洋污染和赤潮预报的研究。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