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0年第4卷第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研究论文
    • 厦门沿海地区鲻鱼食性的研究

      1980, 4(2):207-216.

      摘要 (1901) HTML (0) PDF 646.90 K (14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对厦门东渡、后江埭、杏林湾和中山公园渠道的鲻鱼食性及摄食强度作了研究。从取得的鲻鱼材料分析,幼鱼摄食以桡足类等浮游动物为主,唯从杏林湾取得的幼鱼和成鱼材料鉴定分析,鲻鱼从幼鱼到成鱼,其食性无明显变化,都摄食底栖硅藻。由此可见,鲻鱼对食物种类并无明显选择性。其食性可随生态条件的不同产生适应性变化。 鲻鱼的摄食强度与水温季节性变化关系密切。水温逐渐升高,摄食强度随之增大。五月份水温26℃时,摄食强度最大,胃饱满系数达到3.65‰;平均水温在一月份下降到10.2℃时,胃饱满系数仅为0.19‰。

    • 鲤、鲢、草鱼促性腺激素垂体含量及血清浓度日周期变化的关系

      1980, 4(2):121-128.

      摘要 (2024) HTML (0) PDF 460.31 K (15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淡水鱼类有的在池塘中能自然产卵,如鲤(Cyprinus carpio)、鳊(Megalobrama amblyocep-hala)等,有的鱼必须给予外源激素才能产卵,如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鲢(Hypophthalmichghys molitrix)、鳙(Aristichthys nobilis)。为探索产生这种差别的原因,本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了鲤、鲢、草鱼产卵季节促性晚激素(GTH)在垂体中的含量和血清中浓度的日周期变化。 鲤、草、鲢24小时血清GTH浓度呈脉冲式波动,白天出现3-4次高峰,夜间雌的有时还有一次高峰。鲤高峰值多在20-40毫微克/毫升血清,峰谷在5-15毫微克/毫升血清,GTH浓度始终保持高水平,而草、鲢高峰值仅2—8毫微克/毫升血清,峰谷0.1—1毫微克/毫升血清。草、鲢每只垂体 GTH 含量较高,约为鲤的2.5倍。以上数据说明草、鲢垂体释放GTH比鲤少。这种差别可能反映了在池塘中鲤能自产,而草、鲢不能自产的原因。 草鱼垂体离体培养,白天和黑夜取材,对LRH-A的反应性不同,白天的反应较弱,对此进行了讨论。

    • 草鱼、鲢鱼催产前后血液中促性腺激素含量的变动

      1980, 4(2):129-134.

      摘要 (1758) HTML (0) PDF 338.07 K (16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应用放射免疫测定法,研究了草鱼、鲢鱼催产前后血液中GTH含量的变化。催产后草鱼、鲢鱼血液中GTH的含量增加到“排卵阈值”水平,也就是比产卵前增加30-40倍,产卵活动才能实现。由此阐述了鱼类也象其他脊椎动物一样,存在着丘脑下部——垂体——性腺系统的调节机制。

    • 坛紫菜壳孢子超微结构的研究

      1980, 4(2):135-140.

      摘要 (1977) HTML (0) PDF 1.04 M (15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介绍了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坛紫菜壳孢子结构的结果。在电镜观察中,可见壳孢子外围具有一层很薄的质膜。细胞质内有一个轴生星状色素体,色素体中央有一个不被界膜的造粉核。细胞质内有少量脂质体。质体内布有许多质体小球。色素体的质体基质是单独的,彼此被居间层分开,色素体界膜和质体基质之间可见有相连接之处。类囊体表面布有藻胆体颗粒。细胞质内还可以见到线粒体、液泡、游离的红藻淀粉颗粒及核糖核蛋白体。细胞核有双层核膜,核膜外围也附有核糖核蛋白体,核膜上能见到核孔。细胞内的核仁,是一个致密而又结实的球体,细胞核与核仁之间无界膜分隔。

    • 鱼露快速发酵工艺的研究——低盐保温发酵的效果

      1980, 4(2):141-146.

      摘要 (2014) HTML (0) PDF 414.79 K (19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介绍了鱼露快速发酵工艺的研究结果。针对我国生产鱼露的原料,大多是在海上已经加盐30%以上的盐渍小杂鱼这个特点出发,试验采用了低盐保温加速发酵的方法,即将盐渍的原料用淡水冲淡到20-24°Be'的盐度范围内进行发酵,同时提高温度到50-55℃,以抑制腐败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试验证明,低盐保温的发酵方法是可行的;而且原料盐渍时间越长,保温发酵的时间越短,蛋白质分解率越高,低盐保温发酵制品的香味可以达到商品的要求,但不及高盐发酵的浓郁。

    • 河鳗人工繁殖的初步研究

      1980, 4(2):147-156.

      摘要 (2018) HTML (0) PDF 1.19 M (16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报道了自1979年以来河鳗人工繁殖研究的基本情况,包括亲鳗催熟、催产以及胚胎发育和培育等试验内容。 试验结果表明,在人工催熟和水温逐渐升高的条件下,大部分亲鳗在4月上旬至5月中旬性腺成熟。从1974年至1978年总的产卵受精率为8.4%(其中流卵和产死卵者不计在内)。亲鳗自然产卵的时间一般在凌晨4时至6时20分之间,水温在18.5-24.5℃范围。产卵行为较特殊,产卵前发情时,雄鳗和雌鳗先后由池底阴暗处游至水表,沿池边环游追逐,最后在较小范围内急游产卵授精,产毕又回至池底。海水盐度在23-29.8‰范围,均能产卵受精,并孵出鳗苗。 孵出后头两天的仔鳗悬于水表;第3天的仔鳗,卵黄囊大部分吸收,消化道全通,在肠内开始发现食物团,肠道内有强烈的纤毛运动,鱼体开始悬于水中,有极缓慢的下沉和上升;第4天眼球出现黑色素,晶体透明,上、下颌能启闭,有四对牙齿;第5天,肠道有蠕动波,出现肝脏原基,静止时侧卧水底;第14天,仔鳗在微流水中能不断游动,在静水中常处于水底。仔鳗养至第19天,存活434小时。

    • 青海湖裸鲤种群数量变动的初步分析

      1980, 4(2):157-178.

      摘要 (1944) HTML (0) PDF 1.18 M (16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青海湖裸鲤是青海湖唯一的捕捞对象。开发后的种群数量变动主要根据1975-1977年该湖渔获物资料及过去研究的裸鲤生物学特性。计算了该种群的若干特征值,应用Beverton-Holt数学模式计算不同捕捞努力量或用不同网目的拖网对裸鲤种群在一生中总个体数、总生物量,和对裸鲤种群一生中能捕捞的总个体数及总渔获重量的影响,以及裸鲤的最大持续产量和现有种群数量。评价了裸鲤资源利用现状,提出有关生产的一些初步意见。

    • 团头鲂血居吸虫病的病原及其防治的研究——包括一种新的描述

      1980, 4(2):179-196.

      摘要 (2375) HTML (0) PDF 1.83 M (17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团头鲂血居吸虫病是1965年和1973年先后在湖北省浠水县鱼池发现。1.0—1.5寸大的鱼种往往因患此病而死亡。其病原体是文献中未报导过的两种血居吸虫,并一种命名为鲂血居吸虫新种Sanguinicola megalogramae sp.nov.另一种暂列为血居吸虫未定种Sanguincolasp。 较详细地观察和记述了鲂血居吸虫成虫的形态、生态,以及卵、毛蚴、尾蚴等的形态和发育情况。查清了鲂血居吸虫的中间宿主是一种扁卷螺——白旋螺 Gyraulus albus Muller,还进行了尾蚴对鱼苗的感染试验。 解剖材料表明:鲂血居吸虫在排卵季节(当年7—9月;翌年4-5月),成虫绝大多数寄生在心脏的动脉球内,其卵可随血液流至身体各部,但主要是到达鳃和肾。 通过组织病理观察,了解到由于大量虫卵充塞鳃小片造成机械损伤,阻碍鱼的气体交换,致使鱼苗或夏花鱼种窒息致死。每当鱼池中有大量尾蚴,在同一时间内有6—8个尾蚴侵入,鱼苗就出现畸形或死亡。 经过防治试验,提出消除中间宿主——白旋螺和杀灭鱼池中的尾蚴等方法和措施。

    • 绿鳍马面魨年龄和生长的初步研究

      1980, 4(2):197-206.

      摘要 (1992) HTML (0) PDF 587.16 K (1380) 评论 (0) 收藏

      摘要:1.体长与椎体之间的关系呈正紧密直线相关。其关系式为:L=7.046R+49.590 r=0.938 2.用第一个椎骨的椎体作为观察和测定年轮的材料。年轮在透射光线下界于透明带和不透明带之间。其特征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单带型,(2)双带型,(3)多带型。 3.根据椎体边缘相对生长量的周年测定结果,证实该年轮系一年形成一次,时间为12月份至翌年5、6月份,主要的形成期是4~6月份。 4. 绿鳍马面鲀各龄鱼的平均体长和体重为:Ⅰ龄鱼:119.5毫米,44.5克;Ⅱ龄鱼:159.9毫米,70.9克;Ⅲ龄鱼:194.8毫米,136.9克;Ⅳ龄鱼:215.2毫米,190.8克;Ⅴ龄鱼;229.2毫米,231.3克;Ⅵ龄鱼:245.9毫米,283.5克。 5.体长和体重之间呈指数函数关系。关系式:L=41.324·W0.315 6.从现有的标样观察和分析,绿鳍马面鲀的最高寿命为X龄。年龄组成比较简单,以Ⅲ、Ⅳ龄组占优势,Ⅵ龄以上各组数量极少。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