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024.9
    • 312023.10
    • 272023.4
  • “渔业智能化装备”专辑

    为促进渔业智能化装备与信息科技创新,同时为全国渔业装备、信息科技领域工作者提供学术交流平台,第一时间发表创新性的科研成果,拟出版“渔业智能化装备”专辑,欢迎踊跃投稿。

  • 中国水产学会成立60周年特刊

    2023年,中国水产学会成立60周年,恰逢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起步之年,促进渔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为此,《水产学报》《渔业学报(英文)》拟出版“中国水产学会成立60周年特刊”,并由中国水产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崔利锋研究员担任客座主编。

检索
二维码
  • 微信公众平台

  • 当前目次
  • 优先出版
  • 专辑论文
    全选
    显示方式: |
    封面
    目录
    综述
    研究论文
    • 肌质网钙泵SERCA基因在中华绒螯蟹钙离子调控中的功能及其对蜕壳的影响

      于俊杰,梁猛,陈雪,丁秀芳,周立水,冯文荣,唐永凯

      2024,48(10):109102-109102, DOI: 10.11964/jfc.20220413442

      摘要:

      中华绒螯蟹的蜕壳周期中具有高度复杂的钙调节机制,本研究探索了水体中不同Ca2+浓度 (40、80、160和320 mg/L)对中华绒螯蟹的Ca2+信号转导的影响,并对其中的关键因子肌质网钙泵(SERCA)进行基因干扰以探索其功能。结果显示:①养殖水体高浓度Ca2+可致Y器官和鳃组织中Ca2+信号通路相关基因SERCAPMCARyRNCX相对表达量上升,眼柄中MIH表达量下降,血淋巴中Ca2+与蜕皮激素水平上升,说明高浓度的Ca2+可促进中华绒螯蟹蜕壳。②利用RNAi技术干扰SERCA基因表达,普通水体和加入320 mg/L Ca2+的水体中中华绒螯蟹Y器官中PMCANCX基因表达量上升、RyR基因表达量下降且细胞内Ca2+浓度上升,表明SERCA基因在中华绒螯蟹维持细胞内Ca2+浓度和细胞内钙稳态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③长期干扰SERCA基因的表达可延长中华绒螯蟹的蜕壳间隔,且降低增重率与存活率。然而,高钙环境下长期干扰SERCA基因,相对于普通水体,蜕壳间隔缩短,存活率降低。研究表明,SERCA基因可能是通过对Ca2+信号的干扰而影响中华绒螯蟹的蜕壳。本实验将为中华绒螯蟹蜕壳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参考。

    • 虾夷扇贝AMPK基因家族的鉴定及表达

      吕珍立,黄晓文,孙凤芝,邢强,王静,刘平平,安行健,吕佳

      2024,48(10):109103-109103, DOI: 10.11964/jfc.20220913709

      摘要:

      为了解AMPK基因家族在虾夷扇贝中的特征、进化及生物学功能,实验采用比较基因组学及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虾夷扇贝AMPK基因家族进行了鉴定、基因与蛋白结构分析、系统发生分析以及时空表达分析,通过虾夷扇贝亚致死温度胁迫实验,研究了AMPK基因家族在高温胁迫时的表达规律。结果显示,虾夷扇贝基因组中共存在3个AMPK家族基因,即PyAMPKαPyAMPKβPyAMPKγ。时空表达分析发现,PyAMPK的3个家族基因在D型幼虫期之前均呈现较高的表达量,其中PyAMPKα基因在受精卵时期表达量最高,PyAMPKβ基因在囊胚时期表达量最高,PyAMPKγ基因在受精卵和2~8细胞时期的表达量达到最高水平。PyAMPK在虾夷扇贝成体器官中呈现不同的表达模式,其中肾脏表达量最高,其次是鳃。受高温胁迫后,肾脏和鳃中的PyAMPK基因短时间内呈现显著的上调表达,并随着时间延长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研究表明,AMPK基因家族参与了虾夷扇贝早期胚胎发育过程的能量代谢调节以及机体面对高温胁迫的应激调节过程。本研究有助于理解贝类AMPK基因的功能和进化,并为深入阐明贝类应对高温胁迫时的能量调节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 海带PEPC功能区的原核重组表达及功能鉴定

      秦天明,金迷娜,方佩佩,毕燕会,周志刚

      2024,48(10):109104-109104, DOI: 10.11964/jfc.20220413468

      摘要:

      与其他大型海藻一样,海带同样具备无机碳浓缩机制 (CCM),以实现高光合作用效率和生产力。胞质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 (phosphoenolpyruvate carboxylase, PEPC)被认为是海带CCM的重要组件,但目前尚没有关于海带胞质PEPC相关研究报道。本研究自海带配子体全长转录组数据库中筛选到一条可能位于细胞质的PEPC编码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通过RT-PCR方法验证,获得SjPEPC基因的cDNA全长,为3 503 bp,包含2 850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50 bp的5'-UTR和603 bp的3'-UTR。SjPEPC编码一个含949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104.91 ku,等电点为7.31。多序列比对显示PEPC的功能位点在不同物种中高度保守,系统演化及序列结构分析表明SjPEPC属于细菌型的PEPC。选取编码SjPEPC功能区的核苷酸序列,利用同源重组技术构建了pET32a-SjPEPC原核表达载体,经过诱导和纯化,得到了分子质量大小为86.3 ku的重组蛋白 (rSjPEPC),酶活性测定结果显示,rSjPEPC具有催化PEP发生羧化的活性,比活力为(9.37±0.46) U/mg prot。研究表明,PEPC在海带无机碳储存中可能具有重要功能。本研究可为进一步解析海带CCM提供了分子和生物化学证据。

    • 溶解氧变化对菲律宾蛤仔鳃组织结构的影响

      周丽青,葛广玉,井浩,吴宙,孙秀俊,李家乐,吴彪,刘志鸿,杨金龙

      2024,48(10):109105-109105, DOI: 10.11964/jfc.20231114218

      摘要:

      为探讨溶解氧变化对菲律宾蛤仔鳃组织结构的影响,实验设计3种溶解氧变动模式,分别为一直维持正常溶解氧C处理、正常溶解氧-快速低氧24 h-快速复氧4 h AHR处理、正常溶解氧-缓慢低氧48 h-缓慢复氧8 h CHR处理,然后采用组织切片和免疫组化方法分析了溶解氧变化对鳃组织结构的影响。组织切片结果显示,溶解氧变化会影响到菲律宾蛤仔鳃组织的形态结构,低氧使鳃丝变宽,表层上皮细胞破损,纤毛脱落,海绵状血腔组织变得松散,鳃小腔空隙变大,内有细胞残片;低氧再复氧明显改变鳃叶鳃小瓣的形态,外鳃叶鳃小瓣组织细胞受损程度比内鳃叶鳃小瓣严重;缓慢低氧48 h和缓慢复氧8 h对鳃组织结构损伤较快速低氧24 h和快速复氧4 h严重。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快速低氧24 h和缓慢低氧48 h均使鳃组织ROS水平提高,复氧仅降低鳃组织的ROS水平,短时间内对低氧造成的损伤无明显修复作用,缓慢低氧48 h和复氧8 h破损的鳃组织细胞多且弥散,细胞核质边界不清晰,鳃组织细胞受损程度高于快速低氧24 h和复氧4 h。研究表明,无论缓慢低氧48 h还是快速低氧24 h均会对鳃组织的细胞结构造成损伤,短时间内复氧,组织细胞损伤得不到修复,缓慢低氧48 h对鳃组织结构损伤较快速低氧24 h严重,且组织细胞损伤在缓慢复氧8 h时还持续加重。本研究可为双壳贝类养殖模式调整提供参考。

    • 中西太平洋鲣围网渔业入渔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

      蒋明峰,陈新军,吕泽华,汪金涛,雷林,许子安,林泓羽,贺海平,贾海滨

      2024,48(10):109306-109306, DOI: 10.11964/jfc.20220913699

      摘要:

      中西太平洋鲣围网渔业是典型的过洋性渔业,资源、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因素会影响远洋渔业企业对入渔国的选择。以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巴布亚新几内亚、马绍尔群岛、瑙鲁、基里巴斯等5个中西太平洋入渔国为对象,在以往资源分布、入渔风险评价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中西太平洋鲣围网渔业入渔指标体系。体系以远洋渔业企业入渔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包含资源状况、经济成本、入渔风险3个一级指标及8个二级指标。根据中西太平洋渔业委员会统计数据及远洋渔业企业调研资料,以2017—2021年入渔各沿海国的入渔效益为例对本研究所构建的指标体系进行验证,验证前对数据进行标准化,以消除量纲差异对结果的影响。结果显示,瑙鲁是入渔评分最高的国家,历年分值均在65分以上,且评分波动较小;其次为基里巴斯、密克罗尼西亚和巴布亚新几内亚,3者评分略低于瑙鲁,且稳定性相对较差。马绍尔群岛入渔评分最低,历年均在65分以下。各一级指标权重由高到低依次为资源状况 (0.479)、经济成本 (0.372)、入渔风险 (0.149);各二级指标权重由高到低依次为资源丰度 (0.265)、作业天单价 (0.171)、寻鱼时间 (0.151)、适宜栖息地面积比 (0.148)、社会稳定性 (0.078)、国家外交关系 (0.071)、高经济价值种类占比 (0.066)、转场时间 (0.050)。研究结果为我国远洋渔业企业进行入渔决策提供了参考。

    • 基于遥感和DEB模型的山东半岛长牡蛎秋冬季育肥养殖适宜区域评价

      尹子旭,王鹏浩,刘阳,李春霖,张志新,李琪

      2024,48(10):109507-109507, DOI: 10.11964/jfc.20220213322

      摘要:

      为了优化山东半岛近海长牡蛎秋冬季育肥养殖的空间格局,本研究采用卫星遥感获取的海水表层温度、叶绿素a浓度和悬浮颗粒物浓度数据,以及海水表面高度再分析数据,基于动态能量收支(Dynamic Energy Budget, DEB)理论,构建了山东半岛长牡蛎秋冬季育肥养殖适宜性评价模型,通过对山东半岛海域长牡蛎养殖适宜性指数的时空变动分析发现,适宜性呈现南部海域>北部海域>东部海域>西部海域的趋势,其中南部海域非常适宜的区域面积占比最大,为9.1%,主要分布在乳山地区;山东半岛西部黄河口周边海域存在大面积的不适宜养殖区域,占比高达该海域的30.5%。长牡蛎秋冬季育肥养殖的非常适宜区域在2017年和2019年分别占总近海面积的38.2%和57.9%,显著高于其余年份。通过实地验证发现,山东长牡蛎的秋冬季育肥养殖最适宜海区具备水体浑浊度较低、叶绿素浓度较高、温度较暖且风浪较小的特征。本研究结果可以为山东半岛长牡蛎养殖规划提供有效的量化依据和理论基础。

    • 中街山列岛海域曼氏无针乌贼的生态位

      吴天,梁君,周永东,胡扬杰,徐开达,张亚洲,李雪珽

      2024,48(10):109308-109308, DOI: 10.11964/jfc.20221013752

      摘要:

      为了探究曼氏无针乌贼在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实验根据2020—2021 年中街山列岛海域春季 (4月) 和秋季 (10月) 共4个航次的渔业资源调查数据,运用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及联结系数 (AC) 等方法,分析了中街山列岛海域曼氏无针乌贼与主要游泳动物的生态位与种间关系。结果显示,春季主要游泳动物共21 种,秋季共14 种,不同季节曼氏无针乌贼的生态位宽度差异较大,春季曼氏无针乌贼属于广生态位,秋季属于中生态位。春季曼氏无针乌贼与主要游泳动物的生态位重叠程度较低,Oik≥0.5 的种对仅占总数的14.29%。秋季曼氏无针乌贼与主要游泳动物的生态位重叠程度较高,Oik≥0.5 的种对占总数的50%。AC分析显示,曼氏无针乌贼与主要游泳动物种间联结呈正联结 (AC≥0) 的种对所占比重较大,其中,春季21 个种对中,19.05%的种对具有显著正联结。秋季14 个种对中,35.71%的种对具有显著正联结。研究表明,不同生活史阶段曼氏无针乌贼的资源利用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和主要游泳动物种间联结度均有所不同。本研究基于生态位视角进一步探究曼氏无针乌贼资源衰退机制,可为曼氏无针乌贼栖息地保护和修复提供生态学基础理论依据。

    • 浙江沿岸日本鳀幼鱼渔业兼捕鱼类的DNA条形码鉴定

      王乙婷,朱文斌,张亚洲,王业辉,贾程豪,陈治,高天翔

      2024,48(10):109309-109309, DOI: 10.11964/jfc.20221113788

      摘要:

      为全面了解日本鳀幼鱼渔业兼捕种类,探究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单位I (CO Ⅰ)基因片段在幼鱼鉴定方面的有效性,本实验采用DNA条形码辅助形态分类的方法,以2021年浙江沿岸日本鳀幼鱼渔业兼捕所得192尾鱼为研究对象进行条形码研究,最终鉴定出48种鱼类,隶属2纲11目36科46属,其中46个种类鉴定到种,2个种类鉴定到属,并成功鉴别11个形态学误判鱼种。研究共获得152条CO Ⅰ 序列,平均长度为654 bp (634~656 bp);种间平均遗传距离(0.252 3)为种内平均遗传距离(0.003 4)的74倍,表明基于CO Ⅰ 基因可以有效鉴定幼鱼;自动条形码间隙检索ABGD分析产生48个OTUs,与形态学分类结果一致;基于CO Ⅰ 基因构建系统发育树,同一种类的个体均聚为一支,物种可以有效区分,但在科级和目级水平的聚类关系不清晰,DNA条形码鉴定结果与形态学鉴定结果基本一致。研究表明,DNA条形码可作为鉴定浙江沿岸日本鳀幼鱼渔业兼捕鱼类的有效方法,弥补了传统形态学鉴定方法的不足。作为一种便捷、高效的物种识别工具,该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渔业资源评估中鱼种组成的准确性。研究结果为浙江沿岸鱼类多样性及产卵洄游研究奠定了基础,同时为日本鳀幼鱼渔业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 应用DNA分子标记鉴定瓦氏黄颡鱼、长吻鮠及其杂交种

      巩高瑞,廖倩,孙瑞东,王忠卫,姜俊,梅洁

      2024,48(10):109610-109610, DOI: 10.11964/jfc.20230614034

      摘要:

      瓦氏黄颡鱼与长吻鮠的杂交后代与其父母本形态学特征相似,在生产中容易产生混淆,而DNA分子标记可以快速准确地区分物种,常被用于物种鉴定。基于目前已有的瓦氏黄颡鱼、长吻鮠的基因组数据,实验通过比较基因组学分析,发现瓦氏黄颡鱼与长吻鮠在演化关系上较为接近,估算出二者分化时间为370万年前。同时,通过染色体序列共线性分析,发现二者均具有26对染色体,且染色体一一对应,并未发现染色体间的融合重组现象,仅存在染色体内部的重排。基于以上结果,实验发现2种鱼在patj基因序列上存在一段391 bp的INDEL。根据该差异片段,设计出了引物PVLL。该引物在瓦氏黄颡鱼中仅扩增出339 bp的条带,在长吻鮠中仅扩增出730 bp的条带,而在其杂交种中可以同时扩增出339与730 bp这2种大小的条带。根据扩增条带的差别可以准确区分三者,此研究结果不受性别影响,并且在不同群体中也验证了引物的有效性。研究表明,比较基因组学可用于准确鉴别瓦氏黄颡鱼、长吻鮠及其杂交种,从而提高杂交育种生产的效率。

    • 可见光光色对南极磷虾集群行为的影响

      刘子俊,汪佳丽,马振玲,王晓敏,袁军亭,许柳雄,朱国平

      2024,48(10):109111-109111, DOI: 10.11964/jfc.20210312701

      摘要:

      南极磷虾为南极海洋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物种,但有关南极磷虾反馈光色的机制研究极为缺乏。为了加深对该物种生态学的理解,本研究通过海上现场水箱暂养的方式探究了可见光光色对南极磷虾集群行为的影响。利用光学立体相机同步获取磷虾集群影像,借助摄影测量技术完成南极磷虾个体关键特征点几何信息的高精度自动量测,进而得到可见光中短波蓝光至长波红光间不同光色下集群内个体间距及其游泳倾角。结果显示,磷虾群的绝对个体间距为(14.51±9.71) cm,相对个体间距为(2.84±1.51) BL ,不同光照下的游泳角度为(46.08±35.50) °,并且主要集中在60°左右。研究表明,光色会影响南极磷虾集群内个体的间距,短波蓝光和长波红光间具有显著差异,相较于长波的红光,蓝光的趋向性更佳,但游泳倾角在不同的光色间无显著差异。实验结果将有助于理解野外南极磷虾集群的大小规模以及提升声学评估中目标强度(TS)模型的精度。

    • 克氏原螯虾胚胎离体孵化与抱卵孵化的效果评估

      覃丽蓉,李为,荣宽,张堂林,刘家寿

      2024,48(10):109612-109612, DOI: 10.11964/jfc.20220513505

      摘要:

      为了评估克氏原螯虾胚胎离体孵化的可行性,探究其人工集约化孵化技术,比较研究了克氏原螯虾胚胎在离体孵化模式与抱卵孵化模式下的死亡率、孵化率、胚胎发育情况。结果显示,胚胎在不同孵化时间段 (实验2~4、5~7、8~10和11~13 d)的死亡率差异显著,出膜前期 (实验11~13 d)的胚胎死亡率显著高于实验2~4与8~10 d的胚胎死亡率,但2种孵化处理方式下的总死亡率无显著差异。在同个监测时间点,2种孵化模式的胚胎发育阶段相近,且均无胚胎畸形现象,但离体孵化胚胎易被菌丝附着,死亡的离体胚胎均被菌丝侵染。2种孵化模式下开始出现初孵仔虾的时间一致,全部胚胎均孵化结束后,离体孵化模式的胚胎孵化率显著低于抱卵孵化模式,但离体孵化模式也得到较高的孵化率 (76.91%±4.62%)。研究表明,克氏原螯虾胚胎离体孵化模式具有较好的可行性。胚胎离体孵化的主要问题是卵菌感染引起的胚胎死亡,为降低离体胚胎的死亡率,可进行梯度抗菌。本研究可为克氏原螯虾苗种集约化繁育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

    • 不同低聚糖对生物絮团形成及其菌群结构的影响

      仇宗胜,钱仁东,罗巧华,赵建华,徐奇友

      2024,48(10):109413-109413, DOI: 10.11964/jfc.20220213347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低聚糖对生物絮团形成及生物絮团菌群结构特征的影响。以葡萄糖 (GLU)为对照,采用低聚木糖 (XOS)、低聚果糖 (FOS)、甘露寡糖 (MOS)、大豆低聚糖 (SBOS)、低聚麦芽糖 (MTOS)作为碳源构建生物絮团,氯化铵为氮源,碳氮比(C/N)为15。结果显示,SBOS组与其他各组相比,显著提高水中悬浮颗粒物含量及生物絮团体积,其他低聚糖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氨氮逐渐下降然后趋于稳定,SBOS组与对照组和其他实验组相比,显著降低了氨氮水平,其中除FOS组外,其他实验组降低氨氮能力均高于对照组。亚硝态氮降解作用均没有显著差异。硝态氮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除XOS组外均可降低硝态氮的积累,其中SBOS组与MTOS组显著降低硝态氮的积累。XOS组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生物絮团菌群的丰度与微生物多样性指数。从门水平上分析,变形菌门在各实验组中均丰度最大,各低聚糖组与对照组相比,对拟杆菌门、变形菌门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FOS组显著提高变形菌门与拟杆菌门的丰度。从属水平上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均降低蛭弧菌比例,其中FOS组与对照组及其他实验组相比,显著提高unclassified_f_Rhodobacteraceae的丰度,显著降低norank_f_Microscillaceaenorank_f_Enterobacteriaceae丰度。研究表明,低聚糖作为碳源构建生物絮团,可改善水质,优化菌群结构,提高有益菌数量,降低有害菌数量。本研究为低聚糖作为碳源应用于生物絮团提供理论依据。

    • 稻田养殖模式下克氏原螯虾幼虾的蛋白质需求量

      金鸿浩,肖川波,孙倩容,李雨,孙文波,柯真林,赵绳富,凌乐妍,高源,林勇,翟旭亮,罗莉,叶华,罗辉,郑轲,王大鹏,吕光俊

      2024,48(10):109614-109614, DOI: 10.11964/jfc.20230614060

      摘要:

      为研究在稻田养殖模式下克氏原螯虾幼虾对蛋白质的需求量,实验设计蛋白水平分别为28%、31%、34%、37%、40%和43%的6组等能等脂的实验饲料 (分别记为Diet 28~Diet 43组),投喂360尾初始体重为 (8.59±0.05) g的克氏原螯虾幼虾,每个处理3个重复。饲养56 d后,测定并分析生长性能、肌肉成分、血淋巴生化指标、肠道消化酶活性以及抗氧化能力。结果显示,① 随着饲料蛋白水平的升高,终末体重 (FBW)、增重率 (WGR)和特定生长率 (SGR)先上升,在蛋白水平达到40%后呈下降趋势;出肉率 (MY)随着蛋白水平升高而升高。② 饲料蛋白质水平对肌肉水分、粗脂肪和灰分含量无显著影响;但随着蛋白水平的升高,肌肉粗蛋白含量有上升的趋势。③ 饲料蛋白质水平与血淋巴谷丙转氨酶 (ALT)和谷草转氨酶 (AST)活性呈正相关,且在Diet 43组达到最大。饲料蛋白质水平对血淋巴总蛋白 (TP)、球蛋白 (GLB)、白蛋白 (ALB)、葡萄糖 (GLU)和总胆固醇 (T-CHO)含量均无显著影响。但TP和GLB含量出现随着饲料蛋白质水平升高而上升的趋势。④ 饲料蛋白质水平对肠道蛋白酶 (TPS)和脂肪酶 (LPS)活性有显著影响,对α-淀粉酶 (α-AL)活性无显著影响。⑤ 在一定范围内提高蛋白水平可显著提高克氏原螯虾肝胰腺总超氧化物歧化酶 (T-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Px)、过氧化氢酶 (CAT)、过氧化物酶 (POD)、酸性磷酸酶 (ACP)、溶菌酶 (LZM)活性以及总抗氧化能力 (T-SOD),并且显著降低丙二醛 (MDA)的含量。⑥ 蜕壳基因 (ecr、chitinase)和免疫相关基因 (hsp70、tlrs、lzm)表达量随饲料蛋白水平先升高后下降,但是饲料蛋白水平并未对蛋白质代谢相关基因 (eif4e、s6k14e-bp1)造成显著影响。研究表明,利用增重率与饲料蛋白质水平进行折线回归分析,在稻田养殖模式下,克氏原螯虾幼虾获得最佳增重率时对饲料的蛋白质需要量为40.35%,建议稻田养殖模式下克氏原螯虾幼虾人工配合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以40.35%为宜。本研究为克氏原螯虾稻田养殖专用饲料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 多子小瓜虫PCR和SYBR Green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曹泽艺,周庆杰,陈凯,习丙文,谢骏,潘良坤,毛颖

      2024,48(10):109415-109415, DOI: 10.11964/jfc.20220813641

      摘要:

      为克服现有小瓜虫病的显微镜检和PCR诊断等方法在该寄生虫的感染早期阶段和环境样本检测中存在的缺陷,建立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多子小瓜虫PCR检测方法,实验根据多子小瓜虫线粒体COⅠ序列设计和筛选了一对引物,经过PCR程序优化、特异性、灵敏性验证以及临床和环境样品检测分析,分别建立了普通PCR和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结果显示,本研究获得的检测引物对多子小瓜虫有较高的扩增特异性,对同属纤毛虫类的草履虫、四膜虫和肠袋虫以及常见养殖鱼类宿主异育银鲫、草鱼、尼罗罗非鱼和团头鲂等样本均无扩增;扩增特异性和灵敏度都优于文献报道的方法。其中,普通PCR最低检测的样本浓度为掠食体2.67个/μL,荧光定量PCR在掠食体0.02个/μL时依然能有效检出,荧光定量PCR检测灵敏度高于普通PCR。研究表明,在临床样本和养殖水环境样本检测应用中,基于该引物的两种PCR方法表现出很高的一致性,能有效检出潜伏感染鱼体和养殖水环境中的多子小瓜虫。本研究所建立的多子小瓜虫的检测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适用于淡水养殖中小瓜虫病的早期诊断和病原体的检测。

    • 中国栽培海藻碳汇经济价值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

      余悦儒,杨锐,陈海敏,陈娟娟,骆其君

      2024,48(10):109616-109616, DOI: 10.11964/jfc.20230213915

      摘要: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迅速攀升,严重影响了全球气候。开发蓝碳产业成为人们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栽培海藻碳汇是蓝碳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以中国8个沿海省份栽培海藻数据为基础,测算其碳汇总经济价值,并分析其时空分异特征;采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LMDI) 解析中国栽培海藻碳汇总经济价值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2009—2021年,中国栽培海藻碳汇量及其总经济价值整体呈上升趋势,2021年分别达到87万t和488亿元。不同栽培海藻的碳汇量,从高到低依次为海带、江蓠、紫菜、裙带菜和其他 (羊栖菜、麒麟菜、石花菜和浒苔);单位面积碳去除能力,从高到低依次为海带、江蓠、裙带菜、其他和紫菜。福建、山东和辽宁三个省份的栽培海藻碳汇总经济价值较高,其余省份则较低。养殖效率效应 (EFE)和养殖面积效应 (AE)是栽培海藻碳汇总经济价值的主要驱动因素。研究表明,中国栽培海藻的碳汇潜力不容忽视,能够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栽培海藻的碳汇能力及其总经济价值存在一定的种间差异,可通过合理调整栽培物种和结构来提高海藻碳汇及其总经济价值。应从政府部门、科研单位及从业人员和社会公众三个层面出发,重视栽培海藻碳汇等渔业碳汇的功能和价值,促进渔业高质量发展,为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实现“双碳”目标做出更大贡献。

    全选
    显示方式: |
    全选
    显示方式: |
期刊介绍

主办单位:中国水产学会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编:黄硕琳

地址:上海浦东新区沪城环路999号

邮政编码:201306

电话:021-61900228

邮箱:jfc@china-fishery.com

国内统一刊号:31-128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