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第46卷第8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目录
    • 目录

      2022, 46(8):0-0.

      摘要 (131) HTML (0) PDF 239.81 K (4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研究论文
    • 野生和养殖曼氏无针乌贼亲体形态、生化组分及其胚胎发育的比较

      2022, 46(8):1403-1413. DOI: 10.11964/jfc.20211113177

      摘要 (198) HTML (322) PDF 1.94 M (56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优化曼氏无针乌贼人工繁育技术,提高人工增殖苗种的产量与质量,实验采用生态学方法,对比分析了野生和养殖曼氏无针乌贼的表观形态、生化组分及其受精卵的形态差异,探究了光照周期与受精卵胶质外膜对曼氏无针乌贼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野生和养殖曼氏无针乌贼的表观形态、生化组分均存在显著差异,野生群体性成熟规格远大于养殖群体,肌肉和肝脏组织中的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养殖群体,卵巢中的粗蛋白含量则显著高于养殖群体。养殖亲体所产黑卵在12D12L光照周期条件下孵化率最高,所产白卵在24D和24L条件下孵化率最高,野生亲体所产卵在24D和12D12L条件下孵化率最高。随光照时间的延长,受精卵的平均孵化时间具有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表明光照周期是影响曼氏无针乌贼胚胎发育的重要因素。实验发现,将受精卵胶质外膜剥离处理后,养殖亲体所产黑、白卵的平均孵化时间具有减少的趋势,但孵化率显著下降。建议在曼氏无针乌贼人工苗种生产过程中,尽量选用大规格野生乌贼作为繁育亲体。此外,在受精卵孵化期间,应对孵化池进行适当遮光处理,避免受精卵长时间暴露于强光照环境中,以提高孵化率和仔乌成活率。研究结果可为曼氏无针乌贼人工苗种繁育技术优化提供参考。

    • 基因组选择技术在半滑舌鳎“鳎优1号”新品种培育中的应用研究

      2022, 46(8):1305-1312. DOI: 10.11964/jfc.20220313391

      摘要 (469) HTML (131) PDF 1.49 M (6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改善半滑舌鳎种质资源现状,本课题组以快速生长和抗哈维氏弧菌为主要目标性状,开展了连续四代家系选育。从第三代选育开始,利用基因组最佳线性无偏预测方法,计算了半滑舌鳎抗哈维氏弧菌的基因组估计育种值 (GEBV),并将GEBV和感染存活率都较高的家系作为抗病重点家系。在第三代选育中,筛选到12个重点家系,这些家系的平均感染存活率 (85.4%)和平均GEBV (1.13)明显高于对照组 (52.2%;0.27)。在第四代选育中,筛选到的5个重点家系的平均感染存活率和平均GEBV分别为71.5%和0.24,而对照组的感染存活率和GEBV分别为30.1%和0.03。连续四代选育后,利用生长速率快和抗病力强的家系大规模繁育苗种,培育出我国首个半滑舌鳎新品种“鳎优1号”(新品种登记号:GS-01-005-2021)。与未经选育的半滑舌鳎相比,“鳎优1号”抗哈维氏弧菌感染能力提高30.9%,18月龄体质量平均提高17.7%,养殖成活率平均提高15.7%。此外,“鳎优1号”苗种的生理雌鱼比例高达40%左右。半滑舌鳎新品种“鳎优1号”的成功培育为水产养殖业增添了良种,推动了半滑舌鳎分子育种技术的发展,也为基因组选择育种技术在水产良种培育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 >综述
    • 渔业资源增殖评估研究进展与展望

      2022, 46(8):1509-1524. DOI: 10.11964/jfc.20200812365

      摘要 (750) HTML (143) PDF 1.22 M (7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渔业资源增殖是修复受损生物资源和维持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几十年来,我国以及全球许多国家资源增殖有着较快发展,有研究指出全球很多资源增殖项目未能实现预期效果,甚至带来了负面的生态影响,这对资源增殖产业的未来发展提出了重要警示。本文简要回顾了我国以及全球渔业资源增殖的现状,重点围绕渔业资源增殖研究中所关注的科学问题,总结了资源增殖策略与增殖效果评估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基于对增殖生态系统的认识,阐述了资源增殖中的关键生态过程、生态机制与时空尺度等科学问题,从基本原理、生态效应和空间尺度等3个方面探讨了资源增殖评估研究的发展方向。本文强调增殖生态系统具有复杂的结构与动态,因此渔业资源增殖应基于对生态系统的全面了解,以前瞻性的评估研究指导资源增殖的规划和合理避险。通过探讨增殖评估研究的不足与发展方向,为渔业资源增殖的研究与实践提供科学参考。

    • >研究论文
    • 大黄鱼肌纤维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2022, 46(8):1313-1323. DOI: 10.11964/jfc.20210212620

      摘要 (214) HTML (140) PDF 22.66 M (8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定位肉质相关遗传位点,解析大黄鱼肉质性状的遗传调控机制,并为养殖大黄鱼肉质选育提供基础,实验首次对大黄鱼肌纤维性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首先采集一个大黄鱼养殖群体的背部肌肉样本,通过组织切片获得了483尾大黄鱼的肌纤维直径及253尾的肌纤维密度数据。随后用双消化限制性酶切位点相关的DNA测序 (ddRAD-seq)法进行基因分型,将获得的25 520和25 309个高质量单核苷酸多态性 (SNPs)位点用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GWAS)。最终,在5条染色体上定位到了6个显著位点,并注释到了lpin2、adcyap1、btg1、tcp11l2、lifrthbs4、gmeb1、slc2a1、myom1和myom2共10个候选基因。对上述候选基因的分析表明,大黄鱼的肉质与肌纤维组成、生长,以及能量代谢有关。本研究首次对大黄鱼肌纤维相关性状进行分析和基因组定位,发现2龄成熟大黄鱼的肌纤维性状间不存在性别差异。此外,lpin2、adcyap1和btg1等基因,以及能量代谢、肌纤维组成和生长等生物学过程可能在决定大黄鱼肌肉的物理特性中发挥作用。研究结果为大黄鱼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并为后续开展针对养殖群体大黄鱼肉质性状的遗传改良提供了分子工具。

    • 饲料中添加不同水草粉对克氏原螯虾生长、消化酶、抗氧化酶活性及色泽的影响

      2022, 46(8):1414-1426. DOI: 10.11964/jfc.20210212633

      摘要 (391) HTML (133) PDF 1.52 M (5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水草粉对克氏原螯虾生长、消化酶、抗氧化酶活性及色泽的影响,实验通过在饲料中分别添加15%的伊乐藻、黑藻、苦草、金鱼藻和喜旱莲子草5种水草粉(分别标记为Diet 2~6组),对照组饲料无水草粉添加(标记为Diet 1组),对克氏原螯虾幼虾进行为期60 d的养殖实验。结果显示,水草组(Diet 2~6组)成活率(SR)与Diet 1组无显著差异,Diet 3~5组增重率(WGR)及特定生长率(SGR)均与Diet 1组无显著差异,而Diet 3组肝胰腺指数(HSI)显著高于Diet 1组。在肝胰腺中,Diet 2~6组脂肪酶(LPS)活性显著高于Diet 1组,且Diet 5组LPS和α-淀粉酶(α-AL)活性最高,而胃蛋白酶活性为Diet 2组最高,Diet 2~3及5组纤维素酶(CL)活性显著高于Diet 1组;在肠道中,Diet 2~6组4种消化酶活性均低于Diet 1组。Diet 3~6组头胸甲和肌肉总类胡萝卜素、头胸甲虾青素含量及卵巢中总类胡萝卜素、虾青素、叶黄素和β-胡萝卜素含量均显著高于Diet 1组。Diet 2~6组头胸甲及卵巢的红度(a*值)和黄度(b*值)均显著高于Diet 1组,而亮度(L*值)却低于Diet 1组。在肝胰腺中,Diet 2~6组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均显著高于Diet 1组且在Diet 5组最高,Diet 4组总抗氧化能力(T-AOC)活性最高,Diet 2组丙二醛(MDA)含量最高;血清中,Diet 6组T-AOC活性最高,但各组间T-SOD活性和MDA含量无显著差异。研究表明,添加15%黑藻、苦草和金鱼藻水草粉到饲料中,对克氏原螯虾生长无负面影响,有利于体内类胡萝卜素、虾青素的积累,改善克氏原螯虾头胸甲和卵巢色泽的同时提升抗氧化能力。

    • 四带小鲃的长鳍表型及其转录组分析

      2022, 46(8):1324-1333. DOI: 10.11964/jfc.20210412746

      摘要 (137) HTML (135) PDF 2.17 M (5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了解野生型和长鳍突变型四带小鲃的体长、尾鳍长、尾鳍分节数目和分节长度,实验利用转录组学方法和t 检验统计方法对上述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6月龄野生型 (n=30)与突变型 (n=30)成鱼体长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但二者尾鳍长、尾鳍分节数目和分节长度3个指标间存在显著差异。同时,对不同体长野生型(n=80)和突变型(n=80)四带小鲃尾鳍长度、分节数目和分节长度进行了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相对于野生型,突变型四带小鲃尾鳍长度增加速率更快 (野生型:k=0.28,突变型:k=0.62),尾鳍分节数目增加频率基本一致 (野生型:k=0.79,突变型:k=0.82),尾鳍分节长度更长 (野生型:k=0.000 4,突变型:k=0.006 8)。野生型和突变型成鱼尾鳍组织的转录组分析结果显示,转录组从头组装共获得56 271个unigene,野生型组 (n=3)和突变型组 (n=3)之间共有1 304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971个基因上调,333个基因下调。差异表达基因 KEGG通路显著富集到细胞周期和DNA复制等与细胞增殖相关的信号通路,其中细胞周期蛋白基因 (cycAcycBcycE)和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基因 (cdk1)等显著上调。最后,对ckap2lki-67、cdc20、prc1、urgcpcdk1共6个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行了实时荧光定量PCR (qRT-PCR)分析,其结果与转录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研究表明,长鳍四带小鲃突变基因引起细胞周期相关基因表达量上升,造成尾鳍分节片段的细胞增殖速率加快,尾鳍分节长度增加,呈现为长尾鳍表型。

    • >综述
    • 渔光互补生态经济特征及其发展方向

      2022, 46(8):1525-1535. DOI: 10.11964/jfc.20210913058

      摘要 (822) HTML (123) PDF 2.75 M (9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渔光互补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种清洁高效生产方式,为水产养殖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具有清洁、低碳、高效的特点,但存在基础研究空白、设施系统不规范、养殖技术不足等问题。本文详细介绍了渔光互补的概念及特点,分析了渔光互补的经济、生态、社会价值,并结合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建议,为推动我国渔光互补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参考。渔光互补模式中,太阳能模块由于近水表面温度较低从而功率转换效率高;水面因太阳能板的遮挡蒸发率降低超过70%,节约大量养殖用水;环境友好型的养殖和发电模式促进了生态系统的再发展;使用智能渔业系统来控制养殖环境,从而提高鱼类生长速率,提高养殖经济效益。此外,从节能减排角度出发,如果按全国光照强度平均值并结合渔光互补技术,根据目前正在使用的水产养殖面积,每年将产生超过50 MWh的电力,节约约180亿t标准煤,减少49.85 Mt二氧化碳排放。渔光互补是实现“两碳目标”的重要途径,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渔光协同的生态经济价值将不断显现,进一步推动清洁能源生产和水产养殖绿色发展。

    • >研究论文
    • 不同工艺提取鳀蛋白质原料对黄颡鱼生长性能和生理健康的影响

      2022, 46(8):1427-1438. DOI: 10.11964/jfc.20210612927

      摘要 (525) HTML (122) PDF 1.16 M (5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比较不同生产工艺得到的酶解鳀鱼浆 (HFP)、鳀鱼溶浆 (SW)、酶解鳀鱼溶浆 (HSW)、低温烘干鳀鱼粉 (L-FM)和常规烘干鳀鱼粉 (H-FM)在饲料中的应用效果。以初始体质量为 (17.69±0.09) g的黄颡鱼幼鱼为养殖对象,以30%的秘鲁超级蒸汽鱼粉 (FM组)为对照,在实验日粮中分别添加酶解鳀鱼浆、鳀鱼溶浆、酶解鳀鱼溶浆、低温烘干鳀鱼粉和常规烘干鳀鱼粉,经过8周池塘网箱养殖实验,比较5种不同生产工艺得到的鳀鱼蛋白质原料对黄颡鱼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①与FM组相比,L-FM和H-FM组的特定生长率(SGR)和饲料系数(FCR)均无显著差异;②以FM组为对照,HFP25实验组的SGR降低了3.30%,FCR升高了5.36%,无显著差异,而HFP45和HFP65组的SGR分别降低了10.99%、20.33%,FCR分别升高了21.43%、41.96%,差异显著,并且随着日粮中HFP添加量的增加,SGR、蛋白沉积率 (PRR)和脂肪沉积率 (FRR)均呈现下降趋势,差异显著;③HFP45、SW和HSW 3组实验饲料的结果中,HFP具有最高的SGR,而SW的SGR最低,差异不显著。经酶解处理后的HSW较SW组SGR升高了2.25%,差异不显著,体组成方面,鱼体水分、蛋白、脂肪和总磷含量变化不显著,灰分变化显著。研究表明,在黄颡鱼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效率方面,FM、L-FM和H-FM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但L-FM在黄颡鱼健康方面优于H-FM;在黄颡鱼日粮中实际添加7.1%的酶解鳀鱼浆 (干物质)可以完全替代30%的鱼粉,在鱼体生长速率、饲料效率和血清指标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等效性;日粮中过高添加量HFP会导致黄颡鱼生长速率和饲料效率的下降;不同酶解蛋白原料中,HFP对黄颡鱼的生长效果最好,SW生长效果最差。此外,经酶解处理后的HSW要优于SW。本实验为有效提高海洋捕捞资源的利用率, 推进海洋生物蛋白新产品的开发, 并为饲料企业选择更有效的产品及其使用剂量提供研究基础和应用技术。

    • 多鳞四指马鲅5个地理群体的形态差异

      2022, 46(8):1334-1344. DOI: 10.11964/jfc.20201012454

      摘要 (681) HTML (152) PDF 1.33 M (6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讨不同地理群体多鳞四指马鲅形态差异,实验基于2018—2019年采自海门、如东、舟山、三门、珠海5个地理群体的133尾多鳞四指马鲅个体进行35个可量性状和8个可数性状测定,并拍摄保存样本照片用于几何形态学分析。多鳞四指马鲅的传统形态学和几何形态学分析结果显示,5个地理群体的多鳞四指马鲅形态特征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且和地理距离成正相关,但尚未达到种群分化的程度。这可能是更新世冰期时,海平面下降导致南海和东黄海之间形成地理隔离所致;但随更新世末期海平面上升,因多鳞四指马鲅极强的洄游习性,仍有部分群体可以在黄海和南海之间进行长距离洄游,以及鱼卵和仔稚鱼存在随洋流扩散从而群体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基因交流,导致不同地理群体间虽存在着较大的形态特征差异,但形态和遗传分化仍未能达到种群分化水平。综上,鉴于不同地理群体的多鳞四指马鲅在不同海域繁殖、索饵出现的时段差异,建议对这5个地理群体中的三门群体和舟山群体划为2个管理单元,如东群体和海门群体划为1个管理单元,珠海群体划为另1个独立的管理单元。针对5个地理群体按4个管理单元进一步制定特别管理政策,以期既保护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又保障广大渔民的生计。

    • 脆肉尼罗罗非鱼与普通尼罗罗非鱼肌肉理化与营养特性的比较

      2022, 46(8):1439-1448. DOI: 10.11964/jfc.20211113162

      摘要 (371) HTML (141) PDF 1.60 M (6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揭示脆肉尼罗罗非鱼与普通尼罗罗非鱼的肌肉理化与营养特性的差异,实验对脆肉尼罗罗非鱼与普通尼罗罗非鱼肌肉在质构特性、感官评价、基本化学成分、脂肪酸分布和游离氨基酸组成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脆肉尼罗罗非鱼肉的硬度、弹性和咀嚼性与普通尼罗罗非鱼差异显著;脆肉尼罗罗非鱼肌肉中的粗蛋白和灰分与普通尼罗罗非鱼无显著差异,但水分含量显著降低,总脂含量显著升高;脂肪酸组成分析显示,脆肉尼罗罗非鱼肌肉中所含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显著高于普通尼罗罗非鱼,其中亚油酸、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分别是对照组的2.12、3.36和3.71倍,脆肉尼罗罗非鱼肌肉的游离必需氨基酸总量显著高于普通尼罗罗非鱼,但鲜味氨基酸中甘氨酸略低于普通尼罗罗非鱼。研究表明,脆肉尼罗罗非鱼和普通尼罗罗非鱼肌肉在质构特性、含水量、脂肪酸含量和游离氨基酸分布上都存在显著差异。本实验为脆肉尼罗罗非在养殖技术优化、脆化饲料研发、保鲜和加工技术改进等方面提供可参考的研究数据和技术资料。

    • 厄尔尼诺事件对西北太平洋柔鱼种群动态的影响

      2022, 46(8):1345-1356. DOI: 10.11964/jfc.20200812363

      摘要 (215) HTML (150) PDF 1.72 M (57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解西北太平洋柔鱼资源量变动与气候变化如厄尔尼诺事件等的关系,实验假设尼诺指数 (oceanic Ni?o index,ONI)影响柔鱼种群动态参数内禀自然增长率 (intrinsic rate of growth, r)和最大环境容纳量 (carrying capacity, K)并分别建立4种剩余产量模型 (SP、Er-EDSP、EK-EDSP、Er- EK-EDSP)探索厄尔尼诺事件影响下西北太平洋柔鱼的种群资源状态变化趋势。结果发现, Er-EDSP、EK-EDSP、Er-EK-EDSP等3个加入气候因子模型的偏差信息准则 (deviance information criterion,DIC)值小于传统剩余产量模型的DIC值,其中Er-EK-EDSP模型DIC值最小,模型精度最高,估计的最大可持续产量 (maximum sustainable yield,MSY)为39.26×104 t。1994—2017年,北太平洋柔鱼的捕捞死亡率 (Ft) 低于目标死亡率 (Ftar)和MSY水平下的捕捞死亡率 (FMSY),2017年种群资源量小于MSY水平资源量 (BMSY)。研究表明,西北太平洋柔鱼种群资源可能正处于过度捕捞阶段。该研究结果可为西北太平洋柔鱼的可持续开发提供建议。

    • 野生、池塘及工厂化养殖马口鱼肌肉营养成分的比较

      2022, 46(8):1449-1457. DOI: 10.11964/jfc.20210312691

      摘要 (173) HTML (132) PDF 1.12 M (5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获知野生、池塘及工厂化养殖马口鱼肌肉营养成分的差异,实验分析了野生、池塘及工厂化养殖马口鱼的形态学指标、肌肉营养成分、氨基酸含量、脂肪酸含量、理化特性及重金属含量。结果显示,野生马口鱼肌肉中苯丙氨酸、天冬氨酸、必需氨基酸总量、非必需氨基酸总量及滴水损失显著高于池塘马口鱼。野生马口鱼脏体比、肌肉粗蛋白质、支链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C16:0及熟肉率显著低于工厂化马口鱼,但水分、甲硫氨酸、含硫氨基酸、C18:3n6、饱和脂肪酸、铅、镉和铜的含量显著高于工厂化马口鱼。野生马口鱼肥满度、肌肉中缬氨酸、亮氨酸、苏氨酸、赖氨酸、异亮氨酸、谷氨酸、酪氨酸、精氨酸、氨基酸总量、半必需氨基酸总量、鲜味氨基酸、苦味氨基酸、呈味氨基酸、C20:0、C20:2、C22:2、C22:1n9及C20:5n3的含量与工厂化马口鱼无显著差异。研究表明,相比野生和池塘养殖,工厂化养殖可以提高马口鱼肌肉粗蛋白质、氨基酸总量、C20:5n3及熟肉率,减少滴水损失、饱和脂肪酸、镉、铅及铜的含量,是一种较优的养殖模式。

    • 基于高精度声学图像的海洋牧场海床类型识别

      2022, 46(8):1357-1368. DOI: 10.11964/jfc.20201012449

      摘要 (197) HTML (132) PDF 6.03 M (55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人工鱼礁作为海洋牧场建设的基础生态工程,在海洋生态环境修复和渔业资源增殖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随着人工鱼礁的大量投放,海洋牧场海床逐步转变为高度异质性的底栖生境,底栖生态变化会直接影响到底栖及底层生物的栖息与繁衍。针对传统调查方法在海洋牧场中的局限性,聚焦天津海洋牧场,基于侧扫声纳后散射数据和多波束测深数据,从侧扫图像亮度、图像纹理及地形起伏度等3个维度,探索了天津海洋牧场海床类型识别、分类和面积量化的新方法。结果显示,天津海洋牧场共发现人工鱼礁、牡蛎类、淤泥类、蛤仔泥混类、牡蛎泥混类及碎贝泥混类等6种海床类型,基于声学图像特征的海床类型识别方法准确率达90%,可满足海洋牧场底栖生态研究的需求;通过对比分析,天津海洋牧场本底淤泥类海床消退为58.19%,贝类海床增至7.96%,贝类资源增殖效果明显;人工鱼礁周边新生牡蛎礁0.246 km2,并伴有0.303 km2的牡蛎泥混海床待发育为牡蛎礁,海洋牧场建设对牡蛎礁具有重要的修复作用。研究表明,声学技术对传统底栖调查方法的补充与完善作用,海洋牧场对牡蛎礁的修复作用,成果可有效应用于近岸海域生境修复、贝类资源量精准评估及牡蛎礁演化机理等领域的研究。

    • 青蛤不同壳色个体间的生长及营养差异

      2022, 46(8):1458-1465. DOI: 10.11964/jfc.20201112488

      摘要 (241) HTML (116) PDF 1.45 M (48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探究青蛤壳色性状与其生长和营养成分之间的关系,实验对青蛤不同壳色个体的生长指标及营养组分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显示,青蛤紫壳个体 (整体)的湿重、壳长、水管和鳃组织湿重占比显著高于白壳个体,青蛤紫壳个体 (整体)的壳宽和外套膜组织湿重占比极显著高于白壳个体。青蛤紫壳个体可食部分的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极显著高于白壳个体。紫/白壳个体的必需氨基酸与总氨基酸比值分别为37.46%和37.02%,且紫壳个体显著高于白壳个体;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比值分别为67.72%和66.60%,且紫壳个体显著高于白壳个体,表明紫壳个体氨基酸平衡效果优于白壳个体,且均属于优质蛋白。紫壳个体和白壳个体中的单不饱和脂肪酸主要以棕榈酸为主,分别占可食部分脂肪酸总量的9.97%和9.85%,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以EPA和DHA为主,其中EPA分别占脂肪酸总量的6.64%和6.54%,DHA分别占脂肪酸总量的8.00%和8.51%。研究表明,紫/白壳个体间在生长和营养上均存在一定差异,且紫壳性状与其生长和营养存在一定正向关联关系,为利用紫壳性状作为遗传标记进行青蛤良种选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 坛紫菜优良品系的品质分析

      2022, 46(8):1466-1472. DOI: 10.11964/jfc.20200912426

      摘要 (222) HTML (128) PDF 1.12 M (5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坛紫菜优良品系 (HR-5)具有叶状体薄、味道好、生长快、壳孢子放散量大等优良特性,为了将其培育成新品种,本实验对海区栽培的该品系坛紫菜和传统栽培品系坛紫菜 (WT-dt)的粗蛋白、总氨基酸、游离氨基酸等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①一至三水菜中HR-5的粗蛋白含量为45.2%~38.0%,WT-dt为39.5%~33.2%,前者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后者,且随着采收期的增加,它们的粗蛋白含量均逐渐下降。②2个品系中HR-5的总氨基酸含量为361.8~287.4 mg/g,WT-dt为321.8~264.8 mg/g,前者的含量均高于后者,同样随采收期的增加总氨基酸含量均逐渐下降。③HR-5的游离氨基酸含量为3 391.8~1 983.2 mg/100 g,WT-dt为2 930.2~2 046.7 mg/100 g,一水和二水菜的游离氨基酸含量前者均显著高于后者。④前三水菜的主要呈味氨基酸含量显示,HR-5均显著高于WT-dt,且随着采收期的增加含量均逐渐下降。研究表明,HR-5品系的粗蛋白、总氨基酸、游离氨基酸和主要呈味氨基酸等含量等均比WT-dt品系高,这是该新品系的味道明显优于WT-dt品系的原因所在。

    •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养殖鱼类品种识别模型

      2022, 46(8):1369-1376. DOI: 10.11964/jfc.20201212529

      摘要 (241) HTML (152) PDF 1.99 M (5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等技术的发展,卷积神经网络(CNN)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图像识别领域,但现有的鱼类图像公共数据集资源较匮乏,难以满足深度CNN模型优化及性能提升的需要。实验以大黄鱼、鲤、鲢、秋刀鱼和鳙为对象,采用网络爬虫以及实验室人工拍照采集相结合的方式,构建了供鱼种分类的基础图片数据集,针对网络爬虫手段获取到的鱼类图像存在尺度不一、格式不定等问题,采用图像批处理的方式对所有获取到的图像进行了统一的数据预处理,并通过内容变换以及尺度变换对基础数据集做了数据增强处理,完成了7 993个样本的图像采集与归纳;在权值共享和局部连接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用于鱼类识别的CNN模型,采用ReLU函数作为激活函数,通过dropout和正则化等方法避免过度拟合。结果显示,所构建的CNN鱼种识别模型具有良好的识别精度和泛化能力。随着迭代次数的增加,CNN模型的性能也逐步提高,迭代1 000次达到最佳,模型的准确率为96.56%。该模型采用监督学习的机器学习方式,基于CNN模型,实现了5种常见鱼类的鱼种分类,具有较高的识别精度和良好的稳定性,为养殖鱼类的品种识别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计算模型。

    • 黄连素对高脂诱导的斑马鱼肝脏细胞脂质代谢的影响

      2022, 46(8):1473-1486. DOI: 10.11964/jfc.20201212553

      摘要 (172) HTML (117) PDF 2.48 M (49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研究黄连素对高脂诱导的斑马鱼肝脏细胞脂质代谢组学的影响,实验以斑马鱼细胞为材料,通过棕榈酸钠(0.25 mmol/L,24 h)诱导肝脏细胞脂质沉积模型,经黄连素(25 μmol/L,6 h)处理后收集细胞。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脂质代谢组学分析,对不同处理的斑马鱼肝脏细胞的脂质代谢物进行筛选、鉴定,并对脂代谢相关因子的基因表达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高脂组共筛选出1 761个差异离子,其中鉴定出147种差异表达的代谢产物基因,123个表达升高、24个降低;高脂+黄连素组共筛选出2 728个差异离子,其中鉴定出346种差异表达的代谢产物,139个升高、207个降低。与高脂组相比,高脂+黄连素组共筛选出1 605个差异离子,其中鉴定出259种差异表达的代谢产物,45个升高、204个降低。进一步对不饱和脂肪酸代谢通路研究发现,差异代谢产物二高-γ-亚麻酸(DGLA)和二高-α-亚麻酸(ETA)含量在高脂组中显著上升,而添加了黄连素后含量显著下降;与对照相比,高脂+黄连素组的DGLA和ETA含量并无显著差异。通过检测DGLA和ETA分解相关酶的基因(atglhsl)表达量发现,与对照组相比,高脂组二者均显著降低,添加了黄连素后均显著升高;检测合成相关酶基因(accelovl6、elovl7ascdbfasfads2)的表达量发现,与对照组相比,高脂组细胞内accelovl6和scdb的表达量显著升高,fads2表达量显著降低,而添加了黄连素后细胞内fads2的表达量显著升高,faselovl6和scdb表达量显著降低。综上所述,高脂诱导通过抑制脂质分解相关基因表达,促进脂质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而引起脂肪在细胞中的过度沉积,而添加适量黄连素可以显著改善这一现象。

    • 长江下游苏通江段刀鲚产卵场的初步研究

      2022, 46(8):1377-1388. DOI: 10.11964/jfc.20201112503

      摘要 (595) HTML (136) PDF 2.04 M (56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揭示苏通江段刀鲚早期资源的时空分布情况,本实验于2018—2020年每年5~8月对该江段累计进行84 d的早期资源调查。调查期间共采集到刀鲚受精卵646枚,其中2019年采集到328枚,占总数的50.77%;其中在4月没有采集到刀鲚受精卵,5和6月采集到刀鲚受精卵的平均丰度均显著高于其他采集月份,各年采集到刀鲚受精卵峰值分别出现在5月15日(4.96 枚/100 m3),6月16日(26.48 枚/100 m3),5月24日(26.11 枚/100 m3)。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各采样断面空间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平均丰度分布江左岸(1.42 枚/100 m3)>江右岸(0.87 枚/100 m3)>江心(0.69 枚/100 m3);苏通江段下游S1(崇明岛绿华镇水域)和S2(海门市新通海沙水域)、中游S5(南通港闸区水域)和上游S8(如皋长青沙典园水域)采集到刀鲚受精卵的平均丰度和频次均显著高于其他采集断面;环境因子分析显示,刀鲚受精卵丰度与温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在水温21.1~25.3 °C、溶氧6.80~7.41 mg/L范围内采集到刀鲚受精卵的丰度较高。结果表明,5和6月为长江苏通江段刀鲚产卵高峰期,在水温21.1~25.3 °C、溶氧6.80~7.41 mg/L范围内适宜刀鲚产卵,推测崇明岛绿华镇、海门市新通海沙、南通港闸区和如皋长青沙典园附近水域为刀鲚的潜在产卵场。本研究调查数据为开展刀鲚资源修复提供基础数据和参考。

    • 草鱼Ⅱ型干扰素的单克隆抗体制备与鉴定

      2022, 46(8):1487-1498. DOI: 10.11964/jfc.20210813043

      摘要 (120) HTML (111) PDF 2.82 M (4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Ⅱ型干扰素(IFN-γ)是参与辅助性T淋巴细胞1 (Th1)免疫应答的关键细胞因子之一。为研究产生IFN-γ和干扰素-γ相关因子 (IFN-γrel)的细胞来源及功能差异,实验构建原核表达质粒,在大肠杆菌DE3中表达草鱼 (Ci)IFN-γ和CiIFN-γrel重组蛋白。结果显示,重组CiIFN-γ蛋白为可溶性蛋白,而CiIFN-γrel蛋白则不可溶。通过亲和层析和分子筛层析获得了高纯度CiIFN-γ和CiIFN-γrel重组蛋白,免疫小鼠制备了单克隆抗体。通过Western blotting筛选获得4株特异性高、亲和力强的抗体。研究表明CiIFN-γ单克隆抗体与CiIFN-γrel没有交叉反应,反之亦然,其中FITC标记的2株抗体可用于免疫荧光和流式细胞术分析。此外,Western blotting分析显示,草鱼IFN-γ和IFN-γrel单克隆抗体不识别斑马鱼的同源Ⅱ型干扰素蛋白。本研究制备了首个IFN-γrel的单克隆抗体,为深入研究草鱼Ⅱ型干扰素的产生和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

    • 低温对四川华鳊卵巢发育的影响及调控

      2022, 46(8):1389-1402. DOI: 10.11964/jfc.20210112582

      摘要 (167) HTML (133) PDF 1.82 M (5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究低温对四川华鳊卵巢发育的影响及调控方式,实验对其产卵后雌鱼进行了11 °C的低温饲养 (LT组),为期2周,并与26 °C条件下 (OT组)其卵巢发育状况进行对比。通过形态学和组织学观察发现,LT组卵巢发育被抑制,发生退化,卵母细胞明显发育不良,出现典型闭锁卵泡的特征。对雌鱼血清中的激素水平及卵巢中相应受体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行测定,发现低温使FSH和DHP水平显著下降,并严重抑制激素受体基因fshrlhcgrpgresr1和ar的表达。通过转录组测序和分析发现,在低温处理过程中,类固醇激素合成、细胞生长增殖以及凋亡和自噬相关通路被显著富集,与低温的影响显著相关。低温使类固醇激素合成和卵母细胞发育相关基因(StARcyp17a1、hsd3bcyp19a2、hsd17b1、vtg1、zp4、mmp9和mmp15),以及细胞生长增殖和抗凋亡相关基因(ccnicdk16、igf1regfrnoboxbcl2)的表达下调,促凋亡基因(baxtnftp53)的表达上调。研究表明,低温之所以导致四川华鳊卵泡闭锁,一方面可能是由于低温抑制生殖激素的合成和受体基因的表达,使卵巢发育和卵母细胞生长增殖受限;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低温促使卵泡发生自噬凋亡,最终导致卵泡发生退化闭锁。此研究为四川华鳊的保护生物学研究和人工繁殖提供了理论基础。

    • 中国鲎血蓝蛋白提纯及其纯化物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

      2022, 46(8):1499-1508. DOI: 10.11964/jfc.20200712338

      摘要 (198) HTML (120) PDF 1.42 M (4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获得高纯度的中国鲎血蓝蛋白并探究其潜在的应用价值,实验从中国鲎血淋巴中提取了血蓝蛋白,并用AKTA蛋白纯化系统进行纯化,使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LC-MS/MS)技术对纯化后的血蓝蛋白进行定性分析,最后从uniprot蛋白数据库下载了22条分属5个物种的血蓝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并构建了N-J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制备的血蓝蛋白纯度较高,从纯化后的中国鲎血蓝蛋白中鉴定到了12种血蓝蛋白的亚基,包括Hemocyanin subunitⅠ、Hemocyanin subunitⅡ、Hemocyanin subunitⅢa、Hemocyanin subunitⅢb、Hemocyanin subunitⅣ、Hemocyanin subunitⅤ、Hemocyanin subunitⅥ等。uniprot数据库显示,这些亚基最早在圆尾鲎和美洲鲎体内被发现。N-J系统进化树显示,中国鲎血蓝蛋白与圆尾鲎和美洲鲎血蓝蛋白具有高度的同源性,并且鲎科动物血蓝蛋白与凡纳滨对虾、锯缘青蟹的血蓝蛋白有较近的进化关系,这意味着可根据虾蟹血蓝蛋白的功能推测中国鲎血蓝蛋白的功能。本研究结果有助于中国鲎血蓝蛋白的功能预测和应用研究。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