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第44卷第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目录
    • 目录

      2020, 44(2):0-0. DOI: 10.11964/jfc.20200200

      摘要 (581) HTML (0) PDF 283.77 K (69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研究论文
    • 日本沼虾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基因的克隆及其免疫功能

      2020, 44(2):300-313. DOI: 10.11964/jfc.20181211581

      摘要 (685) HTML (0) PDF 3.66 M (79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索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在日本沼虾免疫防御系统中的作用,实验利用RACE方法克隆了日本沼虾SAA(MnSAA)基因cDNA全长序列,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分析其在日本沼虾不同组织、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情况,以及溶壁微球菌、嗜水气单胞菌和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感染后MnSAA在血淋巴细胞和肝胰腺中的表达情况,同时还利用RNA干扰(RNAi)技术检测了MnSAA基因沉默后,日本沼虾再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后其肝胰腺中激活子蛋白-1(AP-1)和B类清道夫受体(CD36)基因表达变化及虾的累积死亡率变化。结果显示,MnSAA基因cDNA全长649 bp (GenBank登录号:MK292888),包含21 bp 5'非编码区,232 bp 3'非编码区,369 bp开放读码框,编码131个氨基酸残基;氨基酸序列比对及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MnSAA蛋白属于急性期血清淀粉样蛋白A蛋白(A-SAA),在进化上与无脊椎动物香港牡蛎的亲缘关系最近;mRNA表达分析显示,MnSAA基因在日本沼虾的各组织和各生长阶段均有表达,分别在肝胰腺和成虾阶段中的表达量最高;病原体感染实验表明,在日本沼虾感染溶壁微球菌、嗜水气单胞菌和白斑综合征病毒后12~72 h,其血淋巴和肝胰腺中的MnSAA基因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升高;RNAi实验显示,MnSAA基因沉默后,日本沼虾肝胰腺中AP-1和CD36基因分别在其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后 12~72 h和6~72 h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日本沼虾累积死亡率在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后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研究表明,MnSAA参与日本沼虾的抗病原体感染的反应,在日本沼虾的免疫防御体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 澳洲鲭太平洋群系的资源评估与管理策略

      2020, 44(2):206-212. DOI: 10.11964/jfc.20171211117

      摘要 (768) HTML (0) PDF 3.27 M (7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澳洲鲭是西北太平洋重要的经济种类,了解和掌握澳洲鲭太平洋群系资源开发状况对确保其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日本中央水产研究所提供的1995—2015年澳洲鲭太平洋群系的生产统计和资源调查资料,利用基于年龄结构的实际种群模型和单位补充量产量模型等进行资源量评估,分析澳洲鲭太平洋群系资源利用情况及其管理策略。结果显示,历年澳洲鲭太平洋群系资源量虽有波动但仍保持在较高水平,2015年资源量最高约为65万t;年平均捕捞死亡系数呈波动下降趋势,2015年捕捞死亡系数只有0.15,近五年平均捕捞死亡系数Fcur=0.33,单位补充量亲体量是未开发时的32.7%,不存在生长型捕捞过度,也不存在补充型捕捞过度,处于可持续开发状态。研究还探讨了水温变化引起自然死亡波动以及不同开捕年龄对澳洲鲭太平洋群系资源状况的影响。研究表明,该渔业目前开发和利用程度合理,建议使用F0.1做为管理参考点进行渔业资源的管理。

    • 山东近海口虾蛄单位补充量渔获量评估

      2020, 44(2):213-221. DOI: 10.11964/jfc.20181211595

      摘要 (740) HTML (0) PDF 3.74 M (9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完善口虾蛄的基础生物学资料,并为口虾蛄资源的管理提供科学指导和理论依据,本研究根据2016至2017年山东近海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获得的口虾蛄体长、体质量数据,估算了口虾蛄的生长、死亡参数,构建了基于体长结构的单位补充量渔获量(YPR)模型,研究口虾蛄的资源动态和管理策略。采集调查口虾蛄样品共5 028尾,体长—体质量关系的表达式为W=0.014 5L2.88,为负异速生长;使用ELEFAN方法估算出口虾蛄的渐进体长L为19.87 cm,生长速率K为0.62 a−1。口虾蛄的生长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规律,生长参数的季节振幅C为0.76,10月份生长最快,4月份生长最慢。通过体长转换的渔获曲线估算出口虾蛄的总死亡系数Z为3.24 a−1,根据不同方法估算自然死亡系数M的范围为0.75~1.27 a−1,捕捞死亡系数F的估算范围为1.96~2.49 a−1,开发率的均值为0.67。YPR模型结果显示,随着F增大,YPR值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生物学参考点F0.1Fmax的值分别为0.92a−1和1.88a−1。口虾蛄资源处于过度开发的状态,应降低捕捞压力,同时调整开捕体长,以维持口虾蛄渔业资源量和渔获量。

    • 微波—红外联合加热对凡纳滨对虾品质的影响

      2020, 44(2):314-320. DOI: 10.11964/jfc.20181211556

      摘要 (702) HTML (0) PDF 3.10 M (116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微波—红外联合加热技术对凡纳滨对虾进行处理,探讨联合加热条件对对虾品质的影响,为对虾制品的研发奠定理论基础。研究分析对虾在微波—红外加热过程中中心温度的变化,及不同加热条件下虾仁的重量损失率、颜色、质构等品质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在相同微波功率下,红外温度越低,重量损失率越大。在127、179 ℃红外温度条件下,硬度在200 W时最大,然后随微波功率的增大而下降,1 000 W时达到最低值;在75 ℃下,硬度在400 W时最大。3种红外温度对弹性的影响不显著,当微波功率为400 W时,虾仁的弹性最大,微波功率提高至800 W时,虾仁的弹性明显下降,而弹性在800和1 000 W间没有显著差异。在相同微波功率条件下,红外温度75 ℃时的黏附性与127和179 ℃时的显著不同。咀嚼性、内聚性在200 W时呈最大,随微波功率增大,并无显著变化。在色差方面,L*a*b*和ΔE与红外温度呈负相关。以上结果为联合加热技术在对虾加工中的应用奠定了一定基础。

    • >综述
    • 鱼类生殖细胞移植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2020, 44(2):321-337. DOI: 10.11964/jfc.20190511781

      摘要 (726) HTML (0) PDF 4.62 M (87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生殖细胞移植是指将供体的生殖细胞移植到同种或异种受体体内,供体生殖细胞嵌合到受体性腺,经过增殖、分化并最终发育为功能性配子的过程。作为辅助生殖技术,它不仅为珍稀濒危动物的繁育和保护提供了新途径,同时也为生殖干细胞的功能研究提供了有效手段。鱼类生殖细胞移植研究首先在模式鱼类斑马鱼中开展,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的进展:主要包括先后建立了以胚胎、仔鱼和成鱼为受体的生殖细胞移植体系,精原和卵原干细胞的发现拓宽了供体生殖细胞的选择,受体的选择与制备方法的完善。该技术在缩短鱼类性成熟周期、性控育种、珍稀濒危鱼类保护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已成功在多种淡水和海水鱼类中开展了研究和应用。本文结合作者的研究实践和经验,系统地梳理和总结了鱼类生殖细胞移植的研究进展,指出了该技术实践应用的关键问题,并探讨了其应用前景。

    • >研究论文
    • 条斑紫菜两个耐高温品系的耐低盐特性

      2020, 44(2):222-233. DOI: 10.11964/jfc.20190311687

      摘要 (930) HTML (0) PDF 3.47 M (8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条斑紫菜两个耐高温品系(YZ-4和TM-18)为对象,以野生型品系(WT)做对照,分析其叶状体在高温、低盐胁迫下的生长和光系统Ⅱ最大光量子产量(Fv/Fm)的数值,为筛选既耐高温又耐低盐的条斑紫菜抗逆品系提供依据。结果显示,在适宜培养条件(温度18 ℃和盐度26)下,YZ-4和TM-18叶状体在50~85 d的生长速率快于WTFv/Fm和主要光合色素含量均高于WT,各品系的绝对生长率和Fv/Fm之间均具有较高的正相关性。另外,WT叶状体在70 d左右开始形成精子囊时,绝对生长率和Fv/Fm明显下降。在高温胁迫下培养,各品系叶状体的Fv/Fm和绝对生长率均呈下降趋势,且胁迫的温度越高或时间越长,其降幅越大。在24 ℃高温胁迫35 d后,WTYZ-4和TM-18的Fv/Fm分别下降了56.7%、43.2%和28.7%。在25 ℃高温胁迫15 d时,WT的生长完全停滞,而YZ-4和TM-18则分别保持0.51和0.84 cm/d的绝对生长率,说明二者确实是耐高温的。低盐胁迫对叶状体的影响与高温胁迫的类似,在盐度为9的低盐下培养35 d后,WTYZ-4和TM-18的Fv/Fm降幅分别为46.2%、42.0%和32.0%,三者的绝对生长率分别为0.12、0.10和0.90 cm/d。另外,WTYZ-4在盐度为5时生长受到明显影响,叶状体在15 d时颜色加深、卷曲变硬并腐烂,而TM-18在相同盐度下培养25 d也未腐烂,Fv/Fm仍高达初始值的72.8%。这表明TM-18在高温或低盐胁迫下的耐受性比WTYZ-4的都强,其内在原因是叶状体Fv/Fm的降幅较小,间接说明Fv/Fm可作为条斑紫菜抗逆品系选育的新指标。

    • 海带孢子体光合活性对不同温度和光照的响应

      2020, 44(2):234-244. DOI: 10.11964/jfc.20190311686

      摘要 (798) HTML (0) PDF 3.27 M (8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从生理生态学角度解答温度和光照对海带孢子体生长过程的影响,探索海带孢子体对温度和光环境的生理响应机制,实验在测定养殖海域海带孢子体生长参数的基础上,设定了6、10、14和18 ℃ 4个水温梯度的海带孢子体暂养实验,以及它们在0、25、70、133、230、317、421、582、786 μmol photons/(m2·s) 9个光合有效辐射(PAR)梯度下的光合活性荧光参数测定。结果显示:①在6 ℃水温条件下,海带孢子体荧光参数Fv /FmFv /F0最大,分别为0.71和2.40;在18 ℃水温条件下,其Fv /FmFv /F0最小,分别为0.65和1.85;②暂养海带孢子体的光化学淬灭(qP)和非光化学淬灭(qN或NPQ)在18 ℃水温条件下达到最大,分别为0.92和3.29;③海带孢子体的快速光曲线随着光合有效辐射(PAR)的增强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④海域养殖海带孢子体的最大叶长增长速率、叶宽增长速率和干重增重率分别为1.34 cm/d、0.33 cm/d和1.01 g/d。研究表明,海带孢子体干重生长率变化与不同水温条件下的快速光曲线变化一致,高温抑制了海带孢子体光合效率;当环境光合有效辐射大于样品光饱和点(Em)后,海带孢子体相对电子传递速率下降,光合作用受到抑制。

    • 不同动物饵料对YY超雄黄颡鱼性腺发育的影响

      2020, 44(2):245-252. DOI: 10.11964/jfc.20190311696

      摘要 (762) HTML (0) PDF 3.19 M (10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比较近10年YY超雄黄颡鱼的生产和养殖记录,发现仅近几年投喂过水蚯蚓的YY超雄黄颡鱼性腺出现问题。实验设定4组不同饵料(丰年虫、浮游动物、红虫和水蚯蚓)连续投喂YY黄颡鱼鱼苗20 d(11~30日龄),选择60日龄统计各组YY超雄黄颡鱼的存活率、体长和体质量。水蚯蚓组YY超雄黄颡鱼的体长和体质量显著高于其他3组,丰年虫组YY超雄黄颡鱼存活率显著低于其他3组。解剖观察60日龄和1年龄YY黄颡鱼的性腺结构并统计1年龄YY超雄鱼的受精率,结果显示,水蚯蚓组YY超雄黄颡鱼的性腺有75%为兼性性腺(精巢和卵巢均存在),25%为无精小叶的精巢,且1年龄的YY黄颡鱼受精率仅为36.70%±4.05%,并显著低于其他3组,而其他3组性腺发育和受精率均正常。为研究水蚯蚓引起YY黄颡鱼雌性化具体原因,实验测量4种不同动物饵料的雌二醇含量,发现雌二醇含量均较低,推测YY超雄黄颡鱼雌性化的原因可能是水蚯蚓富集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DCS)导致。研究表明,在YY超雄黄颡鱼大规格苗种培育过程中,早期应投喂浮游动物或红虫,不宜投喂水蚯蚓。

    • 大口黑鲈致死性结节病病原的分离、鉴定及组织病理学观察

      2020, 44(2):253-265. DOI: 10.11964/jfc.20181011495

      摘要 (841) HTML (0) PDF 3.83 M (951)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18年4月四川邛崃地区某养殖场大口黑鲈感染致死性结节病,死亡率高达80%。为明确病因,通过常规微生物分离、鉴定,从患病鱼皮肤溃疡灶、鱼鳔腔积液和肝脏组织中分离到同一株优势菌,命名为HSY-NS02。经菌体形态观察、革兰氏染色和抗酸染色镜检、生理生化实验、16S rDNA序列扩增及系统发育分析和特异性PCR扩增,确定该菌为(鱼狮);诺卡氏菌。进一步对健康大口黑鲈进行分离菌的人工感染实验以确定其致病性,结果显示,人工感染鱼出现与自然发病相似症状,且从人工感染鱼体中再次分离到相同菌。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皮肤溃疡灶、心脏、肝脏、脾脏、肾脏和鳃发生不同程度的慢性炎性肉芽肿病变,其中脾脏病变最为严重。对菌株HSY-NS02进行药物敏感性实验,结果显示,该菌对庆大霉素、新霉素和制霉菌素3种药物敏感,对其他18种药物耐受,呈多重耐药性。

    • 患腹水病牙鲆病原菌分离、鉴定及病原菌的特性

      2020, 44(2):266-275. DOI: 10.11964/jfc.20181211590

      摘要 (696) HTML (0) PDF 3.42 M (9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确定引起河北北戴河地区养殖牙鲆患腹水病死亡的病原,本实验从患腹水病牙鲆体内分离到3株优势菌,对分离株进行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RNA序列比对来确定分离株的生物学地位,进一步通过毒力基因(toxRvhhAvhhB)鉴定及组织病理学分析其病理特征,并通过人工回感实验分析分离株毒性。结果显示,通过生理生化实验及16S rRNA序列比对,确定此次从患病牙鲆中分离到的3株菌株均为哈维氏弧菌;经鉴定,3株分离株毒力基因 (toxRvhhAvhhB) 结果均为阳性,病理组织切片结果显示,该分离株对牙鲆多器官(肠、肾脏、脾脏和肝脏)均可造成不同程度的病理损伤,呈全身性感染;人工回感实验显示,菌株BDHYPFS-Y1G对牙鲆的半致死浓度为LD50=5.88×106 CFU/mL,低于自然状态毒性;药敏实验表明,3株分离株均对呋喃妥因高度敏感。本实验确认了此次牙鲆腹水病的病原菌,并初步研究了病原菌致病性以及药物敏感性,以期为牙鲆工厂化养殖疫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 罗非鱼湖病毒核蛋白的克隆表达、抗体制备及其组织分布

      2020, 44(2):276-288. DOI: 10.11964/jfc.20190211657

      摘要 (944) HTML (0) PDF 3.82 M (955)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近年来罗非鱼湖病毒(TiLV)在多个国家流行,对世界罗非鱼养殖业造成严重威胁。中国是罗非鱼第一养殖大国,尽管我国大陆还没有TiLV的正式报道,鉴于吉富罗非鱼是我国重要的罗非鱼养殖品种,其对TiLV的感染特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实验采用TiLV对吉富罗非鱼进行人工感染,随后在肝脏组织中克隆和测定了TiLV第6片段基因。罗非鱼湖病毒第6片段基因cDNA全长1 044 bp,开放读码框(ORF)为954 bp,编码317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为36.38 ku;5'非编码区(NCR)为19 bp,3'非编码区(NCR)为972 bp。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该蛋白属于TiLV核蛋白(NP)。随后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和提纯了GST融合NP蛋白,在新西兰大白兔上制备了多克隆抗体。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抗体效价为1∶51 200,且抗体可特异性识别感染组织中的病毒NP蛋白。对吉富罗非鱼不同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发现肝脏组织坏死并形成合胞体,脾脏部分细胞出现空泡、坏死,含铁血黄素增多,头肾细胞坏死,鳃丝上皮细胞明显解离脱落,鳃小片黏连,脑组织细胞肿大。通过蛋白印迹法(WB)和免疫组化(IHC)对人工感染TiLV的吉富罗非鱼不同组织进行检测,结果显示,NP蛋白在肝脏、脑、体肾和头肾等组织中均有表达,以肝脏组织中表达量最高。为了解吉富罗非鱼对TiLV的免疫反应,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 (qRT-PCR)测定免疫因子TNF-αTGF-β在主要免疫器官脾脏和头肾组织中的表达。研究表明,在感染早期(感染后12~24 h),病毒可显著抑制TNF-αTGF-β在脾脏和头肾中的表达,可能通过抑制宿主这些免疫因子来促进病毒自身早期的复制。本研究将为进一步解读TiLV的致病机理及其高效防控提供理论基础。

    • 基于线粒体COⅠ基因序列的大鳞副泥鳅四个群体遗传多样性

      2020, 44(2):179-186. DOI: 10.11964/jfc.20180911456

      摘要 (732) HTML (0) PDF 3.06 M (8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解大鳞副泥鳅群体遗传多样性现状,实验利用线粒体COI基因部分序列对来自于辽宁、河南、湖北和台湾的大鳞副泥鳅4个群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在642 bp的COI基因序列中,碱基A、T、C、G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3.5%、30.6%、26.7%、19.2%,表现出较强的AT偏好性;4个群体共检测到44个多态性位点,定义了23个单倍型;4个群体的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为0.424~0.855,核苷酸多样性指数(π)为0.000 84~0.016 59,台湾群体遗传多样性较高,河南群体次之,湖北群体和辽宁群体较低;群体间遗传分化系数FST及遗传距离分析表明,台湾群体与其他群体间均存在极显著的遗传分化,且与其他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均较远;AMOVA分析结果表明,群体间的遗传变异高于群体内的变异(52.11%>47.89%);辽宁、河南和湖北群体的中性检验Tajima’s D及Fu’s Fs均为负值,提示辽宁、河南和湖北群体可能经历过群体爆发和扩张事件。研究表明,大鳞副泥鳅不同地理群体形成了一定的遗传分化,研究结果为大鳞副泥鳅的遗传多样性保护及选育等工作提供了依据。

    • 基于新开发微卫星标记评价番红砗磲两个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及近缘种通用性检测

      2020, 44(2):187-194. DOI: 10.11964/jfc.20190311704

      摘要 (709) HTML (0) PDF 2.92 M (8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磁珠富集和PCR筛选相结合的方法,得到番红砗磲的19个多态性微卫星标记。利用新开发微卫星标记对西沙群岛2个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比较分析,七连屿海域野生群体和永兴岛海域野生群体的平均观测等位基因数(Na)分别为11.105、11.895,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分别为6.274、6.173,平均期望杂合度(He)分别为0.776、0.788,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分别为0.730、0.744,发现2个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都处于高度多态水平,说明其有效群体大小仍然保持在较高水平。Bonferroni校正后,在2个群体中各有4个位点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另外分析了这些引物在近缘种中的通用性情况,发现鳞砗磲中有7对微卫星引物具有通用性,6对具有多态性;无鳞砗磲中有3对微卫星引物具有通用性,1对具有多态性;诺瓦砗磲中有5对微卫星引物具有通用性,5对具有多态性;长砗磲中有9对微卫星引物具有通用性,8对具有多态性;砗蚝中有2对引物具有通用性,2对具有多态性。

    • 牛磺酸对急性氨中毒的鲫和草鱼抗氧化及炎症相关基因表达影响的比较

      2020, 44(2):289-299. DOI: 10.11964/jfc.20181011469

      摘要 (694) HTML (0) PDF 3.54 M (7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比较牛磺酸对急性氨中毒的鲫和草鱼缓释作用的差异,实验分别构建了4个处理组,组1实验鱼通过腹腔注射生理盐水,组2注射醋酸铵(鲫 7 mmol/g,草鱼 9 mmol/g),组3注射醋酸铵和牛磺酸(100 μg/g),组4注射牛磺酸。毒性实验持续96 h。结果显示,组2鲫肝脏中SODCuZnSODCAT基因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组1和组3;组2和组3鲫肝脏中GPx基因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组1;组1鲫大脑中SODCuZnSODCATGPx基因mRNA表达量最高;组2草鱼肝脏中SODCuZnSODCATGPx基因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组2和组4草鱼大脑中SODCuZnSOD基因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组1和组3;组3草鱼大脑中CATGPx基因mRNA表达量最高;此外,组2鲫和草鱼肝脏及大脑中TNFIL基因mRNA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其他组。研究表明,鱼类氨中毒会扰乱机体的抗氧化酶系统和免疫应答,引起氧化损伤和炎症反应;草鱼通过提高抗氧化相关基因表达以应对氨中毒;牛磺酸能够有效缓解氨中毒对鲫和草鱼造成的氧化伤害,但牛磺酸并不能降低氨中毒对鲫和草鱼造成的炎症反应。

    • 长牡蛎酪氨酸酶基因(CgTyr1)SNP多态性与壳色性状的关联

      2020, 44(2):195-205. DOI: 10.11964/jfc.20181211559

      摘要 (747) HTML (0) PDF 2.96 M (8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黑色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动物界的生物色素,而酪氨酸酶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调控黑色素合成的关键酶。实验以3种壳色的长牡蛎选育品系为材料,使用PCR-SSCP的方法对长牡蛎酪氨酸酶基因CgTyr1进行SNP分型筛选,将突变位点与不同壳色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显示,酪氨酸酶基因的外显子上存在23个SNP位点,其中11个SNP位点与壳色性状极显著相关;在这11个SNP位点中,检测到有3个SNP位点为有义突变(c.591C/T、c.632G/A和c.1155T/C),分别导致不同的氨基酸突变(Ala122Val、Gly136Ser和Phe310Ser);利用极显著关联的11个SNP位点,为每种壳色群体建立了1种单倍型,并在验证组中得到了确认。研究表明,长牡蛎酪氨酸酶基因的单个碱基突变和以此构建的单倍型与壳色性状存在显著的关联。本研究筛选出的SNP位点和构建的单倍型为长牡蛎壳色品系选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