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第40卷第1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目录
    • 目录

      2016, 40(11):0-0.

      摘要 (1182) HTML (0) PDF 1.40 M (11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研究论文
    • 中华原钩虾的胚胎发育及其与水温的关系

      2016, 40(11):1705-1712. DOI: 10.11964/jfc.20151110153

      摘要 (1835) HTML (881) PDF 21.85 M (13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发育生物学和生态学方法,观察描述了中华原钩虾的胚胎发育过程,研究了胚胎发育与水温的关系。结果显示,中华原钩虾的抱卵量与雌体体长呈正相关,抱卵雌虾通过抱卵板附着胚胎,在育卵袋内孵化幼体。水温15~27℃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胚胎发育历期缩短,发育速率加快;21℃恒温条件下,中华原钩虾胚胎发育全程大约需要220 h,离体培养受精卵和亲体抱卵孵化基本同步。根据有效积温法则公式计算出胚胎的发育温度阈为6.02℃,有效积温为137.30℃·d。研究表明,中华原钩虾的前几次卵裂为全裂,后转为表面卵裂,初孵幼体与成体形态相似;温度对其胚胎发育历期和发育速率的影响差异极显著。

    • 鳞砗磲的人工繁育和早期发生

      2016, 40(11):1713-1723.

      摘要 (1863) HTML (732) PDF 54.31 M (166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2015年的预备性试验,于2016年3-6月在三亚开展了鳞砗磲人工繁育技术研究。结果显示,采用五羟色胺催产剂可以有效促使鳞砗磲排放配子,精卵比例为50:1~100:1时受精率、孵化率较高,孵化密度控制在15~20个/mL较适宜,经过36 h孵化,获得初孵D形幼虫;优选的D形幼虫经过5 d的微充气培养,即发育至足面盘幼虫,进入附着变态期。利用净水采苗法促使幼虫完成变态,经过7~10 d,幼虫出现鳃、次生壳,并建立完善的虫黄藻系统,即完成变态、形成稚贝。利用一定浓度虫黄藻浸泡足面盘幼虫2 h以内,可以有效地提高变态率。采用微流水+微充气模式和2000~3000 lx光照(白天)进行稚贝培养,稚贝利用体内虫黄藻提供的营养就可以继续完成贝壳生长、器官发育。经过48 d和65 d的培育,分别成功获得壳长×壳高=(1174.0±146.5)μm×(1208.0±135.3)μm的稚贝约3万个,壳长×壳高=(1750.2±224.1)μm×(1816.5±226.5)μm的幼贝约0.5万个。本研究首次在国内人工繁育成功,获得了鳞砗磲苗种,为鳞砗磲人工大规模繁育、增殖放流、移植保育等工作奠定了基础。

    • 池塘底泥生物组成的季节性变化对刺参食物来源的影响

      2016, 40(11):1724-1731. DOI: 10.11964/jfc.20151010093

      摘要 (1855) HTML (548) PDF 676.95 K (16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分析刺参养殖池塘底泥生物组成的季节变化及其对刺参食物来源的影响,本研究于2012年5-12月以16:1(n-7)/16:0及EPA作为硅藻的特征脂肪酸标志,20:4(n-6)作为褐藻的特征脂肪酸标志,DHA及DHA/EPA作为鞭毛藻或原生动物的特征脂肪酸标志,18:1(n-7)及奇数碳和支链脂肪酸(odd & br FAs)作为细菌的特征脂肪酸标志调查了荣成靖海湾刺参养殖池塘底泥和刺参脂肪酸组成的季节性变化特征。结果显示,硅藻、褐藻、多种异养细菌及鞭毛藻或原生动物为底泥的主要组成生物,且各类生物组成的季节变化显著,其中硅藻的特征脂肪酸16:1(n-7)/16:0及EPA最高值出现在冬季,褐藻的特征脂肪酸20:4(n-6)含量为秋季最高,细菌的特征脂肪酸18:1(n-7)及(odd & br FAs)最高值出现在夏季,鞭毛藻或原生动物的特征脂肪酸DHA含量为冬季最高。相关性分析显示,刺参食物中的硅藻、鞭毛藻或原生动物和细菌主要来源于底泥。研究表明,刺参养殖池塘底泥中主要生物组成季节性变化显著,进而引起刺参食物来源的季节性变化。

    • 不同投饵率对团头鲂幼鱼血脂水平及脂肪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2016, 40(11):1732-1741. DOI: 10.11964/jfc.20151010107

      摘要 (1700) HTML (765) PDF 997.73 K (156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探究不同投饵率对团头鲂幼鱼脂肪代谢机能的影响,选取840尾平均体质量为(23.74±0.09)g的团头鲂幼鱼,随机分为6组,每组4重复,每重复35尾鱼,分别对应6种投饵率:2%、3%、4%、5%、6%和7%(日投喂量占鱼体质量的比例),饲养60 d后,测定其血脂水平及脂肪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指标。结果发现,随着投饵率的升高,血浆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含量先升高后降低,且各组间差异显著;6%投饵率组的血浆高密度脂蛋白和5%投饵率组的低密度脂蛋白含量显著高于2%组,但与其他组无显著差异;而血浆极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在投饵率为4%时最高。此外,不同投饵率对脂肪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量也有显著影响。当投饵率由2%升高至4%时,肝脏酰基肉碱转移酶I和II、脂酰辅酶A氧化酶、载脂蛋白B、脂肪酸结合蛋白、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等的mRNA表达量显著升高;当投饵率进一步升高时,载脂蛋白B、脂酰辅酶A氧化酶、脂肪酸结合蛋白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β呈现下降趋势,但差异不显著;投饵率3%和6%组的脂蛋白酯酶的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而肝X受体和脂肪酸转运蛋白的表达量则随着投饵率的升高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并分别在投饵率为3%和5%时达到最高值。研究表明,不同投饵率显著影响了团头鲂幼鱼的血脂含量和肝脏脂质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投饵率为2%~3%时,脂肪酸转运和氧化的程度较低;投饵率为5%~7%时,将导致血脂含量和脂肪沉积相关基因的表达量降低;投饵率为4%~5%时能够维持团头鲂幼鱼脂肪代谢的平衡。

    • 豆粕替代鱼粉对牛蛙生长、体组成、消化酶活力及肝脏生化指标的影响

      2016, 40(11):1742-1752.

      摘要 (1693) HTML (927) PDF 531.75 K (18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减少牛蛙饲料鱼粉使用量以降低养殖成本,研究了豆粕替代饲料中不同比例的鱼粉对牛蛙的生长性能、体组成、肠道消化酶活力和肝脏生化指标的影响。用豆粕分别替代0%、20%、40%、60%、80%和100%的鱼粉配制出6种等氮等能的实验饲料,每组饲料设3重复,养殖牛蛙60 d。结果显示,豆粕替代鱼粉对牛蛙摄食率、成活率、肝体指数、脏体指数、蛙体水分和灰分含量、蛙腿肌肉组成以及肝脏丙二醛含量的影响不显著;豆粕100%替代鱼粉显著降低牛蛙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蛋白质效率、蛋白质累积率;随豆粕替代鱼粉比例的提高,牛蛙的肥满度和后腿指数呈下降趋势,替代100%鱼粉显著降低牛蛙肥满度,替代60%鱼粉显著降低牛蛙后腿指数;替代80%鱼粉显著降低牛蛙全体粗蛋白的含量;牛蛙全体粗脂肪含量随替代鱼粉比例的提高呈上升的趋势,替代100%鱼粉组粗脂肪含量最高;随着替代比例的提高,牛蛙肠道蛋白酶的活力显著降低,而肠道淀粉酶和脂肪酶活力显著提高。豆粕替代鱼粉显著影响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力,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最低值出现在替代80%鱼粉组,过氧化氢酶活力最低值出现在替代100%鱼粉组。基于以上实验结果,建议牛蛙饲料中豆粕可替代鱼粉的比例为60%~80%。

    • 三疣梭子蟹幼蟹对大豆卵磷脂的需要量

      2016, 40(11):1753-1764. DOI: 10.11964/jfc.20151210192

      摘要 (2513) HTML (465) PDF 2.82 M (169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确定三疣梭子蟹幼蟹对大豆卵磷脂(SL)最适需要量,进行了为期8周的生长实验。实验以鱼油和豆油为脂肪源,红鱼粉和豆粕为蛋白源,添加不同含量的SL(0、10、20、40、60、80 g/kg),配制成6种等氮等脂饲料。每个处理60只蟹,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平均体质量为(3.68±0.02)g的三疣梭子蟹20只,养殖于长方形塑料筐中。结果发现,当SL添加量为0~40 g/kg时,增重率(WGR)、蜕壳率(MR)、蛋白质效率(PER)、特定生长率(SGR)和成活率(SR)显著升高,而WGR、FCR显著而降低;当饲料中SL添加水平为40~80 g/kg时,三疣梭子蟹的WR、MR和SGR无显著性变化,而FCR显著升高,PER显著减低。饲料中适宜水平的SL可以提高三疣梭子蟹幼蟹的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率。血清中总蛋白(TP)、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HDL)不受SL添加量的影响;当SL添加量为0~40 g/kg时,血清中胆固醇(CHO)、葡萄糖(GLU)的含量显著升高,而随着SL添加量继续增加时,血清中CHO、GLU的含量无显著性变化;SL添加量为0~20 g/kg时,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显著性升高,但随着SL添加量的增加,LDL含量显著性降低。饲料中添加不同含量的SL对三疣梭子蟹幼蟹中肝胰腺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丙二醛(MDA)及溶菌酶活性无显著性影响,但当SL添加量为0~60 g/kg时,肝胰腺中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升高;当SL添加水平为0~40 g/kg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GPX)的含量显著性上升。饲料中添加不同的SL对三疣梭子蟹幼蟹肌肉中C20:5(EPA),C22:6(DHA),n-3PUFA和C18:2脂肪酸含量无显著性影响。但当SL添加量为0~40 g/kg时,肝胰腺中C18:2的含量极显著降低,DHA和EPA含量显著上升,而肝胰腺中n-3PUFA的含量虽然无显著性差异,但当SL的含量为40 g/kg时,n-3PUFA的含量高于其他组;随着SL添加量的继续增加,C18:2显著性升高,而n-3PUFA极显著性降低,DHA和EPA含量显著降低。研究表明,当大豆卵磷脂添加量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提高三疣梭子蟹肝胰腺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特别是n-3PUFA、DHA和EPA。以SGR为指标,通过折线模型得出三疣梭子蟹幼蟹饲料中大豆卵磷脂的适宜需要量为41.96 g/kg。

    • 哲罗鲑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的原核表达及活性鉴定

      2016, 40(11):1657-1663. DOI: 10.11964/jfc.20151010110

      摘要 (1758) HTML (586) PDF 1.56 M (17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进一步了解哲罗鲑IGF-I,实验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从哲罗鲑肝脏的总RNA中扩增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的cDNA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序列。利用原核表达载体pS构建重组表达质粒(IGF-I/pS),并将其转化到宿主大肠杆菌Rosetta后经IPTG诱导获得重组哲罗鲑IGF-I蛋白。经SDS-PAGE电泳检测,在35~50 ku有条带与预期相符,且重组蛋白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包涵体经变性/复性实验后,获得纯化的IGF-I融合蛋白。ELISA鉴定结果显示,目的蛋白能特异性识别抗鱼类IGF-I抗体,表明获得了具有免疫活性的哲罗鲑IGF-I蛋白。细胞增殖实验(MTT法)结果显示,重组IGF-I蛋白对大麻哈鱼胚胎细胞(CHSE-214)、鲤上皮细胞(EPC)及虹鳟性腺细胞(RTG-2)均有显著促增殖作用,表明获得的重组IGF-I蛋白具有细胞水平的生物活性。本研究为深入了解IGF-I在哲罗鲑生长发育中的调控机制及绿色高效促生长制剂的研发奠定基础。

    • 斑节对虾含硒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基因全长克隆及表达分析

      2016, 40(11):1664-1673. DOI: 10.11964/jfc.20150810046

      摘要 (2023) HTML (533) PDF 3.79 M (17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研究含硒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selenium-dependent glutathione peroxidase,Se-GPx)在斑节对虾应激反应和卵巢发育中的作用,实验以斑节对虾肝胰腺转录组数据中筛选获得的Se-GPx基因(Pm Se-GPx)片段为基础,利用RACE技术获得Pm Se-GPx基因的cDNA全长,并对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了Pm Se-GPx在斑节对虾不同组织、卵巢发育各期、肝胰腺组织在pH9、硫酸铜(Cu2+)应激下的相对表达量和变化趋势。结果显示,Pm Se-GPx基因cDNA全长为959 bp,5’非编码区(UTR)长10 bp,开放阅读框(ORF)长639 bp,编码212个氨基酸,310 bp的3’UTR包含一个硒代半胱氨酸插入序列(SECIS),ORF中的密码子209TGA211编码硒代半胱氨酸(selenocysteine,U67)。实时定量PCR实验结果表明,Pm Se-GPx在斑节对虾的肝胰腺、卵巢、精巢、心脏等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肝胰腺中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卵巢次之;卵巢发育阶段表达结果则显示Pm Se-GPx在卵巢发育各期均有表达,在卵巢Ⅲ期表达量最高,其次是V期;在Cu2+胁迫下,其表达量总体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然后又下降的趋势;在环境pH为9胁迫下,表达趋势呈现先下降,后回升,然后又下降,再大幅上升的趋势。研究表明,Se-GPx在斑节对虾卵巢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且Se-GPx参与斑节对虾对环境理化因子应激的免疫调控。

    • 健康和患病凡纳滨对虾幼虾消化道菌群结构的比较

      2016, 40(11):1765-1773. DOI: 10.11964/jfc.20151010112

      摘要 (1861) HTML (554) PDF 956.49 K (19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凡纳滨对虾养殖过程中,早期阶段是病害易感阶段,而消化道菌群结构与对虾健康关系密切。因此,探讨幼虾的消化道菌群尤其是弧菌类细菌与对虾发病的关系对病害有效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实验采用Illumina测序研究了凡纳滨对虾健康和患病幼虾的消化道细菌群落结构,并基于纯培养和16S rDNA,recA和pyrH基因序列比对,分析了幼虾消化道中弧菌的主要种类组成。结果发现,健康幼虾消化道中α-变形菌纲和厚壁菌门丰度较高,而患病幼虾中γ-变形菌纲、拟杆菌门、放线菌门和β-变形菌纲较高,其中放线菌门丰度差异显著。基于科水平的响应比分析,发现患病幼虾消化道中动性球菌科和噬菌弧菌科的丰度显著降低,而弧菌科的丰度显著升高。相似度分析发现,驱动群落变异的OTU主要来源于弧菌属、海洋杆状菌属、冷杆菌属、假交替单胞菌属以及未分类至属的红杆菌科和微杆菌科。健康幼虾消化道弧菌组成以锡那罗亚州弧菌为主,而患病幼虾消化道弧菌组成以坎氏弧菌为主。尽管健康和患病幼虾消化道内细菌群落结构整体差异不显著,但一些重要类群丰度变化显著,其特征与已知的生态功能一致。

    • 管角螺受精过程的荧光显微观察及保育卵形成分析

      2016, 40(11):1674-1682. DOI: 10.11964/jfc.20151010122

      摘要 (1728) HTML (602) PDF 3.16 M (164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研究管角螺受精卵在受精和早期卵裂过程中的核相变化以及保育卵的形成,实验通过Hoechst 33258染色、荧光显微观察方法,对管角螺受精和早期卵裂过程中核行为的细胞学变化进行了详细观察,并对其胚胎发育过程中的数量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管角螺的成熟未受精卵呈卵圆形,平均卵径(0.33±0.03)mm,核相处于第一次成熟分裂中期,在水温为(26±2)℃条件下,1 h精子入卵,2~3 h受精卵先后排出第1、第2极体,完成第一次和第二次成熟分裂,6 h雌、雄性原核形成,靠近融合,第一次卵裂形成2细胞,12~24 h时2细胞继续分裂生成4细胞。研究表明,管角螺受精卵在成熟分裂和卵裂过程中表现出发育的不同步性,同个卵荚内多个发育阶段共存,受精率为43.14%,而受精卵正常发育概率仅5.70%。卵荚内多数卵子不受精或者受精卵停止发育,成为营养卵(保育卵),为正常可育卵消化利用,这两种来源的保育卵比率约为3:2。管角螺胚胎发育过程中,1~6 d内胚胎数减少明显,担轮幼虫发育率为0.48%,之后数量稳定,直至稚螺出膜。

    • 梭子蟹肌孢虫的组织分布与形式特点

      2016, 40(11):1774-1781.

      摘要 (1422) HTML (519) PDF 7.33 M (17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透射电镜技术研究了梭子蟹肌孢虫在三疣梭子蟹体内的组织分布和形式特点,结果显示,梭子蟹肌孢虫主要寄生在骨骼肌、血淋巴、鳃、胃和肠,而在心脏、肝胰腺、性腺和神经等部位未发现。在胃和肠的结缔组织以及骨骼肌中发现梭子蟹肌孢虫的分裂体,表明其可以在这些组织的细胞中增殖,尤其是在骨骼肌细胞中,大量不同发育时期的虫体显示了该虫对骨骼肌的亲嗜性。梭子蟹肌孢虫的分裂体以及其他增殖期的细胞仅寄生于宿主细胞内,而成熟的孢子可存在于宿主细胞内和细胞外基质中。梭子蟹肌孢虫的孢子有6种存在形式,在宿主细胞内和宿主细胞外基质中各有3种。孢子在宿主细胞内的存在形式:①孢子直接寄生于宿主细胞质中,自由游离,无膜包围;②孢子被单层膜包围,类微绒毛样突起物部分溶解,这种情况见于专业性吞噬细胞——无颗粒细胞内;③孢子被层状环形膜结构包围,类微绒毛样突起物清晰,这种情况见于非专业性吞噬细胞内。孢子在宿主细胞外基质中的存在形式:①孢子自由游离,无膜包围,类微绒毛样突起物清晰;②多个孢子被体液性被囊包围,类微绒毛样突起物清晰;③孢子无膜包围,孢外壁与类微绒毛样突起物消失。本研究阐明了梭子蟹肌孢虫在三疣梭子蟹体内的组织分布和孢子的存在形式,为进一步研究微孢子虫在宿主蟹体内的迁移规律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

    • 菹草石油醚组分中抑藻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和抑藻活性

      2016, 40(11):1782-1789. DOI: 10.11964/jfc.20151110143

      摘要 (1784) HTML (501) PDF 837.31 K (14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菹草石油醚组分能显著抑制赤潮微藻米氏凯伦藻的生长,为了获悉该组分抑制米氏凯伦藻的物质基础,采用硅胶柱层析和制备薄层层析等方法,对菹草石油醚组分中的抑藻活性物质进行分离纯化。进一步应用质谱、核磁共振碳谱和氢谱等技术,鉴定抑藻活性物质。实验从菹草石油醚组分中分离纯化到4种抑藻活性物质。当浓度为16 μg/mL时,它们对米氏凯伦藻表现出一定的抑藻活性。结构鉴定表明,此4种抑藻活性物质分别为二十五烷醇、邻苯二甲酸二(2-甲基己基)酯、棕榈酸和邻苯二甲酸二(5,5-甲基己基)酯。此4种化合物为首次从菹草中分离得到。抑藻活性分析表明,当浓度为50 μg/mL时,4个样品均能显著抑制赤潮异弯藻的生长。其中,二十五烷醇和邻苯二甲酸二(5,5-甲基己基)酯还能较明显地抑制东海原甲藻和球形棕囊藻的生长。

    • 壳金长牡蛎家系的建立及生长和存活性状的比较

      2016, 40(11):1683-1693. DOI: 10.11964/jfc.20150810050

      摘要 (1857) HTML (551) PDF 2.53 M (14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于2014年6月,以经过2代家系选育和2代群体选育共连续4代选育的壳金长牡蛎为亲本,采用巢式设计,成功构建25个全同胞家系,同时以未经选育的壳色即普通灰白色的个体子代为对照组,评估各家系和对照组在幼虫、稚贝期的生长和存活差异。结果显示,不同时期,壳金长牡蛎选育家系各生长性状平均值均高于对照组平均值,其中在幼虫期不同日龄,壳金长牡蛎所有家系壳高和存活率平均值均高于对照组,分别提高2.27%~16.67%和1.72%~9.40%;在稚贝期各阶段,壳金长牡蛎所有家系壳高、壳长、总重量及存活率的平均值均高于对照组,分别提高10.04%~19.79%、6.56%~17.78%、10.44%~32.92%和0.20%~4.26%;不同壳金家系间的生长及存活性状具有显著差异,排序也存在不一致性,其中G19和G28家系表现出较高的生长及存活性能,在11月龄,G19和G28家系的壳高、壳长、总重的累积生长量比所有家系平均值分别提高4.78%、8.22%、12.38%和7.61%、4.02%、9.04%,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15.31%、15.31%、24.11%和18.42%、10.85%、20.42%;存活率比所有家系平均值和对照组分别提高11.70%、12.71%和11.92%、12.94%。研究表明,壳金长牡蛎选育群体的生长性状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存活性状有待进一步的改良;家系G19和G28可作为优良品种培育的育种材料。本研究为培育快速生长和存活率高的壳金长牡蛎新品种提供了基础资料。

    • 人工鱼礁投放误差分布研究

      2016, 40(11):1790-1799. DOI: 10.11964/jfc.20151210218

      摘要 (1857) HTML (525) PDF 5.18 M (16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人工鱼礁建设海域的鱼礁实际分布状态与设计方案的鱼礁配置组合之间往往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偏离差异,而如何从单位鱼礁和鱼礁群层面上评估鱼礁投放误差,是评价人工鱼礁投放质量乃至建设效果的基本前提。本实验选择港湾、岛礁、开阔等典型海域的人工鱼礁区,以重心位置、外围面积、重叠面积、单体数量以及平均间距为指标,在单位鱼礁的层面上,对实际投放的人工鱼礁进行误差计算与分析。结果显示,各指标的误差整体上基本服从正态分布,某个鱼礁区指标的误差可能服从多种合理的拟合分布,不同投礁海域的同一个误差指标具有类似的分布规律,不同的误差指标拟合分布的情况也有可能相同。重心位置误差、重叠面积误差以及单体数量误差在不同区域极限误差相同,其标准化误差分布范围分别为[0,1]、[0,1]、[0,0.451],而其他误差要素在不同区域得到的极限误差略有差异,总体上,外围面积误差分布在[0,1]之间,礁体间距误差和总体误差的分布范围分别为[0,1],[0,0.890]。通过对人工鱼礁投放误差规律及误差范围的分析,才能对投放误差进行等级划分,进一步为鱼礁投放评价标准的划分提供依据。

    • 高pH胁迫对克氏原螯虾的急性毒性和鳃、肝胰腺中酶活性及组织结构的影响

      2016, 40(11):1694-1704. DOI: 10.11964/jfc.20150810045

      摘要 (1948) HTML (573) PDF 19.61 M (16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了高pH胁迫对克氏原螯虾鳃、肝胰腺中酶活性的变化,以及对鳃、肝胰腺组织结构的影响。在得出96 h LC50的基础上,设置对照(pH7.6)和实验(pH10.2)2个pH处理组,进行96 h高pH胁迫,于胁迫后0、2、8、24和96 h测定鳃Na+-K+-ATP酶、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延胡索酸还原酶(fumarate reductase,FRD)、肝胰腺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的活性以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含量,并采集完整的鳃、肝胰腺做组织切片观察。结果发现,96 h LC50 pH值为10.194。高pH应激后,实验组鳃Na+-K+-ATP酶、LDH和FRD的活性呈上升趋势,pH胁迫8 h后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实验组肝胰腺MDA含量的变化趋势与LDH和FRD相似,CAT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SOD活性起初变化不大,pH胁迫24 h后出现明显下降(P<0.05)。鳃和肝胰腺的组织观察表明,随着pH胁迫时间的延长,鳃呼吸上皮细胞逐渐脱落,角质层受损、破裂,鳃叶受损程度逐渐加剧;肝胰腺小管基膜破损,小管内空泡增多、体积增大,肝细胞细胞数量减少。研究表明,高pH胁迫对克氏原螯虾代谢会产生影响,同时导致氧化应激,并会对鳃和肝胰腺的组织结构造成损伤,影响其生物学功能。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