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第39卷第3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研究论文
    • 饲料脂肪水平和投喂频率对大黄鱼生长、体组成及脂肪沉积的影响

      2015, 39(3):401-409. DOI: 10.11964/jfc.20140909473

      摘要 (3029) HTML (0) PDF 1.02 M (25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实验以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鱼类大黄鱼[初始体质量(13.57±0.33)g]为研究对象,在浮式网箱中进行为期8周的摄食生长实验,探讨饲料脂肪水平和投喂频率对大黄鱼生长、体组成及脂肪沉积的影响。采用3×2 双因子实验设计,其中饲料脂肪水平分别为9%、12%和15%,投喂频率分别为2次/天和1次/天。结果表明:投喂频率对大黄鱼特定生长率(SGR)和饲料效率(FER)均有显著影响(P < 0.05),而饲料脂肪水平仅对FER有显著影响(P < 0.05)。2次/天投喂组的大黄鱼末体质量和SGR均显著高于1次/天投喂组,而饲料效率显著低(P < 0.05)。在2次/天投喂时,各个饲料脂肪水平对SGR和FER没有显著影响(P > 0.05)。而在1次/天投喂时,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提高,SGR和FER均显著提高(P < 0.05)。2次/天投喂组的大黄鱼全鱼水分含量显著低于1次/天投喂组,而粗脂肪含量显著高(P < 0.05)。大黄鱼全鱼粗脂肪含量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增加而显著升高(P < 0.05)。然而在1次/天投喂时,饲料脂肪水平未对全鱼体粗脂肪含量产生显著影响(P > 0.05)。大黄鱼的肝脏和肌肉脂肪含量、肝体比(HSI)以及脏体比(VSI)受到了饲料脂肪水平的显著影响(P < 0.05)。在2次/天投喂时,肝脏和肌肉脂肪含量、HSI以及VSI随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而显著增加(P < 0.05);而在1次/天投喂时,各个饲料脂肪组大黄鱼肝脏和肌肉脂肪含量、HSI以及VSI均无显著差异(P > 0.05)。饲料脂肪水平和投喂频率仅对大黄鱼的生长、饲料效率的影响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P < 0.05),而对大黄鱼体组成、形态学指标以及肝脏和肌肉脂肪含量无显著的交互作用(P > 0.05)。

    • 欧洲鳗鲡MyD88基因的克隆及其免疫功能分析

      2015, 39(3):305-317. DOI: 10.11964/jfc.20140909481

      摘要 (2982) HTML (0) PDF 2.36 M (18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髓样分化因子(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 88,MyD88)是TLR(toll-like receptor)信号通路的关键接头蛋白,在先天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实验首次克隆了欧洲鳗鲡MyD88基因cDNA全长序列,命名为AaMyD88,其全长为1 539 bp,开放阅读框为846 bp,编码282个氨基酸。该蛋白三维丝带空间结构图与人类的MyD88十分相似,具有MyD88家族典型的死亡结构域和TIR(toll-like/IL-1 receptor)结构域,其中TIR 结构域中含有3个序列高度保守的box1、box2和box3。同源性分析显示,欧洲鳗鲡MyD88氨基酸序列与斑点叉尾相似性最高,为76.3%,与其他鱼类相似性为67.5%~73.2%,与哺乳动物相似性较低,为61.6%~62.6%。欧洲鳗鲡MyD88在系统进化树中与其他鱼类MyD88聚为一支,哺乳类以及两栖类MyD88分别聚为一支。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AaMyD88基因在欧洲鳗鲡各组织器官中均有表达,其中在肝脏中的表达量最高,心脏、肠、脾脏以及肾脏中也有较高的表达,而肌肉和鳃中的表达水平较低;欧洲鳗鲡经山羊IgG肌肉注射后,肾脏AaMyD88基因在第7天表达量有显著性提高,14 d后恢复至正常水平,而脾脏AaMyD88基因表达水平从第7~21天持续显著上调,于第7天达到峰值,其表达量为肾脏的1.7倍;欧洲鳗鲡鳍细胞系经poly I:C处理后,AaMyD88基因表达水平在3 h显著降低,6~48 h均有显著升高,于12 h达到峰值。LPS处理后的欧洲鳗鲡鳍细胞系AaMyD88基因表达水平在3 h显著降低,6和12 h显著升高,于12 h达到峰值,24 h后恢复至正常水平。poly I:C处理组MyD88基因表达水平在12~48 h均显著高于LPS处理组。研究表明,MyD88在欧洲鳗鲡抵御外源微生物的免疫应答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 饲料中添加精氨酸对仿刺参幼参生长、免疫能力及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2015, 39(3):410-419. DOI: 10.11964/jfc.20141109549

      摘要 (3015) HTML (0) PDF 1.14 M (32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研究精氨酸对仿刺参幼参生长、免疫能力及消化酶活力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1.00%、2.00%、3.00%和4.00%的包膜精氨酸(精氨酸含量为40%),配制精氨酸含量为0.32%、0.73%、1.16%、1.61%和1.99%的5种实验饲料(命名为D1,D2,D3,D4和D5),饲喂初始体质量9.10 g的仿刺参幼参60 d。结果表明,精氨酸显著提高了仿刺参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且在D4组达到最高;D3、D4和D5组仿刺参的脏壁比、肠壁比及肠长比显著低于D1和D2组,但3组之间差异不显著;精氨酸显著提高了体壁粗蛋白的沉积,但对水分及粗脂肪含量影响不显著;精氨酸显著提高了体壁谷氨酸、精氨酸、亮氨酸、组氨酸、羟脯氨酸、必需氨基酸及总氨基酸的含量,降低了赖氨酸含量;体腔液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成酶(NOS)、碱性磷酸酶(AKP)、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AST)活力随着精氨酸含量的增加而显著提高;肠道蛋白酶活力与饲料精氨酸含量呈二次负相关关系(Y酶活=-3.228X2精氨酸+2.865X精氨酸+26.24,R2=0.934),D3、D4和D5组纤维素酶活力显著高于D1和D2组,淀粉酶及脂肪酶活力不受精氨酸含量的影响。以增重率为评价指标,一元二次回归分析表明,体质量9.10 g的仿刺参饲料中精氨酸适宜含量为1.55%(7.10%饲料粗蛋白)。

    • 剑尾鱼IgZ基因的克隆及疫苗免疫对其在组织中表达的影响

      2015, 39(3):318-326. DOI: 10.11964/jfc.20141009516

      摘要 (3067) HTML (0) PDF 2.06 M (18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研究剑尾鱼IgZ基因序列及其在疫苗免疫后的表达规律,本实验根据已知的EST库设计引物,利用RT-PCR等方法,获得剑尾鱼IgZ基因cDNA全长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疫苗免疫后组织表达分析。结果显示,剑尾鱼IgZ基因全长序列为5 420 bp,包含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cDNA序列全长1 527 bp,包含一个1 299 bp的完整ORF框,该基因编码432个氨基酸,预测其编码蛋白的分子量大小为47.48 ku,并具有IgZ的基本结构,与其他硬骨鱼类IgZ氨基酸序列一致性为28%~54%。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显示,IgZ基因主要在剑尾鱼的头肾、脾脏和肠中分布,且疫苗免疫后11 天内,IgZ基因在头肾、脾脏和肠组织中均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头肾中IgZ基因的表达量在第4天时最高,为对照组的2.12倍;脾脏中IgZ基因在第4天时呈现最高峰,为对照组的4.65倍;肠组织中IgZ基因的表达量在12 h时有一个小高峰,第2天时最高,为对照组的11.41倍。本研究获得了剑尾鱼IgZ基因cDNA全长序列,并对其表达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IgZ在肠道黏膜免疫中具有重要作用,这将为进一步验证其在黏膜免疫中的作用以及剑尾鱼作为疾病研究模式动物和疫苗免疫评价模型奠定基础。

    • 中湿度表面的海洋细菌对厚壳贻贝稚贝附着的影响

      2015, 39(3):421-428. DOI: 10.11964/jfc.20141109553

      摘要 (3270) HTML (0) PDF 1.51 M (25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研究自然微生物膜中海洋细菌对厚壳贻贝稚贝附着的影响,通过海洋贝类生物学、分子微生物生态学等手段调查附着基表面湿度、微生物膜的密度以及细菌种属系统发育与厚壳贻贝(Mytilus coruscus)稚贝附着关系。结果表明,所有测试海洋细菌形成微生物膜的最终密度随初始密度的增加而增加。所测海洋细菌均能不同程度地诱导厚壳贻贝稚贝的附着,其中Cobetia sp.3形成的微生物膜显示出最高诱导活性,其诱导的稚贝附着率为(70%±3%);Nautella sp.2、Pseudoalteromonas sp.9、Pseudoalteromonas sp.10、Bacillus sp.5和Pseudoalteromonas sp.11等5株细菌表现中等程度的诱导活性,其诱导的附着率范围为51%~60%。所有测试菌株所形成的微生物膜密度与稚贝附着均呈显著相关,尤其是Pseudoalteromonas sp.9和Cobetia sp.3诱导活性与附着率相关性极强,其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774 1和0.723 3。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微生物膜密度和厚壳贻贝稚贝的附着率显著相关,然而海洋细菌诱导活性与细菌种属无关。因而,中湿度表面的海洋附着细菌对厚壳贻贝的附着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本研究为后续开展厚壳贻贝稚贝的附着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 尼罗罗非鱼3种Siglecs like融合蛋白在COS-7细胞中的表达及其结合活性的初步研究

      2015, 39(3):327-335. DOI: 10.11964/jfc.20140909492

      摘要 (2868) HTML (0) PDF 2.39 M (17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获得尼罗罗非鱼Siglecs like融合蛋白,开展相关Siglecs like蛋白的功能研究,深入了解罗非鱼与无乳链球菌相互作用机制。本研究利用前期构建的3个含Siglecs like ORF的克隆质粒,PCR扩增获得Siglec-1Siglec-4bSiglec-14 like的膜外段序列,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IgG1 Fc中,双酶切、测序鉴定后转染COS-7细胞。qPCR、Western-blot对目的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亲和层析法纯化融合蛋白,SDS-PAGE电泳检测纯化效率。ELISA检测融合蛋白与GBS的结合活性。测序结果显示,成功构建3个融合蛋白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IgG1 Fc-Siglecs like/Ex。检测结果显示,转染细胞中3个Siglecs/Ex-Fc融合蛋白在mRNA和蛋白水平都有高效表达,且过柱后的融合蛋白具有较高纯度;3个融合蛋白与罗非鱼源GBS的结合活性较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研究表明,利用真核表达系统成功制备了具有较高纯度的尼罗罗非鱼3种Siglecs融合蛋白,且均有与GBS的结合活性。

    • 响应面法优化爱德华菌口服微球疫苗制备工艺及其特性分析

      2015, 39(3):429-438. DOI: 10.11964/jfc.20141009535

      摘要 (2779) HTML (0) PDF 3.60 M (17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优化渔用口服微球疫苗制备工艺,实验以海藻酸钠及爱德华菌灭活疫苗为原材料,采用乳化离子交联法制备爱德华菌口服微球疫苗。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海藻酸钠浓度、水油相比例、乳化剂浓度以及乳化时间对微球疫苗包封效率的影响,根据Box-Behnken中心组合实验设计,采用4因素3水平响应面法优化爱德华菌海藻酸钠微球疫苗的制备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海藻酸钠浓度3.5%,水油相比例2.4:7.6,乳化剂浓度5.4%,乳化时间13 min。研究表明,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的爱德华菌口服微球疫苗成球性好,粒径分布均匀,粒径(8.88±1.26)μm,跨距0.38,包封效率96.37%,具有较好抗酸性、肠溶性以及高安全性的特点。

    • 泥蚶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3基因的克隆及镉免疫表达研究

      2015, 39(3):336-344. DOI: 10.11964/jfc.20141009505

      摘要 (2922) HTML (0) PDF 3.37 M (18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已构建的泥蚶转录组文库EST,利用SMART RACE技术扩增得到泥蚶Tg-TIMP-3基因全长cDNA序列,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和组织表达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泥蚶Tg-TIMP-3 cDNA全长为804 bp,其中开放阅读框为570 bp,编码189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其氨基酸序列与其他动物的相似性并不高,与长牡蛎的相似性仅为35.8%,但TIMP基因的两个功能域(N端和C端)相对保守。qRT-PCR检测结果显示:Tg-TIMP-3 mRNA在鳃中表达最高,外套膜和肝胰腺次之,表达量最低的是血液。在不同浓度重金属镉(Cd)攻毒后,泥蚶鳃中的Tg-TIMP-3 mRNA表达量先略微下调后显著上调达到最高,其中25 μg/L和250 μg/L镉攻毒后在6 h时表达量达到最高(P < 0.01),500 μg/L镉攻毒后在9 h时表达量达到最高,48 h后各浓度组Tg-TIMP-3基因表达受到不同程度抑制。研究表明,Tg-TIMP-3对重金属Cd免疫防御或解毒中可能起重要作用,而泥蚶鳃组织中的Tg-TIMP-3 mRNA表达对不同浓度Cd的抗逆免疫反应的灵敏度和时序上存在一定差异。

    • 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NJ株ORF3基因的原核表达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2015, 39(3):439-446. DOI: 10.11964/jfc.20140909477

      摘要 (2693) HTML (0) PDF 3.70 M (16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究本实验室分离的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NJ株(IHHNV-NJ)ORF3基因编码蛋白的结构特征,本实验根据ORF3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利用PCR方法克隆ORF3基因序列,并构建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对成功构建的pET32a-ORF3重组表达载体进行原核表达,获得49 ku的融合蛋白,符合预期大小。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对ORF3基因编码蛋白序列进行分析,结果显示,ORF3基因序列长度为990 bp,编码329个氨基酸;ORF3基因编码蛋白理论分子质量为37 385.2 u,等电点为7.22,为亲水性蛋白;该编码蛋白序列不存在跨膜区、信号肽切割位点;二级结构含有55.9%的α-螺旋、52.0%的β-折叠以及13.4%的β-转角;抗原表位分布较广泛,抗原性强;该编码蛋白序列不存在潜在的N-糖基化位点,存在13个潜在的O-糖基化位点和17个潜在的磷酸化位点。进化树结果表明,NJ株的ORF3基因编码蛋白序列与6株IHHNV序列同源性均高于96%,与厄瓜多尔株同源性最高,为99.7%。研究表明,ORF3基因编码IHHNV衣壳蛋白;O-糖基化位点可参与衣壳蛋白的组装过程及细胞侵染过程,磷酸化位点可参与病毒在对虾细胞内的增殖过程;ORF3编码蛋白序列保守性强,不影响病毒毒力和个体间感染能力。

    • 长牡蛎3种壳色家系间杂交子代生长和存活比较

      2015, 39(3):345-352. DOI: 10.11964/jfc.20140809436

      摘要 (3051) HTML (0) PDF 2.86 M (17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利用杂种优势培育长牡蛎优良新品种,实验以3种不同壳色长牡蛎家系(白色/W、黑色/B、紫色/P)为材料,采用3×3完全双列杂交法,建立了3个自交组合和6个正反杂交组合,分析了各实验组幼虫期和养成期的生长、存活以及杂交子代的杂种优势。结果表明,浮游幼虫期,杂交组PB表现出显著的生长优势;与自交组相比,各杂交组均有着较高的幼虫存活率;在幼虫存活率方面,所有杂交组均有较高的杂种优势率。在养成期,紫壳色自交组的壳高显著大于白壳色和黑壳色自交组;6个杂交组中,PB的壳高生长最快,BP次之,PW、WP的生长最慢;各杂交组与自交组的成活率差异均不显著;杂交组BP及其反交组PB的壳高、壳长、总重和存活率的杂种优势率分别介于3.71%~15.27%、-2.00%~13.10%、11.23%~41.56%、-2.77%~9.83%,其他4个杂交组在整个养成阶段没有表现出杂种优势。

    • 不同方法纯化的尼罗罗非鱼下脚料蛋白酶解物锌螯合盐的理化特性

      2015, 39(3):447-454. DOI: 10.11964/jfc.20141009519

      摘要 (3060) HTML (0) PDF 1.33 M (23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罗非鱼下脚料蛋白酶解物锌螯合盐(CH-0)及乙醇纯化(CH-Ⅰ)与透析纯化组分(CH-Ⅱ)的理化特性及体外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为多肽螯合盐的纯化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CH-0的蛋白质含量(干基计)为71.86%,CH-Ⅰ和CH-Ⅱ分别为75.94%与78.83%;CH-0的锌含量为16.08%,CH-Ⅰ和CH-Ⅱ分别为 14.49%与12.20%;凝胶层析结果显示,CH-Ⅰ、CH-Ⅱ与CH-0相比,有3个相同的主吸收峰,且大分子与小分子杂峰减少;氨基酸分析结果表明CH-Ⅱ中的Asp、Glu、Gly、Lys、Arg和His的含量均高于CH-Ⅰ,且都高于CH-0,与透析纯化相比,乙醇纯化必需氨基酸与支链氨基酸损失较大;CH-0、CH-Ⅰ和CH-Ⅱ对羟基自由基与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随浓度增强而增强,以IC50值计,CH-Ⅰ、CH-Ⅱ比CH-0的清除能力分别提高了8.92%、24.01%与 38.06%、46.13%。罗非鱼下脚料,蛋白酶解物(EH10K)有较好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浓度为10.00 mg/mL时清除率为69.27%,而CH-0、CH-Ⅰ与CH-Ⅱ则显示了负清除作用。纯化方法对罗非鱼下脚料蛋白酶解物锌螯合盐的理化特性有影响。

    • 葡萄牙牡蛎与熊本牡蛎种间配子亲和力及合子育性分析

      2015, 39(3):353-360. DOI: 10.11964/jfc.20141009501

      摘要 (3477) HTML (0) PDF 1.25 M (21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评估葡萄牙牡蛎(AA)与熊本牡蛎(SS)的种间配子亲和性及合子育性,以成熟的这两种牡蛎为材料,研究了温度(18、21、24、27和30 ℃)、盐度(16、20、24、28和32)对其受精率、孵化率的影响;在最优环境条件组合下,估算了不同精子浓度下(100、101、102、103和104个/μL)受精率及孵化率的F50临界值。结果表明,SS、AA及SA受精率和孵化率随着温度升高先上升后下降,在27 ℃时出现最大值,分别为99.1?Dd#177;0.3%、98.4?Dd#177;1.2%和81.3?Dd#177;2.8%;孵化率变化趋势与受精率相似,也在27 ℃时出现最大值,分别为99.1%±0.5%、96.8%±2.8%和67.1%±5.5%。SS和SA在盐度24时出现最高受精率,分别为98.8%±1.3%和81.1%±7.4%,AA为94.8%±4.5%;SS和SA在盐度24时出现最大孵化率,分别为75.9%±3.7%和66.1%±4.5%,此时AA孵化率为86.4%±4.2%。在温度27 ℃、盐度24环境条件下,SA和AA在精子浓度103个/μL时受精率最高,分别为92.4%±1.2%和87.2%±5.7%,SS受精率为92.5%±2.2%;此时的孵化率分别为82.2%±7.0%、78.9%±7.8%和79.8%±4.3%,各实验组间无显著差异。采用一元二次方程估算,SA受精率F50值的精子浓度为58.88个/μL,孵化率F50值的精子浓度为208.93个/μL。本研究为葡萄牙牡蛎与熊本牡蛎生殖隔离机制及其种间杂交奠定了理论与实践基础。

    • 基于菲涅耳现象的LED集鱼灯最佳入射角研究

      2015, 39(3):455-462. DOI: 10.11964/jfc.20140609353

      摘要 (3411) HTML (0) PDF 1.29 M (20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解决平板式LED集鱼灯安装不合理的现状,使得LED集鱼灯光能得到有效利用,提高诱、集鱼效果,实验分析了海面的菲涅耳现象,利用光学的临界条件原理推导出了菲涅尔公式,并利用透射率和折射率的定义式,得到光通过两个不同介质分界面时透射率和折射率的各分量与入射角的关系式,进而利用MATLAB仿真了光在通过海面时透射率和反射率随入射角改变而变化的函数图像。结果显示,透射光强最大时的入射角为53.6°,可以此入射角指导LED集鱼灯在渔船上的安装。对于平板式LED集鱼灯,安装角度可取36.4°;对于三列式LED集鱼灯,安装角度可取23.6°,相邻两列LED集鱼灯的夹角为160°。

    • 茎柔鱼耳石和角质颚微结构及轮纹判读

      2015, 39(3):361-370. DOI: 10.11964/jfc.20141109565

      摘要 (3232) HTML (0) PDF 29.16 M (18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研究耳石和角质颚微结构在茎柔鱼年龄鉴定中的应用,实验根据2013年7—10月中国鱿钓船在秘鲁外海(79°57'~83°24'W、10°54'~15°09'S)采集的茎柔鱼样本,提取出39尾茎柔鱼的耳石、上角质颚和下角质颚,对其微结构进行分析,并对微结构的生长纹进行计数及其差异性比较。结果显示,角质颚微结构头盖背侧区域的生长纹较为完整,通过观察头盖背侧边缘的生长纹可以消除喙部被腐蚀所产生的影响;下角质颚与上角质颚的微结构十分相似,均具有喙部纵向生长纹和喙部截面纵轴,然而,在形态和色素沉着等方面又有所不同。分析认为,耳石轮纹数与上颚轮纹数、耳石轮纹数与下颚轮纹数以及上颚轮纹数与下颚轮纹数均呈线性相关关系,并且直线的斜率与1差异性不显著(P > 0.01),相关系数均接近1。研究表明,上、下角质颚微结构均能较好地估算茎柔鱼的日龄,角质颚可被用于头足类年龄与生长的研究。

    • 斑马鱼端脑的微细形态与结构

      2015, 39(3):371-380. DOI: 10.11964/jfc.20140709391

      摘要 (3405) HTML (0) PDF 155.73 M (18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深入了解斑马鱼端脑的微细形态和超微结构,采用光镜和电镜技术对斑马鱼端脑进行观察研究。斑马鱼端脑由左、右嗅球和左、右大脑半球构成。嗅球前方有一对嗅神经,后端伸出嗅茎与大脑半球联系。光镜下,嗅球组织结构从外向内依次为上皮层、神经纤维层、小细胞层和内部细胞层。大脑半球外部覆盖很薄的大脑皮,基部为纹状体,两者之间的腔隙为公共脑室。纹状体由神经核团和神经纤维构成。神经核团分布于纹状体周缘,主要有连前核、背嗅核、侧嗅核、视前核和脚内核等。神经纤维包括横行的前连合,纵行和斜行的中央嗅束和侧嗅束。电镜下,嗅球分层明显,可观察到僧帽细胞、神经胶质细胞和众多突触。大脑半球中可见神经胶质细胞、突触以及血脑屏障系统等。斑马鱼端脑形态结构与大多数硬骨鱼相似,但有个别核团存在差异。实验结果可为斑马鱼神经生物学模型的建立与应用提供有效的理论基础。

    • 枸杞岛海藻场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摄食类群研究

      2015, 39(3):381-391. DOI: 10.11964/jfc.20140609369

      摘要 (3164) HTML (0) PDF 2.62 M (1875)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海洋生态学研究的深入和海洋环境监测的需要,一些传统的研究方法如多样性指数等在评价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变化时显得说服力不足,而摄食功能群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本实验根据2012年8月对浙江枸杞岛海藻场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的调查实验,分析该海域夏季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摄食类群的组成、空间及数量分布,并进行相关生态评价。结果表明,枸杞岛海藻场夏季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组成以肉食者和滤食者占较大优势,食碎屑者、植食者和食底泥者次之,杂食者最少;肉食者的优势种为布尔小笔螺、寄居蟹、扁平管帽螺、甲虫螺和四齿矶蟹等,滤食者的优势种为条纹隔贻贝、带偏顶蛤、短石蛏和布氏蚶等,植食者的优势种为钩虾、单一丽口螺和锈凹螺等;各摄食类群水平分布较均匀,垂直分布受水深和摄食饵料的限制;基于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功能类群的生态参数评价结果表明,枸杞岛海藻场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健康状态呈虚弱水平,大部分站位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受到轻度扰动,底栖生态质量状况较好。

    • 美洲西鲱仔鱼不可逆点及仔、稚鱼摄食特性研究

      2015, 39(3):392-400. DOI: 10.11964/jfc.20141109566

      摘要 (3215) HTML (0) PDF 1.39 M (33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水温(20.5±1.0)℃的条件下,采用实验生态学的方法,对美洲西鲱(Alosa sapidissima)仔鱼在饥饿状态下的生长、形态、不可逆点(PNR)及仔、稚鱼期的摄食节律进行了研究,旨在阐明美洲西鲱早期发育过程中的摄食规律和特点。实验结果表明,美洲西鲱初孵仔鱼全长(7.45±0.15)mm,体质量为(2.15±0.03)mg,卵黄囊体积为(5.99±0.13)mm3,第5日龄,仔鱼卵黄囊被完全吸收。对照组仔鱼全长及体质量随着卵黄囊的消耗、外源性营养的建立逐渐增加;饥饿组仔鱼自6日龄开始,全长及体质量开始呈现负增长,至10日龄全部死亡。美洲西鲱初孵仔鱼初次摄食时间在3日龄,摄食率为46.67%,5日龄摄食率达到最大为89.29%,PNR发生在7~8日龄,综上所述,美洲西鲱仔鱼最佳投喂时间应在2~3日龄。美洲西鲱仔、稚鱼摄食节律研究表明,美洲西鲱早期仔鱼(4日龄)昼夜摄食高峰出现在14:00,平均摄食量达到0.14 mg;晚期仔鱼(17日龄)在10:00和14:00出现较高的摄食量,分别为 0.92和1.36 mg;28日龄稚鱼在10:00、14:00和18:00 3个时间段维持着较高的摄食量,摄食量分别为1.77、2.45和1.55 mg,属于典型的白天摄食类型,且随着仔稚鱼的生长发育,摄食高峰期逐渐延长。美洲西鲱仔、稚鱼各阶段的日摄食率分别为20.08%(4日龄)、29.48%(17日龄)和12.41%(28日龄),可将其作为美洲西鲱日投喂量的参考标准。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