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第39卷第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研究论文
    • 二倍体雌核发育鲫鲤卵子发生的DNA含量和细胞学分析

      2015, 39(1):1-7. DOI: 10.3724/SP.J.1231.2015.49470

      摘要 (2530) HTML (0) PDF 11.39 M (19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产生单倍体卵子的二倍体雌性红鲫为对照,对远缘杂交起源的二倍体雌核发育鲫鲤早期卵巢组织中的生殖细胞进行了流式细胞术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组织学切片方法和染色体制片,对相应的卵巢组织细胞学观察和生殖细胞减数分裂特征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雌核发育二倍体鲫鲤卵母细胞的DNA含量呈现两个主要的峰值,检测样本中的2号峰值显示的DNA含量是二倍体红鲫卵母细胞的1倍,代表减数分裂前染色体数未加倍的细胞群,其减数分裂Ⅰ前期分裂相呈现同源染色体部分配对,该细胞群在组织学切片上呈现空泡化等败育现象;另外,检测样本中的3号峰值显示的DNA含量是二倍体红鲫卵母细胞的2倍,代表减数分裂前染色体数已加倍的细胞群,其减数分裂Ⅰ前期分裂相呈现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完整的染色体配对,该细胞群由于染色体数加倍,可以越过杂种鱼的异源染色体之间的减数分裂配对障碍,正常发育为体积不断增大的初级卵母细胞,为产生后续的染色体数不减半的二倍体卵子奠定基础.该结果丰富了不减数配子的发生机制研究,在鱼类遗传育种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 人工诱导湘云金鳙雌核发育的研究

      2015, 39(1):8-15. DOI: 10.3724/SP.J.1231.2015.59452

      摘要 (2770) HTML (0) PDF 11.80 M (175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湘云金鳙的卵子经适宜UV剂量灭活处理的异源四倍体鲫鲤精子激活后,在4~6 ℃下冷休克11~13 min,抑制第二极体排出和第一次卵裂使染色体加倍,成功获得了极体雌核发育(meiG)和有丝分裂雌核发育(mitG)湘云金鳙二倍体个体.结果发现,用异源四倍体鲫鲤精子诱导获得meiG、mitG 成活率可达到19.4%±2.3%和7.3%±1.9%.运用形态学测量、染色体计数和微卫星标记技术对雌核发育二倍体个体(meiG、mitG)进行了分析,其染色体数目为48;微卫星分析表明,雌核发育二倍体基因组完全来自于母本,没有受到父本染色体的污染,证实其为雌核发育二倍体.对雌核发育湘云金鳙性腺发育进行连续跟踪观察,所有雌核发育个体全为雌性,其中89%的个体的卵巢发育正常,为证明其雌性的性别决定类型为XX提供了证据.此外,雌核发育湘云金鳙F1的体色较普通湘云金鳙的体色偏红.雌核发育湘云金鳙的获得对其体色的稳定、种质资源的遗传改良和性别决定的研究等具有一定意义.

    • Slr0351的表达及其在Synechocystis sp. PCC 6803中功能的初步研究

      2015, 39(1):16-23. DOI: 10.3724/SP.J.1231.2015.59334

      摘要 (2494) HTML (0) PDF 4.06 M (15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Slr0351是Synechocystis sp. PCC 6803中的未知功能蛋白,其同源蛋白广泛存在于各种蓝藻和铁硫杆菌中.为了确定Slr0351的性质,构建了表达质粒pET-slr0351,并在E.coli中表达Slr0351.在无氧条件下采用亲和层析纯化方法获得了Slr0351,无氧条件下Slr0351呈棕红色,在460 nm处有[2Fe-2S]铁硫簇的特征吸收峰,棕红色Slr0351对氧气敏感,能被连二亚硫酸钠还原,由此表明Slr0351为铁硫蛋白.为了获知slr0351的功能,基于基因同源重组交换的原理,利用Kana抗性片段替换slr0351,将Synechocystis sp. PCC 6803中的slr0351基因缺失,构建了Δslr0351突变体.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扫描了Δslr0351与野生型Synechocystis sp. PCC 6803(WT)的吸收光谱,发现正常光照条件下Δslr0351的叶绿素a仅为WT的68.8%,slr0351的缺失使蓝藻中叶绿素a含量降低.比较了藻细胞在缺乏不同营养元素和不同光照条件下的生长速率差异,与WT相比,Δslr0351具有如下特征:(1)对缺Fe和缺S胁迫条件更敏感;(2)在弱光照条件下Δslr0351的光能利用效率和生长速率更低,该现象与Δslr0351中叶绿素a含量的降低有关.

    • 基于SSR和RSAP的龙须菜作图群体多态性标记 开发与亲本间遗传距离的估计与比较

      2015, 39(1):24-31. DOI: 10.3724/SP.J.1231.2015.59407

      摘要 (2443) HTML (0) PDF 3.60 M (16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是实现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与数量性状定位的必要手段,为构建龙须菜(Gracilariopsis lemaneiformis)遗传连锁图谱提供多态性分子标记,本实验共采用400对SSR引物和91对RSAP引物对组合,对龙须菜两个F1代配子体作图群体的亲本进行了多态性标记筛选,并对4个亲本间的遗传距离进行了评估.得到的SSR多态性标记在GL-F3/GL-M8间为15个,GL-F6/GL-M9间为8个;多态性RSAP 标记在GL-F3/GL-M8间为88个;GL-F6/GL-M9间为93个.分析了基于SSR、RSAP技术的两对亲本间的遗传距离,SSR结果显示GL-F3/GL-M8 间遗传距离为0.071 2,GL-F6/GL-M9间的遗传距离为0.043 6;RSAP结果显示GL-F3/GL-M8 间遗传距离为0.228 4,GL-F6/GL-M9间的遗传距离为0.253 7.结果表明,在引物组合平均覆盖的位点和引物组合平均产生的多态性方面,RSAP均远高于SSR,在GL-F3/GL-M8间RSAP分别是SSR的4.48与12.13倍,在GL-F6/GL-M9间RSAP分别是SSR的5.81与25.5倍,RSAP标记更适合应用于龙须菜的遗传距离估计和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研究.本研究揭示出作图群体亲本间遗传多样性特征,SSR与RSAP分子标记的开发为龙须菜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 吉富罗非鱼与奥利亚罗非鱼自繁与杂交 F1遗传特性与抗病力分析

      2015, 39(1):32-41. DOI: 10.3724/SP.J.1231.2015.59413

      摘要 (2816) HTML (0) PDF 1.17 M (22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吉富罗非鱼与奥利亚罗非鱼为繁育亲本,采用完全双列杂交繁育4组F1,将初始规格基本一致的4组罗非鱼饲养100 d后,运用"加性-显性"遗传分析模型,分析了4组F1罗非鱼8个生长相关性状杂种优势、遗传效应以及与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F1群体平均优势为0.129 4~0.368 4.除尾柄长超亲优势较大外,其他性状的群体超亲优势较小或表现出负向超亲优势.(2)8个性状的广义遗传率(HB)为0.714 2~0.995 3,表明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对性状的遗传变异影响极显著(P<0.01).除尾柄长外,其他性状的狭义遗传率(HN)介于0.469 4~0.737 9,表明加性遗传方差在表型方差中所占比率较高.(3)体质量、全长、体长、体高、体宽、头长、尾柄长、尾柄高性状之间表型相关在0.776 6~0.999 7范围内,而遗传相关在0.994 1~1.000 0之间,表明这些性状间都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取样结束后,采用3.95×106 CFU/mL的海豚链球菌菌液进行腹腔感染,吉富罗非鱼自繁组F1代12 h后出现死亡,而奥利亚罗非鱼自繁组F1 192 h后才出现死亡.384 h后,吉富罗非鱼自繁组F1死亡率为40%,正反交组F1分别为20%和23.3%,奥利亚罗非鱼自繁组F1死亡率最低,为6.67%.研究结果表明,除尾柄长外,杂交F1的其他性状不具备超亲优势,然而杂交可以提高选育后代的抗病力.

    • 凡纳滨对虾选育群体与近交群体、引进群体生长和存活性能比较

      2015, 39(1):42-51. DOI: 10.3724/SP.J.1231.2015.59417

      摘要 (2211) HTML (0) PDF 1.31 M (21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研究凡纳滨对虾选育群体与近交群体、引进群体的生长和存活性能差异,本实验利用家系标准化构建方法构建了选育群体、引进群体和近交群体家系,开展共同养殖环境下的生长和存活性能测试实验,分析了三个群体的体质量、存活率和近交衰退情况.结果表明,选育群体收获体质量与引进群体、全同胞近交一代群体体质量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第60天收获时,选育群体比引进群体的体质量提高7.11%,比近交群体的体质量提高20.01%;选育群体和引进群体内不同家系生长速度存在较大差异,选育群体中增重最快的家系为6012家系,绝对增重率为0.29 g/d,比所有家系绝对增重率均值高31.82%,比增重最慢的家系高61.11%,引进群体中绝对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最高的家系为6008家系,分别为0.33 g/d和3.17%/d,比所有家系均值分别高65%和33.19%,比增重最慢的家系分别高230%和128.06%;存活率方面,选育群体与引进群体差异不显著(P>0.05),但与近交群体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存活率提高12.74%.近交衰退结果显示,与选育群体及引进群体相比较,近交群体收获体质量生长性状的实际衰退百分比分别为16.68%和10.76%,近交系数每增加10%所引起的近交衰退系数分别为-6.60%和-4.30%,且选育群体与近交群体在收获体质量上差异显著(P<0.05);存活率性状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近交衰退,实际衰退百分比分别为11.30%和10.54%.本研究结果可为凡纳滨对虾的后期选择育种工作提供数据参考.

    • 南方鲇幼鱼运动代谢的个体变异和重复性及其饥饿响应

      2015, 39(1):52-64. DOI: 10.3724/SP.J.1231.2015.59416

      摘要 (2448) HTML (0) PDF 1.76 M (20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考察温水性鱼类运动代谢的种内个体变异和重复性及其对饥饿的反应,本研究以南方鲇幼鱼为实验对象,在(25±0.5)℃条件下,在饥饿前(测定Ⅰ)后(测定Ⅱ)分别测定饥饿组[(12.15±0.14)g,n=29,饥饿2周]和对照组[(12.00±0.23)g,n=28,每隔一天投喂一次4%~5%体质量黄鳝肉块]的静止代谢率(MO2rest)、临界游泳速度和活跃代谢率(MO2active),并计算有氧代谢空间(AMS=MO2active-MO2rest)、单位距离耗能(COT)和最适游泳速度(Uopt).结果显示:(1)饥饿之后,饥饿组的MO2rest,MO2active和AMS分别下降了8.6%,36.3%和44.1%,而对照组的MO2rest较其两周前的上升25.9%,其MO2active的无显著变化导致AMS下降了12.6%,但该降幅明显小于饥饿组.(2)饥饿组MO2rest的变异系数(CV)变小,其MO2active和AMS的CV却变大,而对照组相应指标的CV呈反向的变化趋势.饥饿组MO2rest,MO2active和AMS的重复比例均相应低于对照组.(3)饥饿组在两次测定中运动耗氧率与游泳速度的线性方程的斜率保持不变,但其截距明显下降,对照组的斜率和截距均无明显变化;饥饿导致南方鲇运动耗氧率的重复性下降.(4)饥饿组的最小COT(COTmin)和Uopt分别下降25%和11.3%,对照组的COTminUopt也分别降低8%和4.8%,但均明显小于饥饿组.研究表明:在环境食物资源匮乏情况下,南方鲇表现出较高的运动代谢重复性,其降低最适游泳速度并提高游泳效率的策略是对饥饿环境的一种生态适应,可能有助于提高该种鱼的存活率.

    • 不同养殖模式下尼罗罗非鱼消化酶活性的比较

      2015, 39(1):65-74. DOI: 10.3724/SP.J.1231.2015.59424

      摘要 (3015) HTML (0) PDF 1.89 M (22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广东省3种较常见的罗非鱼养殖模式作为实验对象,开展养殖模式对尼罗罗非鱼消化酶活性影响的研究,旨在阐明养殖模式中水温、饲料成分等因素对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养殖模式分别为传统养殖模式(M1),一年两造养殖模式(M2),鱼虾混养养殖模式(M3).养殖中定期进行水质测定,4次取样并运用生化法测定消化酶活性.3种模式酶活性比较结果发现,M2的胃总蛋白酶活性最高,M1肠总蛋白酶活性最高;3种养殖模式总蛋白酶活性趋势都是肠总蛋白酶>胃总蛋白酶>肝胰脏总蛋白酶.M2的肠总脂肪酶、肠总淀粉酶、肝胰脏总脂肪酶活性和肝胰脏总淀粉酶活性总体高于其他两种模式,同时,饲料系数总体低于其他两种模式.研究表明,罗非鱼不同脏器的蛋白消化能力不同,以肠道最强;3种养殖模式总体蛋白消化酶活性无显著性差异;M2对脂肪及淀粉的消化能力较强,可减少尼罗罗非鱼对蛋白的需求量,降低饲料系数,从而降低饲料成本达到增收的目的.

    • 延迟首次投喂对胭脂鱼仔鱼氨基酸和脂肪酸的影响

      2015, 39(1):75-87. DOI: 10.3724/SP.J.1231.2015.59292

      摘要 (2130) HTML (0) PDF 1.21 M (22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考察饥饿及恢复摄食对胭脂鱼仔鱼氨基酸和脂肪酸的影响.在水温(19±0.5)℃下,对胭脂鱼仔鱼实施延迟首次投喂0、1、3、5、7、9和11 d共7个处理,随后进行饱食投喂,分别在延迟处理结束时以及摄食后(19日龄和29日龄)取材对鱼体的含脂量、脂肪酸和氨基酸含量进行检测.结果如下:(1)随延迟首次投喂时间的增加,胭脂鱼仔鱼鱼体的脂肪含量呈显著下降趋势.在实验结束时(29日龄),各处理组仔鱼的脂肪含量均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表现出完全补偿效应.(2)胭脂鱼仔鱼在饥饿期间,主要以单不饱和脂肪酸作为能量代谢基质,按n-6>n-9>n-3顺序被先后利用,且C22∶6n-3(DHA)优先于C20∶5n-3(EPA)被保存下来.同时,鱼体中DHA和ARA的百分含量与仔鱼体质量和含水率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3)随延迟首次投喂时间的增加,胭脂鱼仔鱼的丙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和组氨酸显著下降;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显著上升;而甘氨酸、赖氨酸和精氨酸则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结果表明:胭脂鱼仔鱼对饥饿有较强的适应性,在饥饿初期以消耗脂类物质为主,当脂类物质趋于阈值,氨基酸开始被大量消耗;胭脂鱼仔鱼在饥饿后恢复摄食时,鱼体氨基酸的恢复比脂肪酸更慢.

    • 饲料中不同维生素A含量对花鲈生长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2015, 39(1):88-96. DOI: 10.3724/SP.J.1231.2015.59406

      摘要 (3391) HTML (0) PDF 1.10 M (68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酪蛋白和明胶为蛋白源,鱼油和豆油为脂肪源,糊精为糖源并添加氨基酸混合物配制精制基础饲料,通过向基础饲料中添加维生素A醋酸酯使饲料中的维生素A含量达到0、1 000、2 000、4 000、8 000和16 000 IU/kg(实测含量为245、1 005、1 835、3 781、7 583和15 273 IU/kg),配制出6种等氮等能的实验饲料(饲料1~6).以花鲈为实验对象,在室内流水系统中进行为期9周的生长实验,探讨精制饲料中不同维生素A含量对花鲈生长和血清学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摄食不添加维生素A组(饲料1)饲料的花鲈在养殖后期表现出较高的死亡率,并出现眼球浮肿、膨胀、鳍基充血以及鳃盖扭曲等维生素A缺乏症,而在其他维生素A添加组(饲料2~6)并未出现类似症状.体成分分析表明:饲料中不同维生素A含量会显著增加花鲈体脂肪含量,但对蛋白质和水分的含量没有显著影响.对花鲈血清指标分析表明:饲料添加维生素A含量会显著增加花鲈血清碱性磷酸酶(AKP)、甘油三酯(TG)和胆固醇(TC)含量,但显著降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力.采用折线模型,当以增重率为评价指标时,花鲈对饲料中维生素A的需求量为1 934.8 IU/kg;当以肝脏维生素A含量为评价指标时,花鲈对饲料中维生素A的需求量为3 546.6 IU/kg.

    • 酵母硒和茶多酚对团头鲂幼鱼生长和生长轴基因表达、营养品质及抗病力的影响

      2015, 39(1):97-107. DOI: 10.3724/SP.J.1231.2015.59368

      摘要 (2512) HTML (0) PDF 1.14 M (255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讨酵母硒和茶多酚对团头鲂幼鱼生长、肌肉营养品质和抗病力的影响,以初始体质量为(1.75±0.01)g的团头鲂为研究对象,采用二因素三水平实验设计在基础饲料(Se含量为0.08 mg/kg)中分别添加酵母硒(按硒计)3个水平(分别为0、0.25和0.50 mg/kg),茶多酚3个水平(分别为0、50和100 mg/kg),进行排列组合后得到9组饲料.连续投喂60 d后,检测团头鲂生长、肌肉营养成分、血液和肝脏生化指标以及生长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并统计团头鲂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后的成活率,以综合评价酵母硒和茶多酚对团头鲂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酵母硒和茶多酚均显著提高了团头鲂幼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以及肌肉中粗蛋白含量,降低了饵料系数(P<0.05),酵母硒和茶多酚交互作用也显著提高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降低饵料系数(P<0.05),表现出协同增效作用.酵母硒和茶多酚均可以通过诱导下丘脑—垂体—生长轴相关基因表达来提高生长性能,不同的是,酵母硒主要上调脑垂体MaGH和肝脏MaIGF-I基因的mRNA表达,茶多酚主要上调脑垂体MaGHR2基因而显著下调肝脏MaIGF-I基因的mRNA表达(P<0.05),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酵母硒显著提高团头鲂血清中GH和IGF-Ⅰ的含量(P<0.05),而茶多酚显著降低血清中IGF-Ⅰ的含量(P<0.05).攻毒实验表明,酵母硒和茶多酚均能提高攻毒后鱼的成活率,且两者交互作用明显.综合生长性能和抗病力分析,团头鲂幼鱼饲料中酵母硒和茶多酚配伍的适宜添加量为0.50 mg/kg酵母硒和50 mg/kg茶多酚.

    • 生物学指标在评定养殖鲫肝脏脂肪蓄积程度中的作用

      2015, 39(1):108-117. DOI: 10.3724/SP.J.1231.2015.59349

      摘要 (2721) HTML (0) PDF 4.55 M (18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了解配合饲料养殖鲫肝脏中脂肪蓄积状况,以及肥满度、体质量/体长、脏体指数、肝体指数、肠系膜脂肪指数、肠道指数等6项生物学指标在评定养殖鲫肝脏脂肪蓄积程度中的作用,分别采用物理方法和索氏抽提法对30尾野生鲫和60尾配合饲料养殖鲫的生物学指标和肝脏脂肪含量进行了检测;采用HE染色法制作和观察了鲫肝脏组织切片;采用SPSS 19.0软件对生物学指标和肝脏脂肪含量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养殖鲫的肥满度、体质量/体长、脏体指数、肝体指数、肠系膜脂肪指数、肠道指数、肝脏脂肪含量平均值均高于野生鲫;其中野生和养殖鲫肝脏脂肪含量平均值分别为2.11%±0.69%和19.49%±4.31%.肝脏组织学检查发现野生鲫肝细胞形态正常,肝细胞轮廓清晰,且沿肝细胞索有序排列,无脂肪空泡;养殖鲫的肝脏细胞形态大小不一,细胞核萎缩、溶解以及偏移细胞中央的现象比较严重,肝细胞轮廓不清,脂肪严重蓄积时可见明显脂肪空泡.养殖鲫的肥满度、体质量/体长、肠道指数均与肝脏脂肪含量之间无显著相关;但脏体指数(X1)、肝体指数(X2)、肠系膜脂肪指数(X3)均与肝脏脂肪含量(Y)存在显著中等正相关,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为Y=8.085+0.282 X1+3.726 X2+0.505 X3(R=0.562,F=3.995,P=0.018).养殖鲫肝脏中脂肪蓄积现象严重,并且蓄积程度随脏体指数、肝体指数、肠系膜脂肪指数的增加而加重.

    • 摄食不同饵料的大口黑鲈肠道菌群分析

      2015, 39(1):118-126. DOI: 10.3724/SP.J.1231.2015.59408

      摘要 (2960) HTML (0) PDF 2.08 M (19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探究投喂冰鲜杂鱼和人工配合饲料对大口黑鲈肠道菌群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PCR-DGGE)对摄食不同饵料的2组鲈鱼肠道内容物的细菌群落结构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冰鲜组与饲料组的大口黑鲈肠道菌群组成相似性较低(相似性24%),且冰鲜组肠道菌群多样性高于饲料组.对2组大口黑鲈中共有条带和特异性条带进一步测序分析显示,2组大口黑鲈肠道共有菌有红螺菌、梭菌、保科爱德华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和蓝细菌.冰鲜组大口黑鲈肠道中的特异性菌归属为拟杆菌、肉食杆菌、魏斯氏菌和邻单胞菌;饲料组大口黑鲈肠道中的特异性菌归属为黄杆菌、鲸杆菌、柠檬明串珠菌、缺陷短波单胞菌.研究表明,与投喂冰鲜杂鱼的大口黑鲈相比,人工配合饲料降低了大口黑鲈肠道菌群多样性,也抑制了拟杆菌等有益菌在大口黑鲈肠道内的分布.推测饲料组大口黑鲈生长较慢可能与其肠道菌群中拟杆菌与厚壁菌的比值下降有关.研究结果提示,在今后大口黑鲈养殖或者人工配合饲料研制过程中,添加拟杆菌等益生菌也许可促进大口黑鲈的生长和营养吸收.

    • 西伯利亚鲟海豚链球菌的分离鉴定及毒力基因检测

      2015, 39(1):127-135. DOI: 10.3724/SP.J.1231.2015.59399

      摘要 (2780) HTML (0) PDF 10.57 M (39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13年8—9月,四川雅安汉源湖养殖的西伯利亚鲟发生一种以体表溃疡、内脏出血和心外膜囊肿为特征的传染病.为明确其病因,本研究从自然发病鱼的肝、脾和肾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人工感染、分离菌的表型特征和分子生物学特征的检测.结果从患病鱼体内分离到一株G+链状球菌(Ab130920),人工感染实验证实了其病原性,生理生化特性与海豚链球菌(ATCC29178)基本一致;16S r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KJ162337)与GenBank中S.iniae 16S rDNA序列同源性最高,在以16S rDNA序列及其GenBank中同源性较高的相关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上,分离菌与海豚链球菌聚为一支;同时,在基于S.iniae lctO基因的特异性PCR检测中,从分离株基因组DNA扩增出预期大小的870 bp条带,进而鉴定分离菌Ab130920为S.iniae.在对cpsDsimAsagApdiscpI等5种S.iniae毒力基因的多重PCR检测中,分离菌均扩增出相应大小的特异性片段,表明其为一毒力较强的菌株,与人工感染实验的高致病性结果相佐证;药物敏感性检测发现其对阿莫西林、强力霉素、氟苯尼考等抗菌药物敏感,但对新生霉素、利福平、氧氟沙星耐药.

    • 活品流通过程中虾夷扇贝风味品质的变化

      2015, 39(1):136-146. DOI: 10.3724/SP.J.1231.2015.59450

      摘要 (2669) HTML (0) PDF 1.78 M (22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索采捕后活品贝类品质的变化规律及评价体系,本研究以活品底播虾夷扇贝为研究对象,针对其闭壳肌的感官及理化特性,系统探讨了在活品流通过程中的风味品质变化规律.根据产业现有的流通模式,建立湿运和干运2条模拟流通链进行为期7 d的跟踪研究,通过感官及理化分析监测其风味品质的变化情况;感官监测的指标包含气味、滋味、后味、质地及色泽等5个方面,理化分析包括游离氨基酸、核苷酸关联物、糖原、状态指数CI、剪切力以及蒸煮损失率等指标;针对分析检测结果,首先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PCA)分析风味特征的变化规律,再通过偏最小二乘法(PLS2)对感官和理化二者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流通链初期,采捕后的剧烈胁迫导致风味品质短暂下降,感官分析出现了苦味、酸味等非愉悦描述词;流通链中期,逐渐适应并处于比较稳定的净化环境条件,风味品质得到恢复,风味特征主要体现在甜味、鲜味、海鲜味等愉悦描述词方面;流通链后期,苦味及酸味等非愉悦描述词再次出现.理化指标的分析结果表明,活品流通过程中扇贝的生命状态整体上呈下降趋势.对比干运与湿运,无论是感官品质还是生命状态,均发现干运在较短期运输(≤2 d)时优于湿运,湿运则在较长运输期(≥3 d)时显现出一定优势.感官与理化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二者之间有关联的特征指标分别为,感官特征的甜(T-ST)、鲜(AT-UM)和奶香(O-DR),理化指标的Gly、Glu、Arg、ATP、AEC及CI,这些指标能够较客观地反映采捕后虾夷扇贝活品流通过程中的风味品质差异,可为建立活品贝类流通过程的品质评价体系提供参考.

    • 海洋环境因子和渔具对吉尔伯特群岛海域镰状真鲨误捕率的影响

      2015, 39(1):147-159. DOI: 10.3724/SP.J.1231.2015.59354

      摘要 (2640) HTML (0) PDF 3.94 M (17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减少延绳钓渔业中镰状真鲨的误捕率,本研究利用2009年10月—12月和2010年11月—2011年1月在吉尔伯特群岛海域作业的延绳钓渔业调查数据:钓钩深度数据,温度、盐度、溶解氧浓度和叶绿素浓度垂直剖面数据,作业参数,渔获统计数据等,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建立钓钩预测深度计算模型,利用Wilcoxon检验对2种钓具和2种钓钩钩型之间镰状真鲨误捕率进行显著性检验,利用统计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分析镰状真鲨的捕获环境.结果显示,(1)实验钓具和18/0圆型钓钩可显著降低镰状真鲨的误捕率;(2)镰状真鲨误捕率最高的深度、温度、盐度、叶绿素、溶解氧范围分别为40.0~79.9 m,24.0~24.9 ℃、29.0~29.9 ℃,35.40~35.99,0.120~0.199 μg/L和4.50~4.99 mg/L.研究建议,(1)在生产中增加18/0圆型钓钩和80 m以深的钓钩投放量;(2)减少镰状真鲨误捕率最高的深度、温度、盐度、叶绿素和溶解氧范围内的钓钩数量.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