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第36卷第9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研究论文
    • 缢蛏受精和早期卵裂过程的细胞学变化观察

      2012, 36(9):1400-1409. DOI: DOI:10.3724/SP.J.1231.2012.27826

      摘要 (2675) HTML (0) PDF 18.98 M (14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普通光镜、荧光显微镜和石蜡切片技术,对缢蛏受精和早期卵裂过程中的精子入卵、减数分裂、雌雄原核形成与结合、早期卵裂以及多精入卵等细胞学事件进行了显微观察。结果表明,缢蛏成熟未受精卵多呈圆球形或卵圆形,少数呈梨形,卵径为82~88 μm,核相处于第一次成熟分裂中期;精子为典型的原生型,全长55~58 μm,头部呈保龄球形,顶体前端的顶体杆呈特别细长的花丝状;在水温21~22 ℃、盐度10的条件下进行人工授精,精、卵混合后,精子迅速附着于卵子表面,启动卵子发育;受精后4~6 min,精子的头部已进入卵内并明显膨胀,卵子外形变圆,卵外附着的精子量明显减少;在受精后12~15 min、20~25 min,受精卵先后排出第一极体、第二极体,完成两次成熟分裂;第二次成熟分裂结束以后,精、卵核体积迅速膨胀,雄原核的膨胀早于雌原核,核膜重建,在受精后约30 min形成雌、雄原核;雌、雄原核均向卵子中央移动,雄原核旁边的精子星光清晰可见,随后二者在卵子中央以染色体联合的方式结合,联合核的染色体共同排列在纺锤体的赤道板上,形成第一次有丝分裂的中期分裂相;受精后40 min左右,受精卵进行第一次卵裂,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向两极移动,结果形成2个大小不等的卵裂球;受精后45~50 min,卵子进行第二次卵裂,核相变化与第一次卵裂相同,在与第一次卵裂垂直的纵轴方向上发生不等全裂,最终形成3小1大4个卵裂球;受精后60~70 min,胚胎进行第三次卵裂,仍为不等全裂,但自此次卵裂起已开始进行螺旋分裂。此外,对实验中发现的缢蛏极少量多精入卵、多极分离等异常细胞学现象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海洋贝类卵子阻止多精入卵发生的机制。

    • 菲律宾蛤仔稚贝最适生长环境条件的响应面法分析

      2012, 36(9):1410-1417. DOI: DOI:10.3724/SP.J.1231.2012.27828

      摘要 (2871) HTML (0) PDF 1.40 M (204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考察温度(T)、盐度(S)、pH及三者交互作用对菲律宾蛤仔稚贝期壳长生长的影响,使用Design-Expert 7.0软件采用BBD(Box-Behnken Design)实验设计方案,进行响应面分析,寻找最适生长条件组合,并构造蛤仔稚贝壳长生长模型。实验进行30 d对蛤仔稚贝壳长(L)进行测量。实验条件梯度设计为温度(30 ℃、25 ℃、20 ℃)、盐度(15、20、25)、pH[(7.00±0.09)、(8.00±0.09)、(9.00±0.09)]。结果显示:(1)温度在实验区间内与蛤仔稚贝壳长生长呈一定的正相关,在30 ℃附近达到壳长极值,盐度在实验区间内也与壳长生长呈一定正相关,但在接近25时达到壳长极值,pH在8~9时出现壳长极值,略偏碱性水体有利于蛤仔稚贝生长。(2)温度、盐度及pH三者间对蛤仔稚贝生长无显著交互作用(P>0.05)。通过Design-Expert 7.0软件对数据进行二次多元回归拟合,得到蛤仔稚贝壳长Y对编码自变量A、B和C的二次多元回归方程:Y=4.08+0.10A+0.18B+0.11C-0.055A2-0.13Bsup>2-0.12Csup>2(Rsup>2=0.977 4),软件模拟最适蛤仔稚贝生长的条件组合为[T=29.65 ℃,S=23.35,pH=(8.46±0.09)]。

    • 斑点叉尾鮰基础群体生长和存活性状遗传参数估计

      2012, 36(9):1313-1321. DOI: DOI:10.3724/SP.J.1231.2012.27961

      摘要 (2984) HTML (0) PDF 1.42 M (32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估计了斑点叉尾〖XCF5H.TIF;?.5?.5〗基础群体(G0)体质量、体长和存活性状的遗传参数,为制定育种目标、综合选择指数和选择方法提供基础参数。实验利用5个斑点叉尾〖XCF5H.TIF;?.5?.5〗引进群体,通过双列杂交和巢式交配设计,产生全同胞和半同胞家系。每个家系内的稚、幼鱼经过中间暂养、个体标记等阶段后,混合放入一个池塘进行生长和存活测试。利用两性状动物模型和公母畜阈模型分别估计生长和存活性状的方差组分和遗传参数。通过最佳线性无偏预测法估计所有个体生长和存活性状的育种值。斑点叉尾〖XCF5H.TIF;?.5?.5〗基础群体收获体质量和体长遗传力分别为0.41±0.074和0.32±0.064,属于高遗传力水平,并且统计检验显著(P<0.05)。尽管在两性状动物模型中设置标记体质量和标记体长作为协变量进行校正,但是由于加性遗传效应和共同环境效应混淆在一起无法剖分,遗传力估计值偏高。收获体质量和收获体长的表型和遗传相关系数分别为0.93和0.97,表现为高度线性正相关。存活性状的遗传力为0.037±0.016,表现为低遗传力,但统计检验仍达到显著水平(P<0.05)。家系生长(收获体质量和收获体长)和存活性状育种值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065和0.100,表现为低度线性遗传正相关,并且统计检验不显著(P>0.05)。因此在制定育种方案时,生长和存活性状都可纳入育种目标,利用多性状选择指数方法同时选择。

    • 利用马氏珠母贝4个壳色系F3培育厚层优质珍珠

      2012, 36(9):1418-1424. DOI: DOI:10.3724/SP.J.1231.2012.27905

      摘要 (2872) HTML (0) PDF 1.02 M (23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评价红、金黄、白和黑壳色系F3育珠性状,设立两个实验,分别利用马氏珠母贝红、金黄、白和黑壳色系F3作为植核(受体)贝和小片(供体)贝进行植核育珠。实验Ⅰ:利用红、金黄、白和黑壳色系F3为插核贝和小片贝建立16个组合,另外利用以普通养殖群体为插核贝、金黄壳色系F3为小片贝建立了1个组合,共建立17个组合,育珠期为24个月;实验Ⅱ:分别利用红、金黄、白和黑壳色系F3为植核贝和小片贝建立16个组合,育珠期为18个月。结果表明,育珠期结束后实验Ⅰ和Ⅱ 的4个壳色系F3平均壳高和成活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Ⅰ和Ⅱ的黑壳色系F3具有最大的平均壳高,实验Ⅰ金黄壳色系F3具有最高的成活率,实验Ⅱ黑壳色系F3具有最高的成活率。实验Ⅰ:各组合间的留核率、商品珠率、优良珠率和育珠绩效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珍珠层厚度差异不显著(P>0.05);BW组具有最大的留核率、商品珠率、珠层厚度和育珠绩效值,RB组具有最大的优良珠率;实验Ⅱ:各组合的留核率、商品珠率、优良珠率、珍珠层厚度和育珠绩效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黑壳色系F3作为插核贝具有较好的育珠效果,经进一步测试其育珠性能,可在珍珠生产中推广应用。

    • 大黄鱼22个微卫星标记在F1家系中的分离方式及与生长性状的相关分析

      2012, 36(9):1322-1330. DOI: DOI:10.3724/SP.J.1231.2012.27856

      摘要 (2679) HTML (0) PDF 4.61 M (166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了1个大黄鱼F1家系150个个体22个微卫星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并分析了标记位点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结果显示,22个位点共检测到60个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为2.73,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2.37;平均观测杂合度与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75和0.73,部分位点基因型分布严重偏离孟德尔定律,暗示其可能与适应性基因相连锁,其中LYC0446位点附近可能存在隐性纯合致死基因。LYC0077位点与体质量、体长和体高均呈显著相关(P<0.05),其中等位基因A(165 bp)对应的生长性状表型值最大,可以作为选育快长性状的有效分子标记;LYC0015和LYC0243与体高呈显著相关(P<0.05),与体长、体质量的相关不显著(P>0.05),LYC0015位点的等位基因C(110 bp)和LYC0243位点的等位基因A(160 bp)为有利的等位基因。对LYC0015、LYC0077和LYC0243进行不同基因型个体表型值的多重比较,找到3种对生长性状有利的基因型,分别为BC、AA和AB。同时,以体质量性状为参照,对3个位点不同基因型组合进行比较,找到一个最优基因型组合(BC/AA/AB),与3个位点单独分析对应的最优基因型完全一致,符合加性作用模型。

    • 急性盐度胁迫对摄食不同镁水平饲料鲈血清渗透压和离子水平以及鳃丝ATP酶活力的影响

      2012, 36(9):1425-1434. DOI: DOI:10.3724/SP.J.1231.2012.27983

      摘要 (2897) HTML (0) PDF 1.21 M (279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研究饲喂不同镁水平饲料后,鲈血清渗透压、离子水平和鳃丝ATP酶活力对急性盐度胁迫的反应,实验用镁水平为0.413 g/kg(D1,对照组)、1.042 g/kg(D2)、1.577 g/kg(D3)、1.991 g/kg(D4)的4种实验饲料,分别投喂初始平均体质量为(30±0.5) g的鲈。实验鱼在淡水循环养殖系统中饲养50 d后立即转入海水循环养殖系统,并在转入前(0 h)和转入后1、3、6、12、24 h分别采集鲈鳃丝和血液样本。结果显示:盐度胁迫前饲料镁水平对鲈血清渗透压、Na+、K+、Cl-、Mg2+含量和鳃丝中Na+/K+-ATP(NKA)与Ca2+/Mg2+-ATP(CMA)酶的活力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血清渗透压、Mg2+含量和NKA酶活力随饲料镁水平的增加而升高。D4组的血清渗透压、Mg2+含量、NKA和CMA酶活力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表明该组鲈处于高强度的渗透压调节的生理状态。急性盐度胁迫中,血清Na+和Cl-含量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呈逐渐上升趋势,血清渗透压、K+、Ca2+、Mg2+和鳃丝ATP酶活力在0~24 h内呈波动性变化。D1组的NKA和CMA酶活力在胁迫1 h时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表明长期摄食低镁水平的饲料会降低鲈鳃丝NKA和CMA酶对环境盐度刺激的敏感度。研究表明,淡水养殖鲈的饲料中镁水平应低于1.991 g/kg,以减少维持鳃丝NKA与CMA酶高活力而导致的能量损失,而在环境由低盐向高盐的快速转变过程中,较高的饲料镁水平可通过快速提高的鳃丝NKA与CMA酶活力而有利于鲈快速适应高盐环境。

    • 半滑舌鳎养殖群体的性比与雌雄形态差异比较

      2012, 36(9):1331-1336. DOI: DOI:10.3724/SP.J.1231.2012.27974

      摘要 (2511) HTML (0) PDF 3.49 M (20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研究半滑舌鳎养殖群体幼鱼阶段的性比变化,实验用分子标记法鉴定半滑舌鳎遗传性别,用组织切片方法鉴定表型性别,并比较了表型雌雄的生长差异。结果发现,在半滑舌鳎幼鱼阶段,在遗传性别上,雌雄所占比例约为1∶〖KG-*2〗1,差异不显著(P>0.05)。在表型性别上,雌雄比例约为1∶〖KG-*2〗3,差异极显著(P<0.01)。表型雄性中,由遗传性雄性和遗传上为雌性而表型上为雄性的“伪雄鱼”两部分组成。在养殖群体中,表型雌性、伪雄鱼和雄性三者的比例大致为1∶〖KG-*2〗1∶〖KG-*2〗2。养殖现场反映的雌性约占1/4的情况与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本研究没有发现遗传上为雄性,而表型上为雌性的个体。在6~8月龄间,伪雄鱼的全长、体质量处于表型雌性与正常雄性之间,与两者均无显著差异。在相似全长范围内,雄鱼体高小于雌鱼,雄鱼的全长/体高的平均值为4.05,雌鱼的平均值为3.89,雄鱼的全长/体高比值显著大于雌鱼(P<0.05),此比值可以作为区分雌雄鱼苗种的参考。

    • 饥饿与再投喂对条石鲷幼鱼组织和血清中主要代谢酶活性及糖元含量的影响

      2012, 36(9):1435-1442. DOI: DOI:10.3724/SP.J.1231.2012.27796

      摘要 (2782) HTML (0) PDF 1.58 M (21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研究条石鲷幼鱼在饥饿与再投喂条件下机体各组织和血清中主要代谢酶活性和糖元含量的变化,以平均体质量为(10.0±1.0) g的条石鲷幼鱼为实验对象,实验共设5个处理组,分别为每天投喂(S0)、饥饿3 d(S3)、饥饿6 d(S6)、饥饿9 d(S9)和饥饿12 d(S12),饥饿后再恢复投喂至实验结束,整个实验同期对照30 d。在实验前、饥饿处理后和再投喂后分别取样,检测血清、肝脏和肌肉中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谷丙转氨酶(GPT)和谷草转氨酶(GOT)变化以及糖元含量。研究结果显示,饥饿与再投喂对血糖、肝糖元含量影响显著(P<0.05),饥饿导致血糖(S12除外)、肝糖元含量显著降低,再投喂后肝糖元含量基本恢复到饥饿前水平。然而,肌糖元含量在饥饿与再投喂过程中变化并不明显。实验期间,AKP活性和GPT活性在血清和肝脏中变化明显,且恢复投喂后血清与肝脏中的各代谢酶活性均基本恢复到初始活性水平。肌肉中AKP、ACP、GPT和GOT活性在整个饥饿与再投喂过程中变化则并不明显。分析认为,条石鲷幼鱼血糖浓度维持在(2.65±0.33)~(3.70±0.36)mmol/L是保持机体代谢活动所必须的水平;在条石鲷机体应对饥饿胁迫的过程中,血清和肝脏中主要代谢酶活性的相应变化对于保障机体在饥饿条件下的基础代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鳜三种生长抑素cDNA全长克隆、组织表达及其在脑中定位分析

      2012, 36(9):1337-1348. DOI: DOI:10.3724/SP.J.1231.2012.27887

      摘要 (2502) HTML (0) PDF 5.46 M (16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法(RACE)克隆了鳜脑中3种生长抑素前体(preprosomatostatin,PSSⅠ、PSSⅡ和PSSⅢ)cDNA全长序列。结果显示,鳜PSSⅠ cDNA全长647 bp,含开放阅读框369 bp,共编码122个氨基酸,前26个氨基酸为信号肽,C端SS14在脊椎动物中非常保守; PSSⅡ cDNA全长655 bp,开放阅读框387 bp,编码128个氨基酸,前25个氨基酸为信号肽,C端带有[Tyr7,Gly10]SS-14; PSSⅢ cDNA全长823 bp,开放阅读框333 bp,共编码110个氨基酸,前21个氨基酸为信号肽,C端带有[Pro2]SS-14。利用RT-PCR检测了鳜PSS mRNA的组织表达特征,3种PSS mRNA均在脑中表达,PSSⅠ mRNA在其他组织中未检测到表达,PSSⅡ mRNA在食道和胃中大量表达,PSSⅢ mRNA在肾和性腺中大量表达。推测3种PSS除一致参与神经调控外,PSSⅡ还可参与消化作用调控,PSSⅢ参与调控生殖作用。脑组织原位杂交分析表明,PSSⅠ mRNA在下丘脑和延脑中表达,PSSⅡ mRNA在下丘脑中表达,PSSⅢ mRNA在下丘脑、视觉盖、延脑和脊髓中表达。3种PSS均在下丘脑中表达,表明它们可能参与腺垂体激素分泌的调节; 在其他脑区存在表达差异,推测它们还可作为神经递质或调节因子,发挥不同的生物学效应。

    • 强壮藻钩虾对中国明对虾与日本囊对虾生长和抗病力的影响

      2012, 36(9):1443-1449. DOI: DOI:10.3724/SP.J.1231.2012.27904

      摘要 (2579) HTML (0) PDF 1.36 M (21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强壮藻钩虾(以下简称钩虾)作为中国明对虾和日本囊对虾的天然饵料,以对虾人工配合饲料为对照研究钩虾对中国明对虾和日本囊对虾生长和抗病力的影响。对两种规格的中国明对虾[体质量分别为(0.33±0.0204) g和(2.07±0.184) g,分别记为SF组和MF组]和日本囊对虾[体质量为(0.25±0.018 1) g,记为SM组]分别投喂人工配合饲料和钩虾,养殖35 d。结果显示:(1)与人工配合饲料相比钩虾可以提高MF组和SM组对虾的特定生长率和SM组对虾的成活率;(2)钩虾可以显著提高SF组和SM组对虾血细胞总数(P<0.05);(3)钩虾可以显著提高3组对虾血清总蛋白含量(P<0.05)及SF组和SM组血蓝蛋白含量(P<0.05);(4)钩虾可以显著提高日本囊对虾溶菌酶活力(P<0.05);(5)钩虾可以显著提高FM组和SM组对虾酚氧化酶活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P<0.05);(6)钩虾可以显著性提高SF组和SM组对虾血清过氧化物酶相对活力(P<0.05);(7)对虾健康指标总得分与其感染WSSV后的100%致死时间关系密切,两者之间呈现一定的线性关系(R2=0.948 9)。研究结果表明,钩虾与对虾人工配合饲料相比可以促进中国明对虾和日本囊对虾的生长及提高对虾抗病力。

    • 不同壳色杂色鲍F1家系的早期生长及遗传结构比较

      2012, 36(9):1349-1357. DOI: DOI:10.3724/SP.J.1231.2012.27841

      摘要 (2594) HTML (0) PDF 1.10 M (22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东优1号”杂色鲍养殖群体中,实验发现了少量的黄壳色变异个体,为得到具有优良经济性状的新品种,实验通过自交和杂交的方法分别建立了正常壳色♀×正常壳色♂(BB)、黄壳色♀×黄壳色♂)〗(YY)、黄壳色♀×正常壳色♂(YB)和正常壳色♀×黄壳色♂(BY)4组家系,对各家系的卵黄径、受精率、孵化率、变态率、存活率和生长性状等生物学参数进行了比较,分析了杂交家系的杂种优势,并利用16个微卫星标记比较了4个家系的遗传差异。结果发现,黄壳色家系的卵黄径显著大于正常壳色家系的卵黄径(P<0.05),各家系的受精率、变态率和存活率没有显著的差异(P>0.05),幼体壳长和壳宽在不同的发育时间里,表现的杂种优势不稳定,在90日龄时,4个家系生长差异不显著。家系BB的遗传多样性最低,遗传距离(0.198 6~0.457 3)和遗传相似性系数(0.632 9~0.897 2)分析表明,BB和YY家系间的遗传距离最大(0.457 3),遗传相似性系数最低(0.632 9),杂色鲍黄壳色的自交家系与正常壳色的自交家系产生了遗传分化。

    • 哈维氏弧菌的分子遗传多样性研究

      2012, 36(9):1450-1456. DOI: DOI:10.3724/SP.J.1231.2012.27862

      摘要 (2707) HTML (0) PDF 3.44 M (18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运用RAPD分型和BOX分型分子方法研究患病的海水鱼类体内和海水环境的101株哈维氏弧菌的分子遗传多样性。结果显示,从10个RAPD引物中发现只有PM2引物的分辨率和重复性较好,出现15条不同RAPD条带,在相似度65%下,101株哈维氏弧菌可以分为18种不同型; BOX分型出现20条不同的条带,在相似度为40%的情况下,可以把101株哈维式弧菌分15种不同的型; 综合RAPD PM2和BOX分型,发现在相似度50%下,101株哈维氏弧菌可分18种型。综合RAPD和BOX分型数据可以很好地克服各自的缺点,得到更加准确的分型结果。

    • 一株病原发光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2012, 36(9):1457-1464. DOI: 10.3724/SP.J.1231

      摘要 (2631) HTML (0) PDF 1.91 M (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从三疣梭子蟹育苗场发病且大量死亡的大眼幼体中分离到优势生长的菌株SX1,人工感染试验证明SX1对健康三疣梭子蟹大眼幼体及Ⅲ期幼蟹均有较强的致病性;对菌株SX1进行了形态特征、理化特性等表型生物学特性检验,并进行了菌株SX1的16S rRNA、gyrB及rpoA三种基因的同源性检索与系统发育学分析。结果表明菌株SX1具有发光杆菌属的特征,且16S rRNA、gyrB和rpoA三种基因序列均与发光杆菌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在系统发育树中与P.ganghwense聚为一个分支,自举数据值达100%。综合菌株SX1的形态特征、理化特性及三种基因的同源性检索与系统发育学分析,表明菌株SX1与P.ganghwense亲缘关系更近,鉴定SX1为P.ganghwense且为本次引起三疣梭子蟹大眼幼体大量死亡的病原菌。本次研究进一步表明了水产动物病原细菌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 香港巨牡蛎与长牡蛎种间杂交及早期杂种优势分析

      2012, 36(9):1358-1366. DOI: DOI:10.3724/SP.J.1231.2012.28004

      摘要 (2987) HTML (0) PDF 1.23 M (23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测定香港巨牡蛎(Crassostrea hongkongensis♀ ×C.hongkongensis〖QX(Y10〗♂〖QX)〗)、长牡蛎自繁家系(C.gigas♀ ×C.gigas〖QX(Y10〗♂〖QX)〗)及其两者种间杂交家系(C.hongkongensis♀ ×C.gigas〖QX(Y10〗♂〖QX)〗)子代的早期表型性状,评估种间杂种潜力,分析早期种间杂种优势,实验于2010年7月,采用1雄对3雌的巢式设计建立了9个香港巨牡蛎自繁家系(Crassostrea hongkongensis♀ ×C.hongkongensis〖QX(Y10〗♂〖QX)〗)(HH11、HH12、HH13……HH33)、9个长牡蛎自繁家系(C.gigas♀ ×C.gigas〖QX(Y10〗♂〖QX)〗)(GG11、GG12、GG13……GG33)及45个种间杂交家系(C.hongkongensis♀ ×C.gigas〖QX(Y10〗♂〖QX)〗)(HG11、HG12、HG13……HG153)。结果发现,种间杂交家系受精率及孵化率平均水平的杂种潜力hp<-1,表现出显著的杂种劣势;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种间配子不兼容现象,而且存在着显著的个体间差异。从其总体水平上看,幼虫生长性状的杂种潜力hp<-1,表现出显著的杂种劣势,出现了远交衰退现象;幼虫存活性状的杂种潜力hp在-1~1之间,虽然具有正向优势,但达不到显著标准;幼虫变态率的杂种潜力hp>1,表现出显著的杂种优势。

    • 不同加热温度下刺参肌肉组织与胶原纤维结构的变化

      2012, 36(9):1465-1356. DOI: DOI:10.3724/SP.J.1231.2012.27937

      摘要 (2614) HTML (0) PDF 7.36 M (198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研究鲜活和不同加热温度下刺参体壁组织构造及其胶原纤维结构的变化,采用Van Gieson染色法观察组织构造、采用细胞分裂扫描电镜法(cell-maceration/SEM)观察胶原纤维结构,同时利用示差扫描量热仪(DSC)测定刺参肌肉蛋白质的热收缩温度。结果发现,在不同加热温度条件下,刺参体壁组织构造及其胶原纤维结构均发生显著变化。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刺参肌肉组织中纤维逐渐聚集交联,形成多孔网状结构;蛋白质发生热变性、胶原纤维结构收缩,导致纤维排列紧密,纤维间孔隙度呈减小趋势。与刺参整体组织构造的变化相比,胶原纤维结构的变化尤其明显。鲜活刺参体壁肌肉蛋白质的热收缩温度为68.92 ℃,加热过程中蛋白质的热变性是引起其构造变化的主要原因。

    • 真蛸热休克蛋白90基因(HSP90)的克隆及表达

      2012, 36(9):1367-1375. DOI: DOI:10.3724/SP.J.1231.2012.27933

      摘要 (2906) HTML (0) PDF 3.28 M (17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深入了解真蛸热应激响应机制,实验以真蛸的应激蛋白为研究对象,借助同源扩增和 cDNA末端快速扩增(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技术获得真蛸热休克蛋白90(HSP90)的cDNA全序列(2 709 bp),它包含119 bp的5′非编码区(untranslated regions,UTR)、454 bp的3′UTR和2 136 bp的开放阅读框(opening reading frame,ORF),ORF共编码711个氨基酸,推算其分子量为81.5 ku,理论等电点为5.09。同源分析显示,所推导的氨基酸序列高度保守,并且含有HSP90家族特有的5个保守信号序列区域。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该基因在所有选取的组织中均有表达,肝组织中表达量最高。

    • 黄颡鱼促卵泡激素受体基因的克隆及其在雌鱼生殖周期中的表达

      2012, 36(9):1376-1385. DOI: DOI:10.3724/SP.J.1231.2012.27888

      摘要 (2935) HTML (0) PDF 5.77 M (177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研究黄颡鱼促卵泡激素受体(FSHR)基因的克隆以及该基因在卵巢发育周期中的表达情况,实验首先采用SmartTMRace 技术,获得了黄颡鱼促卵泡激素受体基因cDNA 全长序列,该基因全长2 340 bp,编码661aa,具有G蛋白偶联受体超家族(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GPCR)的7个跨膜螺旋区(transmembrane domain)。经分析发现,得到的FSHR基因序列具有9个富含亮氨酸的重复性序列(LRRs);5个潜在的N-端糖基化位点;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磷酸化位点(403Y)位于第一个包外环,C-末端(C-terminal domain)G蛋白偶联区域,存在3个蛋白激酶C磷酸化位点(634S,643S,632T)。这些区域可能与FSHR的功能有密切关系。RT-PCR发现,FSHR基因在卵巢和脑中大量表达,在其他组织中均存在少量或微量的表达;在繁殖周期中,卵巢FSHR基因表达从Ⅲ期~Ⅳ期处于较高水平,在Ⅵ期时下降。研究推测,卵巢中FSHR基因参与黄颡鱼卵母细胞成熟及卵黄蛋白的积累过程。

    • 中华鲟幼鱼鳃丝Na+,K+-ATPase α 亚基渗透调节的分子机制初步研究

      2012, 36(9):1386-1391. DOI: DOI:10.3724/SP.J.1231.2012.27770

      摘要 (2944) HTML (0) PDF 1.36 M (199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研究盐度10条件下中华鲟幼鱼鳃丝Na+,K+-ATPase(NKA)α亚基的分子调节机制,采用克隆方法得到中华鲟幼鱼鳃丝NKA α亚基部分基因序列,在鲟鱼转移后3,6,12,24,48,72和96 h检测实验组(淡水-盐水)和对照组(淡水-淡水)中华鲟幼鱼鳃丝NKA α亚基的mRNA表达水平、鳃丝NKA活性、血清Na+、Cl-的浓度和渗透压。结果显示,在转移后0~12 h,实验组中的mRNA表达量与酶活性为适应盐度变化而显著增加(P<0.05),离子浓度和渗透压均显著上升(P<0.05);在转移后12~24 h,mRNA表达和酶活性开始降低到一个较低值,但仍然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值(P<0.05),离子﹑渗透压的变化与酶活性及mRNA变化趋势一致,这表明中华鲟鳃丝NKA在应对盐度变化时通过改变mRNA表达量来增加酶活性,高活性NKA调节血清离子和渗透压平衡。

    • 盐度对三疣梭子蟹成熟前后呼吸代谢的影响

      2012, 36(9):1392-1399. DOI: DOI:10.3724/SP.J.1231.2012.27948

      摘要 (2667) HTML (0) PDF 1.33 M (20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探讨三疣梭子蟹对不同盐度水平的生理响应以及成熟前后的生理变化,实验采用水化学和酶学方法,研究了盐度(15、20、25、30和35)对成熟前后三疣梭子蟹耗氧率、排氨率、氧氮比(O∶〖KG-*2〗N)以及己糖激酶(HK)、丙酮酸激酶(PK)、琥珀酸脱氢酶(SDH)和乳酸脱氢酶(LDH)4种呼吸代谢酶活力的影响。结果发现:1.盐度与规格的交互作用对三疣梭子蟹呼吸代谢无显著影响(P>0.05);2.盐度对三疣梭子蟹耗氧率的影响不显著(P>0.05),但显著影响其排氨率(P<0.05);成熟前后的三疣梭子蟹耗氧率和排氨率差异显著(P<0.05);3.盐度对三疣梭子蟹O∶〖KG-*2〗N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三疣梭子蟹成熟前O∶〖KG-*2〗N显著高于成熟后(P<0.05);4.除LDH外,盐度对三疣梭子蟹呼吸代谢酶活力影响不显著(P>0.05);除鳃中SDH和LDH外,三疣梭子蟹呼吸代谢酶活力随生长发育发生显著变化(P<0.05)。研究表明,规格对三疣梭子蟹呼吸代谢的影响高于盐度,长时间盐度驯化可能减弱甚至消除三疣梭子蟹在不同盐度水平下代谢的差异。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