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30卷第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研究论文
    • 坛紫菜减数分裂位置的杂交试验分析

      2006, 30(1).

      摘要 (1975) HTML (0) PDF 0.00 Byte (19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坛紫菜人工色素突变体与野生型进行杂交试验,通过观察F1叶状体中是否出现颜色分离和颜色嵌合体来证明坛紫菜减数分裂发生的确切位置。以红色型人工色素突变体(SPY-1和R-10)作为母本,其特征:叶状体呈红色或桔红色,藻体薄而弹性差,无边缘刺;以野生型(wt)作为父本,其特征:叶状体呈棕绿色,藻体厚而富有弹性,有丰富的边缘刺。在杂交组SPY-1(♀)?wt(♂)和B10(♀)Xwt(♂))的F1叶状体中,均出现了2种亲本色和2种新颜色,它们分别为红色(R,母本色),野生色(W,父本色),浅红色(R’,比R色稍浅)和似野生色(W’,比野生色稍红)。4种颜色在F1叶状体上,出现了分离并形成了呈直线型排列的不同色块,从而产生了大量由2~4个色块组成的颜色嵌合体;单个嵌合体上的色块数最多为4块。在颜色嵌合体中,R和R’2种色块的藻体薄而弹性差,无边缘小刺,而W和W’2种色块的藻体厚而弹性好,富有边缘刺。在F1叶状体中,颜色嵌合体占95.2%~96.7%,单色叶状体只占3.3%~4.8%。上述结果说明,坛紫菜杂合丝状体产生的壳孢子,其萌发时进行的最初两次细胞分裂是减数分裂,它所产生的4个子细胞继续分裂,最终发育成含2~4个色块组成的颜色嵌合体;2种新颜色是由于在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时发生了染色体交换和重组所产生的。本文使用的两个色素突变体,除含2个或2个以上的颜色变异基因外,还含有分别与藻体厚薄和边缘刺出现相关的变异基因,并且它们与颜色变异基因是连锁的。F1颜色嵌合体中的重组色块在3种主要光合色素和色素蛋白的含量、生长速度和成熟早晚等方面均表现出比亲本色块更好的特性,暗示利用色素突变体杂交方法有可能培育出坛紫菜的优良品系。

    • 哈维氏弧菌外膜蛋白OmpK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

      2006, 30(1).

      摘要 (1985) HTML (0) PDF 0.00 Byte (206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根据哈维氏弧菌外膜蛋白OmpK的基因序列设计一对引物,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从分离自患病大黄鱼的哈维氏弧菌基因组中扩增获得一段约800bp的序列。将其克隆到pGEMTeasy载体,测序结果证明该序列是哈维氏弧菌外膜蛋白OmpK基因。用PCR方法去除其信号肽序列,定向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4T2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GEX4TOmpK。IPTG诱导后能够在大肠杆菌BL21中高效表达分子量约为53kD的GSTOmpK融合蛋白。用纯化后的融合蛋白免疫新西兰兔获得了高效价的抗血清。Westernblotting分析表明,它与从哈维氏弧菌中提取的约27kD的外膜蛋白能够发生特异反应,提示外膜蛋白OmpK可能是哈维氏弧菌的重要保护性抗原之一。

    • 太平洋牡蛎微卫星引物对三角帆蚌的适用性研究(英文)

      2006, 30(1).

      摘要 (2046) HTML (0) PDF 0.00 Byte (18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是我国特有种,它形成的珍珠具有珠质光滑细腻、色泽鲜艳等方面的优点,是淡水蚌中育珠质量最佳者,已成为最主要的淡水养殖珍珠蚌。本研究选取已发表的32对太平洋牡蛎的微卫星引物在三角帆蚌基因组DNA中进行PCR扩增,探讨太平洋牡蛎的引物用于三角帆蚌基因组微卫星分析的可能性。通过优化PCR反应条件,筛选13对引物可在三角帆蚌基因组中扩增出特异性条带(占总数的4l%);其中10对引物(占总数的3l%)在洞庭湖三角帆蚌小群体中即检测到了个体间等位基因的多态性,共出现40条多态性条带。10个位点杂合度大小在0.125到0.693之间,其中7个微卫星位点(Cgi-10,Cgi-22,Cgi-24,Cgi-26。Cgi-29,Cgi-30,Cgi-32)为高度多态性位点,杂合度大于0.500,而其余3个微卫星位点(Cgi-1,Cgi-18 and Cgi-25)杂合度小于0.500,为低度多态性位点。初步的结果表明,部分太平洋牡蛎的微卫星引物可以用于三角帆蚌基因组的分析,这为其它贝类微卫星标记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 框鳞镜鲤♀?青鱼♂杂种F)1胚胎发育和仔鱼早期发育初步研究

      2006, 30(1).

      摘要 (2097) HTML (0) PDF 0.00 Byte (16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人工催产和干法受精技术,对框鳞镜鲤♀?青鱼♂进行了2次杂交试验,共获受精卵878.9万粒,用网箱和环道孵化方法共得到培育4d仔鱼358万尾。受精率94.15%,孵化率51.4%。水温控制在23~24℃,受精后5min胚盘隆起,约58min进入2细胞期,1h10min进入4细胞期,1h25min进入8细胞期,1h43min进入16细胞期,1h53min进入32细胞期,2h20min进入多细胞期,2h49min进入囊胚早期,4h30min进入囊胚中期.5h18min进入囊胚晚期,6h30min进入原肠早期,7h30min进入原肠中期,9h30min进入原肠晚期,10h20min进入神经胚期,12h00min进入胚孔封闭期,14h30min进入眼泡出现期,18h20min进入尾芽期,23h30min进入晶体出现期,25h00min进入肌肉效应期,27h55min进入心脏搏动期,40h33min至45h30min为孵出期。胚后发育观察到4日龄,4日龄后下塘培育乌仔,该杂交组合胚胎发育时间介于双亲之间。同时,观察了杂种胚胎发育各时期中自卵裂、囊胚、原肠作用、器官形成至孵出期的发育异常现象,畸形率为51.8%。

    • 栉孔扇贝正常发育和人工雌核发育二倍体早期胚胎核行为的细胞学观察

      2006, 30(1).

      摘要 (1786) HTML (0) PDF 0.00 Byte (16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Bouin氏液固定、石蜡切片和苏木精-伊红染色方法,在光镜下对栉孔扇贝正常发育和6-DMAP第二极体抑制型雌核发育二倍体卵在受精和第一、二次卵裂过程中的核相变化进行了详细观察。结果表明,正常发育卵内的雌、雄原核能融合为合子核,而雌核发育卵内的精核、雌核变化相当复杂。精核至少存在两种状态:(1)精核只在刚入卵时发生轻微膨胀,以后保持固缩状态,不膨大形成雄原核;(2)在第二次成熟分裂之后,精核再次去浓缩膨胀,但其体积并未达到正常雄原核的大小。在第一、第二次卵裂过程中,此精核不参与核分裂,以致密的染色质体(DCB)存在于两组分开的母本染色体之间,卵裂结束时滞留于两卵裂球的分裂沟上或进入其一的细胞质中。受精卵经6-DMAP处理,雌核形成第二极体的过程受到有效抑制,导致雌核二倍化。此外,作者对实验中出现的多精入卵和多极分离现象进行了观察和分析。

    • 人工养殖不同年龄史氏鲟的血液学参数

      2006, 30(1).

      摘要 (1894) HTML (0) PDF 0.00 Byte (17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测定了5个年龄组人工养殖史氏鲟的血液学参数,其中红细胞(RBC)、红细胞比积(HCT)、血红蛋白(HGB)、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白细胞(WBC)等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WBC、HCT5年龄组与1~4龄各年龄组间有显著和极显著差异(P〈0.05);HGB、MCH、MCHC相邻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平均血红细胞体积(MCV)、血栓细胞(PLT)、血红蛋白含量分布宽度(HDW)等1~4龄变化不大,仅在5龄MCV、PLT有较显著的上升,而HDW有显著的下降;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则保持相对稳定,各年龄组间无显著差异;平均血栓细胞体积(MPV)变化不显著,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在白细胞分类计数DLC值变化中,白细胞中各类细胞比例依次为淋巴细胞(Lym)〉嗜碱性粒细胞(Baso)〉嗜中性粒细胞(Neut)〉单核细胞(Mon),随着年龄的增长,Lym的含量逐渐下降,而Baso、Neut和Mon均呈上升趋势。

    • 眼斑猛虾蛄幼体的发育

      2006, 30(1).

      摘要 (2174) HTML (0) PDF 0.00 Byte (18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对眼斑猛虾蛄(Harpiosquilla annandalei)幼体各发育期的连续取样,在显微镜或解剖镜下系统地观察各发育期的形态变化及生长特征并描图。眼斑猛虾蛄假蚤状幼体经11次蜕皮,在水温24~27℃,盐度25.4~29.0的条件下,历时49d,发育变态成仔虾蛄;第Ⅰ期假蚤状幼体(Z1)体长1.75~1.83mm,头部有一长额角,头胸甲形状似龟壳,有1对腹侧齿,四角有刺,后部中间有一较长棘刺;第Ⅵ期头胸甲形状渐变成梯形,腹侧齿5对,第一触角中鞭萌芽,第二触角内肢发育呈短芽状,第Ⅷ期头胸甲左右两侧边缘开始渐向下弯卷;第Ⅺ期(Z11)体长15.10~17.20mm,第二触角内肢发育成鞭状且分为14~16节,尾肢外肢2节,内肢1节;Ⅰ期仔虾蛄体长14.50~16.10mm,长额角消失,头胸头形状仍为梯形,但光滑无腹侧齿,前侧角圆形,后侧角有二个缺角,这是该种的特征,后部中间棘刺消失,头胸甲占体长的比例明显缩小,形似成体虾蛄。眼斑猛虾蛄的幼体与黑斑口虾蛄的幼体的形态存在一定差异,主要表现在头胸甲与体长的比例,头胸甲的长宽比及第二触鳞片刚毛数和尾节的侧小齿、中间小齿和亚中间小齿的齿数。

    • 珠江水系大眼鳜的繁殖生物学

      2006, 30(1).

      摘要 (2107) HTML (0) PDF 0.00 Byte (170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研究大眼鳜(Siniperca kneri)的繁殖生物学,对珠江水系的322尾大眼鳜性成熟样本进行了生物学指标测量。根据性腺成熟系数周年变化情况和成熟度周年分布,可以推断大眼鳜的生殖季节为4-8月份,产卵旺季为5-6月份。绝对怀卵量随体长、体重、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在11036~106022粒之间,相对怀卵量则不随体长、体重、年龄的变化而变化,而是保持在每克100粒左右。在水温24~25℃时,受精卵经过69h23min孵化出膜。

    • 中国明对虾能量代谢与生长的关系

      2006, 30(1).

      摘要 (1954) HTML (0) PDF 0.00 Byte (16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能量收支推算方法,计算了中国明对虾的呼吸能量消耗,并计算了中国明对虾摄食配合饵料后其生长的呼吸能消耗。不同规格的中国明对虾的呼吸能与增重的关系都可以用线性方程Re=r?G+k很好地描述,所有规格对虾的呼吸能(Re)与增重(G)和体重(W)的复合关系可用方程Re=r?G+b?W^c很好地拟合。不同大小中国明对虾摄食配合饲料时每增长1g湿重、1g干重、1g蛋白质、1kJ能量的呼吸能消耗相应范围分别为12.660-17.785kJ、21.600-31.292kJ、31.572-45.537kJ、1.089-1.453kJ。但中国明对虾摄食不同饵料后,单位体重增长的能耗在不同饵料投喂的对虾间存在显著差异,并且发现这些数值都明显比鱼类高。本文对表观特殊动力作用与生长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并认为生长不是导致表观特殊动力作用出现的根本原因。

    • 温度、盐度对凡纳滨对虾精荚再生和精子质量的影响

      2006, 30(1).

      摘要 (2343) HTML (0) PDF 0.00 Byte (17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了3种不同温度和盐度对凡纳滨对虾精荚再生和精子质量的影响。通过称量精荚以及采用染色或显微镜观察养殖在不同温、盐度条件下的雄虾的精子数量和正常率来评价精子质量。结果表明:随着实验养殖时间的延长和精荚再生次数的增加,26℃组的精子质量明显好于22℃组和30℃组,30℃组的活精子数由第1次再生的14.0?10^6个下降到4.3?10^6个,畸形精子百分率由6.1%增加到56.6%。温度越高,蜕皮周期越短,精荚再生时间也越短,但精子质量下降也很迅速。盐度30组的精荚重量显著高于盐度5组和15组,但盐度15的精子总数和活精子数却显著高于盐度5组和30组,随着时间的延长,3组盐度的畸形精子百分率都有所增加,其中盐度5组增加得最快。

    • 鳜塘水质与原生动物群落多样性关系的初步研究

      2006, 30(1).

      摘要 (1795) HTML (0) PDF 0.00 Byte (17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对水体理化因子和PFU原生动物群落的监测,主要研究了鳜塘水质与原生动物群落多样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半封闭养殖模式下,鳜塘水质综合评价指数在养殖过程中逐渐升高,而PFU原生动物多样性逐渐减少。(2)PFU原生动物多样性(y)能够很好的评价鳜塘水质,其与水质综合评价指数(x)之间成负相关关系,可用公式y=2.45-2.54Inx表示,相关和回归分析均表明,水质综合评价指数与原生动物群落多样性指数之间的对数函数关系十分密切,且具有极显著意义。本实验结果还表明,原生动物多样性指数与鳜疾病的发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这为鳜疾病预报预测模型的建立初步筛选了一个生物指标。

    • 养殖密度和温度对白斑狗鱼在设施养殖中生长的影响

      2006, 30(1).

      摘要 (1982) HTML (0) PDF 0.00 Byte (194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了养殖密度和温度对白斑狗鱼稚鱼在设施养殖中生长的影响。经过30d的养殖试验发现养殖密度和温度对白斑狗鱼稚鱼在设施养殖中的摄食和生长都有显著影响。日增重、特定增长率、生长效率、摄食效率随密度的增大而减小,净增重24ind?m^-3和16ind?m^-3密度组最高;随着温度的升高,日增重、特定增长率、生长效率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其中24℃组生长最快,摄食效率则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特定生长率与密度之间存在显著直线回归关系,其回归方程为SGR:7.30-0.122SD(r^2=0.9927);养殖温度和特定增长率之间存在显著二次函数关系,其回归方程为SGR=-0.047T^2+2.169T-19.56(r^2=0.8342),当温度为23.1℃时,白斑狗鱼的特定增长率最大为5.544,表明白斑狗鱼最适生长水温应在23~24℃。白斑狗鱼尽管是凶猛性鱼类,但只要控制好一定的养殖密度和水温,进行设施养殖是可行的。

    • 菲律宾蛤仔养殖对底质AVS影响的模拟实验

      2006, 30(1).

      摘要 (1694) HTML (0) PDF 0.00 Byte (16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模拟实验方法,研究了菲律宾蛤仔养殖对底质酸挥发硫的影响,分析了酸挥发硫与其他底质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菲律宾蛤仔养殖会增加底质中酸挥发硫的含量,而且酸挥发硫含量随养殖密度增加而升高;与酸挥发硫密切相关的环境因素有底质温度、氧化还原电位(Eh)值、有机物(OM)含量、Fe^3+/Fe^2+比值、硫酸盐还原菌(SRB)数量;菲律宾蛤仔的养殖导致沉积物中SEM和AVS的比值小于1,束缚了重金属的生物活性或生物毒性。

    • 金银花等复方草药对牙鲆生长、消化和免疫能力的影响

      2006, 30(1).

      摘要 (2909) HTML (0) PDF 0.00 Byte (17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将大(394.5~401.8g)、中(283.8~324.3g)、小(94.5~112.3g)3种规格的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放养在8个10.0m?10.0m?0.8m水泥池中,投喂含金银花、人参和山楂等中草药的饲料。经28d、56d和83d的饲养表明,摄食含中草药饲料的大、中、小规格鱼的瞬时增重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22.4%、18.9%和2.9%(P〈0.05);饲料系数分别下降20.77%、4.26%~39.42%和12.14%,饲料转化效率提高3.0%~36.4%、23.53%和11.1%(P〈0.05);胃和肠蛋白酶活性分别显著地提高11.66%、13.49%、9.13%和11.3%、16.64%、8.55%(P〈0.05);胃和肠淀粉酶活性分别提高2.63%、3.77%、2.31%和6.5%、14.47%、5.54%,但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溶菌酶和总蛋白含量分别提高12.43%、15.38%~17.31%、14.43%~17.56%和7.07%、5.28%~11.54%和7.82%~8.75%,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SOD活力显著提高9.53%、9.09%和15.14%(P〈0.05)。

    • 养殖鳗鲡肠道益生菌的筛选

      2006, 30(1).

      摘要 (2163) HTML (0) PDF 0.00 Byte (19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从正常养殖的鳗鲡肠道中分离得到477株细菌,通过对常见病原菌的拮抗试验和产酶能力测试筛选出47株细菌。通过对鳗鲡饲料培养基的利用能力从中筛选出19株细菌,鉴定分类后选择7株可能的益生菌进行鱼粉分解试验,筛选得到2株细菌,即A40209CDC4和A31009NA。最后测定这2株细菌对欧洲鳗鲡的毒力和对鳗鲡饲料的表观消化率。结果显示,在急性毒性试验中,试验剂量的细菌对欧洲鳗鲡无毒力,且能有效地提高对饲料的利用率,表明筛选出的2株肠道益生菌A40209CDC4和A31009NA具有良好的开发和应用前景。

    • 网箱养殖大黄鱼诺卡氏菌病的初步研究

      2006, 30(1).

      摘要 (2063) HTML (0) PDF 0.00 Byte (1894) 评论 (0) 收藏

      摘要:首次报道了大黄鱼诺卡氏菌病的发生情况。病鱼以体表和心、脾、肾等内脏出现白色结节为主要症状,平均死亡率15%。对病鱼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和光镜、电镜检查,均发现长或短的丝状分枝状杆菌。用分离菌株作回归感染,证实为该大黄鱼结节病的病原菌。对病原菌的基本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确定病原为诺卡氏菌。

    • 凡纳滨对虾白斑综合征血液病理研究

      2006, 30(1).

      摘要 (1793) HTML (0) PDF 0.00 Byte (18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自然发病、投喂和注射感染的凡纳滨对虾白斑综合征(white spot syndrome,WSS)血液病理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不同感染方式患病对虾的血液病理变化相似,表现为:1.患病对虾血细胞总数、透明细胞数量极显著减少,小颗粒细胞、大颗粒细胞极显著增加。2.显微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血涂片中血细胞明显减少且分布不均匀,破损或解体的细胞增多,呈典型的溶血状态。3.超微病理变化表现为,大部分血细胞坏死,少数血细胞呈不典型的凋亡。患病对虾的血细胞核中可见大量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粒子。病理变化表明血细胞是WSSV的主要靶细胞。

    • 凡纳滨对虾红体病病原菌间接ELISA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

      2006, 30(1).

      摘要 (1836) HTML (0) PDF 0.00 Byte (19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凡纳滨对虾红体病病原菌副溶血弧菌为抗原,免疫兔获得高免血清,建立一种快速检测凡纳滨对虾红体病病原菌副溶血弧菌的ELISA技术。采用棋盘滴定法确定抗原和抗血清的最适工作浓度分别为10^6CFU?mL^1和1:2000;病原菌检测灵敏度为每孔10^4CFU;抗血清与其它细菌标准菌株的交叉反应结果均呈阴性;阻断实验中的阻断率达75.88%;交叉反应和阻断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将该方法标准化后检测了30份人工感染后的凡纳滨对虾和健康凡纳滨对虾,阳性检测率分别为93.3%和13.3%,表明该技术不仅能够检测已发病的凡纳滨对虾,而且能够检测带菌的凡纳滨对虾,这对于水产养殖业中疾病的早期诊断有着重要意义。

    • 养殖刺参腐皮综合征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2006, 30(1).

      摘要 (2967) HTML (0) PDF 0.00 Byte (2094)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03年春季,山东省青岛地区刺参养殖场暴发了较为严重的传染性疾病一“腐皮综合征”,该病引起的死亡造成约30%的损失。养殖刺参的发病症状表现为:厌食、摇头、肿嘴、排脏、身体萎缩、口部溃烂乃至体表大面积溃疡。从患病个体溃疡部位分离得到一种优势细菌KL-1,KL-1经人工回接感染实验证明对健康刺参具有较强的致病性,且感染病参的症状与自然发病海参的症状相同。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和16S rDNA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该菌进行的分类鉴定表明,导致养成刺参“腐皮综合征”的致病菌是灿烂弧菌(Vibrio splendidus)。本文首次揭示了该地区“腐皮综合征”导致养成刺参大规模死亡的致病原因,对刺参病害防治和健康养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乌鳢抽出物成分的研究(英文)

      2006, 30(1).

      摘要 (1734) HTML (0) PDF 0.00 Byte (17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分析了乌鳢(Channa argus)即杀后背肉、腹肉、尾部肉、肝脏、生殖腺中ATP关联化合物、游离氨基酸、多胺、糖元及糖酵解中间代谢物、有机酸等的含量。ATP关联化合物在肌肉中的总量为7.5-8.0μmol?g^-1。ATP在背肉含量为3.9μmol?g^-1,腹肉为4.1μmol?g^-1,尾部肉为4.7μmol?g^-1。运动激烈的尾部肉ATP占63%,含量相当高。肝脏中有少量的腺苷与肌苷酸一起被检出,据此可认为ATP的分解存在两个途径。游离氨基酸总量在背肉中为436.0mg?(100g)^-1,腹肉中为405.0mg?(100g)^-1,尾部肉中为356.3mg?(100g)^-1。牛磺酸和甘氨酸为主要氨基酸,占68%.73%。丙氨酸和谷氨酸也相当高的含量检出。肌肉中的多胺检出为精胺和亚精胺,肝脏和生殖腺中有较高浓度的腐胺及亚精胺和精胺检出。即杀后糖元的量约占肌肉的0.5%,还有相当多的葡萄糖和6-磷酸葡萄糖的糖酵解中间代谢物以及其最终产物乳酸的大量检出。

    • >综述
    • 关于贝类遗传改良几个问题的讨论

      2006, 30(1).

      摘要 (2070) HTML (0) PDF 0.00 Byte (18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贝类大多为雌雄异体,少数种类是雌雄同体,在雌雄异体的种类也有部分个体表现为雌雄同体,而且雌雄异体型贝类还常有性转变现象。养殖贝类大多行体外受精并具有配子量大、子裔数量多等特点。野生型贝类表型方差大,遗传变异水平高。可见,贝类是一群比较独特的动物,其生殖方面的某些特性与作物的共同点甚至超过与高等动物的共同点。因此仅依靠脊椎动物或植物的育种方法,难以解决好贝类的种质改良问题。

    • 水产动物着色的研究进展

      2006, 30(1).

      摘要 (2128) HTML (0) PDF 0.00 Byte (17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产量的迅速增加,人们越来越关注养殖鱼虾的品质问题,其中色泽是影响养殖鱼虾商品价格和观赏价值的重要因素。水产动物呈现出的斑澜色彩,主要由类胡萝卜素决定,也与黑色素、鸟嘌呤等色素基团有关。水产动物本身不能从头合成类胡萝卜素,因而必需从食物中摄取类胡萝卜素。在现代集约化养殖条件下,水产动物摄食天然饵料(富含类胡萝卜素)的机会越来越少,而配合饲料本身类胡萝卜素含量低,造成养殖鱼虾体表或肌肉色泽变差。本文就水产动物着色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利于提高我国水产动物着色剂研究的理论水平和生产实践。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