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年第27卷第3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研究论文
    • 栉孔扇贝中国种群与日本种群杂交一代的中期生长发育

      2003, 27(3).

      摘要 (1716) HTML (0) PDF 0.00 Byte (176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对栉孔扇贝中国种群(C)和日本种群(J)的亲本后代及其正反交两个杂交种群的杂交个体9月龄生长发育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各种群的中期(11、13、16、18月龄)生长发育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种群的生长速度略低于日本种群;正反两个杂交组合的杂种群体的壳长、壳高、壳宽、体重4个生长发育指标在中期4个测定阶段生长速度均高于亲本种群,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杂种优势,其范围在5%~50%之间,J♀× C♂杂交组合优于C♀×J♂杂交组合;杂种优势在性状间存在明显差别,体重的杂种优势远大于壳长、壳高和壳宽,变化趋势为体重>壳高>壳长>壳宽;生长发育季节对栉孔扇贝各个性状的生长速度影响非常大,18月龄处于冬季最寒冷的时间,栉孔扇贝在第2个冬季不仅停止生长,而且体重降低,越冬期间仅能维持生命.

    • 马氏珠母贝不同地理种群内自繁和种群间杂交子一代主要性状的比较

      2003, 27(3).

      摘要 (2763) HTML (0) PDF 0.00 Byte (17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培育马氏珠母贝新品种,开展了不同地理种群内自繁和种群间杂交的工作,获得了3个自繁群体和3个杂交群体,BB1、DD1和SS1分别来自北海野生种群(BW)、大亚湾野生种群(DW)和三亚野生种群(SW)自繁一代;BD1、BS1和DS1分别来自BW与DW、BW与SW以及DW与SW杂交一代.运用方差分析对6个子一代群体的5个主要性状(壳长、壳宽、壳厚、总体重和壳重)进行了比较,3个杂交群体未表现出杂种优势.但获得的6个群体将成为进一步选育的基本群体.子一代的变异性增加为进一步选育奠定了基础.

    • 锯缘青蟹蜕皮抑制激素cDNA的分子克隆及其表达分析

      2003, 27(3).

      摘要 (1775) HTML (0) PDF 0.00 Byte (170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根据近缘种类同源序列设计简并引物,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首次扩增获得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眼柄组织中编码蜕皮抑制激素(MIH)成熟肽全长cDNA序列及部分信号肽序列.将该序列克隆到pUCm-T载体上进行序列测定.结果表明,编码锯缘青蟹MIH成熟肽的cDNA由234个碱基组成,由此推测MIH成熟肽含78个氨基酸残基.该序列不仅与其它短尾类甲壳动物的MIH氨基酸序列具有高度的同源性(79%~91%),还与该激素同一家族的性腺抑制激素、大颚器抑制激素的氨基酸序列具有较高的相似性.RNA斑点杂交结果显示,MIH基因在眼柄神经节及脑组织中均有表达,而在肌肉、中肠腺中不表达.

    • 从中国对虾ESTs中筛选微卫星标记的研究

      2003, 27(3).

      摘要 (2903) HTML (0) PDF 0.00 Byte (18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在含有10446个中国对虾ESTs的数据库中进行微卫星序列的筛选,共发现微卫星序列229个,占整个ESTs数据库的2.19%,其中含双碱基重复序列146个和3碱基重复序列58个,分别占在ESTs数据库中发现微卫星序列总数的63.76%和25.33%,大部分发现的微卫星序列均为Perfect形式的重复序列.根据筛选得到的微卫星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19对进行多态性检测,在有扩增产物的16对引物中,首次筛选得到8个中国对虾微卫星标记,并对这些微卫星标记进行了等位基因频率、观测杂合度、期望杂合度、PIC值等统计学指标的评价.结果表明,在8个微卫星位点上,等位基因的数目从5到15不等,等位基因长度从165~305bp,期望杂合度和多态性信息含量分别为0.59到0.89和0.56到0.88,表明这8个中国对虾微卫星标记完全适合于遗传分析.

    • 中华绒螯蟹蜕皮过程中肌肉、肝胰脏和甲壳中钙和磷含量的变动

      2003, 27(3).

      摘要 (1712) HTML (0) PDF 0.00 Byte (18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中华绒螯蟹蜕皮间期和蜕皮后24h、48h和96h肌肉、肝胰脏及甲壳中钙和磷的含量进行了测定.蜕皮后肌肉中钙的含量较间期低,但从24h到48h有所增加.肝胰脏中钙的含量在蜕皮后各时间内无显著变化,甲壳中钙的含量在蜕皮后24h到96h呈增加趋势.甲壳的矿化作用在蜕皮后96h已接近完成.蜕皮后肌肉中磷的含量较间期高,以后变化不明显.蜕皮后肝胰脏中磷的含量高于间期,甲壳中含量较间期低.蜕皮后肌肉中钙磷比迅速降低,肝胰脏中钙磷比在蜕皮后24h无明显变化,但在蜕皮后24h至96h迅速降低.中华绒螯蟹蜕皮后外表皮对钙的矿化速度显著快于磷的矿化速度.

    • 缢蛏消化盲囊的组织学与组织化学

      2003, 27(3).

      摘要 (1788) HTML (0) PDF 0.00 Byte (15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运用光镜、透射电镜及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缢蛏消化盲囊的结构与功能.消化盲囊为复管泡状腺,以导管与胃腔相通.腺上皮由胚性细胞(E-细胞)、纤维细胞(F-细胞)、吸收细胞(R-细胞)和分泌细胞(B-细胞)组成,它们在分布位置、结构及功能等方面各有其特点:E-细胞主要存在于近端(与导管相连处),体积较小、核质比大,能分化为其它类型的腺细胞;F-细胞内含发达的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功能是合成、分泌消化酶;R-细胞以脂肪滴和糖原粒的形式储存丰富的能量;B-细胞只见于远端,游离端具发达的微绒毛,内含大量的次级溶酶体和消化残体,有很强的吸收和细胞内消化功能;B-细胞和R-细胞消化脂类的能力较强.导管壁由单层短柱状纤毛细胞和丰富的粘液细胞构成,纤毛柱状细胞能合成、分泌消化酶.消化盲囊参与无机盐代谢.

    • 草鱼淋巴器官中的肥大细胞

      2003, 27(3).

      摘要 (1832) HTML (0) PDF 0.00 Byte (1585)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组织化学与形态学研究首次在草鱼的胸腺和头肾等淋巴器官中证实了肥大细胞的存在.草鱼肥大细胞的染色性质在某些方面似乎类似于哺乳动物的粘膜肥大细胞.Camoy氏液及阿尔新蓝分别是优良的固定剂及染料,而中性缓冲甲醛却完全阻断草鱼肥大细胞的着染.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曾被用于鉴定硬骨鱼肥大细胞(或嗜酸性颗粒细胞)的组织化学技术在本研究中未能检出草鱼肥大细胞.电镜下证实,草鱼肥大细胞中含有大量特征性的胞浆颗粒,其中充满无定形颗粒状基质,基质电子密度有的较高,有的较低,但未见特殊的亚微结构.

    • 中华鲟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基因的原核表达

      2003, 27(3).

      摘要 (1629) HTML (0) PDF 0.00 Byte (190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研究鱼类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ystatm)的功能并探索其在水产品加工和病害防治中的应用潜力,将改造后的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cystatin C cDNA亚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BV220,构建表达cystatin C的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菌.该工程菌经温度诱导、SDS-PAGE检测,在约12.4 kD处有一特异蛋白带,该特异蛋白的含量约为菌体总蛋白的25%.重组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经洗涤、溶解、透析、复性后纯度为85%,实现了中华鲟cystatin C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木瓜蛋白酶活性抑制实验结果表明该重组cystatin C具有明显的酶活抑制作用.

    • 现场胃含物法测定鲐的摄食与生态转换效率

      2003, 27(3).

      摘要 (1641) HTML (0) PDF 0.00 Byte (18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00年7月至9月在山东半岛南部沿海鲐繁殖海域的鱼类养殖网箱中,应用胃含物法测定了渤海优势鱼种鲐的摄食、生态转换效率等生态能量学参数.结果表明,(1)在饵料不受限制时,鲐的摄食量和生长呈不规则波浪式变化,其波距比较恒定,但波高变化较大;(2)鲐的瞬时胃含物重量随时间变化可用指数模型St=9.0876e-0.1868t描述,瞬时排空率Rt=0.1868 g@(100g)-1@h-1(按湿重计算);(3)按Eggers公式可求得鲐日摄食量Cd=(15.60±2.55)g@(100g@d)-1(按湿重计算)或(69.84±11.42)kJ@(100g)-1@d-1;(4)实验期间鲐体重随时间的变化可用线性方程Wt=2.23t+16.71描述,由该式可求得其相对平均日生长量Gd=3.72g@(100g)-1@d-1或30.00 kJ@(100g)-1@d-1;(5)由于已知的平均日摄食量和平均日生长量,可求得鲐生态转换效率Eg=23.85%(按湿重计算)或42.96%kJ.

    • 北部湾二长棘鲷生长和死亡参数估计

      2003, 27(3).

      摘要 (1805) HTML (0) PDF 0.00 Byte (187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根据上世纪90年代及60年代的生物学资料,运用体长频率分析法估算二长棘鲷的生长和死亡参数.vonBertalanffy生长方程的主要参数L∞=27.3cm,K=0.45,t0=-0.34;体重的生长拐点为2.12龄;瞬时总死亡率(Z)、瞬时自然死亡率(M)和瞬时捕捞死亡率(F)分别为2.825,1.045和1.78.当前开发率为0.63,资源处于过度利用状态.根据等渔量曲线图分析,当前的捕捞强度过高,而开捕年龄和开捕体长过低,资源出现衰竭现象.综合考虑当前的捕捞强度和社会经济效益,建议北部湾二长棘鲷的最适开捕年龄大于1龄,开捕体长大于120mm.

    • 东海浮游桡足类的数量分布

      2003, 27(3).

      摘要 (3181) HTML (0) PDF 0.00 Byte (17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根据1997-2000年在东海23°30'~33°N、118°30'~128°E水域进行的4个季节海洋调查资料,对东海浮游桡足类生态特征,分数量、群落特征、种类组成及优势种三部分从不同侧面作了探讨,本文为该研究的第一部分.结果表明,东海浮游桡足类丰度占浮游动物总丰度的55.5%,占饵料浮游动物总丰度的64.8%;秋季丰度热最高、夏季次之、春季最低;平面分布不均匀,呈斑块状分布,一般东海近海高于外海和台湾海峡海域;高值区一般出现在不同水系的交汇区,其中,大陆沿岸水和东海外海水交汇区丰度值较其它混合区高.本次调查东海北部(29°~32°N、125°E以西)水域桡足类丰度约为20年前同期的1/3;东海浮游桡足类丰度的平面分布往往取决于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精致真刺水蚤(Euchate concina)和亚强真哲水蚤(Eucalanus subcrassus)的分布.

    • 东海磷营养盐变动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2003, 27(3).

      摘要 (1638) HTML (0) PDF 0.00 Byte (15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磷营养盐的变动由线性趋势和周期性波动构成的假设,构建了东海磷营养盐变动模型;提出了对非等间隔时间序列实测数据求解周期等模型参数的逐步选择法.运用模型对东海磷营养盐的历史调查资料进行验证及预测检验均取得了良好效果.分析还表明,周期性成分引起的波动对东海磷酸盐变动的影响要比相应的趋势项成分大得多;模型的构成周期中并没有特别卓越的成分在其中起支配作用,决定东海磷酸盐变动的是多个时间尺度上的周期性现象的共同作用.

    • 栉孔扇贝病原感染与病害发生关系探讨

      2003, 27(3).

      摘要 (1884) HTML (0) PDF 0.00 Byte (16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电镜负染技术检测自然海区养殖和人工感染试验的栉孔扇贝组织提取液,分别发现病毒和类立克次氏体(RLO)两种病原体.动态检测两类病原体感染状况与整个养殖期间栉孔扇贝发病死亡情况,结果表明,养殖期间病毒感染率在80%~100%之间,最大感染强度出现在栉孔扇贝大规模死亡的7、8月份.人工感染病毒的栉孔扇贝,其病毒感染率和感染强度与养殖栉孔扇贝大规模死亡时期相当.而两种情况下栉孔扇贝类立克次氏体的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均未见明显变化.综合分析表明,病毒可能是造成栉孔扇贝大规模死亡的直接病原体.

    • 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产品中氯霉素残留

      2003, 27(3).

      摘要 (1701) HTML (0) PDF 0.00 Byte (176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介绍了水产品中氯霉素残留量测定的气相色谱法.样品中的氯霉素用乙酸乙酯提取,正己烷去脂肪,过Sep-C18柱进行净化,用BSTFA-TMCS衍生后进带有微电子俘获器的气相色谱仪检测.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O.5~500μg@L-1,相关系数r=0.999,最低检测限为0.1μg@kg-1,相对标准偏差为4.3%~11.0%,向样品中分别添加1μg@kg-1、10μg@kg-1和20μg@kg-1 3个浓度水平的氯霉素,回收率分别为62.0%、88.2%和96.4%.方法灵敏度高,准确可靠,适合水产品中氯霉素残留量的检测.

    • 琼胶低聚糖清除自由基的活性

      2003, 27(3).

      摘要 (1736) HTML (0) PDF 0.00 Byte (16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体外鲁米诺发光和DPPH体系对琼胶低聚糖清除氧自由基活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琼胶低聚糖ML对水溶性的@OH和O@-2有很好的清除作用,IC50分别为0.05 mg@mL-1、0.7 mg@mL-1,效果与自由基清除剂肌肽相近.琼胶低聚糖ML对醇溶性的DPPH自由基有一定的清除活性(IC50为6.4mg@mL-1),但是清除效果远不如Vc和丙丁酚.对不同的聚合度、含硫量和摩尔浓度的琼胶低聚糖的清除O@-2的活性进行比较,实验发现含硫量高、分子量大的低聚糖在清除自由基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琼胶低聚糖ML对LPS+D-GalN急性肝损伤小鼠的实验表明,一定浓度的ML灌胃可以有效抑制肝损伤小鼠血清GPT活性和MDA浓度的升高,保护抗氧化酶SOD和GSH-Px的活力,对肝损伤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